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保障产品,孝的确具有一些优势,例如自觉性,像老王那样,不需要别人督促就会认真履行这个义务。还有交换的代际性。孝就好像投资,父母投资在下一辈人身上,该用的时候,则收回赚取的利润。用经济学的眼光去分析孝的含义,便会清晰明了多了。
皮皮告诉你:
很多人都说养儿防老,其实放在经济学里,具体地说便是投资之后获得收益。当然这种投资也具有不稳定性,遇到不孝顺的子女,投资也可能打了水漂。
表演杂耍的小狗——示范带来负面效应
东施效颦的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西施手捂胸口而皱眉的样子令人怜惜,相貌丑陋的东施便去效仿,结果事与愿违,遭到了一阵奚落,无疑是西施给东施带来了负面的示范效应。
西施具备美貌的前提条件,即便做鬼脸也是美的,但东施本就难看,就算装出妩媚的神情也不美。二人的行为,从西施的角度可以归纳出示范效应,但从东施角度来看就是照搬模式了。
离开孝顺的老王,皮皮漫无目的地流浪。
看到前面路口处围了一堆人,好奇的皮皮也跑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小狗们在一个男人的指挥下表演杂技。
男人指挥棒一挥,一只稍微大点的狗就跳过了火圈,其他的小狗也纷纷效仿。每次要做新表演的时候,大狗总是身先士卒,然后那些小狗再效仿。
人们纷纷喝彩,但那些小狗明显练习不足,动作并不到位,有几只狗在跳火圈的时候,还被火苗烧焦了皮毛。
看到这里,皮皮不忍心再看下去,大狗的示范作用仅仅是起到了提点的效果,并没有对那些小狗有具体的帮助。
就好像东施一样,小狗们模仿了大狗的动作,却无法做到大狗那样,它们只能由示范性的动作得到一点信息,其结果自然也像东施一样,无法完美。如果说东施效颦是一个笑话,那么这些小狗则是有点悲哀的意味。
人们为了取得收益,令这些小狗效仿大狗,不顾它们的安危。小狗们自己对此也没有明确的意识,这就是示范所引起的作用。示范效应这个名词最早是心理学家对人类行为研究所做的总结,现在已广泛地被经济学家用于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尤其是人类的消费行为。所谓的示范效应,就是指某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被作为榜样,其他人向他学习而产生的影响。
这样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往往在看到许多人围着一个圈的时候,有人就想过去看看。而当看到许多人都去买一样东西,其他人就会认为这东西还不错,也纷纷去买。
一个群体中,某些有影响的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尽管在起初被视为有违传统,但逐渐有可能使其成为人们仿效的模式,从而成为未来的主流。示范效应往往是双向的,这就是所谓“坏”榜样和“好”榜样所起的影响。从动态上看,示范效应最终会使少数成为主流。
看过小狗表演之后,皮皮来到一条小吃街,那里十分热闹。有人看到可爱的流浪狗,就将自己的食物丢到地上,让流浪狗吃。
皮皮正被几个女孩子喂得不亦乐乎,忽然看到人们不断地往前面的一个饭馆走去,那家饭馆已经人满为患了,而在这家饭馆旁边的一个饭店却没几个人就座。
皮皮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去那家饭店的时候,这几个女孩给了它答案。
其中一个女孩说:“我们也去吃吧。”
有一个女孩回应:“人太多了,不如去旁边那家吧。”
其他人反驳:“那家人那么少,肯定不好吃,我们还是去人多的那家吧。”
看着女孩子离去,皮皮只得去找另外的人喂它食物。等它吃饱了路过那家店的时候,发现那几个女孩子还在排队等待。“真是疯狂啊,在哪里吃不都是一样嘛。”
皮皮是不会了解这种心理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利·伯克尔的著作《口味的经济学分析》中也提到过一个类似的例子:在加利福尼亚有两家海鲜餐馆,伯克尔发现他太太总有一个很奇怪的行为,就是在两家餐馆中,她总选座位被占满的那家。而在伯克尔看来,两家餐馆质量完全一样,差别在于,其中一家餐馆人多,而另一家人少得可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经过细心观察研究,伯克尔得出了后来获诺贝尔奖的基础理论之一:理性的人们支持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是否理性取决于生活方式。因此,不可能存在一个其行动对于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行动集。也就是说,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其他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简称消费的示范效应。
