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康拉德·伦琴
成人——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即孩子的亲密接触者,对孩子的志向选择应该给予指导(如果他们具备这种能力的话),帮助孩子们作出正确的抉择。但这种指导只应是参谋或顾问的作用,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估,而不应代替孩子们抉择,甚至强加给孩子。否则可能事与愿违,不利于孩子们的发展。成人与孩子们发生意见分歧时,一般来说,尊重孩子们的志向是很重要的。德国物理学家、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威廉·康拉德·伦琴的经历值得借鉴。
提起X射线,大家都很熟悉。这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能穿透纸张乃至金属片,并具有使荧光物质发光、照相底片感光、气体电离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晶体结构研究、金属探伤、医学和透视等方面。
X射线的发现者就是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X射线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伦琴射线。伦琴这一发现震动了当时整个物理学界,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
1845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出生在德国莱茵省贝尔吉施的伦内普,现在叫雷姆沙伊德。他的父亲是一个棉布制造主兼批发商,出身古老的莱茵路德教家庭。伦琴的母亲出生在荷兰,但她的祖先也是伦内普人。伦琴是他们的独生子。伦琴3岁的时候,他们全家迁居荷兰的阿普尔多恩,和外祖母一起生活。伦琴在那里上了一所私人寄宿学校。
伦琴小时候学习似乎不大用功,更不是成天捧着书本,倒是很喜欢户外活动和手工劳动。对于这种状况,父母没有进行干涉,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坏处。
伦琴小时候开始形成非常正直而倔强的性格,他认定正确的事情是轻易不会改变的。后来他因此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打击:被乌德列支一所学校开除学籍。这是不公正的,因为事情本来跟他没有关系。一个同学给一个男教员画了一些讽刺漫画。这个教师恼怒之极,要求伦琴出来作证。但正直的伦琴不愿做“告密者”,他非常执拗地断然拒绝了这个教师的要求,结果伦琴竟因此被逐出校门。这一处罚非常之重,因为按当时当地规定,被开除的学生不得报考大学,这就等于剥夺了伦琴按正规程序上大学的权利。伦琴因正直而代人受过,父母曾为此十分难过。可贵的是他们没有责备伦琴,因为他们认为这正是伦琴品格的难能可贵之处,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伦琴被无理开除后,设法上了两年六个月的技校,然后在乌德列支大学旁听了九个月的哲学课程。这时候,父母与伦琴在志愿选择上发生分歧。父母强烈希望伦琴长大后当个水利工程师,因为当时这一工作有前途,职业稳定,待遇较好。但伦琴却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结果,伦琴坚定不移的信念深深感动了父母,父母因此改变了他们原本的主意,转为支持儿子主攻物理学。于是伦琴得以到瑞士上了苏黎世工业学院。
伦琴的父母经过反复考虑,在儿子的志向问题上向儿子作出让步,尊重儿子的选择,表现了难得的明智。事实上,正是这种明智,对伦琴走上成功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伦琴得以如愿以偿,在苏黎世生活得很快乐,学习也很努力,顺利地获得了机械工程师的毕业文凭。一年以后,又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但那里的物理学水平不能满足伦琴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德国奥盖斯德·康特教授的成就使他十分向往。于是他前往登门求教。康特教授为伦琴的才能和好学精神所感动,收留他当了助教。在康特教授的指导下,伦琴奋发学习和钻研,进步很快,连续发表了15篇论文。4年后,就一跃成为斯特拉斯堡大学的物理学主任教授。
1872年,伦琴与安娜·贝尔塔·路德维格结婚。但他们一直没有孩子,后来他们收养了安娜的一个侄女。
1879年,伦琴应聘到德国黑森洲吉森大学任物理学教授。9年里,他发表了18篇论文。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好几所大学同时聘请他为教授,但他都没有应聘。直到后来,沃兹堡大学聘他为物理学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他才应聘。他在这里工作了11年,又发表了18篇论文。1894年,伦琴任沃兹堡大学校长。
1895年,伦琴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整整一星期之久,废寝忘食地进行实验,经过反反复复的验证,终于确定地捕捉到一种新的射线——X射线。同年12月28日,伦琴发表了一篇《论一种新的射线》的论文,并出示了X射线的相片。
1896年,德国皇帝接见了伦琴,授予他二等普鲁士王冠勋章;接着,沃兹堡大学授予他荣誉医学博士学位;他的诞生地伦内普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柏林科学院和慕尼黑科学院选举他为通信院士;伦敦皇家学会授予他郎福德勋章;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他巴纳德勋章;柏林的波茨坦桥上竖起了他的雕像。1901年,瑞典科学院授予他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伦琴为人品德高尚,谦恭礼让,对荣誉和金钱极为淡漠。
1901年12月10日,伦琴在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金时,拒绝在授奖典礼上发表演讲,并谢绝了许多盛情邀请。他迅速返回德国工作,并把5万瑞典克朗奖金全部送给沃兹堡大学用于发展科学研究。
当时很多商人都用高价收买X射线的专利权,伦琴一概予以拒绝,自己也不申请专利,将射线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世,让它为全人类服务。巴伐利亚王子想以贵族爵位的头衔笼络他,也碰了钉子。1905年,伦琴发现X射线10周年时,一批科学家在柏林举行“伦琴大会”,伦琴反对用他的名字命名大会,并拒绝出席。
伦琴誉满全球时,他没有忘记他的指导老师康特教授。康特教授生病后,伦琴每月都写信问候,并在日记里经常提到康特教授曾给予他的关心与支持。1986年,伦琴在接受伦敦皇家学会朗福德奖时,饱含热泪地对与会者说:“我今日的荣誉应归功于在天的康特教授。……朋友们,研究学问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多么需要温暖、友谊和帮助啊!”
伦琴也像他的老师康特教授一样,非常热爱青年、关心青年,对青年人从不吝惜时间、精力和知识,总是乐于助人。
伦琴的一生贡献多多,除了X射线外,还在物理学的弹力、气体比热、晶体热力和压电现象等方面也有许多成就。
然而,伦琴的晚年很是不幸,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带来了阴影和贫困,他的妻子安娜又长期患病并先他去世,这使他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庞大无边的孤独沉重地压倒了我……”
1923年,伦琴患病不起,很快便不幸去世,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