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见大长老。”
说完这一句,苏伯臣就不再说什么了,苏洛也只好乖乖地跟在后面。
先前他所说的虽然并不完整,但却也不算欺瞒父亲。首先,金丹的确没能形成,原因他没说,父亲也没问;其次,金色宝石的来源,自己心知肚明——那就是曾经夹杂在神秘陨石中,后来还被定义为新元素来公开展出的金色宝石。前世的时候,那玩意能死死黏在自己手中,他就已经觉得很诡异了。
后来在轮回转世的过程中,明明是完全不同的两人竟然能够心神合一,灵魂融合,更是让他感到无比骇然。在这四年中,他曾无数次试图分离开融合的两人,但根本办不到。要想做到那样,除非人格分裂,但试想:一团已经糅合成一体的、不同颜色的面团,要再想分开,也只能把面团本身分为两部分。之前组成的那两种面团本身,永远不可能再次分离。
苏洛现在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状况。
他不知道那宝石究竟是什么,但就目前来说,对自己并噬影响,甚至还带来了非常多的好处——比方说自己清明的意识和极高的悟性,都是宝石所赐。
令他现在担心的是,等见了大长老,会不会被发现宝石的事?到时候自己该怎么解释?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苏洛跟着父亲一路前行。
苏家占地广袤,子弟不计其数。但大长老并不住在内府,也不在外府,而是在苏氏最大的城池“明安城”的西南一隅。在明安城的西面,有一座山,叫做卧龙山。山并不算很大,但却极有名,因为大家都知道,守护苏氏一组的大长老就居住在山上。
大长老平日生活寡淡,不爱下山,别的人也不敢前去打扰。
“看,是‘贯长虹’苏伯臣!”
“真的!以前很少看到他,最近我们讨伐西方的月狼族,他是主帅。”
“后面那小孩是他的儿子苏洛吧?白白净净、瘦瘦弱弱的,跟苏伯臣不像啊。”
“小声点,不要命啦?”
苏洛倒是听不清那些外府的子弟们在窃窃私语些什么,他一门心思想着自己金丹的事情。苏伯臣则略带着不安,默默无语地走在前面。他走得很快,苏洛修炼了太极心经,加上金色宝石赋予的强悍体能,这才勉强赶得上父亲的脚步。
苏伯臣也是一心想着儿子金丹的事情,以自己走路的最快步速往大长老那里赶,等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儿子居然一直跟在后面,不过也已经是气喘吁吁了。
他停下来的时候,两人已经走到了卧龙山山脚。苏伯臣站在山脚的台阶处,躬身行了一礼,道:“苏伯臣拜见大长老!”
对着空气行礼?不,应该是对着山上老远老远的大长老行礼。卧龙山虽然不算大,但好歹也是一座山。大长老据说住在山顶,别说在这说话,就算在这大吼大叫恐怕也传不到山顶上吧?苏洛挑着眉毛,觉得父亲居然也这么不靠谱。但念头刚起,一道人影“刷”地落在前面。
站在那里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伯臣,找我何事?”老者道。
“大长老,此次来是想跟你请教一下金丹的事。”苏伯臣说。大长老把他由上到下看了一遍。“伯臣,我看你气息强劲,体魄有力,金丹应无事才对。”
苏伯臣连连摇头。“不是我,是我的儿子苏洛。”
“苏洛?”大长老有些惊讶,“难道这孩子练就金丹了?!”
他压根就没把苏洛与金丹搭上边。毕竟一般修道者成就金丹是三十多岁的事,就算是极罕见的天才人物,也要十五六岁才能练就金丹。苏洛?不过一个四岁孩童,金丹这个词跟他有关系吗?不过大长老何等见识,就算是这种为所未闻的事,也没有让他太惊讶——虽然概率很小,但仍有小小年纪结成金丹的天才少年,比方说苏子云。
“若是如此,那就好了。”苏伯臣叹了口气。
“不急,随我到草屋,详细道来。”大长老一挥手,周围掠起白色的风,将三人裹在其中。等风很快停止消失的时候,他们早已站在了山顶的一间茅草小屋前面。
大长老走到草屋前的木桩上坐下。“好,你说。”
苏伯臣便把苏洛如何进展神速、太极心经修炼到第二重的情况说了一遍。当说到苏洛练成太极心经第二重的时候,大长老眼睛亮了起来,不可思议地看着苏洛,随即大笑道:“想我苦修数十年,《太极心经》也仅仅达到第二重境界。这孩子才初修炼,立即就能达到跟我一样的境界,简直难以置信!”
大长老笑罢,转头看苏伯臣。“达到这等境界,金丹相比已经相当凝练了。伯臣,不用担心,四岁凝结金丹的,历史上并非没有。”
苏伯臣苦笑。他知道,大长老大概是以为自己被这个四岁就有金丹的小家伙吓到了,担心身体出什么毛病,所以才这么说的。但是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大长老,不是的。”苏伯臣叹了口气,“其实洛儿他,根本没有凝结金丹。”
大长老眼睛都瞪起来了。
没有凝结金丹?这怎么可能!
