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1700000002

第2章 英雄出少年(1)

少年李世民初显才华

大业七年(611年),也就是隋炀帝亲征高丽的那一年,大规模的叛乱开始了。由于近半世纪以来少有大的战乱,人民都习惯于安居乐业的生活。山东、河北一带的许多壮丁突然被强拉去攻打与自己毫无仇怨的国家,他们根本不愿意。这些征夫纷纷寻找各种机会逃走,有的潜逃到山川林泽,最后甚至聚众抗命。隋炀帝处理叛乱的方法就是杀无赦。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反正都是死路一条,他们只有铤而走险、冒死一拼了。起义的风声越来越大,全国形成割据分裂的局面。

当时只要有点领导才能的人都招兵买马、拥兵据地,自立为王。所以不到三年时间,据地称王的人不下数百。其中势力比较大的有河北的窦建德,山东的徐圆朗,河南的李密、王世充,河东的刘武周,江淮的李子通、杜伏威、沈法兴,江西的林世弘,荆湘的萧铣,西北的梁师都、郭子和、薛举、李轨。天下已经被分裂了,李世民问父亲是不是也应该起兵?李渊痛斥了他一番,坚持为人臣子,不管皇帝是不是好皇帝,都应该为皇上效命。李世民只得遵从父亲的话。

大业十一年(615年),动乱的局势日益严重,隋朝的政权已经风雨飘摇了。昏庸的隋炀帝为了炫耀国威,亲率大队人马到北方视察。突厥的酋长始毕可汗早就了解到,隋朝的军队毫无斗志、不堪一击。当隋炀帝军队到达雁门关时,始毕可汗率领数十万强悍的骑兵前去袭击,果然轻而易举地将隋炀帝及其带领的大队人马困在雁门关。朝廷急忙向全国各地征募勇士,组成敢死队,去解救被困的隋炀帝。

当征兵的消息传到太原后,李世民立刻奔进府中向父亲请求让他加入云定兴的军中,打退夷兵救出隋炀帝。

李渊想了一会儿,觉得儿子能有这样远大的志向是一件很难得的事,而且这也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就答应了。

年仅十八岁的李世民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才华显露出来了。李世民不但有大志、胆识过人,也很有谋略。参军后,他立即向主帅献出自己的计策。他认为始毕可汗之所以敢举兵包围皇上,就是算准隋军援兵不足,不能在短时间内赶去救援。隋军的确也不是突厥兵的对手,所以,要赢这一场战争只有用计。这个计谋就是旗鼓疑兵计。

所谓的旗鼓疑兵计,就是先把部队的行列尽量拖长,然后一路不停地击鼓,使敌兵产生幻觉——白天看到的都是隋军的旗帜、晚上听到的都是隋军的战鼓声。对方的探子一定会把这些回报给始毕可汗,始毕可汗定会以为有大批隋军援兵赶到而连夜逃走。不然以现在隋军的实力直接去攻打始毕可汗的军队,是绝对赢不了的。

云定兴听后半信半疑,但李世民自信的眼神、果决的态度使他终于决定相信这个少年,使用这个计谋去对付始毕可汗。

果然如李世民所料,就在军队摇着军旗、擂着战鼓络绎不绝地进入雁门关的途中,始毕可汗接获情报后连夜撤兵逃走了。这一支仅数万人组成的军队,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吓走突厥十多万大军,没损一兵一卒将隋炀帝救了出来。

没有交战就将隋炀帝救了出来,李世民成了少年英雄。许多人都知道李渊有个出色的好儿子,年纪虽小,胆识、计谋却十分了得。

第二年,李世民又一次发挥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那一年冬天,叛军历山飞率领大军攻占太原,隋朝大将潘长文不幸战亡。李渊奉命围剿叛军,两军在介休西南雀鼠谷中相遇,叛军兵多将勇,没厮杀多久,就将李渊的部队包围住,情况十分危急。李世民在后方得到父亲被围困的消息后,立即率一小队骑兵火速赶去救父。只见他骑着马飞一般冲入包围中,迅速拉开弓箭,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下子就被射杀了数十人。他的剽悍神勇令敌军胆寒,纷纷退向两旁,让出一条路。这年轻勇敢的英雄,凭着他高超的射技、过人的胆量,创造了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胜绩。援军赶到后,父子俩一鼓作气,把人数众多的叛军消灭了。

