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7900000002

第2章 盲人摸象的时代

小手拍一拍,小脚跺一跺

上一本书谈的都是家庭教育、民间教育,国家教育如何,探索的势头也很强,当时国家下了大决心,由前副总理李岚清亲自挂帅,下了死命令,我听了很受鼓舞。只是国家教育的探索当时还在观念的层面,操作还跟不上。

比如有一次,我跟一位搞教育的朋友去另一个城市的一所幼儿园观摹他们的教学。那是一所在探索新式教育方面很下功夫的幼儿园,我的朋友听一个班的课,我听另一个班的。那节课是让孩子分左右手。

课的开头是让全体孩子唱一首儿歌,就是“小手拍一拍,小脚跺一跺”。我想老师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有手有脚,先把注意力引到手和脚上来。

孩子拍手跺脚之后,老师就说:小朋友们,来,伸出你们的小手。说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指明左手还是右手。

老师说:请把这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弯下去。说的同时做出孔雀的姿势:看,老师像什么?孩子说:像孔--雀--然后老师又让孩子把另一只手的无名指和小拇指弯下去,说:看,这又像什么?孩子说:公--鸡--好像教材就是这样设计的,就是哪根手指与哪根手指弯下去是右手,哪根手指与哪根手指弯下去是左手。这位老师呢,又把这些东西戏剧化了。我发现,本来,孩子在使用手指的名称找手指的时候就很糊涂,找了好长时间,往下弯的时候就更困难了。他们的小手指上的神经还没有那么敏感,把手指弯下去是很困难的。好不容易弯下去了,老师又是孔雀又是公鸡的,把孩子完全搞糊涂了。

我想老师的意图是好的,她想创新,想变出花样。

像孔雀的是右手,像公鸡的是左手

接下来,老师突然“嗒--嗒嗒”了几声,跳起了孔雀舞。跳了一阵,告诉孩子:像孔雀的,是右手,像鸡的,是左手。这个时候,你想想,老师是站在孩子对面的,她的手的左右与孩子的左右是反着的,孩子的左边是老师的右边,老师的左边是孩子的右边。这样多的信息,这样复杂的情况,一个五岁的孩子怎么能分清呢?孩子脑子里能装进去多少东西啊!无名指、食指、小拇指、孔雀、公鸡、舞蹈,加上左右相反……看看,为了一个“左右”的概念,老师使用了多少概念啊,孩子把这些东西全都搅在一块儿了,老师呢,早就把教课的目的搞得没影了。

课堂上一片喊声

这个时候,老师让孩子打开了课本,有一页中间被一条黑线分开,线的左边从上到下画着一只左手、一只右手,一只左脚上的袜子、一只右脚上的袜子,一只左手的手套、一只右手的手套,都是一对一对的;黑线的右边也是这样,也是一对一对的手套呀袜子呀。老师告诉孩子:请将右边的全部用铅笔涂成黑色,左边不涂。

当时,连我都没搞清老师指的是整个书页的右边,还是每一对图的右边。孩子更不清楚,不知道该涂哪边。结果课堂上一片喊声,问老师到底要涂哪边。老师就忙得满教室乱跑,挨个儿讲解。不过这位老师特别有爱心,到现在还是没有发火。但是,从她脸上可以看出,孩子这样笨大大出乎她的意料--费了这么大的劲,又是儿歌,又是打比方,又是跳舞,怎么到现在仍然连左右都分不清呢?

其实,好多所谓的差生就是由老师这样搞糊涂的,搞笨的。然后,这个老师就……就累得不得了,因为有人在后面听课,而效果又这样不尽如人意,她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心情也越来越不好了,对孩子有气,也只能强忍着,因为毕竟是新式教育,起码不能朝孩子发火。

“笨孩子”的生产过程

之后,又出现一个问题,从这里你就会看到“笨孩子”的生产过程。就在涂颜色的时候,孩子那只小手,要把右边所有的手套、袜子全涂满,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地涂,还要涂匀,涂得整整齐齐,不许出错,这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教画画我知道,那么大的孩子能涂个大概已经相当不错了。

为什么要这样涂?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分开左右,为了让孩子认知左右、认知左右手吗?右边有颜色,左边没颜色,不就是这个目的吗?可是老师,这时候好像忘了这一点,而把整齐、匀称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了。孩子一直被折腾着,因为只要涂到边线以外就要重来,不整齐也得重来,不重来老师就过来擦掉,让重新涂。

这就抓芝麻丢西瓜了,当时,我觉得要是照着这种方式教下去,孩子不是变笨,就是对写字彻底失去兴趣。因为涂颜色拿着铅笔,讨厌了铅笔,甚至连握笔的过程都讨厌,他还会对写字有兴趣吗?这也是许多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

