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2900000034

第34章 入主和黄(5)

根据协议,长江实业仅须即时支付总售价6.39亿港元的20%,也就是说,李嘉诚仅仅需掏出约1.4亿元,就潇潇洒洒地达成了自己的世纪心愿,完成了对和黄的控股,完成了对资产达62亿元的和黄的控股。

这是亘古以来绝无仅有的传奇式的商业收购。简直太不可思议了。然而,这是千真万确的历史事实。是人人不能漠视却又不能不心动甚至忌妒的历史事实。汇丰对李嘉诚还法外开恩,优惠多多。

整项收购的余数,大约4.8亿元可延迟支付,为期最多两年,不过须在1981年3月24日之前支付不少于余数的一半。也就是说,李嘉诚最迟在收购生效之日算起的18个月内,最少须支付2.4亿元。

以和黄集团的规模与当年的收益,可以这样说,汇丰的这一优厚条件,等于告诉李嘉诚,你可以拿和黄的盈利来收购和黄集团。

相信这个世界上绝对不会再有这样便宜的买卖了。换言之,李嘉诚以极优惠的条件收购了和黄。难怪和黄前大班韦理,以一种无可奈何又颇不服气的语气对记者说:“李嘉诚此举等于用和黄两千四百万美元做订金,而购得价值六十多亿元的和黄资产。”

但是他忽略一点,汇丰所考虑的重点不单纯是获利套现,而是寻求一个为和黄永远赚钱的掌舵人。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不佩服汇丰高层的远见卓识。也由此,我们可以说,汇丰银行造就了李嘉诚。

深谙人情世故的商圣李嘉诚,从来都不刻意展示自己的超人智慧,而对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汇丰,反倒是一副感恩戴德:“没有汇丰银行的支援,不可能成功收购和记黄埔。”

香港轰动了,业界纳闷了,李嘉诚凭什么能够鲸吞和黄?汇丰的解释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李嘉诚就凭李嘉诚三个字。这是一句空洞无物的回答,汇丰丝毫没有嘲弄香港人的语气。因为,这是一句最实在的答案。

汇丰急于等着使这区区六亿元吗?绝对不是。莫非,汇丰想跟紧张压抑的香港人开个弥天玩笑?

美国《新闻周刊》在一篇新闻述评中说:“上星期,亿万身家的地产发展商李嘉诚控制和记黄埔,这是华人出掌香港一间大贸易行的第一位,正如香港的投资者所说,他不会是唯一的一个。”

英国《泰晤士报》分析道:“近一年来,以航运巨子包玉刚和地产巨子李嘉诚为代表的华人财团,在香港商界重大兼并改组中,连连得分,使得香港的英资公司感到紧张。

“众所周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然而,占香港人口绝大多数的仍是华人,掌握香港政权和经济命脉的英国人却是少数民族。‘二战’以来,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华人的经济势力增长很快。

“有强大的中国做靠山,这些华商新贵如虎添翼,他们才敢公然在商场与英商较量,以获取原属英商的更大的经济利益,这使得香港的英商分外不安。连世界闻名的怡和财团的大班大股东,都有一种踏进雷区的感觉。英商莫不感叹世道的变化。”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英国人毕竟是英国人,统治香港百多年,终于知道了中国,知道了中国人,知道了中国文化,知道了中国历史。当然,这一切稍微来得晚了些,直到撒切尔夫人被邓小平的熊猫烟雾熏得晕头转向,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摔了一跤后,才真正明白过来。

就连一贯对华人吝啬刻薄的日本《朝日新闻》亦一改故辙,用惊叹赞美的语调酸溜溜地写道:“异军突起的长江实业,出人意料地夺得资产庞大的和黄集团控股权,将意味着华人资本在香港兴风作浪的开始。李嘉诚的手掀开了香港历史的新一页。”

当时英文《南华早报》和《虎报》的外籍记者,盯住沈弼穷追不舍:为什么要选择李嘉诚接管和黄?沈弼答道:“长江实业近年来成绩良佳,声誉又好,而和黄的业务脱离1975年的困境踏上轨道后,现在已有一定的成就。汇丰在此时出售和黄股份是顺理成章的。”

他又说:“汇丰银行出售其在和黄的股份,将有利于和黄股东长远的利益。坚信长江实业将为和黄未来发展做出极其宝贵的贡献。”

怡和大班纽璧坚看得更清楚,说得更明白:“整个形势都变了,英国准备抛弃香港,华商在70年代起就越做越强大。这就像当年美国扶植日本,突然一天发现,原来抱在怀里的婴儿,是一只老虎。人们总是揪着九龙仓不放,而不睁眼看看对方是婴儿还是老虎。如果一个人的胳膊被老虎咬着,不管这只手是在颤抖,还是在挣扎,都会被咬断或咬伤。聪明的人,是不必再计较已经失掉的手,而是考虑如何保全另一只手。”

