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400000049

第49章 下篇 省时省力的7个学习习惯 (3)

五、善问敢问的习惯?

中国著名电视主持人杨澜讲过一个她自己的亲身故事:?

教授从兜里掏出一张一美元的钞票,高高举起,涨红了脸大声说:“谁能提出一个问题,谁提问题我就奖励他美元。”?

他是美国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他讲的是历史与宗教,他讲完了,问大家有什么问题,谁也不吱声,他请求大家提问,否则他无法理解学生听懂了多少,但还是没人举手。教授有点儿不耐烦了,不,应该说,他愤怒了。他认为这是中国学生对他的不尊重。?

“没有哪一种知识是提不出问题的,难道我讲的每一句话都无懈可击吗?是你们压根儿没听课还是愚不可及?”他的另一只拳头敲打着桌面。?

课堂的气氛紧张了,学生们吓坏了。中国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训练着双手背后,认真听讲,长大后开始记笔记。谁记得全,背得好,考试就能拿高分。提问的通常是老师。他期待学生们还给他曾经授予学生的正确答案。是的,中国的学生在十几年严格的教育中学会了如何对付老师的提问,可我们自己不习惯提问,更不被许可反问,那样是有悖于师生之道的,所以,在美国教授晃动的一美元下,学生们不知所措。?

不明白的,我问,以求明白;明白了,还明知故问,因为可以通过对方的准确复述,让自己掌握得更加准确,并且实现超越和突破。学问学问,勤学好问,好问别人,更要问自己,老师和父母应当鼓励孩子提出好问题,自己寻找答案。?

这就涉及到了问题意识,问题起着定向作用,是问题将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到求知欲望上来。什么是问题意识?它表现为孩子在学习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孩子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提问是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难能可贵的习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提问习惯呢?据相关专家探讨,认为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A.营造氛围,让孩子敢问。父母和孩子角色平等,要变单向学习辅导为双向互动;允许孩子“出错”,父母对孩子的提问,哪怕是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也都需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B.拓展渠道,让孩子会问。当孩子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或者所学知识较难时,可以和孩子进行讨论,然后由孩子提问题。另外,父母也可以设计好问题,引导孩子模仿提问。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在学习辅导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质疑,自我展示。?

C.精心组织,让学生善问。为了提高孩子学以致用的能力,父母尤其要引导孩子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提出实际问题,为孩子的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问题和情境。?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特别是学习辅导中,父母应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尽量多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六、随手笔记的习惯?

凡是学习拔尖的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一般都是有心人,再看看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伟人也都如此。?

做一个有心人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能随时做一些笔记,只要稍有所感,无论观察到什么,还是读到什么,或者是想到什么,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字,都随手记载在一个精心准备的小本子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就习惯于在自己随身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录一些数字、图形、文字甚至自己不可思议的想像,这些都是他伟大梦想的一个一个细节,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他的伟大成就。?

英国著名政治家、作家邱吉尔即使打仗的时候,也注意随手记载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正是这种意识,使他不仅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而且使他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他的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就是这样写成的。?

当然我们的古人也有“推敲”和“三上”(鞍上、厕上、床上)等经典的笔记佳话。?

我不是什么伟人也不奢求成为什么伟人,因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能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不过,我自己也确实从“随手笔记的习惯”中获益匪浅,记得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形成了这个习惯,每当对某一个问题陷进思维的困境的时候,我就会翻阅我的“灵感资源库”,通常可以收到豁然开朗之效。?

随手笔记的习惯基本要求:?

A.在适当分类的情况下,不必界定应该记什么内容,只要记了就可以。适当分类应结合孩子的特长和个人爱好,比如文学,艺术,数学,外语等,记录的内容不必限制,只要能让孩子有所启发的,都可以是记录的内容,如一个人的一句话,一幅画的标题,书上的一首诗、一个小故事等。?

B.记录的方式不必限制。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自己按照想像画的草图,也可以是数字,更可以是按照孩子自己的喜好随便涂写,特别是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更是应当鼓励他创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父母不必担心他们会浪费本子的。?

C.为了使孩子主动、热情甚至酷爱去做笔记,并形成一个习惯,父母亲还可以与孩子共同设计本子的样式。比如每一本都可以有一个正规的“题目”,如《若有所思——曹维心灵笔记(六年级卷)》、《心灵的空间——梁邦达数学感悟文集》、《爱的故事——孙笑笑语文小故事集》等等,发挥孩子的想像力,编出一个好的名字来,这样可以让孩子爱上一件几乎是“创作”的事情。?

七、无私帮助同学的习惯?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含义。?

