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1800000011

第11章 维也纳时期(2)

结尾很出人意外:当这对情侣被俘后,赛里姆发现贝尔蒙特是将他从祖国驱逐出来的最大敌人的儿子。当这对情侣唱着悲伤的惜别词时,赛里姆打断了他们:“我太憎恨你的父亲,但是这跟你没什么关系。以德报怨,使我得到极大的快乐。”人性的高贵掀起了这部歌剧的高潮。

这部歌剧以最富异国情调的“土耳其”式合唱为主,这是他二十六年来写过的最生动也最多彩多姿的音乐。《土耳其皇宫的绑架》大为轰动,维也纳皇室首先起立喝彩,声震屋宇,后来为满足观众的要求又唱了许多首抒情调。这场晚间音乐会持续了六个小时之久。

约瑟夫二世在表演结束后给予了一句“极有见地”的评论:“亲爱的莫扎特,这对我们的耳朵来说真是极美的享受,而且它的音符也多得惊人。”据说莫扎特当时的回答是:“这些音符多得刚好是需要的数目。”

这部歌剧很快就在从布拉格到法兰克福的所有德文歌剧院中上演,并且正如莫扎特所希望的那样,它成了德国歌剧的基石,一系列骄傲的德国歌剧中的第一部。

婚姻

《土耳其皇宫的绑架》虽然得到了轰动性的效应,也开始不断在各家剧院演出,但对莫扎特的经济状况却毫无帮助。因为每家剧院给他的报酬都不算丰厚,而且那时候还没有版税一说。

当时,作者的著作权根本得不到保护,只要有人拿到了莫扎特的总乐谱,就可以把它卖给任何人,同时还可以把它经过删减改编成钢琴曲,再进行兜售。这两种行为不用付给这位作曲家一分钱,也不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就好像在盗版猖獗,并且十分廉价的情况下,正版的所有人势必会受到严重的损失一样,莫扎特还是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而苦恼。

莫扎特的爱情在这一年夏末秋初的时候终于修成正果。1782年8月4日,他与康丝坦兹结婚。第二天,莫扎特收到父亲看上去很勉强的祝福。

婚后,两个人的生活很愉快,正像莫扎特后来写给他妻子的亲切而温馨的信件中所说的那样,他们一直彼此相爱。婚后不久,康丝坦兹就怀孕了。

莫扎特去世后,受到很多人的崇拜,那些人认为莫扎特娶了一个“低于”他的女人,他们习惯于将康丝坦兹形容成一个无知识而且邋遢的女人。事实上,康丝坦兹虽然没有了不起的智慧,但却真的是温柔贤淑的女子,在莫扎特短暂的一生中尽到了贤妻良母的责任。

她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也许不能完全赏识丈夫的天才,事实上,当时也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点,然而她爱好音乐,特别是莫扎特的音乐,她能发觉它们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尽其所能地在他的工作上予以鼓励,这是她的一大美德。

这对年轻夫妇靠着莫扎特教钢琴和在音乐会中演奏自己作品所赚的钱过活,日子的确过得有点紧巴巴的。莫扎特的日程排得很紧密,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星期天的早晨还要在家中举行私人音乐会。他们的家是一套包括三个房间的公寓,位于维也纳市区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段,由于没有固定的收入,他们过不起奢侈的生活。

这期间,莫扎特在一个朋友那里发现了嬉游曲,他认为这是最复杂的音乐形式与最深的表现能力的混合。莫扎特将一些嬉游曲改写成弦乐四重奏,并加上他自己的序曲(K.404),产生了一种不寻常的合作,里面充满了对比和共鸣。康丝坦兹很喜爱嬉游曲,她鼓励莫扎特常常用它们。此后,莫扎特时常将它们加在他特别丰富的旋律和浓厚的和谐音色上。

1782年底,他还为当时首席的圆号名家娄特格布写了一首圆号五重奏(K.407)和两首圆号协奏曲(K.412、K.495)。

娄特格布的乐器很奇特,可以说是法国圆号的始祖,它没有栓塞,演奏者需要用手改变开口处的大小来变化所需要的音符。

在第三首协奏曲中,莫扎特将独奏部分写了四种音色,是为了使它更为混淆不清。而在所有的协奏曲中,独奏部分都是错综复杂的,与乐器的沉重而有回响的音调有着强烈的对比。它们好像是为捕捉巨大但却动作异常敏捷的大象而作的狩猎音乐。