最简单的办法

听完课,我拿着一页纸--听课的时候我记了整整一页纸,一条一条讲给那位老师听。

我说:首先,你在课前组织的时候,没有把全班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就开始授课了,一部分孩子还在东张西望,没有跟上你的思维,到最后因为没有进入思维和语言的程序,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就干脆玩去了。当你唱“小手拍一拍,小脚跺一跺”的时候,又出现了其他问题,比如凳子与桌子距离太近,有的孩子坐不下去,只好在凳子上蹲着。人蹲着,他的脚怎么跺呢?你看,在你开始上课、开始唱儿歌的时候就已经给孩子造成了这么多的不舒服,生理上的不舒服;然后,又使他们心理上不舒服,把孩子的脑子搞糊涂了;最后,又让他们厌烦抓笔,直到厌烦学习,所有抓笔的事情他们都会厌烦。

当时我说话的方式没这么硬,说得还算客气,但那位老师还是哭了,觉得冤枉得不行,其实我心里也不好受。第二天我们遇见时,她都不理我。

当时,那所学校的园长很茫然,问我:那你说说,怎样教孩子区分左右手?正好我的朋友也听完课了,我俩异口同声地说:用最简单的办法。园长问:什么办法?我说:在右手或者左手上面画个小点,另一只手上不画小点。我的朋友说:手腕上套一个橡皮筋也行。园长惊讶得眼睛瞪得老大:就这么简单?

这就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我们教育改革的初始阶段,老师会悬在半空,既不新式,也不传统。有一大批老师都是这个样子,他要把课上到他个人认为的“好”,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因为受传统影响太深,有关儿童心理、儿童成长机制、成熟的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跟不上,他就按照自己设想出来的花样,把课上得就像这堂教孩子分左右的课一样。

草原

有一次,我看到有家电视台“幼儿教育园地”播放一位女教师的课,主持人用尽了赞扬的词汇,说这位老师以这样的课堂形式,这样的启发,让班里的孩子怎么怎么踊跃发言……主持人只看见“踊跃”,看不见踊跃背后的许多情况,更看不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怎样错失良机的……这节课名叫“草原”,女老师长得很漂亮,手插在牛仔裤兜里也非常自然。表面看,她采用的形式的确很灵活、很花哨,是互动式的。老师引导,孩子来说。但是,如果稍稍有一些教育常识的人就会发现这里存在的问题。

主持人欣赏的是,老师没有给孩子直接讲述草原是什么,而是让孩子通过讨论的方式搞清楚。

老师没有给孩子直接讲述草原是什么,而是让孩子通过讨论的方式搞清楚。

草原有什么

老师说:同学们,大家说说,草原应该是什么样子?一个孩子说:草原上有草。老师说对,草原上有草。一个孩子说:草原上有马。老师说对,草原上有马。一个孩子说:草原上有树。老师说噢,草原上有树吗?树应该在哪里?一个孩子举手了,说树不应该在草原上,应该在森林里。老师说对,草原上不应该有树,树应该在森林里。

这时候,又一个孩子举手了,说:草原上有摩托车。老师说对,草原上有摩托车……还有什么车?一个孩子说:还有牛拉的车。老师说对,还有牛拉的车。一个孩子说:草原上有海鲜。老师就问:是吗?大家说草原上有没有海鲜?孩子回答:没有。老师说对,我来告诉你们,海鲜啊,在大海里面。现在,大家知道草原是什么样子了吧?

草原上有没有海鲜?怎么不能有海鲜?牧民买了几箱子海鲜来吃,不就有了海鲜?如果你说海鲜只能在海里长,草原上长的不是海鲜,那就是老师没有交代清楚。老师问的是草原上“有”什么,而不是“长”什么。

作为老师,如果让孩子讨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讨论的时候要把握形成概念的因素,在这个因素的基础上才能提取出正确的概念。输入时连你自己都不清楚概念的真正含义,怎么能把形成概念的过程展示给孩子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对输入的东西产生感受与想象。人的学习只有在感受作为支撑的时候才会很好地接受。

只有大海里才有海鲜,只有森林里才会有树。这样说是不正确的,这会误导孩子,使他们陷入概念混乱。

草原是什么

草原是什么?是它的成分、它的广阔、它的那种特殊的环境与内涵,并不是有了什么就是草原了。你说有马就是草原,那好,一个孩子到了游乐园,看见草地上有一匹马,这就是草原?或者看见路上有一辆牛拉的车,就是草原?要是来到真正的草原,上面正好长着几棵树,难道就不是草原了?是不是草原上绝对不长树呢?

所以,“草原”与“有什么”不是一回事。草原上可能什么都有,甚至有个有钱人想在草原享受,感受真正的大自然,在那儿建起了一座二层别墅,这片草原上突然矗起了一座楼房,难道就不是草原了?

