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2900000032

第32章 入主和黄(3)

包玉刚反收购计划成功,包玉刚家族以及隆丰国际公司所持有的九龙仓股份就会增加到49%,这样就完全控制了大局,包玉刚解释反收购主要是为了“保障个人以及家族的利益”。与包玉刚关系密切的汇丰银行,这次居然胳膊肘子往外弯,全力支援包玉刚爵士的行动,并承诺在资金上无限支持。

包玉刚爵士慷慨的出价使九龙仓小股东大喜过望,6月25日,早上才九点半,获多利公司门前便挤了人群,他们不是排队买楼,也不是排队买票,而是排队等候兑换现金的投资者。

十一点半左右,获多利公司的增购目标达到,新鸿基方面则直到下午两点半为止才结束增购,也就是说,包玉刚爵士准备在两天之内收购二千万股份的行动,在短短的几个钟头内已经达到预定目标。从理论与技术层面上来说,九龙仓争夺战包玉刚已经获胜。

至于置地公司方面,于当天晚上六点半也公开宣布增购九龙仓股份的建议,但已于6月22日包玉刚提出反收购时失效,置地公司表示当时只持有约1330万股九龙仓股份而已!

无可奈何花落去。不得已,置地公司向似曾相识的包玉刚出售1000万股九龙仓股份。价值共十亿零五百万港元。

当时香港收购合并守则的综合条例第三款指出,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在可能的范围之内,以不低于其获得控制前六个月所提出的最高价,购入其他股东的股票。这即是说,包玉刚应该在这次事件中,以105元的代价向其他所有股东买入九龙仓股份。

市场对包玉刚宣布只收购2000万九龙仓股份,且额满为止这种做法争论不休,认为这样做是否“公平对待全体股东”?是否违犯“收购合并守则”精神?在包玉刚反收购期间,香港证监处也就包玉刚的反收购行动开会讨论过,会议从早上十点一直开到晚上七点半,然后在八点向新闻界发表声明。

收购及合并委员会主席麦恩指出,包玉刚在增购2000万股九龙仓股份之后,已取得九龙仓股份的控制权,但包玉刚不符合收购合并守则的第三点“公平对待全体股东”的原则。委员会建议包玉刚应最低限度以每股105元向九龙仓股东提出局部收购,而且不应该运用多次增购股份所得到的投票权。

不过,民间一些舆论则认为收购合并委员会的这个举动欠公平,这是因为置地公司提出增购时,证监处并没有指出要置地注意此守则,包玉刚完成反收购之后却提出这一点,似乎有厚洋薄华的嫌疑。事实上,如果要包玉刚“遵守公平对待全体股东”的原则而全面收购的话,所牵涉的资金高达60亿港元,在当时来说,这一天文数字是不可能做到的。

包玉刚就证监处发表的声明,第二天与获多利公司要员进行会议商谈,而置地公司方面也举行了会议。当天下午四点三十分,获多利公司通知证监处,说包玉刚无意提出全面收购九龙仓股份的建议。于是有消息传出证监处收购及合并委员会主席麦恩立刻携同相关文件前往布政署。但包玉刚并不接纳这些建议,而有关方面也没有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议而不决,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原来,港英政府一直以来就有议而不决的历史习惯。

此外,还有人认为汇丰银行在这次收购事件中可能无意中触犯银行条例,因为当时银行法例规定向一家私有公司或银行董事独立贷出无抵押贷款,不能超过25万港币或不超过银行已缴足股本及储蓄额的1%。但后来香港政府根据汇丰银行的材料澄清有关疑问,指包玉刚口头上曾承诺贷款是以包氏船队做抵押的,总算给包玉刚一个台阶下。九龙仓股权争夺战也在这些叫嚷声中落下了帷幕。

虽然船王包玉刚在九龙仓争夺战中最终胜出,但由于怡和方面的精密策划,如果不计后来开发海运码头的利益,包玉刚最终亏损6.1亿港元,赢了面子输了金钱。

1978年9月5日,包玉刚公布他及其家族已买入了20%左右的九龙仓股份,同时九龙仓集团宣布,持有九龙仓股票的包玉刚爵士加入九龙仓董事局。综观整场收购战,包氏虽胜,代价犹大,九龙仓星期三复牌后股价初成105港元,其后节节滑落,以74.5港元收市,也就是说,包玉刚105港元买来的货品,账面上已经跌了一半有多。

换言之,包公胜了一场收购战,但账面价格即刻亏损6.1亿港元。再加上22亿港元贷款的利息,以13%年息计,一年利息支付2.86亿港元,故此该役包先生只能称为惨胜。就如同中世纪欧洲的角斗士,在击倒对方的同时,自己已是血流满面,奄奄一息。

