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2900000008

第8章 避难香港(4)

茶楼的工作每天都在十五小时以上,再加上超时的跑堂,15岁的李嘉诚刚开始累得连话都不想讲。辛苦了一个月,老板把第一份薪水递给李嘉诚那一刻,他想到了父亲,想到了他对父亲的承诺,想到了母亲期盼的眼光,想到了……这是李嘉诚平生以来最激动的时刻,自己的劳动终于有了回报,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可以养活我的母亲弟妹了。在天之灵的父亲啊,你可以安息了。这区区三百元钱的重量远远超过了今天李嘉诚卖“橙”a赚千亿的分量。

这不是文学家的夸张,这不是史学家的臆想,这是当时的痛苦的现实的沉重的历史回荡。虽然得到的薪水很少很少。在当时的贫困情境下,茶楼付给他的工资,远远还不及今天李嘉诚春节期间发出的一封利是多。但这已经令到李嘉诚开心不已,因为这可以勉强让李嘉诚解决一家人的温饱。全家不再挨饿了。全家不再风餐露宿了。母亲不用愁眉苦脸了。弟弟妹妹可以勉强吃饱肚子了。李嘉诚可以告慰在天之灵的父亲李云经先生了。

这就是15岁的李嘉诚的最初的愿望。今天看来这个愿望是如此简单。

白天尤其是下午三四点,虽然茶客较少,但总会有几个老翁闲坐泡茶消磨时光。茶楼是个小小的社会缩影,三教九流,黑白黄绿,哪条道上的人都有。

“橙”(Orange)为李嘉诚旗下公司,李嘉诚将其股份卖给德国曼内斯曼公司,获纯利1100亿港元,香港舆论称其为“世纪收购”。

他们或是贫穷,或是富有,或是豪放,或是沉稳,都在这里尽情发泄自己心中的忧闷、快乐、不满。偶尔的寂静很快就会被某个茶客的大声喧哗所打破,甚至是一个呼噜,一个响屁,一个喷嚏,都会令到茶楼再度喧闹起来。这一切对李嘉诚这个涉世未深的人来讲,都有一股特别的新鲜感与吸引力。

茶楼工作异常辛苦,而且必须站立,必须走动,更重要的是,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灵活醒目。

今天的李嘉诚,似乎从未为这段历史而自卑,而是充满了自豪。没有昨天的店小二,又何以造就今日之商圣李嘉诚。李嘉诚是地位最卑下的堂仔,大伙计休息时,他还要端茶侍候。晚上是茶客最多的时候,茶楼打烊时,已是夜深人静了。

李嘉诚后来回忆起这段日子,说自己是“披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回家来”。这对于一个才十四五岁的少年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李嘉诚后来对儿子谈起他少年的这段经历时,感慨地说:“我那时,最大的希望,就是好好地睡上三天三夜。”

如此而已。一个多么平常而又多么奢侈不可得的普普通通的期求。尽管这样想,但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正是因为找工作的备加艰辛,才使李嘉诚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真诚敬业,勤勉有加,很快便赢得了老板的赏识,成为加薪最快的堂倌。

生活的启示

每天下班,他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李嘉诚仍然坚持自修至深夜才睡,从不懈怠,从未间断。每每这时,李嘉诚的母亲就会悄悄端上一碗儿子最爱吃的潮州白粥。这时,李嘉诚总会心疼地叮嘱母亲早睡不要等他,不要为他太过操劳操心。然后,他就闪亮着大大的眼睛,语带好奇地告诉母亲他每天工作、学习的收获,听到的趣闻逸事,让为他担忧的母亲放下心头的重负。让母亲紧锁的眉头,能够放松一下,偶尔开怀笑一下。

有时兴致所到,还对母亲讲述他未来的志向。在这个时候,母子俩往往偎依在一起,憧憬着他们美好的将来。此时的母亲,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骄傲,欣慰与自豪,这也是一种作为母亲对爱儿的期待。母亲多少年未见的欣慰眼神又不经不觉间流露了出来。李嘉诚更是躬执勤勉,行黄香之礼。为母扇凉其枕,身暖其席。亲尝汤药,嘘寒问暖。

李嘉诚终于熬过了最艰辛的一年。老板不断给他加工钱,他开始能够像其他堂倌一样,轮流午休或早归。他从心里感激茶楼老板,是老板实现了他养家糊口,供养弟妹上学的愿望,并给予了他极好的锻炼机会。也因此,知恩图报的李嘉诚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机会。

这是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同时也是他人生的座右铭。

对学问一向执着追求的他,虽然居于薄扶林道七十三号,与香港大学近在咫尺,然而他想继续求学的梦想已是遥不可及。有多少个夜晚,望着天上的星星,看着香港大学灿烂的灯火,李嘉诚酸楚的心,发出一丝丝无限的惆怅,一丝丝难言的遗憾。也许正是身处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激发了李嘉诚求学的欲望与动力。李嘉诚六十年后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发自内心地鼓励莘莘学子。

每一次我踏进大学校园,都很羡慕你们有超卓的师资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因为回想我童年至少年时代是在战乱中成长,当时社会动荡,家庭贫困,无法完成学业,当日如果我有像你们一样的机会,我的一生又会如何呢?