在这种课上,每遇到一个概念就是一个机会。这就是“教机”!认知事物的机会。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运用“比较”。那位老师表面上似乎与孩子互动,其实是牵着孩子走,按照自己事先设定好的思路在走。当孩子冒出想法的时候,他不知道抓住,让孩子推动课堂。

当孩子说出“森林”时,教机也就来了。把森林与草原比较。“海鲜”也是这样。比较最能产生深刻的认知,是不是?比较中使孩子具有完整的、准确的关于草原的概念,而不是通过几种简单的事物名称让孩子学会什么是草原。

如果这样教,那么孩子只能是单向思维了,他的大脑里始终有一种固定的框架。一加一等于二,难道所有的一加一都等于二吗?没有等于三、等于四的?我们的孩子想象力贫乏,没有创造能力,与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

之所以成为草原

如果让我上这节课,我会一开始就与孩子进行讨论。当他们说出森林、大海,或者城市的时候,我会用各种形式让他们将这些事物与草原比较,从大量的表象里提取代表草原的特征,形成草原的概念。草原之所以成为草原,并不只取决于那些显性的东西。我会放音乐和民歌,关于草原的,关于森林的,关于大海的。再放有关草原、森林、大海的影像。还有发生在草原上的历史故事,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全面地认识草原。通过这些程序之后,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结果,我们再来使用这个结果。

而且,我觉得如果从收获方面讲,这节课不是让孩子仅仅认识草原,更重要的是草原人文的、自然的内涵在孩子心中产生的对于生命的感觉,让草原走进孩子的内心,产生美好的情感。对于这些,那位老师没有涉及。

我们的教育一般都是这样,如果事先的设定是捡一块木头,就会直奔而去,沿途就是有黄金也不会捡。

腰部一刀

当老师说完“现在我们大家知道什么是草原了吧”后,拿出一张纸。我本以为是关于草原的画面的,没想到是一张关于青蛙、蝌蚪的图片。老师说: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是“小蝌蚪找妈妈”……刚才是草原,一下子又是“小蝌蚪找妈妈”了。

到现在我也不明白,既然正课是“小蝌蚪找妈妈”,老师前面为什么要问草原?前面的“草原”可能是主题课,像我们中心上课,一般前面都有一个主题,与孩子讨论,但是主题必须跟正课关联才行。如果“草原”是主题课,它与正课就没有形成关系,出现了断层。孩子正在认知草原,突然,嘭的一下,跳到另外一件事物上面。这样就等于把孩子的思维、内心感受、脑中的形象从腰部切了一刀,他们立刻得转换感情,从对草原的认知跳到蝌蚪上面。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如果教学大纲里真的安排了“小蝌蚪找妈妈”这样一课,要么,我会把主题课与正课联系在一起,到时候会顺水推舟进入正课;要么,像这节课,我会牺牲教学大纲,顺着孩子的思路往下发展,进入想象、创造,让他们写一篇关于草原的美文,再配上图画,这样就达到最大效果。

电视上播放这种课确实让人费解,唯一的解释是,我们的教育一直处于档次太低的状态,有一点变化就会觉得十分新鲜。什么是好的老师、好的教育,不光普通的编辑不能识别,就是搞教育研究的专家往往也不能识别。比如,国家推行“新课程”时,有位专家整理出一本书,名叫《“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改变》,是南方一所国际学校的老师们各自讲述自己最满意的一课,由专家整理出来作为全国教师的指南。这本书里问题很多,有些还相当严重,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专家没有提及。我举其中一课说明问题,这节课名叫《小橘灯》。

让学生“乱”起来

为了能使分析彻底一些,我将逐字逐句地阅读这篇文章:

教学公开课《小橘灯》正在进行,我在指导学生理解“小姑娘的外貌描写”的有关内容之后,进入第二个重点:行动描写及其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先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有关的词语:“登上(凳子),想摘(电话),爬下(凳子),缩回(小手),(对我)点头、摇头……”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正当我准备让学生讨论这些词语的作用时,有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位女同学大声说:“我认为这些行动描写表现了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精神!”我感到很吃惊,她这脱口而出的可是正确的“标准答案”哪!如果就此为止,学生就只得到了一个现成的答案,这绝不是我教学的目的。

不满足于标准的、唯一的、现成的答案,这是个很好的思路,之所以将这节课作为课例收入该书,主要就是冲着这个思路来的。我们对上《草原》那课的老师不满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位老师没有这样的思路。

但是,思路是一回事,如何实现又是另一回事。或者说,获得思路比较容易,在今天这样的时代,看一本书,就能够获得许多的思路,但是要把思路变成现实不太容易。下面,我们看看他是怎样将思路变成现实的:

我不满足于这种表面的流畅无碍,想打破这种平静,让学生“乱”起来。于是,我当即笑着问:“你很聪明!不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跟大家说说好吗?”

不满足这种表面的流畅无碍,对;想打破平静,也对;让学生“乱”起来,就是要让学生活跃,激活课堂,这没什么问题。想法都很好,可是实施起来就出问题了。他说“你很聪明”,这句话很老套,不真诚,是一种廉价的鼓励。传统的老师最爱说:你怎么这样笨!现在要改革了,就反过来说:你真聪明!从一种套话转向另一种套话。这样就会造成其他孩子认为自己不聪明。要是这个孩子回答正确,老师应该说你答对了,而不应该说你聪明。

就是赏识也得实事求是,要是你的赏识脱离实际,孩子不但不领你的情,还会受到伤害。

看到这位同学微笑着没有回答,我又让一位同学来模仿文中小姑娘打电话的动作。再问:“为什么这些就能表明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呢?你认为这些动作很特别吗?”

