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7900000007

第7章 孩子才是你的教案

弹指之间的匠心独运

上面大致讲了体系,我还想特别地强调两个枝节,并加以详细说明。两个枝节,一是教机,一是输入。为什么特别强调呢,因为事关操作。

先说教机,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禅师正与皇帝谈佛论道,旁边的宰相忍不住了,他说大师,什么是“无明”呢?禅师露出一脸不屑的神色说:像你这种人还配得上问这样高深的问题?一句话气得宰相浑身发抖,但碍于皇帝的情面又不能发作。这时候,禅师一下子温和起来,说“无明”嘛,就是你现在这个样子。宰相大悟,叩头谢恩……这是个制造与运用教机的经典例子。“无明”这个词,含义太丰富了,写一本书也不一定能讲明白。人的愚痴,为什么愚痴;人的贪婪,为什么贪婪;人的烦恼,为什么烦恼;遇事想不开,为什么想不开;感到不快乐,为什么不快乐;就算快乐了,还会乐极生悲,为什么?这些愚痴、贪婪、烦恼、想不开、不快乐都从哪里来?它们的根源是什么?可以说,所有人心中存在着的“阴影”都属“无明”的范畴。就算禅师给宰相讲,也不知讲到何年何月他才明白。就算明白了,这个关于“无明”的道理能不能进入他的心灵、落实到他的行为上去呢?

作为教师,如何将知识、智慧、情感、爱传递过去,不但要传达到大脑里,更要种植在心灵里。

禅师没下这样的功夫,他只是“不经意”地,弹指之间,难题便灰飞烟灭了,而且解决了全部的问题--既让宰相“看见”了“无明”,又让他刻骨铭心。说禅师“不经意”,但这不经意的背后,却是绝对的“经意”,是真正的匠心独运,如果没有高超的智慧,绝对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可以想见,在经过这个刻骨铭心的瞬间之后,宰相不但会认真思考“无明”,还会拿出实际的行为清除“无明”,从而将“无明”的“理”化作“无明”的“行”,达到知行合一。

我们的“教机”也是这样,面对“风云变幻”的课堂、“信马由缰”的孩子,作为教师,如何将知识、智慧、情感、爱传递过去,不但要传达到大脑里,更要种植在心灵里。让知识化为智慧,让智慧升华为爱。这就需要教师智慧地教学,而智慧教学的关键,就是寻找、制造、把握与深化教机。

教师如果能把握这样的机会,他就可四两拨千斤,不然,只能千斤拨四两。

孩子才是你的教案

所以说,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是运用教机的高手。教机从寻找或制造到把握一环扣一环,最终都要引向深化与升华。我对老师说:我们虽然经过长期的培训,每个单元、每一节课我都写了详细的教材让大家阅读,你们每个星期还要备课写教案,写好教案还要坐在一起讨论,但是,进了课堂,都不是了,要把教材、教案统统扔到一边。这时候教案在哪里呢?在孩子脸上。孩子才是你的教案!

课堂上,你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你不要尽想着那个本本上写着什么,你的眼睛要看着孩子。你要随时准备变化,应对变化。在我们的课堂上,变化是正常的,没有变化就不正常。

我说这就像打太极拳,你出什么招式决定权不在你,而在对方。你得根据对方出的招数出招。但是,这并不是说平时不准备了。备课是战略,讲课是战术;只有备课下了功夫,讲课才能灵活地应对。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发现设计的方案根本不能用,所以,老师要嘴在讲课,眼要扫视,心在感受,每个孩子的状态、眼神都要尽收眼底。要是孩子的目光是木的,散的,没有光泽的,你就会知道自己的方式行不通,就要适时地调整,直到孩子喜欢为止。要是能达到讲课的时候眼睛不再看教案,大脑不再想教案,看着孩子的脸,举重若轻、口若悬河,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素质教育的老师。

我说如果你满脑子都想你的教案,第一段说的什么,第二段说的什么,你的内心就没有空间,眼睛也没有机会观察孩子的状态了,你这是让孩子顺应你,而不是你顺应孩子。

老师是鞋,孩子是脚

老师是鞋,孩子是脚,这个观念在教机的使用上更为适合。有一次我们上创造课,课名叫“荷花池中的女鬼”,引导的时候,引出了梦的话题,大家便开始讲述自己做过的梦,有个孩子说梦见花仙子,七彩的光,捧着一把月季花,用很优美的姿势抛撒下来,落在她的身上。哎呀,那么香,那么美,那么幸福。另一个孩子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有一次我梦见我爸放屁嚼牙打呼噜,把我给吵醒了。于是全班停下来讨论,这是梦呢,还是不是?美好呢,还是不美?结论是,这不是梦,是把现实与想象混淆了,就算是梦,也是粗俗的、恶心的、不文明的。

