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2900000003

第3章 代序(3)

7岁那年,一个初秋的深夜,一觉醒来的李嘉诚,看到身披青布长襟的爸爸,在昏弱的灯光下,仍在一丝不苟地批改学生作业。幼小的心灵,好生不明,他当时就纳闷:“老师付出很多很多,为什么收获却很少很少?”殊不知,单就生活而言,李家在当地已是小康之家,并无三餐之忧。偶尔也可以有些许多余的米周济乡邻。

李嘉诚出生在这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翰墨的熏陶,闻到的是墨香,听到的是书声,看到的是文房四宝。更从父亲的背影,看到了孜孜不倦的凄苦沉重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李嘉诚聪颖好学,3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论语》。儿子读书的悟性与勤勉,深得父亲的赞许。看着李嘉诚摇头晃脑地背诵之乎者也,邻里个个好生羡慕。多年来内心孤苦伶仃远甚于物质稀缺的李云经先生,终于可以得到丝丝慰藉。至少,几十年的家学得以真传。真可谓后继有人,孺子可教也。

李嘉诚的童年是在旧中国的战乱动荡中度过的。小小年纪的李嘉诚已切身感受到民族的衰落,政府的腐败,时局的动荡,给普罗大众生活带来的深重苦难与磨难。

1932年,李嘉诚进入潮州北门街观海寺小学念书。

三年后,1935年,随父亲转入潮安县庵埠镇宏安崇圣小学就读。他聪明机智,刻苦好学,有时放学后还躲在家中的小书房里如醉如痴、如饥似渴地读书。书成了儿时李嘉诚最好的伴侣。

风雨飘摇中的李家三间茅屋,不时传出琅琅之声。

凡有志之人,无论年长年幼,一旦心里有了远大的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永不气馁的行动。不能肯定此时此刻的李嘉诚有多么远大的理想,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嘉诚隐隐约约感悟到,知识终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也只有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知识,是自己未来全部希望之所在。至少,读书与求知是当时幼小心灵的唯一精神寄托。所以,李嘉诚一有时间就躲在屋里,饥不择食地看书,家中仅有的几十本书,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阅读。一些篇幅短的书,甚至能够倒背如流。

李嘉诚的堂兄李嘉来,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对于李嘉诚的沉迷读书,也是啧啧称奇:“嘉诚要小我十多岁,却异常懂事。他读书非常刻苦,我看过好多次,他在书房里点煤油灯读书,很晚很晚都不睡觉。”看来,不能不承认天才的存在。

正是这位堂兄李嘉来,长期居住在李嘉诚举资兴建的北门街面线巷五号的四层小楼里,直到2005年去世。而与嘉来兄手足情深的李嘉诚,亦曾亲往面线巷致祭。

客观上,童年时代的李嘉诚也绝对没有条件去尽心尽情玩乐。唯其由此,读书成了他最大的乐趣,他最大的乐趣只能从书本中,一字一句中寻找体会感悟。

伏尔泰曾说过“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当然,年幼的李嘉诚不可能完全明白大哲学家如斯深奥的哲理。但是,他却知道,读书的乐趣。他也知道,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不过,与同龄人相比,李嘉诚读的书太多太多了。而这一读书嗜好居然影响李嘉诚一生。直到今天,李嘉诚依然故我,依然手不释卷。

即使有很多书,或其中个别语句,他看不懂或似懂非懂,但他仍能凭他的天赋和聪颖努力去领悟,去揣摩,去思索。当然,他有别人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他随时可以请教自己的父亲老师。

在书房的小小天地里,李嘉诚常常做着状元及第、衣锦还乡的美梦,他对那些肝胆相照,舍身取义,精忠报国的有识之士敬佩不已。

此时的李母庄碧琴,总是充满了安慰与希望,凭着一个贤淑母亲的直觉,她的儿子李嘉诚的将来,一定是一片光明灿烂的天空。至少,一定比同龄人有出息。有时,被儿子读书声所陶醉的庄碧琴,居然忘记自己手中的针线,心满意足地痴痴望着爱儿。这或许是她平时未必时时与夫君爱儿共同居住生活的缘故吧。

多少年后,李嘉诚总能在母亲身上,感受到这慈祥期望、心满意足的眼神。

甚或,这一慈祥的目光,亦成了李嘉诚扬鞭奋蹄的动力。当然,母亲绝然没有料到,她的儿子后来会有如此惊天动地、光宗耀祖的伟业。

读书,成了儿时李嘉诚最大的乐趣,也是李嘉诚最大的选择。虽然,小小李嘉诚也和所有的孩子一样爱玩耍,但出奇的是,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数学成绩十之八九是满分。