我认为文章大体上有教授知识、传达思想、智慧熏染与心灵感受这样几种,《小橘灯》属于最后一类,这类文章最好的教学办法应该是让孩子用心体会,而不是死抠词语,将感受与心灵抛在一边。

所以,我认为,这节课一入手就南辕北辙了。老师一上来就抠词语,让孩子从文章中找出“登上(凳子),想摘(电话),爬下(凳子)”之类的词语,揣摩这些词语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起了什么作用,这样做是不正确的。这样做,词语是清楚了,心灵呢?被忽视了。

张冠李戴的头

女同学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没有什么特别……我是从课文中找到现成的话:‘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我听到下面有不少同学窃窃私语表示赞同。有的说是从课文的预习提示中看出来的;有的说从练习册中也可以找出答案。

我认为,一种好的教育它的边际应该是没有限制的,应该是扩展到课本与课堂之外的,天地万物都是教育的资源、思考的资源、感受的资源。那么在这儿呢,孩子死死地被限制在课堂之内,课本之内,词语之内了。

让我想不通的是,我连读几遍《小橘灯》,怎么也看不出这个“镇定、勇敢、乐观”的标准答案与小姑娘第一次见面有什么关系。第一次见面的结果不是这样的,“镇定、勇敢、乐观”是第二次见面的结果,不是第一次,这是个张冠李戴的头。

我们可以将两次见面做一番对照。第一次是:

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去。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噔、噔、噔地下楼去了。

这次见面给人的印象是她是一个胆怯、怕生、悲伤甚至有点儿慌里慌张的小姑娘,与“镇定、勇敢、乐观”完全相反。

请看第二次见面: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见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砂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让我坐在炉前的小凳子上,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橘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这下对了,镇定、勇敢、乐观用在这里就对了,这才是镇定、勇敢、乐观!而且作者在这里把这三个词讲得清清楚楚。

女孩找错了地方,老师夸错了对象,而全班的孩子,竟然全都附和!接着,老师又夸了全班的附和!这种张冠李戴的情形为什么没一个人发现呢?还要拼命地在“登上、想摘、爬下、缩回、点头、摇头”这些词语里面想,就好像要在铁矿石里炼出铜来!竟然集体麻木到这样的程度!这些问题老师全都视而不见,却认为:

情况清楚了,这时学生们还没有真正学会分析……附和之附和不是分析的事,是感受、体验、审美,是心的沉入,绝不是分析。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进行分析的。有些事物可以分析,有些不能分析。涉及人文的、情感的、灵魂的东西,首要的不是分析。如果分析,也只能在感受、体验、审美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就说分析,也不能这样去教,老师如果把课堂的氛围营造成一种分析的环境,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开始分析了,是不是?

我想,这正是一个激活思维的好时机……你看,还是在表面,有没有比思维更为重要的东西?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激活孩子思维的呢?

于是我说:“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够认真预习课文,并充分利用课本和资料,你们的答案确实是正确的。”

这等于老师一再暗示、鼓励孩子不用自己想,要在课本上面寻找现成的答案。你的出发点是“不满足于一个现成的答案”,这节课全部的过程就是要证明这一点,让孩子认识到答案背后的东西并不是唯一的,并不是书本上才有。可是,当女孩说出了现成的答案时,你夸她“很聪明”,当全班其他孩子附和这个答案时,你又夸大家“都很聪明”。女孩是在附和课本,其他孩子在附和女孩,老师呢,在夸奖这个附和的附和。

为什么说“同学们都很聪明”呢?因为“能够认真预习课文,并充分利用课本和资料”,所以“你们的答案确实是正确的”。老师上课的目的难道就是让孩子预习课文以获得正确的答案吗?获得“正确”但又“现成”的答案,孩子就“聪明”了?既然答案正确,为什么还要“不满足”?既然孩子“很聪明”,为什么还要翻来覆去地证明他们这样做不对呢?

思维被绑架之后

看到大家兴奋的表情,我接着问:“但是,为什么这些并不特别的行动描写,就会表现出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呢?从‘是什么’到‘为什么’,需要我们更深入的思考。”

这不是思考的问题,是感受问题。再说,假如要让孩子思考,只需为他提供一个思考的平台,一个氛围就会自行思考了。孩子不是电脑,我一按这个键,他就能思考。按我的经验,如果你说:同学们,我在培养你们的思考能力,你们思考吧!孩子反而不会思考了。这样做等于把孩子绑架到老师既定的轨道上去了。一旦孩子的思维被绑架之后,他们就会为了思考而去思考,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思考”这个行为上了,而不是自动地、无意识地进入思考状态。

再说,并不是所有的“是什么”都非要寻求“为什么”,有些“是什么”心知肚明就行了,含糊一点,混沌一点,反而能保持那份内在的、真实的、珍贵的内觉。如果事事都要清楚,寻找理由,表面看,是清楚了,实际上,却糊涂了。

“为什么这些并不特别的行动描写,就会表现出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呢?”这是由文章中特殊的氛围所决定的,我想作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并不是非要刻意怎样怎样。如果抛开文章的整体氛围,提取出几个词语来找,就像是欣赏凡·高的画,不是从整个画面出发,而是盯着画中的几块颜色来寻找生命的秘密一样。

一声断喝

好,老师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小姑娘打电话是为了什么呢?”