全球都在关注着弹丸之地香港发生的这一里程碑式的社会剧变。同年《远东经济评论》首次把李嘉诚称为香港的超人,并以卡通人物为封面。自此,李超人便成为李嘉诚的代称。自此,李嘉诚便成为香港的象征。超人的名头家喻户晓。

一位深明大义的银行家也指出:汇丰预料今后十年内李嘉诚是全港最重要的人物,胜利者当然是首选。

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假设的可能,也没有假设的结局。李嘉诚继续在市场吸纳和黄股份。

到1980年11月,长江实业及李嘉诚个人共拥的和黄股权增加到四成,控股权已十分牢固,其间,未遇到和黄大班韦理组织的反收购。

当时的一篇评论文章评论道:“老牌的大班并没有忽略李氏的论点,和黄主席纽璧坚承认,在香港整个局面都变化了,在过去几年,商界迅速地扩展,其中大部分是由华人企业家进行的。北京开放其一度紧闭的边界后,整个过程加速地进行。船王包玉刚说现在与中国内地做生意,华商占有优势。”

“1980年头八个月,香港与大陆的贸易增长超过50%,达50亿美元左右。在中国市场竞争方面,华商经常击败英国竞争者。与此同时,一些华人企业家包括李氏和包氏,对在香港商界取得更高的地位愈来愈不甘寂寞。”

问题更深层的内在原因,或许就在这里。

李嘉诚从汇丰购得和黄股份后不久,即于同年1979年10月15日出任和黄董事局执行董事。经过一年的收购,1980年年底,长江实业持有和黄的股权已增加到41.7%。

和黄原董事局,已经再也不好意思,再也没有理由婉拒李嘉诚入局,主持大局。1981年1月1日,李嘉诚顺理成章,也是众望所归地出任和黄董事局主席,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韦理则于1982年辞去董事局副主席兼行政总裁之职)。

这是香港经济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其深远的历史意义,直到90年代初才逐渐显露。

李嘉诚入主和黄后,深知要控制这间庞大的公司并非易事,尤其是该公司涉及的货柜码头、船坞、制药以及零售业务,对李嘉诚而言仍为生疏。因此,他极力安抚和黄的外籍高层管理人员,在韦理辞职之后,即委任其副手李察信出任行政总裁,业务董事夏伯殷及政务董事韦彼得亦继续获得重用,组成和黄新管理层的三驾马车;同时,他又委派长实的李业广、麦理思出任和黄董事,参与执行董事会议,并负责筹划地产业务的发展。

在新管理层的主持下,和黄先后将属下的上市公司,包括和记地产、均益仓、屈臣氏、和宝、安达臣大亚等私有化,又将亏损累累的海港工程售予罗康瑞的瑞安集团,令和黄的业绩大幅改善。

和黄综合纯利从1980年的4.11亿港元急增到1983年的11.67亿港元,和黄的市值也从1980年年初的38.7亿港元大幅增加到1984年年底的98.5亿港元,成为仅次于汇丰银行、恒生银行的第三大上市公司。

不过在此期间,李嘉诚与以李察信为首的和黄外籍管理层的矛盾也日趋尖锐。李察信早于1972年便加入和记,经历了韦理时代及长实的入主,职位日益提高,但他与韦理一样,并不甘于只成为一个决策的执行者,更不甘成为华人管理下的打工者,而希望作为一个决策者,希望李嘉诚像汇丰一样,只承担大股东的职责,完全不过问和黄日常经营管理事务。同时,作为洋人一贯居高临下的殖民心态,他们对李嘉诚的经营管理能力也自始至终表示毫不掩饰的怀疑。

鉴于长实取得和黄控制权,在贸易、零售等方面仍须依赖原有人才,李察信等人便利用这段青黄不接的绝好时机,积极扩张本身的权势,同时千方百计排挤华籍高层,避免这些华籍要员与李嘉诚结成统一阵线,成为长实接管和黄的基础。

1983年,和黄多名华籍高级职员被迫离职,部分华籍职员遂与长实及李嘉诚接触,要求李嘉诚干预并直接插手拨乱反正。当时,李嘉诚仍稳坐泰山,按兵不动,坚持不直接干预和黄行政,只对华籍行政人员进行安抚,但是此事件已种下长实与和黄管理层决裂的伏线。

