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路径依赖,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3)
朴实无华的器皿比精巧华丽的器皿更能得以久存。人情世故也存在同样的道理,过分的张扬和外显很容易让人麻烦缠身,因为没有人希望身边有个令自己显得过于卑小的“能人”。做人要注意分寸,自身的缺点需要改进,而优点也不要张扬。
弃小利获大义,避免因小失大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宓子贱曾做单父的县长,当时正值齐国人攻打鲁国,单父是必经之地,单父的老人们向宓子贱请求说:“地里大片的麦子就快熟了,而齐国人马上就要攻打过来了,请你马上下令,任凭城中百姓出城收割吧。不要管是不是他种的,只要能够抢收回来,替单父百姓增加些粮食,总比留在地里,让齐国人收去更强一些吧。”
看来很合情合理的理由,单父的父老们再三请求,宓子贱都不同意。没多久,齐国的大军真的攻过来了,果真将城外的麦子一扫而空。此事为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得知,他勃然大怒,就派了人去谴责宓子贱。宓子贱听了,皱着眉头回答道:“单父今年没有收到麦子,明年可以再种,可是如果官府下令让不耕种的人趁机获得麦子,种地的百姓确实能抢收到一些麦子,但那些不曾付出劳动的人也能白白地得到好处。如果鲁国百姓知道可以从外敌入侵中得到好处,那么到了明年,就算是我们不想让齐国人来侵略都做不到。因为一旦世风败坏,大部分百姓都存了不劳而获之心,就会希望齐鲁交兵,并想方设法地达到这一目的,挑起两国战端。如果人心思乱,那还能做到国泰民安吗?而鲁国的国力明显不如齐国,一旦开启战端,后果殊难预料。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往往只看到战乱中暂时为他们带来的微小利益,又怎么知道大的灾祸就在后面啊。”
季孙氏听了宓子贱的解释,叹气说道:“我为我的短见感到羞愧。”季孙氏之所以羞愧,是因为他终于明白,让鲁国抢走麦子失掉的只是有形有限的一点粮食,而让民众滋生侥幸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长久的损失。
见小而失大,是人们很容易犯的错误。一时的收益是实在的、诱人的,但是时日长久,所带来的祸患却是无可弥补的。弱小势力的长久生存更主要体现在如何避免风险的智慧上,而不是处处冒险。慎终追远,不仅是考虑国家政事管理的正确思路,有识之士也同样将其用在个人的发展和利益上。
公孙仪是鲁国宰相,他十分嗜好吃鱼,为了得到提拔,鲁国的大小官员都争着买鱼贿赂他,公孙仪却不接受。他的弟子问他:“你那么爱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为什么呢?”
公孙仪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别人送的鱼,因为一旦接受别人送的鱼,吃人家嘴短,必然要照人家的意愿去办事,那就将违法乱纪。犯了法,就会被罢免宰相的职务。一旦丢了官,我自己就不能买鱼,到那时,不管多么想吃鱼,又有谁再给我送呢?不接受别人的鱼,就可以免于被罢相,虽然不能白白地吃到鱼,却能长久地自己去买鱼吃。”
为人处世,不能不慎终思远,所谓“一着走错,全盘皆输”,正是同样的道理。在采取行动之前,应先看看自己是不是非行动不可,当前所要进行的策略是否会对自己的长远利益带来负面影响。
博弈法则:
避免带着侥幸的心理作出策略,把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放在整体目标中去衡量,尽量避免风险。在胜负皆有可能的边缘世界里把握好进退的分寸,一时的损失未必是坏事,一时的收益也未必是好事,以柔克刚比刚刚相克更富有智慧。
克服思维定式,砍断隐形的绳索
马其顿国王菲利浦赫赫有名,但他却无法得到儿子亚历山大的足够敬重,因为他太飞扬跋扈了。亚历山大必须反抗自己的父亲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想让后人赞扬自己而不是他的父亲。
有一次,菲利浦醉酒后又与儿子发生了冲突,气急了的菲利浦拿起剑就刺向了亚历山大,却因酒醉跌倒了。亚历山大指着他的父亲愤怒地说道:“一个无法从这个桌子走到另一个桌子的人怎么能从欧洲打到亚洲去呢?”
亚历山大18岁的时候,菲利浦被人谋害了,全国各地都起来反叛。亚历山大指挥军队平息了叛乱,重新统一了帝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巩固了希腊后,亚历山大把眼光转向了他父亲一直没有征服的位于亚洲的波斯。与波斯人交战前,他率军经过戈迪尔姆镇,传说在这个镇的神庙里有一辆古老的战车,用山茱萸树皮做成的绳子捆绑着,解开这条绳索的人将解放全世界。但迄今仍没有人成功过。亚历山大来到那个神庙,他看了一眼被绳子捆得结结实实的战车,挥剑把绳子砍断,人们大吃一惊。
亚历山大神话般地战胜了占绝对优势的波斯人。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权威,任何权威都是人设定的,超越了制定权威的人,你自己就是权威。古老战车上的山茱萸绳索,只能束缚住那些不知变通、自缚手脚的人。对于亚历山大来说,那条绳索根本就不存在。一味地遵循所谓的传统,只能故步自封,很难有属于自己的成就。
安史之乱后,唐太子李亨逃出长安,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李亨在灵武积蓄力量后,准备收复长安,这时房琯趁机毛遂自荐,要求授予兵权收复京城。朝中缺人,李亨就委任他为两京招讨使,房琯随即号令大军分兵三路,会攻长安。
房琯决定效法古制,以牛车对阵。于是,他将征用的两千辆牛车排列在中间,两翼用骑兵掩护,浩浩荡荡地向长安进发了。一路上烟尘滚滚,旌旗蔽日,杀气腾腾好不威风。可是,这支老牛拉破车的队伍在对敌作战时,能否发挥其功效?除房琯及其幕僚深信不疑外,其余将领无不望而兴叹。
房琯亲自率领中军,很快与叛将安守忠的骑兵相遇。房琯本想先稳住阵脚,调整一下队形,再出阵迎战,谁知道慢吞吞的牛群很难调动。这边房琯为调整队形吵吵嚷嚷,越整越乱,急得满头大汗。对方见势,毫不犹豫地一把火烧过来,使老牛阵法乱上加乱,很快败阵。房琯苦思冥想的老牛阵法就这样失败了。
老牛阵法在历史上也许的确被应用并发生过威力,但肯定不是任何时候都百试不爽。以牛阵对马阵,不失败才怪。走自己的路,才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又怎么可能有永恒的权威呢?