这是明知故问。孩子事先预习了课文,肯定知道小姑娘打电话是为了什么。这位老师不满足于一个现成的答案,他想让课堂“乱”起来,激活孩子,绕来绕去,犯了一大堆错误,原来为了这样一个孩子们事先知道的提问,好从这个提问深入进去。

这个问题并不难,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马上站起来说:“找大夫给妈妈看病。文章中说:‘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喊了一声“停”,让全班同学齐读“妈妈吐了许多血”这句话。

这就像通过手术寻找人的经络……齐读“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孩子除了得到厌烦、表面化之外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加深孩子对妈妈的情感恰恰是一个心灵感受的问题,而老师在用重复记忆的方式来做,以为把这句话多读几遍孩子就能解决,这种方式只能阻塞孩子进入心灵进入感受的通道。

其实,尽管那个“小姑娘打电话是为了什么”问得很初级,但是这时出现了一个很好的教机,可以抓住这个教机对孩子的情感进行升华。可以不让孩子齐读“妈妈刚才吐血了”,而是问:你们想一想,要是你们的妈妈衣服破了没有钱买,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们的妈妈切菜不小心切到了手指,你们看到她的手指在流血,会有什么感觉?平时,我们看见妈妈有一点痛苦我们也会痛苦,身上某个神经会疼起来的,这样的感觉就是爱,尽管我们心里并不知道。

那么,要是你的妈妈吐血了,大口地吐了很多,而家里只有你一个人,你会怎么样?

你只需用语言引导孩子,把那个妈妈变成自己的妈妈,进行角色转换,去感受去想象,让他进入忘我的情境当中,就会自然体验出那种妈妈遇到危难时刻的心情,继而对课文中的小姑娘的行为深感敬佩,对这对母女的遭遇产生同情。

可是老师却喊了一声“停”,停下干什么呢?全班齐读“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孩子的心灵正要进入那个情境之中,正要进入体验,他的一声断喝打断了孩子的体验,将那个能进入心灵的机会葬送。

然后问道:“同学们,请大家认认真真读一遍这句话,一个词一个词分开想一想……妈妈,对一个小女孩意味着什么?”

哪个孩子不知道“妈妈”意味着什么?我想所有的动物都会知道“妈妈”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要是真的不知道,即便是将这句话齐读一百遍也不会知道的。

一个词一个词分开想,怎么想?这位老师把不能拆开的东西拆开了,把一种只有通过内觉才能感觉到的混沌的东西表面化、清晰化了。就像经络是不能解剖的,本来就有,一解剖,踪迹全无。请看孩子的反应: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七嘴八舌说开了:“是小女孩最亲近的人。”“从文章中看,还是和小姑娘相依为命的人。”

这些结论是明摆着的,你到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小孩,问他:你的妈妈对你意味着什么,看他怎么说!

显微镜中看风景

看来到了点拨的紧要处了,我提示回忆一下那首大家都熟悉的赞颂妈妈的歌。

班上同学几乎齐声答出:“世上只有妈妈好!”

孩子对妈妈的情感,是内觉的、深刻的、没办法用语言表达的。在妈妈遇到危险的时候,他的内心、肌肉是颤动着的,不是一句“世上只有妈妈好”就能解决问题的。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教育是如何把道理变成“口号”这样一个过程的。老师把这些词汇跟句子拼命地表面化,重复来重复去,翻来覆去拿来咀嚼,在同一个层面上重复,不做任何深化。这就像一个人很开心,你在他面前不停地絮叨,说如何如何地羡慕他的这种心情,反倒把他的好心情搞没了。

接着,师生间开始了一连串不间断的问答:

老师:“那么,‘刚才’这个词呢?”学生:“时间短,事情刚刚发生。”老师:“吐血?”

学生:“生了重病,才会吐血。”“吐了许多血。”“小姑娘的妈妈生了非常严重的病。”

“刚才”就是“事情刚刚发生”,“吐血”就是“生了重病”,不要说初一的孩子,就是三岁的孩子也能明白。这不是问题,这是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了问题。这不是在教语文课,而是在搞一项科学研究,显微镜中看风景,人文的、情感的、心灵的东西怎么能这样对待呢?这就像我们让孩子欣赏毕加索的画:孩子们,你们看,这是毕加索的画“哭泣的女人”,你们看她的头发像什么?眼睛像什么?要是这样问,就全完了。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把内在的混沌感觉一下子提到表面,清晰化了。孩子不会再体会画中属于心灵的东西,会说:老师,我发现这个女人头发像麻绳,眼睛像毛栗子……道路消失在路的尽头问到这里,我让大家把整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再理解一下。语文科目代表总结说:“小姑娘至亲至爱的妈妈在刚过去的时间里生了非常严重的病。”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说来,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会有怎样的举动呢?”我笑着追问一句……如果孩子手里没有这篇课文,不知道结果,或者老师没有让他们预习,可以这样问。但是课文大家都有,又预习了,结果已经知道,这样问就多余了。