1984年4月,李嘉诚决定和黄派发巨额现金红利,主要目标是削弱和黄管理层的权力,并进一步增加长实在和黄的股权,同时也借此赢得众多小股东的支持与拥戴。这一釜底抽薪的决断自然引起和黄管理层的不满,后者操纵并利用外资基金的不满,指责李嘉诚杀鸡取卵,无长远之发展战略眼光,迫使李嘉诚接受以股代息的建议。

和黄在未来发展路向上的尖锐矛盾,直接影响到和黄的发展,基金借势持续抛售和黄套现,终于造成和黄在李嘉诚收购后的首次营运危机,这使双方裂痕已经无法弥补,此时李嘉诚也已完成接管的战略部署。

在李嘉诚八段锦式的刚柔并济,强势运作下,无可奈何,以李察信为首的三巨头只好全都辞职走人,李嘉诚正式全面接管和黄。

百年和黄由此进入焕然一新的李嘉诚时代。

生意场上的成功者大多信奉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靠能力,百分之五凭运气,而百分之八十五则是取决于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李嘉诚的成功就实实在在印证了这句话。李嘉诚成长、创业的年代,环境有着巨大的机会,也有着巨大的风险。每一次动荡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压力,给无数的小业主带来了变幻莫测的灾难,千千万万的小商人在时代的轮盘赌上转眼破产,输得一无所有。

李嘉诚让人叹服、着迷、羡慕之处,也正在于他有如神助,一再避过风险,而把握了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

其父李云经先生是一位敬业的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教育那种传道与授业解惑育人集于一身的教育家。李嘉诚在童年因此受到很好的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他的聪明眼光也很早显露出来。

少年的欢乐、人性的懒散和人生的惯性,在他身上几乎找不到什么蛛丝马迹。

他的精力几乎完全用在赚钱上了,用在与人与钱打交道上了,用在挣取他和家人活命的资本上了。

以诚待人,这位老成持重的少年对外部环境的老实姿态,延续成为他的独特的做人方式,李嘉诚因此在商场上获得了无可替代的信誉。

他能够将塑胶杂志上的资讯转化为他工厂的主要产品,转化为他口袋中的钞票;能够将杂志刊物上的机器图片转化为赚大钱的工具;能够及时发现香港产业发展的动向;把握香港地产市道的起伏,能够出神入化地应用股市来进行他的企业扩张;能精确地计算出一个上市公司的合理股价及其波动,甚至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股市的走向;甚至紧随全球经济波动确定他在其他地区不同领域的投资,并且能够不失时机地把这些心头之好毫不留情地卖出去。这一切,只有商圣李嘉诚能够做得到。

到八九十年代,李嘉诚的发展已超越商人一词的简单含义,已超越香港这个弹丸之地,从一个街上到处推销的赚取三餐的少年进入了当代世界精英人物之行列。李嘉诚撰写演绎了另一种现代版的神话,真金白银时代的神话。人们不用强迫即服从,不用劝说即跟从,不用诱导即随从,不呼唤即盲从,不用解说即信从,不用神化即屈从。这是一个生活在人世间却在凡人之上的超人。马克思曾称赞希腊文明中的近乎残酷的地狱般的训练与选择,以为那是正常的儿童教育,其创造的文化有一种高贵的品质,健康的心态,拼搏的精神,永不言输的风格,是后世不可企及的典范。李嘉诚幸运而成功地成为一种普世的不可企及的典范。

同类推荐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郑成功传

    郑成功传

    本书是一部描写郑成功辉煌人生的传记小说。它刻画了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位特殊历史人物形象,反映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政权更迭和纷繁复杂的时代风云。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热门推荐
  • 修仙三千年

    修仙三千年

    两世重生,2016年12月小伙穿越修仙界,励志觉醒主角光环,却惨遭同门暗算,一觉醒来回归地球,迈入仙历三千年!地球与修仙界通道开启,地球经过三千年的发展和战争,迎来了最和平的时期。人类和仙门坚持和平、民主、自由、平等、有爱、求长生、存善念。可是,林浩却成为了大恶人,得罪了莫欺少年穷的少年,得罪了有老爷爷的同学,得罪了强者重生的表哥,并且有一位霸道天才姐姐。面对危机,他该如何在命运的捉弄下存活?如何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叱咤风云?“既然世人皆当我是恶人,那我便当第一恶人,让你们这帮道貌岸然之徒,永无宁日!”重生修仙三千年,回首凡尘不成仙!
  • 格言诗语

    格言诗语

    《格言诗语》编选了大量关于青春、求知、奋斗、人生等适应青少年的精品格言。相信读者可以在《格言诗语》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座右铭。
  • 江湖风雨情