九龙仓收购战,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仿如和风细雨中的羽扇纶巾的神奇小李。

在这宗交易中,李嘉诚不动声色赚取约六千万港元利润,全身而退,将九龙仓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包玉刚。包玉刚喝的是血,喝到顶心顶肺而想呕,李嘉诚饮的是红酒,喝到心花怒放,暗香浮动。更为重要的是,李嘉诚为日后接手和黄埋下了伏笔。

事后,李嘉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解释道:“本人没有大手吸纳九龙仓,而长江实业的确有过大规模投资九龙仓之上的计划,是以曾经吸纳过九龙仓股份。本人安排买入九龙仓全部实收股份35%至50%,做稳健性长期投资用途,但到了吸纳约二千万股之时,九龙仓股份的市价已经急升至长实拟出的最高价之上,令原定购买九龙仓股份的整个计划脱节。结果,放弃这个投资计划。”

其实,九龙仓是块肥肉,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当有人向李嘉诚提出是否会以包玉刚爵士为竞争对手时,李嘉诚予以断然否定,并在多个场合说:“我与包先生有真诚愉快的合作。”

李嘉诚从不刻意寻找竞争者,从未恶意收购,决不抱买古董的心态,非要不可。他只是沿着自己预定的轨道前进。途中或遇敌或遇友都是情有可原,顺其自然。不过,不论是敌是友,都不得不赞赏李嘉诚的为人。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采纳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最终夺得天下。李嘉诚所作所为只是高筑墙、广积粮而已,从来没有刻意去称王称霸,亦无心无意急于称王称霸。

李嘉诚退出九仓争夺战后,即将矛头指向另一个目标——青洲英坭。青洲英坭也是一家老牌的英资公司,主要业务是生产及销售水泥等建筑用的材料,在九龙红磡拥有大量土地。

李嘉诚依然使用同样的手法,在市场上不动声色地吸纳青洲英坭的股票。这一次,李嘉诚居然轻易就获得成功。所谓“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李嘉诚在九龙仓攻防战中细腻地应对自如,进退有据,已经将自己置于不败之地。

李嘉诚在商战的风风雨雨中,驾轻就熟,恣意挥洒。

1978年年底,李嘉诚通过长江实业购入青洲英坭25%股权,加入青洲英坭董事局。1979年长实持有青洲英坭的股权增加到36%,李嘉诚顺理成章出任青洲英坭董事局主席。其间,长实与青洲英坭达成协议,自80年代起,双方合作发展青洲英坭所拥有的红磡鹤园的庞大厂址。

李嘉诚这种收购持有大量廉价地皮的公司的策略,比直接购买地皮更加有利,可谓一举五得:其一,被收购公司即可提供合理的经常性利润;其二,被收购公司拥有的大量廉价地皮为集团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其三,若将被收购公司的物业地皮做资产重估或出售,即可获大量利润;其四,青洲英坭业务与长江事业业务有很强的互补性,有助降低长实房地产运作成本;其五,在收购九龙仓未果的情况下,成功收购青洲英坭有助确认长实的无可替代的不可动摇的江湖地位,成为李嘉诚日后资产运作的助推器。

李嘉诚的投资策略,反映了他过人的眼光与精明。

和记黄埔

踏入1979年,长实集团的实力更加雄厚,声势更加浩大,它先后与会德丰、广生行、港灯、利丰、香港地毡等拥有大量地皮的老牌公司合作,发展他们手上的物业,又与中资公司侨光置业合组地产公司,夺得沙田火车站上盖物业发展权,并在屯门踏石角兴建大型水泥厂。

同年,李嘉诚当选中国国务院属下部级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集团)董事,同时当选为中信董事的还有霍英东和王宽诚,这两位华侨早就与中国政府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李嘉诚的当选,或多或少令外人感到意外,但是这毕竟反映出他在北京领导层心目中的社会政治地位正迅速冒升。其实这不过是李嘉诚江湖地位的一种客观反映。反过来讲,此时此刻,没有任何一个港人会怀疑李嘉诚超然的江湖地位。

北京领导层,决然不会随便做如斯重大之政治意义大过商业意义之委任。时机已经成熟,李嘉诚将他的目标转向作为英资四行之一的和记黄埔。

英国军事战略家利德尔·哈特(L.Hart)在《间接路线战略》中说:从战略上说,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往往是达到目的的最短路线。不知道,嗜书如命的李嘉诚,有否读过《间接路线战略》。

在现代企业竞争中,以义取利,坚持天人合一,价值平衡,及伦理经营与道德管理,才能使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与壮大。李嘉诚深知其中的奥妙,并且玩得得心应手。当然,有时,还需要一点儿异想天开。一种完全不同凡人的超凡入圣的大智若愚。