但是我相信在世上要成就每一样真正有价值或者可以值得骄傲的事情,都必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付出时间、努力、坚毅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并且抱持自律、克己、积极学习的态度。

我们要知道一个人没有付出努力、徒具成功的虚名而浮露的傲气,相对一个真正付出努力而赢取成功的人,其所蕴含的自尊自信而表现的傲骨,两者实在有天渊之别。

直到今时今日,李嘉诚仍然坚持每早五时四十五分起床,听六点新闻报道,跟着打高尔夫球,然后返回办公室,展开一天忙碌的工作。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这一道白,或许是对少年李嘉诚的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安慰。走过人生第七十个年头,李嘉诚简明扼要地说出成功之道。

因为我勤奋,我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言两语,勾画出他怎样闯过昔日的一道道难关。虽然是轻描淡写,但是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李嘉诚自己心知肚明,感悟至深。

有多少次,李嘉诚感叹着“为亲负米”的故事。“子路,孔子弟子。家贫,常食篥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食篥藿之食,为亲负米,不可得也。”而又有多少多少次,李嘉诚叹息着没有机会“为亲负米”。感叹着人生无常。感叹着自己的不可得也。

每次面对逆境,李嘉诚都会这样问:“自己有足够能力应付吗?”同时,李嘉诚也毫无二致地回答:“在我李嘉诚面前,永远没有过不去的桥。”这绝不是一个成功者的豪言壮语,而是拼搏数十年的真实写照。李嘉诚说一个人只有面对和忍受逆境的痛苦,个人成功的机遇才能表现出来。在具有相差不多的智商和情商的情况下,逆境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事业成功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在没有刻骨铭心的困苦的经历时,就应该从认识了解李嘉诚开始,通过对李嘉诚生活的体验,来尝试走李嘉诚走过的路。

在每个人的命运旅途中都会遭逢种种的痛苦与逆境。而人生的意义正是因为历经了这些痛苦与磨炼,才能够感受其丰富的内涵,感受其实实在在的意义,感受其无穷无尽的真谛。因为痛苦不是随意寻找期待的,是源于生活的逼迫,是源于人生的不经意的折坠,是源于内心的种种迷惑疑惑,是源于现实的不得不面对的选择。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佛陀教导人们要以一颗平静、清明、智慧的心面对逆境与困难,面对逆境要能够泰然处之,积极寻求化解之道。

但是对于小小的李嘉诚来说,茶楼工作的价值远不止是一个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饭碗”,他深知自己不可能长期做一个小小的堂倌,也不可以满足于仅仅能养活一家老小,他必须把茶馆的工作当作一个学习社会、体验人生、积累经验的绝好课堂。

学徒生涯

李嘉诚喜欢听茶客谈古论今,散布小道消息。这绝不是闲言碎语。他从这里了解了社会和世界的许多事情。这些事情大部分都是在家中、课堂上闻所未闻的。李嘉诚的思维不再单纯得如一张白纸,而是慢慢刻上了深深的社会烙印。这是长期在社会修炼的痕迹,不是有意雕饰的烙印。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漫不经心,尽在其中。

尽管如此,父亲的遗训刻骨铭心,他在缤纷变幻的世界中,从来没有迷失自我,哪怕是刹那间的道德迷茫或犹豫迟疑。渐渐地,他发现茶楼的客人各具特色,又各有喜好。

于是在干好自己手头工作的同时,他开始暗暗观察起每个客人来。一次,听得入迷的李嘉诚,不小心将茶水洒在了一个客人的身上,而前不久同事刚刚经历同样事情而被逼下跪,后被逐出茶楼的情景,刹那间又浮现在李嘉诚眼前。

李嘉诚惶恐不安,手足无措,愣在了那里。醒目的老板立即趋前道歉。这时,这位仁慈宽厚的茶客出人意料地说,没关系,是我自己不小心碰到他,不关他的事。一场暴风骤雨就这样瞬间无声化解。心生感激的李嘉诚迄今都对这件事难以忘怀。他曾经讲过,如果有缘能见到他,我一定会让他安度晚年,以报答他的宽宏大量。

