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2900000015

第15章 长江塑胶厂(1)

“做生意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创新,二是改进,三是跟风。创新吃的是一招鲜,虽然不易,一旦使出来,却费力少而收获大;改进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虽不易造成毁掉,后劲却很足;跟风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这样做起来较容易,风险也较小,但跟吃人的残羹冷饭差不多,收获亦有限。”

1950年5月1日,22岁的李嘉诚终于辞去塑胶厂总经理一职,尝试创业,在港岛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

创业初始的李嘉诚资金十分有限,多年来的积蓄仅有七千港元,实不足以设厂。他向舅舅庄静奄、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万三千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凑足五万余港元资本,开设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

面对捉襟见肘的资金困绌,李嘉诚从港岛跑到九龙,从九龙找到港岛,寻找自己心目中能付得起租金的厂房。资金有了,厂名有了,厂房在哪里呢?李嘉诚最头痛的问题似乎并不易解决。当时,数十万内地人涌到香港,使香港的楼价一下子水涨船高,房租高得吓死人,李嘉诚手头的资金实在太紧张,他只能找最廉价的厂房,暂且建起厂来再说。李嘉诚从港岛到九龙,跑了一个多月,才在港岛东北角筲箕湾租借了一间破烂不堪的厂房。

今日的筲箕湾已是香港主要的人口聚集地,平日这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但是,五十年前的筲箕湾,却是香港的乱葬岗,这里环境虽然清幽,但是,由于位置偏僻,交通十分不便,仅有的几幢工厂大厦,在海风的吹蚀中,变得斑驳陆离,破旧不堪。也因此,租金相对来讲较为便宜。但就是这样的地方,也让李嘉诚费了一番周折。李嘉诚当然也明白办工厂应该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苦于囊中羞涩,资金紧绌,不得已而为之。几经讨价还价,李嘉诚以月租360元的价格租下了这间千余尺的厂房。这是李嘉诚在人生道路上迈出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1950年5月1日,没有鲜花、鞭炮、来宾祝贺,长江塑胶厂在简陋工厂里开张了,还差三个月才满22岁的李嘉诚,自信满满豪情万丈地对着二十几名员工演讲,宣告正式开张:

我们公司虽小,但我懂得这一行,人家懂的,我们懂更多,我们懂的,人家未必懂。一路一路,我们一定会扩大,会一路变好,你们的收入,也会一路变好!

欧洲偷师

饱读四书五经的李嘉诚取荀子《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意,将厂名定为“长江”。

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形成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未来的长江集团,具有宽阔的胸襟,一个有志于事业的人,理当扬帆万里,破浪前进,去创建宏图伟业。

李嘉诚本性好胜,日本统治香港时,街上行人少,干诺道、德辅道、皇后大道中,行人稀稀拉拉而不是熙熙攘攘。十二三岁的他,只要看到行人就想超越,养成后来走路比人快的习惯,“这是我好胜习惯使然。”他坦言。

其后数年,他艰苦自学,虽然表面看起来,他是削瘦、安静、孤独、不与人同餐也不与人同游的古怪少年,但他观察别人,心里知道,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知识已经超越同龄者,这也让他隐隐感到骄傲。但他提醒自己,骄傲必带来失败,因此他以“长江”为名,告诫自己,要如长江汇聚百川,才能细水长流。

除了长江塑胶厂这个招牌是新的外,一切都是旧的。不过李嘉诚的头脑日日都是新的。

连机器设备都是花最低价钱买来的二手货,甚至三手货,四手货。奇怪的是,这些破破烂烂的设备,在李嘉诚手里捣鼓捣鼓,就轰隆隆地运转起来,开始了新的生命赞歌,成了李嘉诚手中的印钞机。李嘉诚对自己的这点小聪明甚为得意甚为开心。多少年之后,已是世界级富豪的李嘉诚,谈起当年的创业,仍然充满了自豪。

辛苦之余,看着这些将要为他生金蛋的锈迹斑斑的铁疙瘩,嘴角露出丝丝笑意。多年从事推销工作的经验,使李嘉诚对市场动向和产品资讯了如指掌。他确信,塑胶产品具有价廉、耐用的特点,比木材和金属产品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他选择了开发前景广阔的塑胶产业,并以生产塑胶玩具和家庭日用品为突破口,创造自己的产品,发展自己的企业。

在创办与发展自己企业的过程中,李嘉诚尝尽了成功与失败的酸甜苦辣。他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在危难中闯过难关,立于不败之地,在稳步稳健中扎扎实实求发展。

前长实老臣盛颂声,于十年后的1961年加入长江塑胶厂成为股东之一。塑胶厂其后搬往西环士美菲路12号A豪西大厦(麦当劳现址)及西祥街20号。其后,又搬到皇后大道西501号(明辉药行现址)。

