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荷里·康普顿
一个人即使到了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往往在一些方面仍然是不成熟的,特别是对自身的判断仍然可能失误,出现所谓“当局者迷”的情况。孩子们在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时常常拿不定主意。这时候相关人员的指导作用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这种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孩子学龄前、小学和中学时期,还经常表现在大学期间。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孩子们有高度的了解和理解,准确把握孩子们的发展方向。美国物理学家、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瑟·荷里·康普顿的父亲在这方面的做法可资借鉴。
阿瑟·荷里·康普顿是美国杰出的物理学家。他研究X射线散射现象取得重大成就,对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作了科学阐释,发现了“康普顿效应”。为此,在1927年,他和发明“威尔逊云雾室”的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康普顿没有就此止步,后来在研究光子、Y射线和宇宙射线方面都作出了很大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康普顿领导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阿瑟·荷里·康普顿1892年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乌斯特。他的父亲是一位哲学博士,在神学院里教哲学。母亲是一位教徒,在一个宗教组织里担任秘书。他们都很重视儿子的教育,十分注意从各方面开阔儿子的眼界,培养儿子成为知识渊博、高瞻远瞩、胸怀大志的人才。
阿瑟·荷里·康普顿生活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里,从小就勤奋好学,善于动脑筋,肯于钻研。哥哥跟他讲发现镭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燃起一团炽烈的理想之火,向往长大后亲自研究原子的秘密。他除了学好规定的功课之外,对发明创造有着特殊的兴趣。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自己动手制成一架能飞的滑翔机。不久,他又发明了一种回转飞机控制器。
从小就十分注意教育孩子的父亲,一直密切注视着小康普顿的这一特点。后来,小康普顿从学校毕业准备就业的时候,对自己是选择继承家业当牧师,还是走上崎岖艰辛的科学研究之路举棋不定。这时候,父亲基于对儿子的深刻了解,语重心长地对小康普顿说:“尽管牧师在一般人看来是最高尚的职业,但是一个有特长的人不能以此来约束自己的志向,选择哪种职业关系到一生的前途,一定要立足于发挥自己的专长。我看你从事科学研究也许更有前途。”就这样,在父亲的关怀和鼓励下,小康普顿满怀信心地走上了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
此后,康普顿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不畏艰险,吃苦耐劳,而且能够顾全大局,周密思考和妥善处理问题。他发现“康普顿效应”以后,名声很大,但他仍能够从国家甚至人类命运出发考虑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防止希特勒法西斯抢先研制出原子弹,威胁全人类的安全,康普顿与以爱因斯坦为首的一批科学家联名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立即进行原子武器的研制。1939年10月11日,罗斯福收到建议信后,随即任命了一个以康普顿为领导人的“铀顾问委员会”,并拨出巨额研究经费。康普顿领导的研究中心一面研制可裂变材料,一面设计、制造原子弹。这一研究工作既艰巨又危险,康普顿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承担全部责任,并决定把原子反应堆就建在他工作的芝加哥大学校园内。1942年12月12日,第一次实验成功,在反应堆产生出极其强大的原子能的刹那,历史庄严地宣告人类已经步入神奇的原子时代。
以康普顿为首的科学家还研制出比可裂变铀更适合制造原子弹的可裂变钚。为了生产可裂变钚,康普顿不顾辛劳,亲自到各地勘察地势,选择厂址,同科学家、工程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但是,当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刚刚20天,美国的两颗原子弹便相继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夺走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康普顿大为震惊,为此发表演说,他为能够参与研制出原子弹、为使原子的力量为人类利用的伟大创举中贡献了一份力量而感到自豪,同时又为美国把原子弹率先使用于战争、干出了伤害人类的罪恶行径而叹息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