小小茶楼,真个是人情世故皆文章。李嘉诚首先根据各位茶客的特征,揣测他们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等,然后找机会验证。接着他又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看他们喜欢坐什么台,喝什么茶,吃什么茶点。刚开始,他一点也猜不透茶客的情况。甚至不时搞错,甲桌的茶点送到了乙桌。但他没有气馁,继续观察,潜心揣摩,不断总结规律。终于他发现自己,在面对形形色色的消费者时,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他高兴极了,觉得观察人太有趣了。但是,他并没有丝毫的满足。

后来,李嘉诚对一些常客的消费需要和消费习惯了如指掌。如谁爱吃虾饺、谁爱吃烧麦、谁爱吃粉果、谁爱吃肠粉加辣椒、谁爱喝铁观音、谁爱喝普洱、什么时候上什么茶点,李嘉诚心中都一清二楚。甚至一个陌生人来到店里,李嘉诚也能凭客人的言谈举止把他的身份、地位、喜好和性情猜个八九不离十。

就凭这些真功夫,李嘉诚若在街头摆摊看手相面相,相信也能挣个好价钱。李嘉诚投其所好,又真诚待人,顾客感到特别受尊重,高兴之余,一些稍稍有钱的茶客自然乐得掏腰包打赏。当然,那时的打赏只不过是今天连在香港行乞的乞丐在路边看到都不愿意捡拾的一毫两毫。

李嘉诚更为用心地训练起了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本事。他因此很快成了一个十分出色的堂倌,并迅速了解了各种人情世故。后来,他这种本领派上了大用场,成为他了解客户的真实需要、驾驭客户心理的绝招。可以说,若无这项本领,他绝不可能有后来的辉煌。

茶楼工作的一年多时间,成为商圣李嘉诚人生的起点基点。这是李嘉诚人生的真正的第一桶分量十足的黄金。

1944年,李嘉诚到他舅舅开设的中南钟表公司工作,从学徒开始做起,扫地、烧水、倒水、跑腿等杂事他样样都做。至于为什么辞工为舅舅打工,李嘉诚从未解释其中的原因。当然,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舅舅对李嘉诚一年来的顽强斗志非常满意,并愿意给出较茶楼更高的工钱。

其二,李嘉诚绝对不满足于做一个端茶递水的店小二。他已经看到,店小二是一个永无尽头的苦差。他想到舅舅的钟表公司学一门技术,靠技术吃饭。

其三,当李嘉诚已经能够独立承担李家四口的生活重负后,庄家已没有理由嫌弃自己的姐姐一家人,两家关系反而更加熟络,走动更频。

其四,情窦初开的李嘉诚渴望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近表妹庄月明,为舅舅打工,就会有更多机会走进舅舅家门,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表妹。

李嘉诚利用空隙时间,跟师傅学艺,不到半年时间,他就学会了各种型号的钟表的装配及修理。舅舅公司的任何型号的钟表,李嘉诚都能够把它熟练拆卸并迅速装配起来。李嘉诚的聪明伶俐再次令舅舅刮目相看,也令到公司员工赞叹不已。更加使李嘉诚认识到了自己的天赋。而这些员工,却并不知道李嘉诚就是大老板庄静奄的亲外甥。小小李嘉诚的城府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那时,他的一个目标,就是利用工余时间自学中学课程。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工作繁重且时间长,但他丝毫没有放弃学习。他用到旧书店购买旧教材的方法自学,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包括英语这样的交流工具。

李嘉诚到旧书市场买回自己需要的课本,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掌握其精髓,然后,再将这本旧书卖给旧书市场,买回另一旧书,就这样往复循环,周而复始,用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掌握最多的知识。但是微薄的收入,以及维持全家生活,保证弟妹读书的负担,使他只能购买一些有限的旧教材。回忆这段历史时,李嘉诚说:

先父去世时,我不到十五岁,面对严酷的现实,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学业。那时我太想读书了,可家里那么的穷,我只能买旧书自学。我的小智慧是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半新的旧教材,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新的旧教材。

就这样,我既学到知识,又省了钱,一举两得。

就这样,书本,一本一本从他的手中走向旧书店,书中的知识,却点点滴滴地走进了李嘉诚的脑海中。

伟人或许都有相同的经历,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运的人,都有相同的幸运,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同类推荐
  • 杜甫(名人传记丛书)