白手起家的李嘉诚,除了有幸运之神眷顾外,还有动得勤,转得快,把得准,算得精的脑筋与眼光。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盈利生存空间。那意味着他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他塑胶厂的转轨与进一步发展。

原来,西祥街厂生产的塑胶水桶与洒水壶利润很少,但附近的香港人造花厂,香港第一个搞塑胶花的唐鼎康却货如轮转,年年闷声发大财。于是,李嘉诚的女子第五纵队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隔壁的人造花厂,偷师学艺,从而仿造生产。于是一个虽然不是始于李嘉诚,但必然是因为李嘉诚的塑胶花时代,揭开了战后香港经济复苏的序幕。

像任何身处逆境的人一样,李嘉诚经过一连串痛定思痛的磨难后,开始冷静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市场走向。战后的和平时代,人们对战火的厌恶,对和平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都给李嘉诚的成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种对美好的和平生活的向往,化为对花朵的挚爱。应该说,正是李嘉诚抓住了这一历史瞬间的机缘巧合,才奠定了成就商圣李嘉诚历史地位的坚实基石。

1957年年初的一天,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当代塑料》,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场。

这给了李嘉诚很大的启发与灵感。李嘉诚马上联想到和平时期过着平静生活的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必定在精神生活上有更高的要求。

如果种植花卉等植物,不但每天要浇水、除草,而且花期短,这与当时抓紧时间工作的人们的紧张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如果生产大量塑胶花,则可以达到既价廉物美又美观大方的目的,能很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况且战后百废待兴,昔日破旧的酒楼酒店公司绝对无意以破旧的面目示人,都想旧貌换新颜,无奈资金有限,不能大兴土木,亦因此,需要花饰装扮,这类价廉物美的装饰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而香港有大量廉价勤快的劳工正好用来从事塑胶花生产。他预测塑胶花也会在经过战火洗礼的香港大行其道。想到这时,李嘉诚兴奋地预测着: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一个能够给自己带来黄金的塑胶花时代,就在自己面前。

1957年春天,李嘉诚揣着强烈的希冀和求知欲,登上飞往意大利的班机去考察。他在一间小客栈订下客房,就迫不可待地按图索骥,去寻访那家在世界上开风气之先的塑胶公司的地址。李嘉诚此行的目的,就是摆明车马偷师学艺。

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疲惫不堪地来到这公司门口,看到这家公司的金字招牌,原本喜悦的李嘉诚,突然冷静过来。这样贸然上门,暴露来意,打草惊蛇,必然会令人防范,拒之门外,自己想要得到任何讯息,恐怕都没有那么容易了。

作为厂商,他知道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的保守与戒备。正常的途径,也许应该通过合法渠道,名正言顺购买技术专利。然而,对于刚刚起步的长江塑胶厂这样的小本生意,如何付得起这笔昂贵的专利费,真要讨价还价,恐怕卖了长江塑胶厂,也只能买回一枝花的专利;另外,厂家在如此牟取厚利的畅销时刻,绝不会轻易出卖可以赚取丰厚利润的独家秘技,它往往要等到充分占领市场,遍地开花,盆满钵满之后,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时才有可能考虑出让。

情急生智,不肯善罢甘休的李嘉诚,想到一个绝妙的好办法。细心的李嘉诚看到这家公司正在招聘工人,他去报了名,由于他是没有居留权的亚裔,李嘉诚只能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低薪工人,负责清扫各角落的边毛角料。

好在欧洲人看亚洲人,就如同亚洲人看欧洲人一样,很难分辨得清楚,不然,刚刚还出现在该公司产品展览室的经销商李嘉诚,现在又以工人身份到处走动,肯定会被看出破绽。

李嘉诚只有旅游签证,按规定,持有这种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这位大老板给小老板李嘉诚的工薪仅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知道这位亚裔黑工,为了谋生不敢控告他。好在李嘉诚醉翁之意不在酒,为着自己的“钱途”,绝对不会为着几个钱斤斤计较。

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经过战火蹂躏,劳动力奇缺,这种黑工遍地都是。那时,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严格的移民法管制。可以说,这种举动虽然不合法,但却是合理的,不过要考虑李嘉诚打工的动机,恐怕连合理的成分也不能成立。好在这是50年代,欧洲社会也只是刚刚恢复元气,在美国马歇尔复兴计划的大力援助下,渐渐复苏,普通的人们也只是安于温饱,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扫别人瓦上霜?

