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热闹闹的鞭炮声里,方家这边兄弟姐妹一大群,还有很多混进来看热闹的村里小朋友,全都拿到了红包,笑嘻嘻地打开了大门。
石奕祥身着新郎袍春风得意地走进院门,在表兄弟姐妹们的恭喜声里,目光频频朝玉玲房间望过去。
他们一个是姑婆的孙子、一个是舅爷爷的的孙女,青梅竹马、自幼定亲,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在推迟了半年后终于成亲了。
今儿方家小兄弟们都请了半天假,在家送姐出嫁,只是吃了中饭又得赶回去上学。
因为两家都是亲戚,因此今天做客也分成了两边。二爷这边作为娘家肯定是不去石家坡的,二姑一家也留在这边做客。
老方家这边则是兄弟姐妹们都去送嫁。大人中午过去做客、晚上回二爷家吃饭,算是两边跑。
方小福自然是跟着方子湛走的,如今老两房这一代里就她一个小媳妇,因此她还要负责带着妹妹们过去婚房帮忙。
彩云是嫁了人的,要跟着陆云轩走,陆家兄弟也是要过去石家坡的,他们和石奕祥都是同窗了嘛。
唐默他们在上学,方小福还把唐思、林森接了过来,今儿一起去石家坡看热闹。季家小侄子如今跟唐思、林森都是小伙伴,自然也跟着来了。
小家伙们在院子里跟子旭玩着,等厨房里端出百合荷包蛋汤和红枣花生红糖茶,立刻眼巴巴地望着,只是不敢上前和迎亲队伍挤。
他们早就被交代过,迎亲队伍先吃,后面才轮到他们。
方小福和姐妹们都在屋里陪玉玲,方子湛兄弟则陪着表哥他们,谈论的话题也就一个老问题,那就是以后的称呼问题。
奕祥是表哥,除了方子健,其他兄弟都比他小,可玉玲是他们堂妹,也不是远的。这一下该叫表嫂?还是堂妹夫?
大家争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用老办法,各叫各的。有文浩天先例在前,又有吴先生和小方先生在后,只能这样了……
二爷家今儿是三代里第一件喜事,尽管只是出嫁,也办得很隆重,光是每人一碗的百合荷包蛋汤就源源不断地自厨房里送出来。
不但亲戚们有,来看热闹的村邻都有,不过是迎亲的用大碗,别人用的小碗。
至于红枣花生红糖茶,更是连着芝麻片糖、花生酥一起,主动送到了附近一大片的邻居家里去了,意味酬谢茶。
酬谢邻里过去十多年里对家里孩子的关照,如今孩子出嫁,就像拜别父母一样,算是拜别村邻。
而且喝茶的只能是家里最大的长辈,糖就分给家里的小孩子。并不是要给人家全家都送的,但人家自己上了门就肯定有。
这个习俗自古有之,只是根据家境不同而有轻重之分。重的送上门、轻的只分给上门来看热闹的村邻。
彩云当初出嫁时,家境有限,只送了隔壁左右的几家邻居,如今家里日子都好过了,二爷家便办得隆重了。
二爷家正热闹时,一辆大马车从乡道上快速驶来,很快就在方山村木栅栏外停下,在前面骑马的一名护卫立刻跳下马上前,敞轩里立刻走出来一个老头。
“老先生!在下是以前在大杂院书轩住过的,我家小主子回来了,要去方家,还请开开门。”护卫在栅栏外恭敬地抱拳说道。
“小睿回来了?”老头以前也常去书轩闲坐,后来村口也修了敞轩,也有书籍可以看,便坐到这边来了,离家还近一点。
因此,他是认得当时管理书轩的那两人的,如今装扮不同,但面目并没变化多少,从栅栏缝里辨认了一下,就认出来了。
“方四爷爷,是我回来了!”赵君睿坐在马车里听见声音,立刻推开车门钻了出来,利索地跳下马车走上前,“快开门,我要去给玉玲姐送嫁啦!”
“哦哟,好、好,这就开门!”老头一见果真是赵君睿,而且还记得他老头子是谁,顿时笑不拢嘴,又回头喊了一声,“小睿回来了,快来几个帮忙推下门!”
立刻又出来一个老头,另一边敞轩里也出来几个婶子。
“哟,还真是小睿!”
“这刚过完年咋又跑来这里啦?家里大人也放心啊?”
“好像又长高了些啊,变成俊俏小后生了。”
“……”妇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笑着,对小睿并不陌生,突然,一个妇人朝后面张望了一眼,奇道,“小睿,马车上的小闺女是谁呀?”
“是我姐,瑶儿。”赵君睿头也没回,简单介绍了一下正从半开的车门好奇往外望的小姑娘。
赵安瑶见睿儿介绍自己,连忙弯着腰走出来,提着裙摆就跳下马车,赶车小厮和旁边的护卫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赵安瑶走到赵君睿身旁,朝刚刚打开的栅栏那一边的老头和妇人盈盈行了个晚辈礼,态度很是谦虚温顺,瞬间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
虽然大家不知道赵君睿与如意斋的关系,但知道赵家是京城大户人家,他们姐弟都这么有礼,谁不喜欢呢。
“真是个可爱漂亮的小姑娘!”立刻就有妇人夸了起来。
“原来大家闺秀这么温婉有礼!”另一人也不落后地接上。
“……”一时间围观的妇人更多了,不过她们今儿的注意力可不在小睿身上了,小睿这姐姐更让人想牵回家去。
甚至已有人上前去拉赵安瑶的小手了,又夸起来真是水灵灵的小姑娘,漂亮得跟朵花儿似的,这是年画里出来的小仙女吧。
“各位婶子、伯娘,我们先去二爷家了,别去晚了奕祥表哥都往回走了。”赵君睿在方山村住了那么久,自是知道这些人,说话也带了这边的口音。
“快去吧,看时辰也不久了。”那些妇人们这才依依不舍地放行。
赵君睿又朝大家作了个揖,立刻拉着姐姐回到马车上,马车便顺利进了村子,直朝老方家赶去。
他们对二爷家的路并不熟,但也知道是老方家过去不远,这时候门前肯定很热闹,根本不用认路也找得着。
很快就到了二爷家,姐弟俩手牵手朝门口拥挤的人群挤过去,一路高喊:“婶子们让让!伯娘们让让!这位大娘请让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