结果,老师改变了原来的设计,上成了“我的梦”。利用教机也有无意识的情况,比如,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的那个女孩,一开始当老师时只把内容抄到黑板上就不管了,孩子一出教室她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抓回教室,然后就拿根木棍蹲在教室门口抠土,孩子闹翻天她也不管。到后来,为了找那失学的男孩,全班的孩子到砖厂搬砖,这就出现了数学问题:每人每天能搬多少,全班每天能搬多少,每块砖多少钱,每天能挣多少钱,多少天能挣够去县城的路费。计算来计算去,不是写错了,就是忘了点小数点。后来,那个砖厂老板发了善心,给了一些钱,没想到车费不是原先听说的价格,钱不够了,大家都来想办法,帮老师蹭车……在这个过程中,全班孩子的智慧、同情心、合作精神全部调动起来了。这个女孩根本不会教学,也不知道这就是教机,她是在无意识当中利用这个教机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灵活地理解教机,教机不光是参与式的,有的时候,不参与也是一种教机。比如,有次“下海”课上,一个孩子开了家“咖啡馆”,却没人来喝,一个人蹲在“摊位”上,孤苦伶仃地守着两杯咖啡。这个教机是:老师不能帮他,让他充分体验“生意”的艰难,尝一尝被孤立的滋味。老师的不帮,就等于给他提供了发现自己缺点的机会,让他承受缺点带来的痛苦,在痛苦中修复自己。

轻轻地接,轻轻地递

有次我在五岁左右的班里上“大怪鸟”,一个孩子捡了只死鸟,我觉得这是个情感培养的好机会……情感的培养必须利用教机,如果刻意去做,就假了。

我说:这只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是得病死的呢,还是被人打死的?不论怎样死,死之前肯定特别痛苦。我们也不知道它的妈妈在哪里,临死之前它连妈妈的爱都得不到,死之后妈妈也没法与它告别,老师心里很难受。

孩子听了,都很悲伤,要求摸摸这只小鸟,我把鸟捧在手心,轻轻地理了理它的羽毛,再轻轻递给其中一个孩子。孩子轻轻接过去,也轻轻理了一下羽毛,轻轻掀开翅膀,捧起它的爪子。

我问孩子感觉到了什么?他说:感觉软软的、凉凉的,特别可怜。然后,一个一个传递下去。每当传给下一个时,我都让他先递给我,再由我往下传。每传给一个孩子,都要将那个动作重复一遍。为什么这样做呢?每当孩子传给我、我又递给下一个的时候,我接的动作、递的动作特别轻柔:轻轻地接,轻轻地递。毛弄乱了,我会轻轻整理一下……实际上,我在传递一种情感的语言。孩子们接受了我的传递,受到感动,就开始关爱、同情小鸟了。有的动作稍稍重一些,其他孩子就会说:轻一点,它会疼的。

生命中没有“更死”

这说明孩子对于死的概念还不知道,这又是一个教机。我问:这只小鸟是不是死了?有的说死了,有的说没死,只是昏迷了。我说昏迷是有呼吸的,死没有呼吸,我们确定一下,看它有没有呼吸?如果有呼吸,看看能不能把它救活?

有个孩子上来,把手放在小鸟嘴边,说没有呼吸。有个孩子不同意,说没有呼吸也能救活。我说怎么救?他说:掰开嘴,塞块巧克力它就活了。另一个说不可以,它的嘴已经不会张了,要是掰开,它肯定很疼,那就更死了。

死的概念还没搞清,又冒出个“更死”。我说作为生命,能不能死两次?他们说不能。我说对,生命只能死一次,所以没有“更死”。

我说这只小鸟的确死了。死就是不能再吃东西,嗓子不会咽,胃也不消化,肠子不会吸收营养,没有意识,什么都不知道了,喂它巧克力也救不活了……那天参观鸟市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不一样了。他们围住那些鸟儿,“你好”“你好”地问候,不像以前那样用手捅它们。

