——乔治·威尔斯·比德尔
“盼子成龙”早已是汉语中的日常用语,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相当执着的心愿。希望子女成才、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有所贡献,这原本没有什么不好。应该说,作为家长,或其他相关人员,有责任指导和帮助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掌握知识和技能,较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这无论是对于子女立足社会,还是服务于社会和人民都是好事。问题是有些父母或相关人员,对孩子们的要求偏于智力开发,而在德育、体育尤其是个性和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不予重视。而且对于必要的智力开发也过早、过于盲目,早期智力开发流于粗暴乃至野蛮,从而造成严重恶果。这样的教训是非常之多的。可惜至今仍未引起许多家长或相关人员的足够注意。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提醒有些家长或相关人员要努力淡化“盼子成龙”的观念,不要那么执着,不要那么急切。须知一个人的一生,他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由许多综合因素决定的,并不是单凭主观愿望就把握得了的。人们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主观地、固执地给孩子规定一个想当然的计划,期望值过高过急,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弄不好可能把孩子压趴下了。有一位家长竟一厢情愿地给本来学习成绩很好而且相当努力的孩子订了这样一个“成才计划”: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留学——获得诺贝尔奖金,并十分严格地督促着孩子按照这一计划去奋斗。结果呢?由于孩子感到压力太大,没几年,就患上了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不仅给自身造成极大的痛苦,而且只好休学。类似的事例有很多,大同小异而已。所以,不要急切地“盼子成龙”,不要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要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压力,这是一些家长和相关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上,不急切地“盼子成龙”,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给孩子造成不适当的过大的压力,只是正确地引导,鼓励孩子努力奋斗,努力耕耘,可能反而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样的事例也很多,美国科学家、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乔治·威尔斯·比德尔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乔治·威尔斯·比德尔1903年出生于美国中部的内布拉斯加州的瓦胡城。父亲是个农民,他对孩子没有什么“野心”,没有指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大作家、大政治家、大科学家,他当初好像连想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将来会成为举世闻名的遗传学家,也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将来会获得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这位父亲非常务实,正像其他农民一样,他是个现实主义者,他现实地希望儿子快快长大,成为自己一个身强力壮的干农活儿的帮手。这位父亲也跟其他农民一样是一位实干家,他不喜欢谈论虚无缥缈的远大理想,也不擅长雄心壮志的豪言壮语。他成年累月日出而作,夜以继日地苦干,争取有一个好收成,以便养家糊口。他也要求自己的孩子黎明即起,能干多少活儿就干多少活儿;即使不能干活儿,也要求孩子起来活动活动,而不许躺在床上睡懒觉。他要求孩子和自己一样勤快、努力、肯干、不停地奋斗。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可取的教育方法。小比德尔从小既不感到有什么压力,身心健康发展,又从小养成了勤劳、肯干、务实的品格。这样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加上比较好的发展环境,使小比德尔可能有所创造。
内布拉斯加州是美国最大的农业生产州之一,农民富于生产经验。小比德尔家的农场坐落在普拉特河的支流瓦湖河畔。这里沃野千里,水草繁茂,小麦、稻米尤其生长旺盛。这里是小比德尔的乐园,他常常陶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里,对这里的一切都有着强烈的热爱和浓厚的兴趣。
这块美丽的土地曾经是印第安人的祖居地,玉米就是印第安人发现的一种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并且经过了他们的改良。那些到处生长茂盛的玉米使小比德尔感到特别亲切,他与玉米几乎成了亲密的朋友,朝夕相处在一起。这种生活环境使勤劳、好学的小比德尔产生了了解玉米的强烈欲望。比德尔小时候的这种经历决定了他的发展方向,而且后来比德尔从事生物学研究的时候,果然就是以玉米作为研究对象。
1926年,比德尔毕业于内布拉斯加州大学生物学系,获得学士学位。第二年,比德尔获得硕士学位。接着,比德尔考入纽约州的著名学府康奈尔大学,投师于著名的爱默生教授门下,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不息的遗传学研究。比德尔一开始就颇有成就,他最初发表的几篇关于玉米遗传特征和玉米细胞成熟分裂过程的论文,涉及染色体问题,受到美国生物学界的重视。1931年,比德尔获得博士学位。这一年,他前往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深入开展研究。比德尔对这所学校特别感兴趣的不是这所学校优美的环境,甚至也不是学校的精良设备,而是大名鼎鼎的生物学家、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托马斯·摩尔根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比德尔与摩尔根虽然共事只有两年时间,但获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1933年,摩尔根由于发现了染色体在遗传中所起的作用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这对比德尔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和鼓舞。
1933年,比德尔应聘巴黎大学生物化学研究院的客座研究员,继续研究在果蝇身上发现的遗传特征,取得了重大突破,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阐述了他的发现:基因在氨基酸和色氨酸的化学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1936年,比德尔又到美国哈佛大学任遗传学副教授;1937年又去斯坦福大学任教,继续进行生物化学实验研究,证明了移植的果蝇卵巢和另一体输卵管可以建立有机联系。
接着,比德尔与塔特姆共同用属于真菌类的红色面包菌进行试验,用X射线和紫外线照射红色面包菌,引起基因突变,发现了一切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各个不同的基因控制了各个不同的生物化学反应步骤。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应用比德尔的理论生产急需的盘尼西林,使药品产量提高了4倍。比德尔的理论还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维生素和氨基酸类食品,在医学上有重大意义。
1958年,比德尔由于上述成就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比德尔在进行繁忙的科学研究工作时,还挤出时间,积极从事进步社会活动。他主持组织了旨在反对“美国保安计划”的活动,他领导了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
比德尔有着进步的开明的观点,他认为,关于生命的科学只有让人民知道才有生命力。他大力开展遗传学的科普活动。1962年,比德尔作了《遗传学与现代生物学》等一系列科普讲座。他撰写的科普读物《生命的语言》大受读者欢迎,并荣获美国爱迪生最佳青年科学读物奖。
此后,比德尔不断取得科学研究成果,获得许多荣誉。
世界上很少有哪位科学家、作家、政治家等能够获得像比德尔那么多的荣誉和学位,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比德尔荣获过美国公共健康协会拉斯克奖、丹麦爱米尔·汉森奖、金伯遗传学奖、普里斯特里奖、爱因斯坦科学纪念奖等。比德尔获得了哲学博士、科学博士、法学博士、美国之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日本科学院院士、意大利隆巴多科学与文学研究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及年度主席等40多个荣誉学位和职衔。
比德尔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在巨大的众多的荣誉面前采取非常谦逊的态度。他说,科学永无止境,努力也永无止境。
比德尔还有一个令人回味的意味深长的表现,他似乎是念念不忘他在儿童少年时代受到的良好影响对他的重要意义,他在进入80岁高龄以后,除了继续关心生物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外,还重操儿童少年时代的园艺爱好,经常在花园里修剪花草,似乎在重温儿童少年时期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