儿时的李嘉诚,已经成了小伙伴心目中的大学问家。心思缜密的小小李嘉诚,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夫子。因为,从他的口中,总是可以听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封神演义》、《吕氏春秋》,等等。只是,当时的李嘉诚,不像现在这样,戴着黑框大眼镜。那时的李嘉诚,晃动着大大的脑袋,一双惹人瞩目的大眼睛,闪烁着少年少有的精灵与成熟。

李云经先生一生未能成就辉煌大业,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长子李嘉诚身上。这绝不单单是潮州人的重男轻女使然。李嘉诚亦不负慈父厚望。

李云经先生知道未成年的儿子未来步向社会时,更需要依靠亲朋好友的帮助,同时又不希望儿子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天真幻想,因而时时谆谆教诲李嘉诚,“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人穷志不短”、“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骨气”、“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所有这一切,都铭刻在幼小的李嘉诚的心中,并且,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受益无穷。

李嘉诚从小就表现出读书学习的天分来。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他开心地走到爸爸身边,跟他说:“爸爸,英文不是很难学,我念给你听。”听罢,爸爸流露出一份无可奈何的伤感。

李云经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多少年后,回忆昔日这份伤感,想到父亲对生活的无助彷徨,李嘉诚情不自禁地眼泛泪光,说:“他知道我很喜欢读书,但当时条件不许可。”于是,教育就成为李嘉诚日后要追寻的梦,实践的梦,超越自我的梦。一个圆父亲想圆未曾圆的历史之梦。这个梦是源自内心世界深处,绵亘半个世纪的执着的梦。每有贡献祖国的机会,他都不放过,尤其目睹人民生活在贫困无知之中。

“文化大革命”,国家搞成这样……我想捐钱到汕头做医疗工作,只是想对国家民族有利,但最后都做不到。

这一愿望一直缠绕着李嘉诚数十年,从未间断,从未放弃,也从未动摇。

“祖国在梦萦,河山,多年未亲近。”从60年代到70年代,期待了整整二十年。未曾间断的遗憾,遗憾;未曾放弃的等待,等待。

贡献祖国的机会终于来了。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李嘉诚被邀出席国庆典礼,欣赏烟花时,他既兴奋又激动:“我终于有机会为祖国做些什么事情了。”

在李嘉诚的身上,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种爱是刻骨铭心的,自发自觉的,真心实意的,绝对是无法割舍的。

李嘉诚是校长之子,令学长许幼琨印象极深:李嘉诚小时叫李雨霖,这完全是因为潮州人的乡俗。潮州人小时与成人后,分别用两个不同的名字,不过校内的顽皮的小同学更喜欢叫他李大头,尤其是宽宽的额头,在深邃精灵的眼神外,更平添一份令人敬畏的智慧。

以至于成名后的李嘉诚,也曾被不知后生几辈,不知天高地厚的一个记者戏称过李大头。李嘉诚对此,只是默然以对。李嘉诚望着这个记者,想说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头大不要紧,就怕里面是空的。

李嘉诚对同学、老师非常客气,有礼貌,并未因自己是校长之子,恃势凌人,李嘉诚从来不与同学打架争执或过不去。

李嘉诚读书非常刻苦自觉,读书读到很晚都不睡觉。他儿时的朋友回忆说:“阿诚那时就像书虫,见书就会入迷,见书就会忘记一切。”

莫非幼时的李嘉诚,得天提示,深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教?莫非幼时的李嘉诚,得己领悟,深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

少年磨难

幼小的李嘉诚,除上学外,还照顾父亲的起居,两父子寄住在崇圣小学后面的一所简陋的茅草屋里,这样的房子在当地并无任何特别与突出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门口雕有一块牌匾叫“读月书斋”。正是这块匾牌,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李云经先生与众不同的身份。

曾是李云经学生的许锡丰说:“李校长教过我算术,他下午在房子午睡时,儿子用风炉煮饭给他吃,一餐一碗饭,吃不饱。”他还记得李校长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蓝色长衫,架着一副圆形眼镜,一副十足的满腹经纶的书生模样,平时不苟言笑。但讲起课来,却是抑扬顿挫,循循善诱,滔滔不绝。

李嘉诚在回忆自己少年往事时曾说过:“我的先父、伯父、叔叔的文化程度很高,都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对此,李嘉诚似乎很自豪。