到了下次课上,有个孩子带来只鸽子,结果所有的孩子都想抚摸,你摸一下他摸一下,反而使鸽子受到了折磨。那个带鸽子的孩子眼泪汪汪地找我告状。

教机的利用有三点,第一是寻找或者制造教机,第二是把握教机,第三是深化教机。把握是中心环节,用在教机出现或者深化的时刻。现在孩子前来告状,因为他的鸽子受折磨了,尽管不是故意的,由于爱之太切造成的,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教机,我要把握住它。我把全班集合起来讨论:上次那只鸟我们大家都抚摸了它,是爱的表示,今天这只鸟,为什么同样的做法反而会使它感到痛苦呢?孩子说因为那只鸟是死的,这只鸟是活的,活的鸟害怕人,所以我们摸它就会痛苦。我说既然这只鸟不能理解我们对它的爱,那是不是非得用人的方式向它表示爱呢?孩子说不是。我说为什么,他们说要用鸟的方式对待它。我说那是什么样的方式,他们答不上。我说生命是平等的,我们不但要尊重人,也要尊重所有的生命。

但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生命”的含义,我只好给他们讲了个故事……视死如归我说,从前啊,有个国家,它的国王特别喜欢打猎,又爱吃鹿肉,他跟卫队每天都去打鹿,打的时候不管能不能吃完,都要打死好多,却只拖走一只。这样,许多小鹿失去了妈妈,大鹿呢,不是失去了孩子就是失去了伴侣。整个鹿群长年被这种恐惧、伤心的情绪折磨,觉得生不如死。

最悲伤的还是那只鹿王,它觉得自己身为鹿王却不能保证鹿群的安全,所以很痛苦。最后它决定,就是冒着被杀的危险也要去见国王。在它出发的时候,整个鹿群都为它担心,都来送它,送了很远的路程,直到看不见它才离去。鹿们离去了,仍在哭泣,它们的哭声震天撼地。

鹿王抱着必死的决心,视死如归,向王城走去。它昂首挺胸地走进城门、穿过街道,人们惊讶极了,说:呀,这只鹿真是不想活了,它怎么敢在住人的街上走呢?我们国王最爱吃的就是鹿肉,难道它不怕国王吃它吗?于是纷纷围过来看,跟着鹿王一起走。鹿王在众人的簇拥之下一直走到王宫前面,啪地跪倒在地上。大臣赶忙将此事报告,国王也很吃惊,就让鹿王进来。

国王问:你来见我,有什么事?鹿王说:大王您每天只吃一只鹿,为什么要杀那么多呢?您也是有臣民、有父母、有孩子的人呀,您知不知道一个鹿王失去了臣民会是怎样一种心情?想没想过失去父母,孩子有多么伤心?我听说你们人类最有情感了,您就不能用你们的情感设身处地地想想我们鹿的心情,考虑一下我们的处境?

契约

国王一听,愣在那儿了,半晌说不出话来。鹿王说:我来见大王您并不是不让您吃鹿肉,而是恳求您不要再滥杀了。我要与您达成一项契约。我请您考虑一下我的建议--以后不要再带卫队打鹿,我保证每天派一只鹿到您这里来。国王思考了一下,同意了鹿王的建议。

从此以后,国王不再猎鹿,鹿王也信守诺言,每天派一只鹿去国王那里供他食用。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次,发生了新的情况。

那次派去的是一只母鹿,在她被杀的时候突然痛哭起来。国王问她怎么回事?母鹿说:大王您不知道,再有两天我就要生小鹿了,我怀胎这么长时间,今天就要死了。我要是死了孩子怎么办啊?它眼看就要来到这个世界上了,难道它连看一眼这个世界的机会都没有了吗?

国王很同情这只母鹿,就让她回去,让排在后面的那只鹿来。排在后面的是只公鹿,听到这个安排也痛哭起来。它边哭边说:我本来可以多活一天,为了这一天,我已经计划好了,要去森林里散步,要在草原上奔跑,我要享受阳光,要跟我的爸爸妈妈待在一起,我要让最后这一天过得十分美好,没想到今天就让我死,这太难接受了……听到这里,所有的孩子受到强烈的感染,全都沉浸在巨大的忧伤之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作为老师,你不能只给孩子讲故事。如果仅仅停留在讲故事、感动这样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你得提升他们,得给予他们另外的东西。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只让他们听,而要让他们参与到故事之中,要让他们的心灵、智慧成为故事的一个部分。做到这一点,老师必须寻找恰当的机会,也就是“教机”。我觉得,这个机会出现了,我得抓住它。