这两次胜利,正如他父亲所预想的一样,李世民扬名于天下了。

除暴政救天下苍生

献计救帝和只身救父除了使少年李世民声名大噪外,这还是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在护送隋炀帝回京的途中,李世民亲眼见到军纪散乱的士兵、生活悲惨的百姓,饿殍遍野,到处是不忍入目的悲惨景象。回到京师的隋炀帝住着华丽的宫阙,过着奢靡的生活,不但不吸取教训主持朝政、训练军队、安定百姓,在休息调养后,又再度率领大队人马到江南游玩去了。

李世民心中又一次产生了为救天下苍生而起义的想法。他觉得如果皇上是个英明的圣主,哪怕是做一个小卒自己也甘心情愿,为捍卫自己的国家牺牲性命也是不会推辞的。如今皇帝如此的荒唐暴虐,难道就因为自己是臣子就要助纣为虐吗!孟夫子不是说过:“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有理想、有抱负又有能力的李世民内心十分挣扎,还没有决定是不是应该出来为百姓谋幸福。因为承袭国位的皇族大臣,只要出兵就是叛变。成功的话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名垂千古。如果失败了,可就是恶名昭彰,世世代代都得蒙受叛臣的恶名,使全族的人蒙羞。思索再三,坚毅不屈的李世民决定不顾个人名声,为了百姓也要去起义。他要效法尧舜,使全国百姓都能过舒适的日子。

同时,许多有远见的政治家也注意到这位英勇不凡的少年英雄。一天,李密的亲家刘文静对他的好友、晋阳宫监裴寂说:“李渊的二公子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将来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是吗?我倒看不出来,他只不过是个没有沾染坏习性的世家子弟罢了。”裴寂说出他的看法。“那你就错了,他决不是寻常人,”刘文静郑重地说,“我观察过,发现他的度量不亚于刘邦,干劲则和曹操不相上下,虽然年纪轻轻,行事运兵却很有法度,比那些胡搞的乌合之众强多了,日后会成就帝业也说不定。”

这一番话传到李世民的耳中,“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刘文静,”李世民暗想,“虽然他现在是朝廷的犯人,但为国家前途,我何必避什么嫌疑呢?我想他一定有许多好的建议,我一定和他畅谈一番不可。” 此时刘文静因为李密在洛阳谋反而受牵连,被拘禁在监狱中。

李世民特地到狱中探望刘文静。寒暄过后,刘文静便开始旁敲侧击地问:“二公子,你对时局有何看法?我认为这么乱的局面,除非汤武、刘秀之流的人才在世,否则,这天下是平定不了的!”

“你怎么知道没这种人呢?也许这人早已出世,只是普通人看不出来罢了。”李世民豪放地说。当他说这话时,全身上下仿佛发出耀目灼人的光,使得刘文静不禁点头叹说:“真是位英雄豪杰啊!”

“我这次不避嫌到狱中,就是要和你商量起义的事。我觉得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要早日将百姓救出困境才好,所以希望能听听您的意见,更希望您能为我谋划。”李世民恳切地将心事说出来。

“好极了,我早就想和公子讨论这件事了,只可惜一直找不到适当的机会。我被抓进监狱以后,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想不到……”刘文静压低嗓门凑近李世民说,“事不宜迟,现在正是动手的好时机。如今皇上远走扬州,我女婿李密现已经包围东都,那些占领州郡和占山称王的人不管势力大小,不过都是些毫无谋略的乌合之众。您只要提出百姓信服的口号,坚持为百姓办事,一定可以使全国统一的。现在各方逃兵多聚集在太原一带,我在这里做过几年地方官,和他们的头目有点交情,只要您肯屈下结交,立刻就会有十万人投到您的旗下,再加上令尊的部将,我们手中便有十多万大军。趁李密围东都,我们直取长安,自京师号令天下,如此一来天下不需半年即可安定了,您认为怎样?”