娄特格布在收到莫扎特为他作的几首曲子时候,因为一些私人的原因停止了演奏,转而开了一家干酪店。

不受欢迎的衣锦还乡

自从莫扎特在1781年彻底独立后,他和他父亲之间的书信就越来越少,父子之间的感情好像也越来越淡。

从那时起,两个人就很少见面,莫扎特心里其实一直渴望父亲和姐姐能够看到康丝坦兹,并对她持一种友好肯定的态度,为他们的婚姻和未来祝福。利奥波德也期待儿子能回家乡看看,但是由于莫扎特的音乐会日程和康丝坦兹的怀孕,他们的萨尔斯堡之行不得不久久难以提上日程。

莫扎特曾在康丝坦兹怀孕时给父亲写信,请求利奥波德做孩子的教父,并声称孩子将会取他的名字。但是当孩子在1783年6月出生之后,莫扎特为孩子取的名字是雷蒙·利奥波德,雷蒙是莫扎特的房东的名字。这使得利奥波德的心里产生了一些微妙的想法,原来自己还不如儿子的房东。

康丝坦兹分娩时,莫扎特完成了小步舞乐章。那是一个“又漂亮又健壮而且圆得像个球似的男孩”,他满月之后,莫扎特和康丝坦兹将他交给一个乳母照看。他们于7月底起程前往萨尔斯堡。

这次访问持续了近四个月,但是一切都不是莫扎特所期望的,父亲和姐姐对康丝坦兹的态度很冷淡,他们也许自始至终都认为康丝坦兹高攀了莫扎特。一家人的相处开始变得疏远而矛盾重重,以前的幸福都成了甜蜜的回忆。

当时莫扎特随身带着一首尚未完成的弥撒曲,这是他离开主教后的第一首教堂音乐。这不是一首受人委托的作品,而是为还愿而作。当时康丝坦兹病得很严重,莫扎特乞求神圣的主让她痊愈,如果可以他将写一首曲子送给主作为谢礼。后来,康丝坦兹痊愈了。作为一名天主教徒,莫扎特对还愿的事很认真,尽管他在萨尔斯堡有很多空闲时间,他仍没有完成这首弥撒曲。这也许和他当时心情不佳有着直接的关系。这首曲子一直没有被完成,他后来为他妻子写的很多音乐都是一样的命运。但是此时他作了另外一首弥撒曲来代替。

这是莫扎特最值得称颂的音乐,它几乎长达一小时,体裁的范围很广,有歌剧抒情调、现代的管弦乐和声,以及八音部的双嬉游曲等。这支曲子混合了最深切、真挚的感情和对安稳静好的现世生活的歌颂,它在风格上虽然有些不连贯,但与整支曲子的华丽相比较,那实在微不足道。

这首弥撒曲被称为《伟大的弥撒曲》(K.427),1783年8月在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上演。当时,康丝坦兹担任女高音之一。

10月底,莫扎特和康丝坦兹离开了萨尔斯堡。从此之后,莫扎特再也没有回过他的家乡,也没有再见到他的姐姐。

丧子

在返回维也纳的途中,他们曾在奥地利的一个叫林兹的市镇停留,并拜访莫扎特一位学生的岳父图恩伯爵。图恩伯爵需要一首交响乐供他在几天后的一场音乐会中使用。

据莫扎特写给父亲的信里说:“我手边没有一首现成的交响乐,所以正在用飞快的速度写一首新的。”这首莫扎特用飞快的速度写成的第二十六号《林兹交响曲》(K.425),从第一乐章的缓慢序乐开始,以农夫舞的小步舞曲结束,每一个音符都显示着海顿对莫扎特的影响。但是不管谁曾影响过莫扎特的曲风,巴赫也好,海顿也罢,莫扎特的音乐始终有能力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他的作品。

据说,为了同一场音乐会,莫扎特曾为迈克·海顿的一首交响曲写过一段序乐。迈克是约瑟夫·海顿的弟弟。这首交响曲被称为第三十七号交响曲(K.444)。但是后来,研究者们发现这是迈克·海顿的作品。因此,莫扎特的交响曲现在是从第三十六号直接跳到第三十八号,而没有第三十七号。

莫扎特和康丝坦兹回到维也纳后,才知道当他们在萨尔斯堡时,雷蒙就已经夭折了!丧子之痛使莫扎特极其悲伤,他不断地作曲,以此来麻醉自己。这一时期的一首弦乐四重奏,是为一出从未完成的意大利歌剧写的一些短曲。

