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0900000040

第40章 三 人物纪念(7)

一位忠诚的理论战士、人民教师——深切怀念何干之同志(回忆片段)【22】

1969年11月16日,遭到林彪、“四人帮”和那个“理论权威”残酷迫害的何干之同志含冤逝世。何干之同志是名闻中外的著名学者、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党的理论战线的忠诚战士。他默默无闻地离开人世,至今已整整10年了。

我记得第一次在陕北公学听何干之同志讲课,也是在隆冬11月。寒风凛冽,在陕北高原的原野上,何干之同志站在一个较高的土坎上,穿着一身八路军的灰色棉军装,近视眼镜下,两颊冻得通红。他在寒风中大声讲课,滔滔不绝,手里没有拿讲稿,好像是一个宣传鼓动员。我们围站在他的周围静静地听他讲,只是冻得不住地搓手跺脚,也无法记笔记,但没有一个人走散的。那次,他是讲“中国问题”课的导言:从康梁变法,讲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袁世凯刺杀宋教仁,革命流产;从第一次国共合作,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叛变,讲到为什么要第二次国共合作。不用说,他讲的这一套理论,完全是新鲜的,闻所未闻,我们这些青年完全被吸引住了,他讲课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讲得又如此的生动有力。他手中没有拿片纸只字,讲起来如数家珍,他的知识之渊博和记忆力之强,尤其令人惊叹不已。这次课,深深地引起了我对中国革命问题的兴趣。

在陕北公学高级研究班,他系统地给我们讲“马列主义”课。在陕北公学所有教授中,他是讲课最受欢迎的一个。据说,在延安当时这些理论大师中,他也是讲课讲得最好的一个。在陕北公学,大家都传诵何干之同志是全校睡觉睡得最晚的。他非常用功,备课非常认真,常常为了备好次日的课而熬一个通宵。

他后来常常回忆起:毛主席每次来陕公讲课后,总要到成仿吾校长的窑洞中坐一会,休息一下,何干之同志每次也总陪同坐在一起,毛主席总要谈笑风生地同他们谈论一回理论问题再走。其中谈得最多的是哲学问题。

1940年4月,华北联大党组织派我协助何干之同志讲授中国革命问题课。当时我只是一个19岁的小青年,怎敢在大学讲台上讲课呢?何干之同志平时说话有些口吃,他鼓励我说:“你,你,放大胆,我帮,帮助你。前方干部没学过这些,他们爱听的。”他把用他骑的毛驴从陕北通过一层层的封锁线驮过来的两箱子书中的有关中国革命问题的书,大部分借给了我。其中有几本书,封皮上有“毛泽东”三个字的毛笔签名。干之同志说,这是毛主席的书,是主席送给他的。在抗日烽火燃遍大地的前方,我能得到这些书籍,是何等的珍贵!

何干之同志毕生遵循着毛主席对他的教导:“用笔和舌战斗”。全国解放后,有好几年我与他同住在西郊人民大学红楼【23】,两人的办公室紧挨着。除了星期六、星期日,我们两人都睡在办公室里,我们都有科研写作任务和备课任务。每到深夜12时左右,我们常常坐在一起,喝着茶,略事休息,闲谈一会儿。室外万籁俱寂,室内灯火荧荧,面对良师益友,纵谈古今,欢洽异常。他博学多闻,我受益匪浅。

他热爱人民教师的工作,甘心于一辈子做一个人民教师。他年年担负讲课任务,从不推诿。在1959年彭德怀同志被批判后,他也因为在讲课中批判过“刮共产风”,被认为是犯了同彭德怀同志相类似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那个“理论权威”点了他的名。他被剥夺了教书权,只好跑到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去做点研究工作。那时,我与他不住在一起了,我那时患病,他常常跑来看我。他感叹地说:“我尝到了教书的人,不让教书,是什么滋味,我也就想象得出梅兰芳要是不让他演戏,他是什么滋味了。”何干之同志深深地热爱教师工作,他堪称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的典范。