不论是修炼哪种心法,达到一定层次后,一定会在修行者的丹田内凝结金丹的。因为金丹本是天地之灵气所化,人也是天地的一部分,吸收足够多的天地灵气后,自然会在身体中聚集精炼,去粗取精,留下精纯的天地灵气。这种高度浓缩的灵气,存在于虚实之间,并非实体,但如果内观,形态上却呈现出金色丸状,故名“金丹”。
简单的来说,天地灵气是材料,人是容器,心法是炼制方法。通过精妙的炼制方法,在人体这个容器内,凝练出精纯的灵气。这纯粹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修炼心法无法凝练金丹,就跟吃饭肚子却不会饱一样可笑。
苏伯臣自然不会跟大长老开玩笑。
“伯臣,《太极心经》比之于《玄黄洗髓经》,难度大了数倍不止。《太极心经》第二重,少说也相当于《玄黄洗髓经》五六重境界。心法至此,天地之力早已在丹田内精炼,不可能没有金丹的。”大长老肃然道。
“我也很奇怪,请长老解惑。”苏伯臣把苏洛往前稍微推了下,示意他往前走。苏洛往前走了两步,就到了大长老面前。
须发皆白的大长老单手成剑指,轻轻落在苏洛的腹部。接着他眉毛一抖,皱起了眉头。
“还真的没有凝结成金丹。”
金丹乃是高度凝练的天地之力,修道之人只要凑近即可感受到金丹的存在。大长老站在苏洛面前就能够感受金丹,但他为了保险,仍然以手来试探,这样便绝不会有差错。
但这么测试下来的结果,让大长老和苏伯臣都大皱眉头。
“怪哉,怪哉!”
大长老连连摇头。“金丹乃修炼心法自然产生。原本《太极心经》心法第一层的时候就会凝结金丹,如今苏洛达到第二层,金丹为何未成?没有金丹,又怎能继续修炼到第二层?”
金丹乃是修道者性命的核心之一,也是修炼的依仗。没有金丹,便跟普通人无异。在大长老看来,苏洛没有金丹,按理说根本就不能修炼到第二重境界。
“你的心法,给我看看。”
苏洛点点头,当即心中默念心法,天地之灵气自然而然地聚集到一起,形成黑白二色的漩涡。片刻,一人多高的灵气漩涡凝结在苏洛丹田前方,形成一个小小的黑白球体。
“太极球!”大长老感叹一声。就算是他,也只能达到这种境界而已。“苏洛,我问你,金丹为何不能成,你心中可有数?进入你身体的天地灵气,究竟去到哪了?”
在心法的修炼中,修炼者是可以“内观”金丹的。也就是说,在修炼之中,修炼者可以“看”到自身丹田中的景象。内观时,苏洛自己以为是在做梦,但其实并非如此。
“大长老,我觉得肚子里有黑色白色两个大圆盘,圆盘中间,就是时刻不停的天地灵气。”苏洛回答道。
金色宝石的事,苏洛没打算说。
“难以理解,为何没有金丹还可以继续修炼?”大长老摇头,“也罢,既然目前没有什么影响,那就先不要在意吧。伯臣,你要多注意苏洛的情况,注意是否有变化。苏洛,你自己也要多多留心。”
“是,大长老。”苏伯臣父子二人应道。
从大长老那里回来的时候,苏伯臣忍不住说:“洛儿,你的情况,我们可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你要时时留心,一旦有情况,立即来找我。”
“父亲,我明白,放心吧。”
听苏洛这么说,苏伯臣才舒展开眉头。虽然年仅四岁,但苏洛向来是个乖巧的孩子,聪慧早熟比得上七八岁的孩童,他并不怎么担心。
这一对父子从卧龙山的山道上往下走,一路郁郁葱葱,洋溢着夏日的气息,但已经到了七月时节,所谓“七月流火”,已经不会热太久了。再过一两个月,这片大地即将迎来金色的秋天。对于苏家来说,今年的秋季显得特别重要,不仅是因为这是收获的季节,更因为苏氏“剑门大会”即将开始。
每四年举办一届的“剑门大会”,每一次都会引发这片大地的热潮。到时候,千余里之内的所有武者、剑士,甚至于修道者,都会蜂拥到明安城,参加苏氏宗门举办的“剑门大会”。
一个宗族举办的比武大会,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那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论地位,苏家在北唐是赫赫有名的;论传承,更是有数千年。能屹立如此之久的剑术宗派,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自然很高。
当然,比苏氏更久的宗族门派也有不少,但那些离这边都太远,要不就是太遥不可及。在北唐北部大地,苏氏就是人们瞩目的对象。
“剑门大会又快到了啊。”苏伯臣看着远处的习武场,那里有不少正在练剑的子弟,“不知这次又会出现多少天才少年。”
苏氏沿袭至今,正是靠了这些代代辈出的英雄少年,才有今日的辉煌。
苏洛也知道,当年自己的父亲“苏伯臣”年仅七岁,就在“剑门大会”上击败所有对手,夺得第一。十五岁时,这位苏氏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更是独自一人横扫企图来犯的异族,杀得对方胆寒,更扬名这北疆大地。随后更是进入剑阁的第七层,得到了红色晶石。
整个苏氏,能获得红色晶石的,极少。苏伯臣十七岁就得到红色晶石,从此再也没有去过剑阁,而是为了苏氏宗族四处征战,立下汗马功劳。凭着《长虹剑法》以及手中的那一柄巨剑,赢得“贯长虹”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