九龙仓收购战硝烟未散,两败俱伤的置地与包玉刚,一个伤痕累累,气喘吁吁,一个心有余悸,精疲力竭。还有一个,会当凌绝顶的李嘉诚,淡定自若,一览众山小。

此时此刻,汇丰手中的和黄,正在紧锣密鼓地物色合适的经营者。和记黄埔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60年创办的和记洋行及1863年创办的黄埔船坞。到20世纪70年代,和黄迅速崛起,其经济实力一度超过沉雄稳健的太古洋行,威胁到怡和洋行的地位。

和记洋行由英商沃克(Robert Walker)于1860年在香港创办,初期业务主要是经营布匹、杂货及食品的转口贸易。1873年由英商夏志逊(John.D.Hutchison)接管。和记洋行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大陆,曾先后在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设立分行。

1863年7月1日,怡和洋行、铁行轮船公司、德忌利士洋行等几家船东创办了香港黄埔船坞公司,由铁行公司驻港监事托马斯·苏石兰出任主席。1865年黄埔船坞收购了石排湾船厂和贺普船坞。

1880年,黄埔船坞合并了大角咀的四海船坞公司,一跃成为香港修船和造船业的巨擘。

1900年,黄埔船坞的规模已达到雇工4510人,其设施不但能建造各式船舶,而且为来港商船及远东海面的船只提供各种维修养护服务。

二战之后,几经改组的和记洋行落入祈德尊家族之手。祈德尊是个贪大求全、好大喜功的商界大鳄。他接手和记后大肆扩张,一味地吞并企业,如此管理,和记焉能过上好日子。未及,效益大幅度下滑,和记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和记在捉襟见肘中惨淡经营,艰难运作。

好在祈德尊运气不算太差,当时正值全球股市节节上扬,香港股市也是一片湛蓝的天空,牛气冲天,不见一片阴霾,祈德尊大量从事股票投机生意,屡有斩获,倒也能勉为其难,弥补财困。

和记鼎盛时期所控子公司高达360家,其中有84家在海外。祈德尊甚至连旗下许多公司经营什么业务都不知道。公司经营状况更是鞭长莫及,顾此失彼。1967年,香港政局动荡,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物业,移居海外,但和记国际的收购步伐并未因此而停止。

1969年,和记国际通过发行优先股集资7200万港元,收购了著名的黄埔船坞30%的股权。这是和记国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日后和记黄埔携手发展的坚实基础。

和记国际收购黄埔船坞后,即重组该公司业务并推向多元化发展。同年,黄埔船坞在红磡兴建一座货柜码头,开始了向货柜运输业的扩充,之后又与华资地产公司合作成立都城地产有限公司,发展黄埔船坞内剩余土地。

1970年,和记国际通过黄埔船坞,收购港岛的大型货仓集团均益有限公司,黄埔船坞和均益仓这两家公司在九龙和港岛均拥有大量廉价地皮,令和记国际成了香港最大的地主。也由此,引起了李嘉诚的高度关注与格外垂青。

1973年3月,香港股市从恒生指数1774点的历史性高位回落,股市热潮开始冷却。当时,和记国际并未停止扩张步伐,仍然大量借贷用作投资活动,尤其是借入风险极大的瑞士法郎,埋下了日后身陷泥潭的导火线。

到1974年年底,和记国际股价已从1973年3月股市高峰期的每股44元跌至1.18元,整间公司市值已跌至3.4亿港元,仅相当于1973年全盛时期的4.7%。

1974年至1975年财政年度,和记国际亏损1.29亿港元。

当时,和记国际已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中,市场有关公司倒闭的传言满天飞。1975年9月,和记国际召开股东大会,董事局在逼不得已之下,要求股东供股1.75亿港元,以解除公司的财政危机,但被汇丰银行所代表的股东断然回绝。而和记国际的债权人则正循法律途径强力追债,要求和记国际清盘还债。

同类推荐
  • 爱迪生

    爱迪生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家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其工业研究实验室来生产发明物的人。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本书选取了世界上最卓越的20位发明家,介绍了他们的生命历程、主要发明、人生格言等知识,语言优美,图文并茂,知识性与可读性强。
  • 维基大战前传1: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维基大战前传1: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本书是朱利安·阿桑奇唯一的作品,甚至可称为“半部自传”,也是一部见证互联网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作品。在书中,阿桑奇自述了当年以 “阿桑奇”为网名,与地球上第一批天才黑客们在一起,先后成功占领了美国宇航局、美国国防部、加拿大北电网络等诸多领域的世界之巅,甚至发起“国际颠覆运动”,令地球为之晃动的传奇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不得不四处流亡,去躲避哪怕是一个小小警探的追踪。阿桑奇今天的逃亡与面对法庭时的大无畏可以说再现了书中“战斗史”,人们可以从中找到他为何要以一己之力去挑战美国的原因,更可以深入思考为什么天才的人和天才的政府不能和谐相处?自从“维基解密”网站红遍全球后,世界上各大媒体都对他的传奇经历进行了报道,而这些报道的所有细节均来自于本书。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们更多的精彩人生。
  • 金丝小巷忘年交

