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2900000047

第47章 和黄大发展(3)

由于当时社会的综合因素,工人文化水平差,多数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技术管理方面的人员更是奇缺,那些会和他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元老重臣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的要求,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要单靠老旧守残抱缺的原班人马冲出重围,走向世界,再创辉煌显然是不可能的。李嘉诚克服重重阻力,晓之利害,劝退了一批创业之初帮助他一起打江山的忠心苦干的“难兄难弟”,果断吸收起用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专才,为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李嘉诚新组建的管理层中,既有具有杰出金融头脑和非凡分析本领,眼光敏锐的财务专家,也有心思缜密,精于算计的经营房地产的“老手”,既有生气勃勃、年轻有为的港人,也有作风严谨善于谋断的洋人。这正如马世民津津乐道的老中青三结合。可以这么说,李嘉诚今日今时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的集团能成为纵横东西的跨国集团,是和他回避了东方式家族化管理模式,无分国籍地大胆起用洋人分不开的。

胡雪岩认为:“会读书不如会识人,会识人不如会择人,会择人不如会用人。”

李嘉诚起用的那些洋专家,在集团内部管理上把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带入长江集团,使之在经济的、科学的、高效益的条件下运作。而在外,尤其是在西方,这些洋人不但是李嘉诚寻求目标,接洽收购的先锋,而且是集团进军西方市场的向导与先锋。

《孙子兵法》云:“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孙子此处之“间”,我们不要理解为传统的离间与权术,而是作为统帅,在驾驭调控集团内部人才时之必需的明察秋毫的心机。

“不要以为只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李嘉诚引用清末张之洞的名言,畅谈自己的管理心得:“中学也有为用之处。”李嘉诚表示必须赏罚分明,但也要知人善任,然而更重要的是组织上的“制衡”。

要让不同业务的管理层自我发展,互相竞争,不断寻找最佳发展机会,从而带给公司最大利益。完善治理守则和清晰指引可确保创意空间。企业越大,单一指令行为越不可行,因为最终不能将管理层的不同专业和管理经验发挥。

李嘉诚更举出国际财团霸菱的例子:数年前该集团在新加坡的运作出现纰漏,让一名操作员利森亏掉5亿美元,利森自己终陷囹圄,这除了是当事人犯错,也因为组织系统缺乏必需的制衡机制。也因此,他对员工在工作中的要求非常严格。

“如果哪个员工出了错,李先生必批评不可,不是小小的责备,而是大大地责骂。他急起来,恼起来时,半夜三更挂电话到员工家,骂个狗血淋头的也有过。”不过,奇怪的是,通常都是李嘉诚重用或准备重用的人,才有幸挨过这样的骂。这些人在经过超人的千锤百炼后,通常都能升职,因为在长和系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绝对没有阿斗。看来,能被李嘉诚怒骂或许也是一种求之不得的荣幸。人无完人,孰能无错。有时,被老板冤枉的下属,也会获得真心诚意的道歉。

李嘉诚亦十分重视组织必须配合人性化的管理。李嘉诚强调在自己企业内,人员的流失及跳槽率很低,主要是他重视员工向心力,让他们有归属感,“就算是退休的同事,大家都有难舍难分的感觉”。

李嘉诚有没有辞退过下属?答案是,有。在香港中环新建的长江中心大厦七十九楼的偌大办公室,李嘉诚不紧不慢地提到一件令他很痛心的事情:他说曾经有一位职位不低的主管,也是李本人很赏识的人,被发现多次以权谋私,做出一些无论于商业原则或法律都不能容许的事情,最后只好请他离开,因为这牵涉做人的基本原则问题。

恒昌收购战

1989年,香港股市一度低迷。1991年9月,李嘉诚斥资近13亿港元,购入中信财团19%股权。李嘉诚此举之意显然在于提携荣智健,也是为长和系大举进军内地搭桥铺路。