这时,我发现学生先是疑惑,继而脸上显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非常兴奋。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互相补充:在危急的情况下不慌乱,就是镇定;遇到危险不害怕,就是勇敢;在艰难困苦中不绝望,就是乐观。

有个问题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前面问的是“一般来说,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会有怎样的举动呢?”孩子的回答应该与小女孩采取怎样的措施挽救她的妈妈有关才是,可这里,孩子不是回答这个问题,而在解释什么是“镇定”、“勇敢”、“乐观”。老师的问与孩子的答,完全是答非所问。

至此,答案被再次明确,我也很高兴:“好的,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思考,终于理解了小姑娘为什么会有‘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也就是说,不仅能知‘是什么’,还能知其‘为什么’,对于语文课学习来说,这比知道‘标准答案’要重要得多。这种思维方法很有用,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

老师说“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思考,终于理解了小姑娘为什么会有‘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这比知道‘标准答案’要重要得多。”绕了这么一大圈,是为“镇定、勇敢、乐观”这样的标准答案做注解呢,还是要让孩子得到带有个体特征的深入发现?

原来“不满足于这种表面的流畅无碍,想打破这种平静,让学生‘乱’起来”,不是为了得到不同的答案,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是仅仅为了解释一下标准答案!那个答案早就人人皆知,根本不用这样大费周折。

他的初衷是为了将“是什么”落实成“为什么”。结果呢,“是什么”成了标准答案,“为什么”成了解释标准答案。这样一来,课就白上了。

教学继续进行,开始找第二次见面中的动作描写。最后重点集中到小姑娘“安慰我用手画了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这个动作上。

当我问到这个动作表现出姑娘的什么性格时,那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又大声说道:“镇定、勇敢、乐观。”引来学生和听课老师一片善意的笑声。

你看,现在孩子完全被他控制了,老师侵略了他的思维。这本书的本意是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一条通向圣殿的路,但是这条路到不了圣殿,通向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道路消失在道路尽头。

夕阳红

我也笑了。说:“对了,和刚才一样,大家说的是对的,但老师还是要问一句,你们知其‘为什么’吗?”

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讨论思考。我趁机设置降坡题:“有一点老师也不太明白,那就是‘我’去探望小姑娘,本来该是‘我’去安慰小姑娘,怎么文章中的小姑娘反而安慰‘我’呢?”

这段好。老师终于摸到边了。不但抓住了教机,而且抓得特好。

题目有点难,学生出现短暂沉默。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接着再降坡:“说说看,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安慰人?先说说你见过哪些安慰人的情况。”

问到点子上了。因为关于“安慰”的认识,安慰与被安慰,作者本打算安慰小姑娘的,结果呢,小姑娘反倒安慰起她了。这是怎么回事?老师也不明白!老师这时候说自己不明白说得恰到好处。根据我的经验,当老师说自己不明白的时候孩子就特别兴奋,这就等于下了战书,孩子很乐意接受这个挑战。

这个引导问题问得特别有质量。确实,现实中都是大人安慰小孩,强者安慰弱者。现在这个小孩,这个弱者反倒安慰起一个大人、一个强者了,角色完全颠倒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问题是有点难度,但还没到答不出来的程度。孩子不回答,面有难色,可能与平时老师没有完全放手有关。这时候老师“降坡”也对:“说说看,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安慰别人?你见过哪些安慰人的情况?”这个“坡”降得极佳。就像后面说的,“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他这才进入孩子的生活里面、经验里面去了。这位老师,现在才算找到了感觉。由于一下子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下面反映热烈,回答五花八门:

“当我成绩不好时,老师安慰我。”“妈妈情绪不好的时候,爸爸安慰妈妈。”“上回表哥做生意赔钱,我外公安慰他。”

孩子说的全是大实话,不是书本上的语言,更没有造作的痕迹,特别朴实,出自内在情感。因为他们经历过了,把课文与自己的切身体会混同一体了。

“好!大家看看,这些安慰人的人,相对于被安慰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个引导也很到位。这就是让孩子从众多表象中归纳出共同的特质,这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不是由老师归纳,而是由孩子归纳。

这个问题很关键。大家讨论后得出结论:要么是长辈,要么是有水平的人,反正是比被安慰的人强的人。也就是说,安慰人的人相对于安慰对象,总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孩子归纳出来了,而且归纳得挺好。他这是把一个有质量的问题作为刺激提供给孩子,让他们进行思考、归纳、总结,最后得出一个概念。

眼看时机成熟,我再让大家讨论“文中的小姑娘相对于‘我’这么一个大人,难道也是有什么‘优势’吗?”