李嘉诚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使得他能够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双眼却恨不得像摄像机一样把生产流程,生产工序全部记录下来。从来都没有人怀疑过李嘉诚惊人的记忆力。

老板虽然对李嘉诚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慢条斯理的动作非常不满,但是想到自己给人家的工钱也是少得可怜,不便发作,也就作罢。在工友的眼中,只是十分敬佩这位清洁工,因为他到每个环节,每个角落,都收拾得十分认真,十分仔细,还不时探过头与正在操作的工友打个招呼,有时甚至还十分谦虚地多嘴多舌,问长问短。说起来,有时还真的嫌他多事嫌他烦。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商业探子,又谁能想到这就是五十年后的世界十大富豪之一,商圣李嘉诚。

李嘉诚收工后,急忙赶回旅店,仔细回忆白天工厂的任何一个环节,一个细节,一个特征,甚至一句话,把观察到的一切一点不落地详细记录下来。整个生产流程都熟悉了,可是,属于保密的技术环节还是不得而知。这可是一件大事情,否则岂不白费心机。

假日,早已同工友混熟的李嘉诚邀请数位新结识的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喝酒吃中国菜,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佯称他打算到其他的厂应聘技术工人,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恳切希望这班工友能够给他碗饭吃。酒过三巡,这些热情的工友,便争强好胜地表现自己,炫耀自己,将他们所掌握的一切技术细节,毫无保留地统统告诉了李嘉诚。李嘉诚亦不厌其烦地刨根问底。

李嘉诚悟性极高,大致知道了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诀。当这班狐朋酒友还在等待着李嘉诚这个学徒请喝酒的时刻,大喜过望的李嘉诚早已不辞而别,满载而归。

长江塑胶花开遍香港

随机到达的还有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临行前,塑胶花已在香港市场有售,李嘉诚跑了好多家花店,了解销售情况与市场需求。他意外发现绣球花最畅销,立即买下好些绣球花做样品。

从意大利回到长江塑胶厂后,李嘉诚不动声色地把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们召集到他的办公室,把带来的塑胶花样品一一展示给大家看,随后满怀信心地向大家宣布,长江厂今后将以塑胶花为主攻方向,一定要使其成为本厂的主打产品,使长江厂更上一层楼。

众人看了这些千姿百态、形象逼真的塑胶花,无不拍案叫绝。振奋之余,个个面面相觑,这塑胶花,究竟应该怎么个弄法?又有哪些人喜欢购买这些神奇的塑胶花?但是,李嘉诚并没有因为塑胶花是一个新兴产品,并且被普遍看好而按原来的老路子进行生产。

选定设计人员之后,李嘉诚便把样品交给他们研制,要求他们尽快开发出塑胶花新产品。考察领略欧洲市场的李嘉诚强调,新产品必须考虑八个方面:一是配方调色;二是成型组合;三是款式品种,四是系列搭配,五是成本价格,六是消费者喜好,七是市场推销,八是季节变换。总之一句话,一定要别出心裁,与众不同。

做生意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创新,二是改进,三是跟风。创新吃的是一招鲜,虽然不易,一旦使出来,却费力少而收获大;改进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虽不易造成毁掉,后劲却很足;跟风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这样做起来较容易,风险也较小,但跟吃人的残羹冷饭差不多,收获亦有限。

这里,我们无须责怪李嘉诚当时的侵权作风,因为,当时并没有知识产权法,甚至也没有这样的概念。

当时只觉得新鲜的李嘉诚,回到香港后才发现他带回来的样品,无论从品种,还是从花色方面看都太意大利化了,不完全适合香港人的口味。比如,欧洲大行其道的郁金香,在香港很少有人认识。因此,李嘉诚要求设计者顺应香港和国际大众消费者的口味和喜好,设计出一套全新的款式来,不必拘泥于植物花卉的原有形状和色泽。

同类推荐
  • 哥白尼 伽利略(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哥白尼 伽利略(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哥白尼伽利略》对哥白尼、伽利略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广告大王大卫 奥格威传奇

    广告大王大卫 奥格威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大卫·奥格威一生的传奇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忠实·勤奋努力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 宋朝往事: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巅峰对决

    宋朝往事: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巅峰对决

    本书以北宋末年一段人所共知的改革风波为背景,激情讲述王安石变法时代宋朝的权力格局与自救路径,特别是对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品、人品、学品做了颇见新意的阐述。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三教偶拈

    三教偶拈

    此书是由写儒家王阳明靖难,佛家济颠显圣,道家许真君斩蛟三篇小说合编而成的,借以体现编者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所以取名《三教偶拈》。现存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首有署东吴畸人七乐生的序。
  • 快穿之撩男主是要代价的