由于生活困苦,母亲庄碧琴与弟妹留在潮州市,而父子二人则徒步大半天到临近的集塘镇宏安乡生活,父亲在当地有六十名学生的崇圣小学当校长,并寄宿在学校内。

1937年,正当李嘉诚怀抱梦想,孜孜以求地陶醉于常人不能理喻的四书五经,之乎者也的枯燥教条而忘我境界之时,一个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悲惨时代开始了,那就是日本大举侵华的战争年代开始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少年李嘉诚耳闻目睹了民族危亡,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乱象和中国人民的苦难,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奋发自强,振兴中华的种子。

李嘉诚刚刚读初中的时候,日军轰炸潮州。迄今,李嘉诚还依稀记得日军投掷的炸弹落在身边的恐怖情景。生与死只有一线之隔,只有瞬间选择,而且是不可能的痛苦选择,是不能由自己决定的选择。

事隔一年之后,李云经先生执教的小学,也在战火纷飞中,不得不关上了破烂不堪的大门。李云经先生又一次尝到了失业的痛苦滋味,而这次更是拖家带口六个人。

1940年秋天,饥寒交迫的李云经一家人逃到澄海县隆都松坑乡,寄居在姨亲家中。之后,不得不再次背井离乡,投奔在后沟小学任教的胞弟家中。然而,身为教书匠的胞弟李云松,也不过是家徒四壁,生活日用捉襟见肘,李云经纵然尚有微不足道的积蓄,终非长久之计。

同类推荐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丰臣秀吉(名人传记丛书)

    丰臣秀吉(名人传记丛书)

    “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本文为你讲述丰臣秀吉。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井冈英豪

    井冈英豪

    为了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继承井冈山的优良革命传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使广大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中记写的英烈,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优秀代表,他们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的事迹生动而又壮烈。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充实井冈山斗争历史读物的内容,而且成为广大青年特别是广大学生的一份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寇乾

    寇乾

    上古的苍茫,下古的动荡。前世今生,一段孽缘,一场战争。扑朔迷离的剧情,荡气回肠的爱情。天地的动荡,造就时代的英雄。“你若成天!我定血染长空”
  • 我要我们在一起

    我要我们在一起

    喜欢的那个人,就像是黑夜里最闪亮的北极星,在你迷失了,困惑了,为你找到正确的方向。在乐芭芘的人生中,仓泽略就是那颗北极星。可这颗北极星由于冷漠孤傲的性格,让乐芭芘觉得极其难以靠近。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如同巧克力一般的守护星降临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有一种选择叫放弃

    有一种选择叫放弃

    本书共分四部分,内容包括:给心灵洗个澡、名人的心情料理、珍惜身边的情感和向快乐许个愿等。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告诉你,学会放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有时,成功就在于善于放弃不必要的东西。
  • 死光计划

    死光计划

    这是一个见证末世来临的时代。“世界遗忘了我,他们离开了我。”“当我重临这个世界的时候,将是一切的终结。”“只有孤独一直伴随着我。”[前期主角还没有获得能力。到了第二卷才获得了能力】
  • 若兮战役

    若兮战役

    若兮是一个现代的女孩,这个女孩爱上了很多女孩都不一定喜欢的武学,若兮因为一本书改变了命运。一本书让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古代战役。若兮穿越,出江湖,为天下惩奸除恶。(注,若兮很漂亮)
  • 校花校草一统天下

    校花校草一统天下

    经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一朝穿越他们是否可以再创辉煌
  • 魔界之神的婚宴

    魔界之神的婚宴

    在男修道院长大,被修道院的牧师侵害,成为魔界的大总管。千面美男,谁也想象不到他的人皮面具后长着的是怎样一张脸。直到遇到温纳哦,他的人生彻底改变。帮助神族找到圣婴,协助神魔两界的朋友,完成任务,同时收获了至高无上的真谛!
  • 名门娇宠:盛爱成婚

    名门娇宠:盛爱成婚

    曾经的乐铖言宠安子熙入骨。到他的公司工作是她从小的梦想,一切都只是为了他。命运弄人,突如其来的一场意外打破了美好。多年后再次相见的安子熙和乐铖言,一个律政佳人,一个商之骄子;一个刻骨铭心,一个早已忘记一切。可还是摆脱不了命运的巨网。她说:“把你的脸迎向阳光,再就不会有阴影。”玉白肌肤的肤映衬下她美得简直是触目惊心:“铖言,我不会再让你离开我。”深情注视,俊美的脸庞全是温柔宠溺:“这次,我会用一生来爱你。”
  •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