“果然是个好主意,细节方面还需要再仔细谋划一番,”李世民诚挚地握着刘文静的手,“我立刻回去和父亲商量,并尽快设法将你救出来。”

同类推荐
  • 华西列夫斯基

    华西列夫斯基

    本书分热血男儿、展露才干、红军高参、智勇双全、威震四方5部分介绍了华西列夫斯基的一生。
  •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本书介绍了25位世界名人的生平事迹,包括:切·格瓦拉、文森特·凡·高、阿尔伯特·史怀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伊莎多拉·邓肯等。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倪徵奥的一生堪称传奇,东京大审判,他以凛然正气,将侵华日军战犯绳之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法院法官,他以高见卓识,贏得了国际法界的尊崇。
  •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宦游日记

    宦游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王之殇

    龙王之殇

    龙王之后,却是一对双生子,会如龙王所担忧的出现兄弟相残吗?亦或是其他结果。
  • 杀生祭魂

    杀生祭魂

    我天生有着一副奇异眼睛—紫瞳道家有法:紫瞳生者,非转即生。若转,则通灵有法、若生,则招阴缚邪。修身可避,五百年一现出生的时候,我父母看见了我的眼睛为紫色,非常害怕,毕竟祖有此过往,我爷爷说我不是普通的紫瞳,希望我可以平平淡淡的渡过。只可惜,事愿人为,从学校开始,以后的一切都被改变了……
  • 旅游与健康

    旅游与健康

    老人相伴旅游仿佛又回到青春时光,从而感受人生幸福;中年人外出旅游,可以洗尽疲劳,再增能源;青年人旅游,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会感到祖国的壮丽美好,使自己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恋人旅游,一起去登山涉河,陶醉于灵山秀水之间,会使两人的心贴得更紧,感到生命的美好、爱情的甜蜜,拍一张照片,也许会成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纪念。旅游可以一扫心中的怨气、疲惫,旅游使人的心理年龄永远处在青春的阶段。
  • 台湾郑氏始末

    台湾郑氏始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美德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美德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妃子媂

    妃子媂

    一把琴牵动了天下,一个惊天的阴谋遮蔽了所有的双眼;恰似一朵纯白百合,被鲜血染尽化身为罂栗。暗牢里嚯嚯的挥鞭声带着毫无歉意的絮语:对不起,我喜欢你,可是我更想娶她!终有一日,她所属亦正亦邪。牢牢掐着他的脖子,撕下衣肩上的轻纱,空气中裸露触目惊心的伤痕:这三十一鞭,哪一鞭不是拜你所赐!最后的争决,无论爱已非所爱,都已经心力憔悴:要么走,要么杀了我....不要再让我见到你!他带着一脸虔诚,脸上昭和黁黁的光:欠你的,我补给你。如今,你到底是想怎样?
  • 记忆之莲

    记忆之莲

    二零一零年一月,曼哈顿,气温在冰点上下浮动。女律师李孜正面临着婚姻和事业的抉择,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介入了一件陷入僵局的刑事诉讼,试图为芭蕾舞演员Han洗脱谋杀罪名。在她走访证人的过程中,来自于不同的人的记忆片段逐渐拼凑出一段即将湮灭的往事,真相慢慢浮现的同时,李孜也开始思考情感、婚姻、人与人之间相爱的欲望和相守的无奈。
  • 解情:一刀两断好吗

    解情:一刀两断好吗

    “我爱对人了是吗?”空郁笑着看向解祈。“是的,你很有眼光。”说着将空郁搂进自己怀里。“嘿嘿……能娶到我你捡到宝了!”“可不是么,一个愿意陪我这么久不离不弃的可不是宝么?”“万一我哪天离开你了呢?”“不要相信自己能逃走,我有把握让你不出现这个念头。”“放心……全世界我都可以抛弃,但我不会抛弃你……”
  • 唯有安然如故

    唯有安然如故

    一个以吃好,睡好,玩好为终生理想的普通小女人嫁给了一个可以实现她这个伟大宏愿的丈夫后的婚后生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