消费者在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收入与消费及其相互关系时,会和其他消费者相比较,所表现的就是消费的示范效应。
在市场环境下,特别是在商品供应比较丰富的情况下,消费的示范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对市场供求关系起着比较大的作用。比如有人看到别人的衣服漂亮,不管自己穿着好不好看,也要千方百计弄一套穿在自己身上,就如东施一样,不管自己美不美,先学了西施的动作再说。“名牌效应”也是示范效应的典型现象,这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各种广告商要不惜重金聘请明星做商品广告。
在现代社会中,示范效应经常左右着我们的经济生活。在消费领域,示范效应正在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
皮皮告诉你:
很多时候,一个明智的决策者、经营管理者、商品生产者,能够正确运用经验,在符合条件时运用,在不适用条件下不用,在特定条件下变通应用。学经验要学实质,而非“依样画葫芦”,当经验成堆、模式成群时,别忘了择善而从,切不可鹦鹉学舌、邯郸学步。
狗皮or羊皮:跳蚤的选择——确立正确的自我观
贪心地跳来跳去,不但会使自己的美梦落空,还会失去原本舒适的生活。
一只跳蚤蹦到好心肠的皮皮身上,在它毛茸茸的狗皮上定居下来,日子过得挺舒适,饿了就从皮皮身上吸一点血,困了就躺在柔软的狗毛里睡大觉,什么也不用愁。有时候它还会和皮皮交谈几句,皮皮认为一只跳蚤不伤大雅,便没有赶它走。
但有一天,跳蚤说要告别皮皮了,问了原因,皮皮才知道跳蚤突然闻到了一股诱人的羊毛气味。
跳蚤对这气味很感兴趣,它觉得羊身上会比皮皮身上更为舒服。皮皮告诉跳蚤:“那只是一张羊皮,你跳上去会饿死的。”
但跳蚤不听劝告,眼睛盯住那张令人羡慕的熟羊皮,心里琢磨起来:“它的毛是那么浓密、柔软、雅致,更主要的是它安全可靠。居住在这张羊皮上,就再也不用时时提防狗的尖牙和利爪了。我现在找的这条狗简直叫人难以忍受,它粗野、不懂礼貌、经常抓痒。再说,羊血也一定比狗血香甜得多。”
跳蚤拿定了主意,它不想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决心搬到羊皮上去定居。于是,它憋足了力气,使劲一跳,一下子就蹦到了那张熟羊皮上。
可是事情完全出乎跳蚤的意料,熟羊皮的毛又浓密又厚实,跳蚤用尽了吃奶的力气,拼命地往里面钻啊钻,好不容易才穿透了羊毛,找到了羊皮。这时它已经又饿又累了,只想吸一口美味的羊血,可是它张开嘴一试,羊皮却像石板般坚硬,不管它怎样使劲,始终啃不动。
跳蚤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十分懊丧,决定放弃自己原先的想法,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皮皮身上,再过以前的日子。可是当它好不容易从羊毛里钻出来的时候,却发现皮皮已经不见了踪影。
可怜的跳蚤后悔极了,觉得自己冒失的选择是不能宽恕的,一连几天都在责备自己。最后,它在熟羊皮浓密的毛丛中完全迷失了路径,被苦恼和饥饿折磨死了。
皮皮在羊毛里找不到跳蚤,认为它跳到别处去了,也离开了。“还是狗最忠诚,永远满足于现状。”皮皮这样想着,离开了。
像这只跳蚤一样,有的人总是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感到不满意,房子不够大,车子不够高档,丈夫或妻子不够体贴,孩子不够聪明懂事,收入不够高,工作不够顺心如意……他们总想摆脱现在的状况追寻心中的理想国,殊不知,“理想国”徒有一身美丽的躯壳,它的内在空空如也,或完全不适合自己。
现在许多年轻人像跳蚤一样,渴望跳到更加舒适的地方,他们称之为自我的实现,但这种“自我实现”其实是“自我观”,是决定人们各自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每个人,无论是聪明或愚蠢、贤良或奸诈,他的表现都是与其当时的“自我观”相符的行为。没有人会去做一件在当时他认为与自己的身份、年龄、性别、能力以及他本身任何一方面不相宜的事情,这是不聪明的行为。
就像穿衣服,你会选择和你的年龄、职业相称的服装,讲话时会选择和自己身份相称的词句,甚至外出吃饭也会选择与自己的经济能力相称的场所。总而言之,每个人都会依照他的自我观点,来决定哪些事他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或是该怎样做好一件事情。这些运用在经济生活中,便是要做最好的自己。