    江湖风雨情

    此文为原创武侠文,古龙人物后传做为武侠剧情的主线。
  • 命劫记

    命劫记

    他,是一个弃婴。幸运的是,一个路过的老人看到了他,收留了他。可惜好景不长,在他八岁那年,老人驾鹤西去了,只留下他一人生活在东北深山之中。直到他十六岁那年,他离开了他的家,开始了流浪,一个人漫无目的的流浪,走过了大江南北,一直在走,在这个不是黑便是白的世界里游荡,像一个游魂,充斥着格格不入的格调。一直以来,他都觉得,他的一生会这样简简单单的完结,不会再有任何改变,这个想法从来没有被他自己质疑过。直到那一年,那个冬天,那个诡异异常的冬天,那个大雾弥漫的冬天。他,在一个破旧的车站那儿,邂逅了一个她,一个外表清秀绝美但却流露着焦虑疲惫的她。看着这个让人心疼的容颜,突兀的,他的脑海里,鬼使神差的窜过了一个念头。就在这个莫名其妙的念头闪过之后,一件件围绕着他和她的故事开始慢慢展开,慢慢地开始改变他的生活,慢慢地开始改变他。或许,这就是命运……
  • 我是歌王之无人能挡

    我是歌王之无人能挡

    在这个忙碌的时代,你是否有过纯净的梦想,纯的没有一点瑕疵,纯的都能看到你的内心........找回心中最真实的自己,自己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指手画脚
  • 快穿炮灰:我要逆袭

    快穿炮灰:我要逆袭

    京城“什么?瑾,跑了。”俊美的男人阴沉着脸看着眼前的人,摆了摆手。“算了,瑾有没有说要去哪了?”“boss,夫人说……说……”“快点,到底说了什么?”男人抬眼看了一眼,不耐烦的说道。“夫人说,boss,你什么时候想好了嫁给他的时候,就去巴黎找他。”“嫁?”男人摆手让人出去,用手摩挲着下巴,拿起手机拨了一个号码。“喂,澈,帮我个忙,去巴黎把老师骗回来。”“君墨北,你是不是还没有向老师求婚啊?”“你别管那么多。”……想看后事如何,请收藏我!!!!
  • 与弗拉德特彼斯同行

    与弗拉德特彼斯同行

    对考古学有执念兴趣的凯文来到了罗马尼亚,寻找吸血鬼,知道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面对苏丹新月卫队的追杀,获得了和弗拉德三世(弗拉德三世·特彼斯(罗马尼亚语:VladalIII-lea?epe?,1431年11月或12月~1476年12月)瓦拉几亚大公(1448年,1456年~1462年,1476年11月~12月)。“采佩什”在罗马尼亚语中的意思是穿刺,他被人称作穿刺公。是著名的吸血鬼德库拉伯爵的原型。据传弗拉德三世见血发狂,“德拉库拉”(意为恶魔)的称号传遍欧洲。他最后死于布加勒斯特近郊战场。弗拉德的暴虐行为为当时许多的编年史家增加了丰富的素材。现在,他的名字已与吸血鬼分不开了。他刺穿之刑更夺取了千万人的生命。)同行的机会。
  • 古典情思

    古典情思

    从书中可以看出,“仙作”之美,美在材质,美在工艺,美在工艺中的文化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传扬“仙作”之美,理所当然要向这三个维度深入,才可能直逼古典工艺家具之美的内核。在这一方面,志忠除了向各大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广泛报道“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发展动态外,还深入研究,深度挖掘,试图全方位展现古典工艺家具的独特魅力。志忠虽不是工艺师,也不是专业的文化研究者,但他是明智的,也是用心的,以自己的悟性和才情,穿越古典工艺家具繁简不一外表下的迷障,向着这三个维度深入,把貌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仙作”说得有眉有眼,有滋有味,颇为引人入胜。
  • 召唤神皇

    召唤神皇

    简介:这是一个乐师掌握天地之力的世界。韵气在身,音可杀敌,调能灭军,歌辞安天下。乐师悠扬,山涧飞鸣;乐正流水,堂前圣莺;司乐幽韵,绕梁之声。瞽圣驾临,天籁清音,可度化众人,可判天子无道,以一敌国。少校盛世穿越礼乐大陆,天生九指,却能一指灭妖蛮,屠龙宫,写战曲,战神皇,封圣之路即将开启。
  • 冰灵神皇

    冰灵神皇

    他在雪夜中出生,那天,也是他父亲的忌日;三花聚顶,无解的诅咒;身怀绝脉,寻遍天下,也要找到.....;一滴泪,可冰封千里;这个世界不公平,我要改变它!一剑冰封苍穹,登上无上巅峰,自号:冰灵神皇!ps:我写不好简介,但我自己觉得,故事应该会不错的!新书连载,请大家多多关照,我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