博弈法则: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权威,任何权威都是人设定的,超越了制定权威的人,你自己就是权威。古老战车上的山茱萸绳索,只能束缚住那些不知变通、自缚手脚的人。
香水有毒,要警惕规律里的陷阱
1974年10月30日的一场超白金拳击大战,被称为“丛林之战”,也是1974年最佳拳赛,20世纪最经典的拳击比赛之一。当时重量级拳王福尔曼正处于巅峰时期,40战全胜。阿里精湛的拳击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以及福尔曼惊人的力量和充沛的体力是本场比赛的看点。
在以往的比赛中,阿里总是以他迷人的蝴蝶舞步在拳场上跳跃穿梭,以此来消耗对方的体力,他一向是这样打拳的,十多年来从来没变过。
复出的阿里在赛前宣称,此次拳赛他将用重拳把福尔曼击倒。阿里会用重拳,这简直是个笑话,连傻瓜都不会相信,因为阿里根本就没有用重拳的纪录,相反,重拳却是福尔曼的长项。
比赛即将开始,观众台上座无虚席,人们都想看到阿里是怎样被福尔曼击倒在地的。阿里的训练师亲自弄松了赛场周围的绳子,这是拳手出重拳时必要的措施。但人们还是不相信,认为这不过是阿里在虚张声势。
比赛开始了,福尔曼像往常一样等着阿里来回跳跃,而阿里直接走到他面前,用重拳一下子将这个傻大个击倒了。阿里说到做到了,福尔曼被愚弄了。
在惯常的思路里,突然有人用了不寻常的策略,这时候就要引起注意了,否则很容易让自己莫名其妙地吃亏。猎人捕猎时,常在各种动物走过的路上下套,因为很多动物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行走路线。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不按常规办事,而动物却不会。
唐代天宝年间(742~765年),安史之乱,战火烽起。张巡号召地方州县率兵抵抗叛军,被降唐的令狐潮围在雍丘(今河南杞县)。
两军僵持了十数天,粮盐虽足,但城中的箭却不够了。箭是守城第一武器,没有箭,怎么守城呢?于是,张巡苦思良策,突然想起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张巡发现敌人不擅长夜战,一到天晚了,就偃旗收兵。张巡原来派过小股部队去搔扰他们,他们只是放箭,不敢出战。于是,张巡传令城中,收集稻草,扎成几千个草人,给它们穿上黑衣服。趁着朦胧的月色,张巡让士兵们站在城墙上,擂鼓呐喊,同时把草人从城头上向下缒。
朦胧之中,敌人见城墙上缒下许多军士,以为城中又派人偷袭,连忙放箭射击。士兵们拉着草人缒上缒下,不到一个时辰,草人身上都射满了箭。射了半天,叛军觉得不对劲,因为他们竟然没听到喊叫声,而且这些缒下的人还会不断地爬上去,方才发觉中计。张巡让停止擂鼓,缒上草人来收箭,共得几十万支。
第二天晚上,张巡又把身穿黑衣的草人放下城去,叛军又乱射了一阵,发现还是草人。以后每天夜里,张巡都是如此,终于有一天,城上缒草人后敌人再也不上当了,无一人放箭。此时城中的箭也收集得差不多了,于是张巡把草人换成五百壮士,缒下城去。敌人还以为是草人,未加理会。五百壮士向敌营杀去,把叛军杀了个措手不及。张巡大开城门,带人马杀过去,令狐潮全军溃败,被张巡追出十几里。
在博弈开始后,算不清对方的行动规律并不要紧,时时提防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对方的规律很明显,那么可能他就要耍花招了,对方可能正在引诱你走向一个危险的陷阱。陷阱都是设置在惯性思维里,都发生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时候。张巡给敌人每天都放草人的错误认识,结果突然放下去真人时,敌人也当草人对待了。在一时无法辨别的时候,令狐潮最好的策略是每天都用箭去射,虽然损失了箭,却可以避免被偷袭。越是觉得最安全时,就越该警惕。
博弈法则:
在博弈开始后,算不清对方的行动规律并不要紧,时时提防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对方的规律很明显,那么可能他就要耍花招了,对方可能正在引诱你走向一个危险的陷阱。陷阱都是设置在惯性思维里,都发生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