莫扎特在维也纳的早期,曾经写过一首奇特的小作品,是一首未完成的钢琴幻想曲(K.397),风格极为即兴,声音则令人毛骨悚然。它用一段可怕的旋律作为开始,那可能是一种八音盒的声音,会让人想起噩梦;结尾处是一段轻浮的快速曲子,有很深的自我讽刺的意思在里面。这首作品规模很小,但却包含着莫扎特感情风格的两个极端,带有某种不安感觉的、阴沉的,甚至可怕的音调,伴随着悦耳的、优美的,而且好像永远无忧无虑的旋律。

1783年以后,莫扎特音乐中的感情就越来越矛盾,人们也越来越难感受某一首作品究竟是以快乐为主还是以忧伤为主。然而,莫扎特音乐中那种震撼人心的特殊的美丽,以及技术上的熟练,始终是毫无争议的。

在那些闪闪发光的旋律下,总有一种听得见的幽暗、毁灭和忧郁的感觉,充满着怀旧之情。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超级明星的孩童时代,因为逝去的父亲的爱,还是因为了解了生命的本质就是那样在感情上含糊不清,他写道:“即使在最大的幸福中,总是缺少点什么似的。”

1784年2月,莫扎特开始为自己的作品保留目录。除了使后来的编目录者工作方便外,他的音乐日记还显示着他对作品的一种新态度。

18世纪的作曲家没有一个人有意为后代留下些什么,但是莫扎特希望自己创作的每件作品都有个记录。

莫扎特在维也纳的朋友包括艺术家、知识分子,以及一些富有的音乐爱好者。参加他的音乐会的人一向很踊跃,虽然他的名气大半是从演奏得来,但是他所演奏的音乐总是他自己的。

他的特长是钢琴协奏曲,他在1784年年初就接连作了六首新的,从第十四号到第十九号(K.449、K.450、K.451、K.453、K.456、K.459),其中除了一首是给别人的,其余都是供他自己用的。

正像他所有的二十七首协奏曲一样,这六首也是长达二十分钟,而且也遵循快—慢—快的形式。

每一首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性,第十七号尤其可爱,它的最后一个乐章里有像民谣一样的主题,那是莫扎特从他的宠物八哥的叫声中得来的灵感。第十八号是为一位二十五岁的盲眼钢琴家所写,她也是一位作曲家。第十九号最值得一提的是以最奔放的方式结束,那是歌剧旋律和嬉游曲的复杂融合,堪称完美。

他还完成了另一首作品,被称为第十七号弦乐四重奏(K.458),这首曲子后来被加上《狩猎》的副题,因为在它的第一乐章里是以一个猎人号角的主题开始的。

这一次,莫扎特决定将他的一系列弦乐四重奏献给海顿,海顿在维也纳的长期停留已经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海顿比莫扎特大二十四岁,实际上和莫扎特的父亲同龄。更妙的是,海顿有一个绰号,叫“爸爸”。这两个好友在莫扎特家里互相演奏对方的弦乐四重奏,海顿拉低音小提琴,莫扎特则拉中音小提琴。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的日子,莫扎特想必十分快乐。

共济会

1784年,莫扎特的姐姐南妮尔已经三十三岁了,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一个可以被称之为大龄女青年的状态。她在这一年的8月嫁给了一个大她近二十岁的男人,他是一个有五个孩子的鳏夫。据说南妮尔在这之前遭到一名陆军军官的遗弃,这场婚姻是权宜性的无奈之举。

9月间,莫扎特的第二个儿子卡尔·托马斯诞生。卡尔后来成了一位颇有才气的钢琴家,但是他并没有以音乐为终生的事业。莫扎特去世之后,他住在一栋精美的房屋里,那是用他父亲后来的版税中的一部分购买的。他一直没有结婚,1858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年底,莫扎特加入了一个组织,它被称为共济会。这是当时的一个进步组织,由石匠铜业公会发展演化而来,它用一些充满东方特性,又隐约带点埃及风味的建筑物来象征和表示一种强调慈善和不畏死亡的哲学和美德。共济会当时的最高理想是采取乐观的态度和做法,经过奋斗和爱而使社会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两百多年后,这些理想并没有随着不断消失又不断新出现的协会和党派而湮灭于时间的洪流,它依然具有能够感动人心的独特力量,就像莫扎特的音乐一样。