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我与他同被揪斗,同被关押劳动。他总是多次鼓励我:“要有信心,我们问心无愧,党迟早会给我们落实政策的。”我在关押中忽染重病,生命垂危。他很着急。后来我身体慢慢复原了,他非常喜悦,对我说:“留得青山就好呀!我那时真怕你不行了。”而他,终因年事较高,身体被严重摧残,心脏病日益严重,1969年11月16日心力衰竭而亡,壮志未酬,离我们而去,与世长辞了……

干之同志辞世,已十易春秋。1976年10月,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历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大学在党中央关怀下复校了。但是,人民大学失去了何干之同志这样一位熟谙马列主义理论的、博学多才的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党史专家和忠诚的理论战士、卓越的人民教师。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我们要奋发努力,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来弥补这个损失,告慰干之同志。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的文集,书中具体收录了:《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族群、民族和谐机制研究——摩哈苴的田野观察》、《中俄混血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等文章。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

    该书阐述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 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本书是作者筹备东湖小学开始,以学校建设为主线,记录关于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家校联系等各方面的内容。本书内容为前两年的记录。
  •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这一技能核心,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掌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妙趣课堂,如何创新新型的课堂,如何塑造有序的课堂,如何锻造和谐课堂以及如何缔造成功课堂等掌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热门推荐
  • 神引道录

    神引道录

    于万古中沉浮的少年,他的大道在何方?波澜壮阔的时代,黑暗笼罩的未来,他将何去何从?九幽的深处葬有什么?什么是轮回?永生之谜,大道巅峰到底在哪里?新书QQ群:488457240求读者支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魔动碧落

    魔动碧落

    这里是属于魔法的世界,没有璀璨绚丽的斗气,有的,仅仅是繁衍到巅峰的魔法!等级制度:魔徒,魔师,大魔师,魔灵,魔皇,魔宗,魔尊,魔圣,魔帝,魔神
  • 绝代风华:七王宠妃太嚣张

    绝代风华:七王宠妃太嚣张

    她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特工“活阎王”子苏,斗得了心机婊后娘,扮得了楚楚可怜的白莲花,玩得转渣男,只是稍稍有点冷,有点狂!命运作弄,一纸休书,一张圣旨,她被赐婚给“战鬼”?传言那个男人手握兵权,身份尊贵,令皇帝都感到忌惮,却嗜血残忍,杀人如麻,年近二十,还没有一户人家敢将闺女嫁过去!殊不知……英雄难过美人关,当战鬼遇见活阎王,也得服服帖帖,一身冷气化成绕指柔,甘愿做妻奴!传言七王是个宠妻狂,只要七王妃想要这个天下,他就会毫不犹豫夺来双手奉上!只要七王妃高兴,他做什么都愿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道遮天

    帝道遮天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功名。集天下一切有情众生之气运,冲刷己身业障,建无上仙国,成无双霸业。
  • 传承召唤

    传承召唤

    一个神奇的世界,一个带着梦想的少年,两者时间会发生什么。一个没有体会过亲情人,意外后获得了他梦想的一切,而他要做的就是守护。这事实上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强者,一生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喂喂喂,我啥时候说过我是一个人!你问我我的背后是谁,我的背后是地球!——王凯
  • 修罗道佛

    修罗道佛

    前一生命运坎坷后一世刚出生差点被杀但是他却用他那弱小的力量一步一步的踩踏所谓的天才他说宁我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
  • 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

    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在天上飞

    人在天上飞

    加州大学的礼堂里,许一纯站在礼堂的讲台上进行演讲,与此同时,一双锐利的眼睛盯在她的身上,秦永凡--加州大学的校霸,他身旁的易深眼睛微微眯起:“这姑娘,我追定了!永凡,你不会和我抢吧。”,秦永凡嘲讽的说:“我对她没兴趣,不过我感觉你肯定追不到她。”,“走着瞧,哼!”易深说完这句话,许一纯演讲也做完了,离开了礼堂,易深慢悠悠地跟了上去......时光荏苒,有你在,不怕!
  •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本卷是弗洛伊德有关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宗教学、历史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共包含两部作品。《图腾与禁忌》1913年出版,通过蒙昧人与强迫神经症患者的比较,推断了图腾崇拜的本原意义。《摩西与一神教》1939年出版,是弗洛伊德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一神教的本质和起源。这些论著基本上属于弗洛伊德心理哲学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