恒昌企业的实体为大昌贸易行,于1946年,由恒生银行元老何善衡、梁球琚、何添、林炳炎等人创立。经过数十年发展,大昌已成为香港的超大型综合性贸易公司。恒昌为大昌的控股公司,恒昌、大昌均未上市,然其规模及效益却绝不比已经上市的任何一家蓝筹股公司逊色。恒昌掌权的两位元老,何善衡九十高龄,十三名子女无一人愿打理恒昌。梁球琚88岁,膝下犹虚。

198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实行经济制裁,中国的主要进出口商埠香港深受其害,以国际贸易为主要业务的贸易商行大昌前景突然间一片暗淡。两位年事已高的老人遂生解甲归田退隐山林之意。这就造成了财团收购恒昌的天赐良机。

恒昌虽未上市,其股东却有四百三十人之多,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公众持股有限公司。因此,有关收购之谈判交涉,完全按照上市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进行。

这在香港公司收购史上确也十分罕见。

1991年5月2日,财阀郑裕彤等委托财务顾问获多利(细心的读者,或许还记得为包玉刚收购九龙仓提供财务顾问的获多利公司)提出收购建议,恒昌作价53.4亿港元,每股254港元,收购期限60天,于7月2日截止。

1990年大昌行营业额达一百亿零三百万港元,纯利10.44亿,其市值同盈利均可跻身于香港二十大上市公司之列,与郑裕彤名下之新世界不相伯仲。收购这家大型综合性贸易公司,两者间进行资源整合,可视为新世界走向强盛的最佳组合和绝好机遇。为收购恒昌,郑裕彤以占大股的格局于1990年8月组建起备怡公司,经过近一年的艰涩运作,最后关头却因提出将会分拆大昌,招致大昌元老一致抵抗,犯了协定收购之大忌,功败垂成之余,将机遇拱手让给了跃跃欲试的中信泰富荣智健。

见缝插针,浑水摸鱼,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盯上恒昌的。

荣氏当时的财力实不足吞并这个庞然大物,不得不倚赖几位大富豪的拔刀相助。

荣智健的特殊背景,令他有绝对条件登高一呼,应者纷纷。谁都知道,荣智健绝非一般的太子爷,他是太子群中的太子。

7月底,荣智健会同李嘉诚等众豪商议成立收购恒昌的旗舰大牌(GREATSTGLE)公司。该公司的九名股东是:中信泰富36%、李嘉诚19%、郑裕彤18%(郑原为参与获多利收购,后倒戈加盟)、百富勤8%、郭鹤年的嘉里贸易7%、荣智健个人仅占6%。百富勤既是这次收购的股东,又是财务顾问。大牌公司的出价是每股330港元,涉资69.4亿港元,比恒昌重估的资产393港元一股大幅度缩水60亿港元。

收购财团信誓旦旦,保证收购后不会将恒昌拆骨,不会辞退老员工,恒昌老一辈开创的事业在他们手中将会得到发扬光大。收购后的恒昌还是过去的恒昌,一切都照过去方针办。公司运作方式不会改变,公司人事亦不会做大的改变。

而且整项收购以全数现金交收,绝不以股份支付。

何善衡、梁球琚仍嫌出价太低,但觉得对方不失拳拳诚意,似乎可以坐下来慢慢谈。当然,最主要的是,财神李嘉诚的名字位列其中。至少,恒昌的经营运作与盈利在相当程度上有了确实的可靠保障。而且这班老人相信李嘉诚的为人与诚信,对上述承诺深信不疑。

市场人士认为,大牌公司投其所好的策略初步奏效。关键是恒昌创业元老兼大股东何添许诺将所持的恒昌股份让出。另外,小股东对恒昌在老人的控制下不敢放胆博取的暮气沉沉的消极保守经营作风有所异议。认为出价尚可,表示可出让所持的股票。实际上,此次收购战中,自始至终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李嘉诚这面旗号。富豪也罢,恒昌股东也罢,都是冲着李嘉诚而来。