首先,当孩子主动地帮助其他同学的时候,他的大脑处于学习的最佳境界,因为,他一定会努力像老师那样积极地思考问题,我们通常说“要教给别人一杯,自己得先有一桶”,为了能帮助同学,孩子在心理上就会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一努力,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会有一种“会当临绝顶”的感觉,很容易就超出原来自己的水平。?

其次,当孩子无私地帮其他同学的时候,心中是自豪的、宽容的,当他全身心投入的时候,无形之中冶炼了自己的自信心,对于下一步的学习,就会更加充满热情和活力,因为他学习的价值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三是当孩子乐于帮助其他同学的时候,对于竞争和合作就会有更加准确的理解,他甚至会认为,竞争实质上就是一种合作,在这样的状况下,对于在班级、学校中的学习就会有更高层次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起来,就更加从容、豁达、有效。?

那么,鼓励孩子帮助同学,帮助什么内容呢?无私不是“无底线”,比如代替做作业就不是无私的,恰恰是自私的,不是吗?你代替了别人做作业,实质上就是代替了同学应付老师,代替了同学思考,实质上就是不想让同学进步嘛,所以,于人于己都是自私的。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应当鼓励孩子在这些方面要尽力帮助同学:?

一是同学因事或者因病漏课了,需要进行补课。?

二是对于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可以为同学讲解。?

三是考后一起分析具体出现错误的原因。?

四是对于作业中的难题可以在同学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讨论。?

养成无私帮助同学的习惯,基本要求:?

A.父母必须做出榜样。父母在生活中要热心帮助弱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构成一个完美的世界,当然,帮助别人一定不是为了获取什么,而是一种无私的、坦荡的自觉。?

B.鼓励孩子从小做起。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鼓励孩子帮助同学时,事情不分大小,而在于用心、主动去帮助,从小事做起恰恰是养成帮助别人的习惯的关键。所谓用心,就是坚定地认为,别人的事情一定比自己的事情重要。?

C.注重可实现性。父母需要经常强调的原则和道理,一定要有可实现性,让孩子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同学,逐渐形成习惯。?

同类推荐
  • 宝宝聪明100问

    宝宝聪明100问

    本书主要讲述婴幼儿认识发展规律,智力开发的目的是各种才能的发展而非单纯的知识学习,除了智力因素之外,发展婴幼儿的语言、情感、培养气质、性格也非常重要。
  • 注意力!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注意力!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内容全面,分类清晰,分别从注意力的理论知识,如何提升注意力等几大角度,来进一步阐述注意力的相关知识,旨在帮助每一位父母都可以轻松教导孩子,使孩子的注意力得以更大提升。与此同时,本书还独树一帜,极具特色,比如,本书不仅将“趣味游戏”与“专注力”巧妙结合,而且还从孩子的学习与父母的家教等角度提出了很多专注力训练方法,
  • 致儿家书

    致儿家书

    P.D.切斯特菲尔德编著的《致儿家书》教人如何珍惜光阴,积极上进,树立良好的美德;如何恰当地对待享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何交友,受人欢迎,避免不应该犯的错误;如何读书,如何讲话,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等等。它是一本关于人生艺术的书,有理有据而不空谈,体现了一位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 培养杰出男孩的100个细节

    培养杰出男孩的100个细节

    本书是中国父母成功培养男孩的家庭教育实用指导图书。内容包括:了解男孩的特殊成长规律,与男孩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培养男孩坚强、自信、勇敢、负责等优秀品质,引导男孩顺利度过青春期等。
  • 福建特殊教育:区域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福建特殊教育:区域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福建特殊教育》是对福建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全面总结与研究,也是我国区域特殊教育研究的一次尝试。全书内容涉及福建特殊教育的概况、历史、行政、师资培养和儿童安置;智障、视障、听障和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福州、泉州、厦门等9个市区的特殊教育以及福建特殊教育与残疾人事业等。
热门推荐
  • 琪琪系列

    琪琪系列

    主要讲述我遇见我的女友后的心情。我和她一起在校园的生活记录。
  • 佛说诸德福田经

    佛说诸德福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帝鬼妃:倾尘大小姐

    魔帝鬼妃:倾尘大小姐

    北城别,回眸三生琥珀色。西城决,转身一世琉璃白。尘埃落定,洗尽烟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风吹沙吹成沙漠,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长的打坐。她傲然观天下,他俯首观佳人。与我相遇,注定你的上穷碧落下黄泉。
  • 三元玄境