    杜甫(名人传记丛书)

    杜甫——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本书客观叙述了杜甫的一生,他天资聪颖的童年、他漂泊半生的羁旅生涯、他流传后世堪称“诗史”的著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学习这位诗人的可贵之处。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战神粟裕

    战神粟裕

    大将粟裕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堪称一代战神。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最高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是被公认的英明皇帝。他聪慧好学,知识丰富;他精明强干,勤于政务;他南征北战,叱咤风云;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他所向披靡,政绩卓著,向被史学家所称道其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尽管因为社会制度封建性的局限,使康熙大帝具有与其他封建帝王同样的阶级压迫及封建剥削,但这并不损害他作为封建君主的睿智与英明。
  • 郑子瑜传稿

    郑子瑜传稿

    本书记录和评论了郑子瑜一生坎坷的经历以及对华夏学术诸多方面的原创性贡献。全书共六章。
热门推荐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星球纵览的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星球纵览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包括《太空环游的故事》、《星球纵览的故事》、《海底探险的故事》、《岛上猎奇的故事》、《科学传奇的故事》、《奇异幻想的故事》、《神秘人类的故事》、《远古寻踪的故事》、《机器大战的故事》和《古堡秘影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 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近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 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 华夏纪

    华夏纪

    玄幻,唯美,爱情集于一体,带你畅游华夏。参与修法者与血祭师的斗争,见证九州执掌者的九鼎威力。2016年1月起发布八十万字,2017年上旬完结。(刘欣)留欣著支持留欣的请加入华夏盟,群427916522天下大乱,远古血祭师群魔乱舞。为抵御血祭妖魔,九州里修为最高的被推崇为执掌者,并铸造九鼎作为执掌者权利的象征。每一鼎都隐藏着未知的法力,没人详细了解过,因为看到九鼎威力的人早已尸骨无存。这是修法者与血祭师间的斗量,这是华夏第一王朝。
  •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讲述了:《国富论》,在这部写作历时六年、修改三年的巨著中,亚当·斯密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道德情操论》,它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作了探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倘若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不了解,则不可能理解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和西方近代文明的进程。
  • 说妖

    说妖

    小人物成神记、穿越修仙记、遗孤复仇记……百读生厌的今天,不妨来试试说妖讲述的新的故事,新的玄奇。
  • 巴黎之吻与星式家族

    巴黎之吻与星式家族

    “阿莱索亚菱片”全球仅有五块,分别为“金木水火土”,找齐这五块菱片,即可召出“巴黎之吻”钻戒,开启神秘之门。星式家族里的Andy和Judy在寻找菱片时,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相宜的另一半,那在这途中,又会发生那些事情呢?种种猜测与考验,正等待着她们........
  • 神器之殇

    神器之殇

    纵横平行世界却不好世事的十大神器之主在仙魔大战中由于仙魔的贪心而不幸陨落,却以此为契机开启了一段因缘。前世的爱,今世的恋,伴随着无尽的利益与黑暗,像他袭来,波澜起伏的生活,他到底能否守住这黄金般的日常。扬起幽蓝的羽翼,畅游三界,逍遥六界千年的轮回,只为一次平凡的生活,当平凡降临时却又那么突然、美丽。新人出道,多多指教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更新稍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三尺半

    三尺半

    这是有争的天下,这是不能算痛快的天下。这里有千座城阙五地家国一个少年放声歌:我有枯枝三尺半,三尺作剑鸣不平,半尺烧柴酒不冰。三步内天下走,万里外逍遥游。
  • 财女嫁到:相公,开个价吧

    财女嫁到:相公,开个价吧

    她21世纪的女强人,一朝穿越成为巨贾商家三女,本以为衣食无忧,哪知爹娘横死,巨产成了祸源。为保家产她劳心劳力,最后更是用上了美人计,哪知刚逃出狼口又落入了虎口,反倒中了美男计。他有鬼才之称,天资卓越,原为夺她家巨产而来,却不慎被某女霸气扑倒:“本姑娘看上你了,开个价吧!”某男:“士可杀不可辱,金钱如粪土!”某女直接金砖撂倒,拖着走!兮兮新书【娘子在上:将军,双世宠】已经发布,希望新老朋友多多推荐、收藏,坑品有保证大家可以放心的往里跳。
  • 复活军团之霸秦

    复活军团之霸秦

    夫天道之行,左阴右阳,付者已去,视之必然,无需心伤!穿越时空,回到另一个平行宇宙,未来和过去,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曾经黑旗漫天的霸秦,会不会金城千里,传子孙后代帝王万世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