    快穿之撩男主是要代价的

    为了钱,林晓晓壮起狗胆去偷拍男神果照,却不想失足把男神扑倒后,携带三位男神一起穿越了,只是男神们为什么都不记得自己,也没有了现代的记忆?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寻找真相和回去方法的林晓晓,好不容易打倒奇葩,虏获男神的心,才发现原来她进了快穿的地盘?爱上男主的游戏?三个男神轮流等她爱?OMG,这日子简直不要太精彩!莫眠:“扑倒本少爷就想跑?狗洞都没开呢。”唐佑冉:“走进我心里了,还想逃?”楼迟君:“你已经偷走我的心了,只能是我的。”
  • 盗墓寻宝记

    盗墓寻宝记

    秋天的一个清晨,温和的阳光照耀在久经风霜的大地上,使得天地间那副消衰的景象变得焕然一新。一位满鬓微霜的中年男子,脸色显得有点沧桑,站在一处寂静的山崖上,看着这无数的山谷中游走的灵气,不禁想起了那本残缺的《盗墓三卷》里面的第一卷《阴阳风水决》开篇部分,嘴里便开始念叨着:“天地间自古有灵气,内聚于山川,外显于风云,是谓龙脉。凡龙脉处必有重宝,盗墓者以罗盘掌八方,分阴阳,勘山河脉理,谓之分金。以口诀观云气,占星野,定龙凤陵墓,谓之寻龙。分金寻龙二术,天下可去其九。此盗墓妙术,历千年而不灭,同道称之谓寻龙诀。”令人诧异的是—这位考古系的大学教授为何念叨着盗墓秘籍里的的《风水阴阳决》。究竟这位教授年轻时经历怎样的旅程,又有那些奇遇呢?
  • 大小姐的贴身灵师

    大小姐的贴身灵师

    一张诡异的照片引发了一连串的连环死亡时间,我暗恋的美女校霸也被迫卷入了这场灵异事件当中,为了救她,我却着了奇葩除灵少年王一灵的道儿……
  • 我的男神叫EXO

    我的男神叫EXO

    【文章纯属虚构】小缓喜欢了EXO将近四年,从2012年4月8号看到SM公司推出新的男团,好奇的点进去看了一下,本来从不追星的她,就这样喜欢了有着12个少年将近四年,2016年,她满怀着梦想,和好闺蜜徐轲来到了韩国,追求梦想,守护自己爱的人,在这段人生之中学会去爱,去恨,去包容,去谅解~
  • 叛国王爷的通敌妃

    叛国王爷的通敌妃

    一天之内,三道圣旨,将云岚王府打入万劫不复之地,满门抄斩!眼睁睁看着父兄惨死,满门身首异处,岚幽心里怨气冲天,恨!恨!恨!悔!悔!悔!再次重生,岚幽发誓,誓死护卫云岚王府,保护父兄安全。什么皇帝舅舅,什么太子哥哥,什么公主娘亲,通通滚蛋。你们不是说我云岚王府通敌卖国嘛,那我就通敌给你看,非要让你们国破家亡不可!冥夜雍王,人如其名,庸人一个。琴棋书画样样不通,刀弓剑戟样样不会。徒有其表,却是草包一个。可谁知,平庸的背后是何等绝世天资!当他们相遇,当强强联手,有谁人能敌?当他们相爱,又有谁能比?五大帝国,龙凤圣主,隐世家族……这天下,到底谁主沉浮?(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通灵王】当混种女遇上通灵者时

    【通灵王】当混种女遇上通灵者时

    我是一个来自现代21世纪的人..我倾国倾城..迷死万千少男..但因为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所以在13岁生日时我必须会到我的世界..原来我的世界是一个通灵者的世界..而我的身份非常特别..我是尊敬的精灵王的转世..但也同时是有许多身份的人..在这里..我找到了我的另一半..但是他真的很欠扁.....
  • 圣道决天

    圣道决天

    “何为天道?若天道如此,我便屠尽诸天。神若挡我,我便弑神。佛若挡我,我便灭佛。如此,以我残躯,换一片青天。”混沌界中,这声怒吼经久不绝。......金凤引魂渡今生,黑龙携戒临异世。三死三生神戒渡,绝世传承天下惊。惨死亚马逊的都市天骄,携家族传承登临异界。不同的世界,同一个天道。平凡之人如何颠覆天道,成为万古唯一的天次行者,开创万古伟业。
  • 缘始与剑的传说

    缘始与剑的传说

    自襄阳大战十八年后,天地灵气异常不断加剧。屈居于汉中的司马缘一直被老爸阻止
  • 地狱众生

    地狱众生

    我们总以为自己在享受红尘,却不知红尘既是地狱,我们都在红尘中欠债还债,生生世世永不休止。在外人看来地球早已灭亡,却不知只不过是上一批囚犯刑满释放,等待着下一批囚徒的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