9月3日,经过近一个月极其艰难的谈判,双方达成协定,恒昌的财务顾问宝源投资建议股东接受收购建议。大牌公司财务顾问百富勤宣称,已得到持有恒昌股份44.4%股东的接受收购承诺。

9月5日,百富勤宣布已有52.24%的股东接受收购,收购已获成功。

到1991年10月22日收购期届满,百富勤代表大牌公司宣布,获得97%恒昌股权。大牌公司股东按权益分配恒昌股份,中信泰富为首席大股东,荣智健出任恒昌主席,行政总裁为与李嘉诚关系密切的前联交所行政总裁袁天凡。

促使李嘉诚、荣公子等人买起整家恒昌的原因,是看中了恒昌庞大的现金收益及遍市全球的贸易网络。中信泰富为首的财团收购恒昌时,恒昌坐拥20亿现金及七亿多元股票,并有市值50亿港元以上的物业。若将恒昌部分非核心物业及股份出售,随时可套取二三十亿现金。另外,恒昌的汽车、粮油、食品等贸易业务,有庞大的流动现金。如此计来,整项收购几乎折让两成,荣智健挟天子以令诸侯,轻而易举地捡了个大便宜。

那么,该如何请这些曾鼎力帮助过自己的众富豪“出局”呢?迫不及待的荣智健深知请神容易送神难的简单道理。当然,对他来讲,想送神其实也不难。看到恒昌前景如此诱人,感到众多富豪阻手阻脚,坐上恒昌主席位未几,屁股未热脸先热,荣智健已经迫不及待地考虑这一十分棘手的问题。

杯酒释兵权。似乎用不着荣智健烦心。这似乎难不倒荣智健,他摸准了李嘉诚、郑裕彤、郭鹤年等人的心理。12月底的一天,荣智健特邀李郭二君到深水湾高尔夫球场打波。一宗涉资30亿港元的交易就像挥杆击球一样容易,当场敲定。

为应付全面收购,中信早于年初配售11.68亿新股,集资25亿港元。同时,一贯做开好人好事的大好人李嘉诚,积极出面做众富豪的工作。李嘉诚晓之以理,诉之以情,告之以义,动之以利。

1992年1月13日,除中信及荣智健外,李嘉诚、郭鹤年、郑裕彤、百富勤、何添家族、冯梁宝琛等七名股东宣布将所持的恒昌股份主动售予中泰。

收购完成后,中泰及荣智健共持有恒昌97.12%股权,共涉资金30.06亿港元,恒昌成为中泰全资附属公司。

前后四个月,李嘉诚把手中的股份售出,总价值十五亿多港元,李嘉诚净赚2.3亿港元,低进高出,关键在于扣紧市场脉搏,眼光准,出手时机适宜。据传,李嘉诚曾反复强调,价格是经双方反复估算的,是公平合理的符合股东利益的商业交易,不存在彼此之间的有意让利。当然,就算是众富豪在关键时刻出手帮了荣太子一把。

李嘉诚从中得到的,绝不仅仅是2.3亿港元的商业利润这么简单。如果用一句成语放长线钓大鱼来形容,或许更能明白其中之端倪。

在这收购出让之中,还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插曲。荣智健请君入瓮,逼君走人的手法,令耿直的大管家袁天凡愤然辞职。

荣智健收购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五点:

1.意图明确。荣智健选择香港作为发展基地,是十分具有战略眼光的,并在多个产业进行渗透发展,不断扩大自身的实力。恒昌正好为荣智健大展拳脚提供了广阔舞台。

2.抓住时机。在决定了战略收购的意图后,就要看能否抓住收购的时机了。在郑裕彤等人低价收购遭拒,在恒昌内部摇摆不定之际,决然兴师动众。

3.决策果断。在恒昌讨价还价之时,坚持不懈,从恒昌内部分化瓦解其阵营,造成恒昌不攻自破。在完成收购后,着眼经济利益,不计富豪感情得失,不失时机地劝众多富豪。

4.联手强攻。荣智健在收购时会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如在收购恒昌时,就有林秀峰兄弟的竞争。但是,面对李嘉诚等众富豪的联手强攻,这班挑战者自然知难而退。