这是这几个设问当中最有质量的一个。你刚才问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能不能预先设计,这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位老师预先设计了,他的设计很符合教育的科学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状态,孩子被他引导着,一步步趋向概念的形成,而这个设问又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和刚才的铺垫,学生恍然大悟,几乎是齐声回答:“她有一种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我欣慰地笑了,学生的脸上也都露出愉快的笑容,在轻松的气氛中教学继续进行,可以明显看出,同学们的眼中都闪烁着真正获得后的喜悦。

这一课上的,就如同大半个白天都在阴云密布,到了傍晚,太阳终于从云缝里钻出来了,夕阳红遍山川。

公平地讲,这节课尽管不太成功,但还是让我们看到老师中已经有了要改变的意识。它的作用在于唤醒人们。这就像以前推翻压迫者的革命,前期的革命者只是告诉人们压迫者必须推翻,至于推翻之后人们怎样生活革命者也不知道。

九重天上

“新课程”就是处在一种“革命”的境地,有专家呼吁,说裹小脚多么多么不好,要大家放脚。放了脚怎么走,我想可能大家都不清楚。

他们在理念上没什么问题,他们倡导的爱、人道地对待孩子、让孩子有尊严、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等都没有问题,都很不错。他们就像佛给低根器的人描述天堂,那个天堂啊,金砖铺地,到处鸟语花香,这个天堂正好是老师、家长、孩子人人向往的地方,大家都很激动:我要能到那儿多好!但是,他告诉你通向天堂的那条路错了。

不是背道而驰,是不在一个层面,道路与天堂错了位。打个比方:天有九重,天堂在第九重天上,专家指的路却在第三重天。你沿着这条路走啊走,他说往左你就往左,他说往右你就往右。费了好大的劲,走到地方了,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天堂,天堂在哪里呢?在第九重!就在你的头顶上面,你与天堂之间还隔着六重!这个天堂错了位,你想上去,但没人给你提供梯子。

这就是说,就目前来讲,我们的教育无论是民间的还是国家的,仍处在一个摸索阶段。

我们的教育无论是民间的还是国家的,仍处在一个摸索阶段。

盲人摸象的时代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盲人摸象的时代。我摸到腿,就说大象是根柱子;摸着尾巴,就说大象是根鞭子;摸着身子,就说大象啊,原来是一堵墙嘛。

其结果是肢解!人人各执一词!像赏识、自主这些,摸到的只是一个部分,却误以为是“教育”的整体了。尽管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但都没有指向本质。这样,“教育”就被肢解了,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零件。

我参观过一个“新课程”实验基地,跟那里的老师交谈,他们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讨论中去,很重视举手率。你看,什么东西让我们一搞,就搞成这种样子。比如上《小橘灯》的那位老师,他不断地在同一个层面上重复问题,就算所有的孩子都举了手,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在那个基地,因为老师的教学水准上不去,反而比不上传统的学校,因为没办法将“新课程”与“传达知识”统一起来,课一上得花哨,孩子就会得不到应该得到的东西。家长于是感到恐慌,就施加压力,最后只好搞成表演课了,外人参观的时候按照“新课程”的样子上一课,作作秀,参观的人一走,赶紧用传统的方式把落下的知识补上。

培养孩子,没有《圣经》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无论搞什么都应该有这样一个时期。其实,从“减负”到“新课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没摸着象,现在起码摸到象身上了。

国外也是这样,比如美国,开始时也冒出了各式各样的教育,有许多支持教育改革的人甚至为这些教育提供校舍。根据他们的统计,这些新兴的教育、新兴的学校最长的只生存了18个月,然后就销声匿迹了。接下来,那些传统的公立、私立学校里突然掀起了教改风潮。

现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任重道远,肯定会有一部分孩子成为牺牲品,原因是教师不能尽快成长起来。所以,在这个阶段里,家长一定要研究教育,懂得怎样培养孩子,就能够在孩子被不称职的老师搞糊涂的时候帮他们一把。

要是家长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孩子有可能面临双重误导。就像《哈佛女孩刘亦婷》一出来,大批大批的家长买来书照着书里的方法去做,人家捏冰他也捏冰,一条一条照搬,以为找到了教育的《圣经》。没过多久,《儿子韩寒》出来了,家长一看:哎,人家的孩子大人没怎么操心,“放羊”着呢,怎么也成了?

培养孩子没有《圣经》,每个孩子使用的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在王府井书店里,一边摆着《千万别“管”孩子》,一边摆着《孩子不能不管》,家长简直一头雾水:这孩子到底管还是不管?