    三元玄境

    少年林长日,为救同伴被飞甲蝎所伤。在疗伤时无意中发现身上的人体封印。为了探究封印之迷,历经了奥元、晶元、天元……,几个大陆,展开波澜壮阔的传奇之旅。飞甲蝎,赤炼金蜥,血髓心机虫,青绿水母虱,蓝焰棕熊……,阴阳魔核各类魔兽层出不穷。水火同源,圆通诀,五行融合功,晶光期,晶明期,晶亮期,天功境,天灵境,天化境……,各种功法修炼升级。计红花…—,兰心……,水丹丹……,三女一男之间的爱恨情仇。充满神秘,战争,爱情与冒险……
  • 纵爱:无良前任请滚开

    纵爱:无良前任请滚开

    “你是个欲求不满的女人,碰不到棋逢对手的男人,是永远不会性福的,我就是你今生命中注定的男人。”灯红酒绿中,她的男人搂着别的女人对她说道。她含着泪,坐在酒店的床上央求别的男人道:“留下来陪我好不好。”五年爱情一朝散去。他与她,不过是她的前任。她与他,也不过是他曾经的女人。他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 邪帝霸爱,吻上替身罪后

    邪帝霸爱,吻上替身罪后

    新婚之夜,他给予她的是无尽的羞辱。门庭冷落,哀戚遍布整座皇宫,等待她的似乎不是婚礼,更像是“丧”礼!“顾若兮,如今的你,只配做朕的奴!”他唇角噙笑,邪魅地在她耳边呢喃,冷眼看她愤怒的无措。“像你这种人渣,只空有一副漂亮的皮囊,里面却肮脏的臭气熏天!像你这种混蛋,扔在大街上本姑娘连看都不会看一眼。喜欢你?做梦吧!不,就算做梦本姑娘也不屑跟你沾有半点儿关系!”她咬牙不屑的瞪他。为了复仇,他强迫她生下他的子嗣,却又生生将她们母子剥离,残忍地看着她悲痛欲绝的抱着冰冷的小身体痛不欲生……她含笑爬起,在他面前化为灰烬……再见面,他惊愕,她却倚在别的男人身侧,妖娆得笑颜飞扬,诱/人的红唇轻启:“对不起,我不认识你!他才是我的夫,我是他唯一深爱的皇后!”他是她的梦魇,无论怎样都逃脱不掉!他恨她入骨,用一生将她囚禁,夜夜凌辱;他亦爱她如斯,疼她宠她到了心坎儿里;当他摒弃前嫌,以为终于可以再次拥她入怀,她却再次无情地将他彻底摧毁,一把将他推向黑暗的深渊。月光下,他唇角噙笑,金眸含血,一步步朝她走来,宛如从地狱中走出的修罗!当一切都真相大白,佳人不在,芳魂已逝……他方才追悔莫及……【甜蜜版】:“啊……啊……赫连晔,你个王八蛋,老娘要灭了你!”某女在产房疼得狼嚎鬼叫。外面的一群人急得团团转。“祺儿,你猜娘亲肚子里是弟弟还是妹妹?”某人蹲下抱起粉雕玉琢的小孩儿,宠溺的亲了一口,打算转移大家过分担忧的视线。“嗯……”粉雕玉琢的男孩儿瞅了瞅大家隐隐期盼的眼神,伸出食指放在小嘴儿边上,歪着脑袋想了想,忽的眯眼一笑,翘起两根肉呼呼的手指头,“弟弟,两个弟弟。”众人哄然一笑。。。。。。。。。。。结局绝对素HE,童鞋们放心入坑哈~喜欢本文的顺手点一下下面的“加入书架”按钮吧,每次更新都可以及时看得到哦~
  • 终极一班二之爱恨交织的异能界

    终极一班二之爱恨交织的异能界

    这是一部大家都很熟悉的剧,剧中的主角们,也是有很多粉丝的,这部剧曾经掀起了一股热潮,是一部非常热血的剧,但作为喜欢剧中男主角的我,觉得有些地方有点遗憾,所以就自己突发奇想的写了这部小说,希望能让大家不再有遗憾。我可能会对剧情做一些改动,希望大家不要怪我哦。
  • 明伦汇编交谊典赠答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赠答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谁辜负了谁的青春

    谁辜负了谁的青春

    黎安然和徐远相识在高三,在学校的足球场,第一次见到徐远时,感觉他像一米阳光,照进了她的心里,后来,两人相熟、相知、相爱,最后却敌不过时间的考验。黎安然和吴晴是死党兼闺蜜,她们陪伴彼此经历青春的爱恨痴缠。黎安然说:“那个女孩陪伴我成长,那个男孩教会了我爱。只是当我长大了,她远走他乡了,他却消失在人海了。到底是谁辜负了谁的青春?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