    金丝小巷忘年交

    范玮丽作为杨宪益最后三年生活的亲历者,记录下了与杨宪益在金丝小巷的相处经历,金丝小巷忘年交主要介绍了杨宪益的生活情况及杨宪益对往事的回忆,用细节展现杨宪益的真实性格与为人品格,并融入了范玮丽与杨宪益作为忘年交的深厚情谊。
  • 谢志峰艺术人生

    谢志峰艺术人生

    本书展示了谢志峰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叙述了谢志峰收藏的历史渊源及其文物收藏系列的精华,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谢志峰收藏之外,还揭示了他在诗、书、画、陶艺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
热门推荐
  • 猛鬼展览馆

    猛鬼展览馆

    欢迎来到猛鬼展览馆!这里有吊死鬼!溺水鬼!千年僵尸王!这是雪妖!那是梦魔!……喂!说你呢!别死盯着魅魔看!还有你!居然敢摸鬼母屁屁!美女!请你离那个家伙远一点,小心你的内裤丢了!
  • 穿越之崛起帝王

    穿越之崛起帝王

    孤儿轩辕天宇意外死亡,灵魂穿越。重新开始,以丝丝龙族血液崛起。美人身边坐权势手中握,没有主角buff完全是运气和智商的操作
  • 斗破苍穹之无上巅峰

    斗破苍穹之无上巅峰

    斗气大陆,帝王为尊,传承血脉,无上永存! 为了自己的后代,为了拥有更强的实力,还有自己的身世,一代帝王,飞升异世。斗帝变成斗低,真正的强者,无上之颠峰。术,并非武术武技,它是一个特有而让惊叹的字,术者,代表一个超越斗之帝的强者! 无上,触不到,摸不着…然而,我们的主角,他却做到了,萧炎再创辉煌……
  • 虚有失界的冒险

    虚有失界的冒险

    主角光环必须有。。。。。。。。。。。。。。。。。。。。。
  • 醉梦笑江湖

    醉梦笑江湖

    鲜衣怒马,仗剑江湖,且看一位现代的青少年,如何在血雨腥风的古江湖慢慢求索。新人的我,再次回归,忘各位大神提点。
  • 地傲

    地傲

    取名无能,书名就别吐槽了。介绍……这种事情最不擅长了。不高不富不帅的伪宅男主,为了宅一辈子而拯救人类的故事?什么,你问女主?讲道理,死宅怎么可能会有女朋友?!嗯,感觉差不多,就这样吧。手残+新手,更新速度不稳定,如果可以,请别喷。一定要喷的话,祸不及家人,请不要带上亲属。写作目标是:符合逻辑!科学的不科学!传播正能量!(大雾)以上。
  • 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

    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

    本书共分十章,以及引子和附录。内容包括:早年的憧憬、探索人生、寻觅与追求、创作高潮、艺术之神、走向人民、世纪之交、最后的岁月等。
  • 富甲天下:宠妻无度

    富甲天下:宠妻无度

    她只是现世一个快步入30年华的外企财务主管一朝穿越却成了龙云王朝苏府一胸无点墨的大小姐苏漓珞,但就算如此也不能阻挡她想富甲天下的心。他是龙云王朝最成功的商人,皇帝忌惮,同行畏惧,虽然他很是成功但独独少了一个陪他共享的人。他们俩的相遇也许是天意。
  • EXO生如夏花

    EXO生如夏花

    她叫李恩路,一次车祸让她的家支离破碎,同样也是一次车祸让她重生到明星鹿凉的身体里,从此在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也遇见了他们。朴灿烈:你可不可以不要什么事都自己扛,可不可以……需要一下我。鹿晗:你要是在这娱乐圈待不下去了,,就退了吧。我养你。吴亦凡:我自认为我算很了解你,直到现在我才发现那不过只是皮毛而已……吴世勋:这就是你吗?说着爱我然后和别的男人纠缠不清?!!
  • 剑仙修炼传奇

    剑仙修炼传奇

    一个人人痛恨的灾星,一个不求上进的蠢才。一个妖孽修成了剑仙,血泊里求生之路。精彩绝伦,要知内容如何请看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