5.分化瓦解。李荣阵营充分利用恒昌内部的利益纠纷与派系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在最短的时间内购得最大股份。

在这个时候,荣智健均倚靠香港的几位大富家帮助。与他们联合极大增强其竞购能力。无疑,举重若轻的李嘉诚的慷慨相助,是荣智健得以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其他的富豪很大程度上都是给李嘉诚面子而出资,给李嘉诚面子而撤资。

当然,到后来,未足一年,李嘉诚又动员富豪让出手中股份,多多少少有点过意不去,众富豪虽说情有不愿,但一来超人张口,二来太子面子,三来价格尚可,四来各有所图,五来息事宁人,六来来日方长,七来大势所趋,八来无意长期做小股东被人左右束缚,也就顺水推舟,做个人情算了。

对众富豪来说,哪里的钱不能赚,哪里的钱又赚不到,何必在这里与这位风头正劲红得发紫的太子爷斤斤计较。

只要肯努力一点,就可以赢多一点

李嘉诚左右手与“客卿”并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精明过人,集律师与会计师于一身的李业广和叱咤股坛的杜辉廉,后者为李嘉诚在股票发行、二级市场上的收购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1987年香港股灾之前,为李嘉诚的集团成功集资100亿港元。

长期以来,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李业广被外界视为超人在官衙的代表。当年有人甚至亲口问过李业广有关传闻,唯李业广不怒反笑,十分平静地回应说:“他(李嘉诚)是我的好朋友。他跟我提意见,假如我觉得这是好意见,我自然会采纳,情况一如我听到其他人的好意见一样。”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杨振宁》由黄芬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杨振宁》记述了杨振宁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民主人士

    民主人士

    记述的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民主人士的群像。这些人物的人生道路坎坷,经历复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作为政协人物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他们的所言所行,无论是对自身或现代历史的回顾,还是对国内外时事的述评,都不乏独到见解,颇有保存价值。所有这一切,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部分不可能见诸报端。《民主人士》作者汪东林依据自己保存的参加政协民主人士活动的原始记录,再现了他们在政协内部活动范围内,谈思想改造、帮助别人、检讨自己过程中吐露的心声和真实思想历程。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本书分为格哈德·多马克、卡罗瑟斯、利奥·西拉德等部分。
  •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精选吕碧城、唐瑛、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名媛才女,从其家世、爱情、事业入手,品鉴其才华,评析其思想,讲述其传奇经历,给现代女性以身心灵启迪。透过精彩文字、传奇故事,看民国女神怎样集传统与现代、婉约与时尚为一体,打造独特的人生风景,铸就不朽的传奇。
  •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纵观中国历史,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就是汉武帝。秦始皇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然而这个帝国由于缺乏统治经验——尽管秦始皇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它还是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之后的大汉屹立于民族之巅,经历过不温不火的统治时期,汉武帝的诞生,为这个王朝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如果历数历代帝王,也许只有汉武帝才算得上是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伟大君王……本书是其传记,讲述了其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珠噬寰宇

    珠噬寰宇

    天灵大陆,百珠乱舞,强者如云。少年凌云,身怀混沌珠,手持星光,为解身世之谜,一步步走向世界的巅峰,珠噬寰宇,剑平苍穹。
  • 杀戮圣界

    杀戮圣界

    千古岁月,大道破碎,神劫轮回,大帝封天,尸骨朽灭,众生也随之凋零。古之十帝,皆为执掌山河、惊天动地的绝世大能,一手可揽动星辰,破灭八方,使山河为之破碎。纵然是如此强大的存在也逃不过帝劫的轮回,一场圣界叛乱的大变故,十帝皆出手交战,那时天昏地暗,日月失色,山河破碎,大地沉浮。古帝传纪曰;帝乱时代,天地混沌,生灵涂炭,万族皆隐世不出,人族之根本遭受重创!叛乱之源,皆被镇压,惜十帝大都陨落凋零,而幸免的几位大帝却在帝劫后突然消失在天地间,没有踪迹,无人知晓其所在。从此进入了天下无帝的时代,万族崛起,无尽生灵修养生息,转眼间三千年已过去。而他也冲出轮回,降临人世,欲杀崩九劫,突破帝阶,成就不朽!
  • 半仙胖帅