皮皮告诉你: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不进则退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然而,有关部门研究发现,70%以上的职业人士随着职业经验的积累,反而会出现迷失职业方向的状况。他们的职业困惑主要是他们对自己的优劣势仅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不能科学地认知自己的职业定位,更谈不上理性把握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
适当的经济学
在当今社会,谁不学习经济学,谁就不懂得怎样生活。
——保罗·萨缪尔森
在经济学家的口中,最常听到的便是“效用最大化”这个词,但到底什么才是最大化的效用,经济学家们并未对此做出适当合理的解释。
1.房价为什么这么贵?
2.房价到底会不会降?
3.为什么大米又贵了,鸡蛋又涨价了,为什么通货膨胀又来了?
4.大学为什么要扩招,大学生为什么“一毕业就失业”?
5.汽车为什么一直在降价?
6.人民币为什么一直在升值?
7.股市会出现长期的牛市和春天吗?
8.春运的火车票为什么那么紧张?
9.收入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10.老百姓看病会越来越容易吗?会越来越便宜吗?
这些生活中的问题都是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的,只有清楚这些生活中的小问题是何种经济理念之后,我们才能更清楚地将经济学的智慧运用透彻。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都会遇到众多的竞争对手,能够凭实力一路打拼、高唱凯歌当然最好,如果与对手相比,自己在资金、技术、知名度、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处于劣势,那该怎么办呢?
硬拼,可能是鸡蛋碰石头,自取其辱。聪明的商人在这个时候会选择一走了之,惹不起躲得起,这才是上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不是懦弱,而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掌握、运用经济学知识,能为我们增加能量储备。这个社会就如同一片森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没有适当的头脑,是无法从这座社会森林中顺利走出来的。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一个术语“马太效应”,用以概括这种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社会现象。马太效应是社会中广泛存在,尤其是经济领域内广泛存在的一个现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市场已经饱和,而且已没有发展前景的时候,就得考虑放弃你现在从事的行业,趁早另起炉灶,否则只有等死。比如手机普及之后,谁还在做寻呼机的生意?所以说,没有了市场价值的生意就要果断终止。
这就是成功商人要告诉我们的创富秘籍。
测测你有无长远眼光
经济学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所以,想要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好,就必须知道自己的目光是否足够长远。这个测试将告诉你,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该如何改善,才能令自己做得更好,目光更长远。
假如有一天,你死后见到上帝,他告诉你,你可以得到一个死而复活的机会,你会选择成为以下哪种生命?
A.绿色植物
B.鸟类
C.微生物
D.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答案:
选择A的人:个性安静和淡然的你,不会和其他人一较高低,也不会产生攀比和竞争的心理。所以,你看起似乎没有什么事业心和野心。在你内心里,亲情和友情胜于事业,你是安于现状的人。
选择B的人:你的野心很大,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层出不穷的智谋。对于未来,你的心里有着无限憧憬,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创出伟大事业的人。你希望找到一个很大的平台,满足你的愿望,而你相信自己是会成功的。你的目光足够长远,但需要极大的努力才能实现你的梦想。
选择C的人:你责任心很强,会不遗余力地干好工作,领导会器重你,你将是团队的核心人物,而你也愿意被他人器重和信任。你是干好当下的人。
选择D的人:你的个性很踏实,将工作当做生存的工具,并且从事感兴趣的工作,认为生活与事业结合得很好才算是成功。你的工作方向会是你的专长之所在,而你也会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