同类推荐
  • 求子助孕万事通

    求子助孕万事通

    男欢女爱与生儿育女,女性不孕如何诊断和检查,男性不育事出有因,心情愉悦迎“喜”事,了解现代助孕技术,不孕不育症的药食调理。想要宝宝之前应做哪些准备?怎样选择最佳的受孕年龄?阴道疾病与不孕有什么关系?子宫肌瘤与不孕有什么关系?内分泌失调所导致的不孕有什么治疗方法?不育症的常用推拿手法有哪些?只要您读了这本百事通便能找到答案。在这里专家为您解析性生理全过程,带您认识女性不孕和男性不育,女性不孕的诊断与检查,关注您的生活方式,不孕不育的治疗,了解现代助孕技术,以及不孕不育的药食调理等,相信通读《求子助孕万事通》之后,定能还您一个圆满的家庭。
  • 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孩子出口成“脏”、谎话连篇、撒泼打滚、过分挑食、痴迷游戏、攀比显阔、装着追星、学习应付了事……您是否也对孩子的这些问题一筹莫展?您很清楚,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生活中,对于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确要说“不”,要让孩子明确知道一不是自己的所有要求就能得到满足,不是自己想做什么都可以为所欲为。但这个“不”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在什么情况下要给予孩子鼓励与引导,什么情况下要坚定地说“不”,最重要的该怎样说“不”呢,这,就是本书要与您探讨解决的问题。
  • 好妈妈是这样练成的

    好妈妈是这样练成的

    本书列举了在作为母亲在日常生活和孩子教育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100个细节,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专家的指导,帮助年轻的父母完成角色的自我教育。
  • 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本书通过介绍美国家庭关于尊重、独立、品格、素质、学习、理财等八个方面的教育状况来帮助中国的年轻父母如何正确地去爱孩子。
  • 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智慧

    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智慧

    本书收录了三百则智慧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所蕴含的智慧,可以促进孩子心智的发展,使孩子学会用智慧解决问题,从而能为将来的成功做好铺垫。
热门推荐
  • 神笔系统

    神笔系统

    神笔在手,天下我有!神笔沟通宇宙大千世界,称霸地球,改进地球我的梦想!和皇帝一样,银河系以外还有生命。神笔沟通其他的800个有智能生命的星系。新书新人!
  • 时空管治局

    时空管治局

    浩瀚而神秘的宇宙,有着太多未知的秘密!这一直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动力,最后发现宇宙中的一切,都遵循着既定与预定的规律在运转……而这些规律的背后,有一个神秘而强大的机构在维护,这个机构称为-----时空管治局
  • 罪美人

    罪美人

    我本是前程似锦的富二代,我本是手握权势的败家子;一场翻云覆雨的突变后,我过上了流浪的生活,不过我不甘,因为低头苟活不是我萧强的宿命!自打那之后我走上了一条没有灯的道路,斩杀,疯残,血涌,我就是这么猖狂!调戏,热恋,伦理,我就是这么嚣张!别问我是谁,因为你在还没看清老子脸的时候就已经死了……美丽天生就是一种罪!
  • 道仙魔

    道仙魔

    他本是个热心肠,从小的接受的教育是温、俭、礼、让、恭,从八岁起就渴望着被别人爱,所以他应该是个老好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走在人生的长廊,长廊上的壁画大多冷漠或无力,因此他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一下,变得正常一些,所以他不是坏人。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 离世情殇:绝色狂妃逆天下

    离世情殇:绝色狂妃逆天下

    从小就被家人所唾弃的她,可以任人打骂欺辱,地位低贱。可谁知道,外表一切的软弱无能竟是伪装?她犹如一把尚未出鞘的利剑,外表丑陋充满斑锈,可一旦宝剑出鞘,便是惊艳天下,冠绝苍生!她本应该是无情无心,冷酷之至的,可是再冰冷的心,在遇上他时,心里的那团坚不可摧的寒冰,被他渐渐的化解......身为大陆上第七位符咒师,地位之显赫,受万人膜拜,可谁知道,在光芒万丈的同时,也受到了别人的觎觊?噬魂之咒,带来无尽的痛苦,亲手弑杀所亲所爱的痛,又有谁来承担?她生命中唯一的光,唯一的信仰,也就此消散......这时,又有谁可以拯救她?
  • 狐仙大人有点萌

    狐仙大人有点萌

    又名穿越只为爱你。该死的,我居然穿越了,还是一个架空的朝代,神马妖怪肆意纵横,战火纷飞,好不容易发回善心救了个小孩。什么。。小孩居然是个长像妖孽,成天喜欢花天酒地的狐狸殿下。爱在战国时代
  • 遇见爱复仇的你

    遇见爱复仇的你

    “对不起,对不起!”上官敏欣喃喃自语。【数年后】“敏欣,敏欣!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南宫沐泽激动地语无伦次。“你是谁啊?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我不记得我见过你啊?”······“妈咪妈咪!爸比捏?”某位萌娃软糯糯的声音传来。“妹妹,你不高冷!”某位小屁孩面瘫的嫌弃着自己的妹妹。
  • 忆海遇冬未结冰

    忆海遇冬未结冰

    幻境,忆谷。漫天樱瓣落霞,只因一人未归。我于忆谷中浮沉,你于何处相思?或一箭射穿了华灵,或一剑斩碎了忆谷。...我尘封的记忆,能否为你而醒?....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