    半仙胖帅

    巧智终归庸俗,雄谋只余虚话!我很欣赏这句话,虽然我目前达不到这个水准,但是确是我追寻的目标,希望我的瓶颈能够顺利突破,希望各位支持我这本武界前传之半仙胖帅!
  • 古剑奇谭:囚笼血蝶

    古剑奇谭:囚笼血蝶

    诡异的红血蝶,她是天玄灵女,本应享受世人的膜拜,却命格困扰,是那一抹红弑杀了仙,妖媚的容颜,他烈火焚身回生,她涅磐重生。他是世人口中残暴帝王,藐视天下,鄙视天龙君王,他是连天龙真子都没有资格跪拜的魔王,却唯独给少女偷偷送礼物。一日,“晴雪,我捡到一件凤凰霞披,你可愿嫁给我。”那嗜血成性的魔帝一身红衣,十里红妆,只为娶佳人。可事事不如人意……邪肆帝王百里屠苏√囚笼血碟风晴雪√腹黑大灰狼风君墨√变态病娇北冥辰轩√各种人物等待解锁……(请各位对《古剑奇谭:囚笼血蝶》多多捧场,剧情会在文中为各位解密,不同落血,本文会常发糖哒~)
  • 暗黑英雄身边的穿越者

    暗黑英雄身边的穿越者

    这是虚幻的世界,因为到来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是真实的世界,因为到来后才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么,真的要反抗吗?
  • 霸天不杀戟

    霸天不杀戟

    霸天不杀戟,出天地变色,风云变幻。霸天出戟天地荡,七式不杀无人荡!灭天诛地灭神魔,一戟九式万世消!不杀传人出世俗,万般仇恨卷大陆!白骨堆,血流河,碎日耀,灭神魔!到底为哪般?
  • 小领主升职记

    小领主升职记

    郭云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结束,没有想到却以这种方式得以延续,穿越,一个玄而又玄的词汇充满了无限的神秘。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剑与魔法的世界,看一个宅男小领主如何完成他的争霸大业!
  • 甜蜜糖果:太爱你的微笑

    甜蜜糖果:太爱你的微笑

    “叶子,我的初吻你不可以抢!”文晴晴瞪着一个足足比她高两个头的男生霸道的下达命令。“晴晴,可是我觉得男生先吻比较霸气哎~”叶俊森不得不低头看着这个矮子,一脸的无奈。“你说什么?再说一遍”文晴晴斜着眼睛藐视着叶俊森。“好,遵命”叶俊森行了个军礼,吃瘪的样子让文晴晴忍不住大笑……
  • 横刀夺爱——铖少的专属设计师

    横刀夺爱——铖少的专属设计师

    匆忙回国的许谦卿遇到了自己心里的男神,以为自己爱他,却没想到最后沉沦在了南宫少爷的心里,他用他的一切换自己开心,用他的商业帝国,不惜一切帮助她的设计梦想…………小剧场:“卿卿,生日快乐,这是我送你的礼物。”许谦卿接过盒子,眼睛里带着笑意,打开盒子,盒子里静静躺着一枚钻戒。这是南宫铖给许谦卿一辈子的承诺。(学生党,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
  • 孩子不自立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孩子不自立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现在许多孩子不能自立,其责任更多在于父母,因为父母过于娇惯孩子。不自立的孩子无法面对社会的纷繁芜杂,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所以,从现在开始打破为孩子建立的“安全圈”,开始培养孩子多方面自立的能力。本书列举了50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成长为独立自强、身心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