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ARTHOLDI J,HACKMAN H T. Warehouse and Distribution Sciences(draft). The Logistics Institute,Atlanta,GA.,2008.
[2]GHIANI G,LSPORTE G,MUSMANNO R. 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 System Planning and Control. Chichester,England:John Wiley and Sons,2004.
[3]TANGUCHI E,THOMPSON R G,YAMADA T. Modeling city logistics. Kyoto:Institue of Eystems Science Research,1999.
[4]JOHNSON J C,WOOD D F,WARDLOW D L,et al. Contemporary logistics. New Jersey:Prentice-Hall,1999.
[5]LAMBERT D M,STOCK J R,ELLRAM L M. Fundamental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rwin:McGraw Hill,1998.
[6]HANDFIELD R B,NICHOLS E L. Introduction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9.
[7]RAVI ANUPINDI R,CHOPRAS DESHMUKH SD,etc.企业流程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BIAN W. L.,JU S D. Grid and Logistics Networks. 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Series B). 2005.
[9]彭扬.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10]王世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1]李家齐,缪立新.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
[12]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物流标准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13]李向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14]闪四清.管理信息系统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5]罗超理,封宏观,杨强.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6]吴齐林.管理信息系统新编.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17]尚鸿雁,刘小东,白永江.物流信息平台的区分及规划运营模式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18]杨蓓.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兰州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08.
[19]李喜刚.电子数据交换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20]曾连荪,张利.基于GSM的GPS无线信息传输及应用.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3.
[21]林珈,晏克非.智能公交系统(APTS)中3G技术的应用.第一节中国智能交通年会,2005.
[22]刘次宁.信息编码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福建轻纺,2001,1(1):5-8.
[23]张铎,周建勤.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中国物资流通,2000.36-37.
[24]张铎,柯新生.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5]李波,王谦.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6]蔡淑琴,夏火松.物流信息与信息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7]吴忠,张磊.物流信息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8]琚春华,蒋长兵,彭扬.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9]孙振誉,张蕙杰,白璧君,等.信息分析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0]李向文.物流实用信息技术.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31]李向文.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系统.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
[32]林自葵.物流信息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3]谢如鹤,罗荣武,张得志.物流系统规划原理与方法.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34]孙鸿飞,武慧娟.基于商务智能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研究.商业研究,2009.
[35]刘启岳.基于数据仓库的物流信息分析系统的构建.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27(4).
[36]裴英梅.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现代物流决策研究.技术与方法,2008,27(7).
[37]沈立新,陈燕,崔春雷,等.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的虚拟物流企业伙伴选择方法研究.计算机科学,2005,2(8).
[38]张巧.商务智能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中国证券期货,2009.
[39]孙作安,王健闻.数据挖掘及其应用.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3).
[40]赖娟.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14).
[41]房红菊.数据挖掘技术在档案个性化服务中的运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0).
[42]王桂芹,黄道.数据挖掘技术综述.电脑应用技术,2007(67).
[43]李清峰,彭文峰.数据挖掘在商务智能中的应用.文史博览(理论),2009.
[44]陆澎,樊重俊,李文.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数据挖掘技术.物流平台,2009.
[45]乌卫东,安艳梅.信息分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6.
[46]彭扬,倪志伟,胡军.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47]MACIASZEK L A.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金芝,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8]刘腾红,孙细明.信息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9]李云清.物流系统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50]陈双秋.现代物流系统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51]蔡淑琴.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52]赵一鸣.信息资源规划:IRP技术及其应用.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4,32(2).
[53]王骏,物流服务营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4]王淑云,孟祥茹.物流外包与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5]李松庆.物流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6]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7]王之泰.现代物流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58]何明珂.物流系统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9]丁立言.物流系统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0]吴清一.物流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1]鞠颂东,徐杰.物流网络理论及其研究意义和方法.中国流通经济,2007(8):10-13.
[62]徐杰,鞠颂东.物流网络的内涵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26.
[63]朱道立,龚国华,罗齐.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4]伊俊敏.物流工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5]BALLOU R H.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王晓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6]方轶.哈佛模式:公司物流管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67]方仲民.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8]张树山.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69]张锦.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的体系结构模型.科技导报,2005,23(10):48-51.
[70]卞艾良.适应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络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71]赵振峰.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研究.物流技术,2004(4):63-66.
[72]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统计研究,1990(6):43-51.
[73]孙焰.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建模理论及算法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74]陈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5]中国电子口岸网站http://www.chinaport.gov.cn.
[76]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http://www.chinawuliu.com.cn.
[77]牛鱼龙.EDI知识与应用.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
[78]张毅.企业资源规划(ERP).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79]王慧芬,徐少春,黎文.企业应用MRP-ERP的理论与案例分析.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80]鲍尔索克思.供应链物流管理.李习文,王增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1]STOCK L D,ELLRAM T L.物流管理.张文龙,刘秉镰,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82]锦程物流网.沃尔玛信息化把“特短”变“特长”.
[83]王明智.物流管理案例与实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84]王之泰.物流工程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85]赵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86]利恩德斯.采购与供应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7]陈子侠.现代物流学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88]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89]张轶,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0]汝宜红.物流配送中心设计.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9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92]孙昌爱.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综述.软件报,2002(13).
[93]卫红春.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23).
[94]黄均勇,蒋云.物流信息管理.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95]张理,李雪松.现代物流运输管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96]王述英.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97]范玉顺,李建强.企业集成与集成平台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98]陈福集.物流信息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9]马飞雄.珠江三角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思考.特区经济,2005(10).
[100]高复先.信息工程与总体数据规划.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101]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102]利维.供应链设计与管理.季建华,邵晓峰,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03]熊伟,黄丽华,潘自强,等.基于BPR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9.
[104]朱战备,孟凡强,范晓红.IT规划.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05]曾连荪,张利.基于GSM的GPS无线信息传输及应用.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3.
[106]王忠敏.EPC技术基础教程.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107]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条码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8]彭一.信息化主管案头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09]曹卫国.现代物流信息管理.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10]洪向东,赵昆.信息系统规划理论及其实现途径研究.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11).
[111]陈京民.基于BPR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
[112]陈丽君.基于企业战略的业务流程重组(BPR).现代情报,2006(07).
[113]物流采购与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