我问孩子们:这头公鹿可不可怜?应不应该同情?孩子们说应该同情。我问:怎么同情?大家能不能帮助它想想办法?有的说:老师,让国王吃牛肉,不要吃鹿肉。我说这个国王天生爱吃鹿肉,牛肉他不愿吃。孩子又说:那就让国王吃菜吧。我说国王牛肉都不愿吃,怎么会吃菜呢?孩子说:那……那就让鹿逃跑吧。我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逃到哪儿都会受到国王追捕。他们又说挖一个洞钻进去。我说就算这样的办法行得通,它们在洞里能待多长时间呢?它们不能永远不露面是不是?这个时候,有个孩子站起来,说:那就造只船,逃到国外去,外国人都爱护动物,逃到那儿就安全了。

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只鹿蹄。我说鹿蹄是这样长的,不像人的手指,这样的东西能不能劳动、能不能造船?孩子们急得呀,他们的同情心全被调动起来了,为解救那只鹿急得,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所有的办法都被一一否决了。当然,我的否决从来不用“错了”这样的词,所以就不会伤害他们的积极性。我不能让他们感到自己不行。他们没办法了,愁得呀,喊:老师,你说该怎么办呢?

我是鹿王

我说:当时鹿王也伤心坏了,它说我是鹿王!在这个时候我应该承担责任!我要再去求见国王!

鹿王又一次来到王宫,跪在那儿,大臣又去报告,国王说:咦?它怎么又来了?难道它还为这样的安排不满足吗?真是岂有此理!他让大臣叫鹿王进来,他看见鹿王早已泪流满面。他问鹿王:你这次来,又有什么事?鹿王说:大王啊,您让母鹿多活几天为了生下那只小鹿,这件事我很感动,但是,让那只公鹿提前死掉也不公平。我思来想去,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来了,大王您就把我吃了吧。

国王听了鹿王的话,感动得号啕大哭。他想:一只鹿都这样富有爱心,能这样爱它的臣民,我是一个人啊,怎么能做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呢?

于是,国王发誓,再也不吃鹿肉了,而且号令全国,任何人都不许杀鹿,同时把鹿当成了国家吉祥的象征。

从那以后呢,在那个国家,人和鹿友好相处共同生活,环境越变越美丽,人心越来越高尚,国外的人听说了,纷纷前去投奔。

这时候,孩子们感动得泪流满面,情感世界得到了最大的升华。放学的时候,他们都是蹦蹦跳跳地回家的,回到家中,又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我想,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就算什么都忘记了,但是《鹿王的故事》是不会忘的,就是到了成年,甚至到了老年,也会清清楚楚记着这个故事。这节课给他们的印象终生都不会磨灭。

同类推荐
  • 卡尔·威特教育羊皮卷

    卡尔·威特教育羊皮卷

    本书不仅仅教授孩子如何学习科技知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完美的人格,树立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本书作者以一个家长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跳出了诸如哈佛女孩,剑桥男孩所谓天才的精英培养模式,通过对20多年教过的孩子的细致观察与思考,用聊天的方式讲述发生在我们周围一个个普通孩子身上的故事,详尽、细致地分析了各种不同性格,不同优缺点的孩子,并就家长与学校及孩子老师如何打交道,孩子是否跳级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案例及建议,为家长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家庭、学校联动的教育方案,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在轻松读完本书的同时,您会发现:原来,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 好爸爸胜过富爸爸

    好爸爸胜过富爸爸

    本书结合当前最常见的教育问题,分析爸爸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用现实的问题和教育的理论来帮助爸爸认识到教育中爸爸的重要作用;从社会关系的建立、理财意识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品德上的培养等方面来罗列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让爸爸轻轻松松掌握教育的规则。
  • 产孕妇禁忌全书

    产孕妇禁忌全书

    本书专为年轻夫妇而设计,希望成为婚嫁孕育的“葵花宝典”,“怎样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疾病、服药、饮食、起居等的问题时,人们如何去面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 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本书从儿童教育的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结论,剖析了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孩子性格发展影响较大的问题, 探讨了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应具备的教育理念,旨在如何形成家长适当的教育观念,如何为儿童创设的家庭环境,如何培养儿童所需的性格,帮助家长朋友们培养出平和而又理性、聪明而又智慧、善良而又独立、坚韧而又灵活、自信而又合群、明辨是非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热门推荐
  • 等你,在苍凉雨季

    等你,在苍凉雨季

    一场雨,一条路,一把伞……或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年幼无知的他,与一陌生女孩有了交集,多年来,他念念不忘。青涩年华,她在不经意间错付了真心。一份不能得,不能说的爱,化作了她在雨中对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的守望。两个相似的人,在苍凉雨季,编织了同样的希望。等你,雨丝微凉,又何妨?只是不知,结局,怎么样。
  • 万界托儿所