当时,在莫扎特的圈子里,他的很多朋友都是共济会的会员。

共济会的很多见解和理念对莫扎特无疑具有迅速而强烈的吸引力,他虽然是一个天才,但在某些方面,他依然需要有人或者有一个组织能够为他指明前进的道路。

共济会之所以被看做是一个进步组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反对教权,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是君权和教权一同统治社会,甚至很多时候,教权远大于君权。另外,共济会还主张政治上的自由,以及宗教上的宽容,它接纳了很多犹太人的加入。因为这些,共济会在1738年,莫扎特尚未出生的时候,就曾受到天主教会的谴责和批判,凡是成为共济会会员的天主教徒都有可能被逐出教会。莫扎特加入了共济会的慈善支部,但他仍然是天主教徒。共济会似乎代替了宗教,成为莫扎特的信仰,它在莫扎特的一生中一直保持着一种强有力的控制。

莫扎特以一首钢琴与管乐器五重奏(K.452)结束了这一年,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至今写得最好的一首”五重奏。

同类推荐
  • 驱逐倭寇:戚继光

    驱逐倭寇: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驱逐倭寇:戚继光》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驱逐倭寇戚继光传奇的一生。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画圣”吴道子》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内容。
  • 张良(名人传记丛书)

    张良(名人传记丛书)

    担负着光复故国的梦想奔走四方,满怀大义,博浪沙刺杀秦王,洞悉局势,鸿门宴上扭转乾坤,运筹帷幄,楚汉相争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建立汉朝之后明哲保身而急流勇退。书中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张良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淡薄处世的一生,他的高尚节操为青少年读者立下了一个典型的榜样。
  •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在立国之后,能够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解放了奴隶,改变了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前进,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了基础,值得肯定的。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做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热门推荐
  • 破厄苍天

    破厄苍天

    前修炼,为求生!后修炼,为求真!生存在你一念之间?真假在你一念之间?既如此,我愿苍穹因吾念而破!既如此,我愿轮回因吾念而逆!天道既不仁,欺我懵懂少年。我亦浩荡自身,以此为力。从此,山河破碎!
  • 我从盛唐来

    我从盛唐来

    武德一年,他出生在大唐。与武则天买过醉,陪李白吟过诗……和苏东坡曾畅谈,送嘉靖帝逝去……他从唐朝来……却长生至今……简介不擅长,但总得来说。这,就是一个长生者的故事。这,就是一个长生者庄周梦蝶的故事。
  • 绝品丹少

    绝品丹少

    一个废柴似的豪门大少,,成为一丹帝,私闯家族禁地,意外得到啦一本上古丹书,,,随后竟发现书中竟然有..........随后萝莉.......御姐.......未婚妻.....叶晨的身份渐渐浮现
  • 拾月荣华

    拾月荣华

    荣华:也许,一开始只是浅浅欢喜,可却在青春的年月里折腾成了爱情,岁月荣华枯尽,徒留一地芬芳的爱情。敏敏:也许,拾月也是喜欢荣华的吧,只是她却不曾愿为他停留,哪怕点点眷恋。金旺:为什么你喜欢他,他就得喜欢你呢,这世间哪有这般道理?拾月:十月芳菲尽,曲终人未散。你身后风吹一夜,目光渺渺,读不懂你描绘的似锦流年。
  • Outlines of Psychology

    Outlines of Psych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开明天地本真经

    太上开明天地本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衣记

    无衣记

    计除嫪毐,软禁赵姬,怒摔胞弟,世人斥我“当世恶人”;与吕论法,探究国法根本,本想让其归隐,奈何自刎身死,世人斥我“杀父”;逐客令下,举国哗然,谁又能知,只为留下相国大才!内修灵渠,北筑长城,焚书坑儒,收天下之兵,书同文,车同轨,世人斥我为“暴秦”,可是谁又知,破茧成蝶的艰难。世人笑我,诽我,谤我又如何?我有大义,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判!我是千古一帝,可我始终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交流群256996333
  • 凤转世:浴血重生

    凤转世:浴血重生

    前世柴贵妃懦弱无争,最终落到了尸骨无存,灭九族的下场。这一世阎王爷既让我重生归来,我定要你血债血偿。前世的痛苦,今世,我要你加倍偿还。
  • 乱世余妖

    乱世余妖

    妖魔的乱世,群魔乱舞,为非作歹。他,命运的纠葛,带他走上巅峰,长剑如虹,挥舞收割着妖魔的性命,却唯独不肯伤她分毫……
  •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人情、懂世故,别人就容易接纳你、尊重你、帮助你、满足你,你的愿望就容易实现。《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及故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示了社会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社交技巧,希望《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能带给你一个全新的做人、做事理念,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人情世故的尺度,从而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你心想事成,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