    万界托儿所

    主角李晨是个退役特种兵,回来之后开了个幼儿园,但园里的孩子很凶猛,堂堂特种兵居然连两三岁的孩子都打不过,不得不屈服在小屁孩们的淫威之下瑟瑟发抖。更要命是,园里的老师们也不简单,不是妖女就是杀人不眨眼的狠茬儿,偏偏一个个又长得水灵灵。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李晨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撩妹子,日子过得水深火热……
  • 何以惹尘

    何以惹尘

    如果自己的爱人消失了,费尽千辛万苦才寻回爱人,如果发现自己一直爱的人已经不是原来那一个,该如何?如果自己忘记了爱人,错将他人当作自己的挚爱,又该如何?他说:“你回来了”她说:“如果没发生那件事,你可会爱上我?”她说:“我想你,想的天都塌了”他说:“成了魔又如何?宠过了你爱过了你......遇之则惜之,别之则忘之,再见能若初见,则是一生之幸,人生最好不过事事随心,幸福安康。人这辈子,爱恨不过一个情字罢了!
  • 死神目录

    死神目录

    不是名字一样的恐怖。讲一个可怜孤独的女孩罢了........死神,这个世界最孤独的人.后悔杀了她,从你的前前前世就开始寻找你的踪迹.无尽的轮回.
  • 重生候门之嫡女

    重生候门之嫡女

    她不知廉耻痴恋魏帝第三子。她明恋了他很多年,苦苦纠缠,心神俱失,魂牵梦绕。她是候门贵族的嫡长女,手握大魏天下大半兵权的齐国公唯一的孙女。却被继母自小放在乡野教养。她身形肥蠢,头发枯黄,皮肤粗糙的连府里的厨娘也不如。这样丑的她,竟然自取其辱去肖想不该想的人,她倾其所有助他登上皇位,最后权势煊赫的齐国公府因她被抄家灭族,家破人亡。她跪在地上祈求,哭的肝肠寸断,她不敢再爱了,只求他放过齐国公府。他眼神冰冷,厌恶的望着她“你是我这辈子,挥之不去的恶魔。”再次睁眼,她从二十三岁,回到十三岁。这辈子,她不敢再爱了。这辈子,她只想好好当一个天之娇女。(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孤魂探灵

    孤魂探灵

    无前无后,孤孑一人。我依稀记得有人给我批过这个命,具体的我却记不太清楚。身边的人说把我的记忆封锁起来是我自己为了减轻痛苦。当我醒来后,我发现周围的人似乎都在瞒着我什么,我便开始追查起那段被封锁的记忆,到底是什么。
  • 超级战医系统

    超级战医系统

    我是屌丝我怕谁,谁说屌丝就不能牛逼了,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云飞意外得到外星科技,从此踏上屌丝逆袭之旅,至此,美女、金钱、权势,通通不再是梦。某富豪:“云医神,你什么时候给我看看啊,多少钱你说!”某总统:“云医神,这座小岛就送给你了,还请你帮帮忙,给我治疗一下吧,我觉得我还能再治治……”美女明星:“云飞,我要给你生猴子”“……”这是一个不爽你打我的故事,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麟游乾坤

    麟游乾坤

    上古辉煌图腾家族龙、凤、龟、麒麟历经万年衍变为现如今的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身怀上古图腾血脉的少年正站在如今的图腾世界中!
  • 霸剑独尊

    霸剑独尊

    七星聚会,风云聚变,天道轮回,剑魔转生,血玉现世,群雄争霸。唐家分支独子唐林,拥有百年不遇废材之身,聚星之夜痛失独亲;兽血爆发屠尽弑父之人。唐家圣物诛仙剑则转唐林之手,夺掌剑魔传承,手持诛仙剑斩灭乾坤。
  • 阴阳巡游人

    阴阳巡游人

    十一岁那年,爷爷告诉了我十年的真相,未果,只留下一对风铃在项王庄的遗址中。十八岁那年,爷爷入了土,我搬离了项王庄,似乎往事的一切都和我没有了任何关系,无论是江雪青还是阿琛,这两张熟悉的面庞,竟然别无二致,难道真如那守林老者说道,七年前我和阿琛已经死了,那现在的我,又是谁?二十岁那年,我侥幸活过了爷爷口中的大祭日,和江雪青一同上了大学。只是,此刻在我眼中多了一些不干不净的东西。二十一岁那年,我被卷入了一宗大案件,高校连环的死人案似乎又和我牵扯到了一点关系,凤凰图和祭魂炉的传闻悄然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