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1700000005

第5章 先驱者(2)

《少年维特之烦恼》

177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一时间洛阳纸贵。这部作品不但震惊德国文坛,更为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占得一席之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这是德国文学史上具有空前意义的一件大事。虽然当时以及后世对这本书的评价毁誉参半,但各种翻译及模仿的作品却广为流传,盛极一时。

歌德在当时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

具有纯洁而深挚感情的青年,以看透真实的眼光,把身心沉入梦想之中,想要用深思来提升自己,但是由于不幸的热情和毫无结果的爱,他心力交瘁,终于将子弹打进自己的脑袋。像这么简单的故事,竟然产生如此激烈的影响,这要怎么解释呢?

这部书信体小说的故事结构很单纯。爱好自然的少年维特和夏绿蒂相识、相恋,但后来维特发现夏绿蒂是自己朋友的未婚妻,烦闷之余竟然以自杀结束了这段畸恋给自己造成的痛苦。

这位多情的青年和他的这段悲恋故事,好像说出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声。小说出版后大为畅销,一再重印。这部作品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我们几乎无法想象,社会舆论分成赞否两派争论不休;青少年中间流行维特式的黄色背心和蓝色外套;有些青年甚至效仿小说中的主角盲目自杀。整个德国社会都被小说中的悲观主义情绪所笼罩,爱情和死亡成了不可分离的同义语。最后,政府实在无法对这种影响坐视不理,颁布了禁止这部小说继续印行的命令。事实上,在歌德的著作中再也没有第二本书,像《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样带给社会如此大的冲击。这种激烈的反应,一方面的确反映了18世纪后期的社会现象;另一方面书中所表现的主旨,也如歌德所说:“受摧折的幸福、被阻碍的前程及无法实现的愿望等,并非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烦闷,而是属于每个人的苦恼”。也许正是基于此,任何人都会觉得《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是他自己的写照。

这时候的歌德25岁,他已是德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同时代的很多知名人士都蜂拥而至,与歌德交往。

这一年,歌德和一位神学家及一位教育改革家同游莱茵河,途中结识了一位哲学家。

哲学家称赞歌德:“我想了又想,觉得没见过歌德,只听说过他的人,绝无法想象造物者借歌德所表现出来的奇迹。歌德从头到脚都是天才。被现实拘束,无法任意作为的人,只要在歌德身边待一个钟头,就会像着魔一般无法自已。”

在歌德一生中,再也没有任何时期像他这个时候一样,写下如此多的文稿,他形容自己“不写戏剧就如同死亡”,他把现实中遭遇的经验,经过心灵和思想的加工重组,凝结为文章。

我写作的才华,数年来未曾片刻离开过我。甚至白天所想象的,夜里又成为完整的梦出现。睁眼一看,我所倾心的或奇异或崭新的东西,整个地、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我写东西多半在拂晓,不过在晚上或深夜,因宴席或社交而酒酣耳热之际,也可以应他人的要求而拿起笔来。

仔细一想,我这天赋的异禀完全是来自个性的,既不因别人而加强,亦不会受到任何妨碍,因此我想在这天赋上建立整个自我存在的基础。

从1773至1776年之间,歌德创作的作品前所未有的多,其中所涉及的题材也几乎多得不可胜数。有的以牧歌、颂诗、赞歌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有的则以充满感情的书信留传至今,但其中散佚失传的却不知道有多少。我们不知道歌德完成了多少计划,废弃了多少构想,包括《普罗米修斯》等多数已经开始着手的作品都半途而废。这些我们如今就只能看到片断而已。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前后的这几年,是歌德文学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他为解释宗教问题而努力不懈的时期。歌德曾匿名发表了一部涉及宗教的作品,这部作品中他以一位乡下路德派牧师的口吻,阐述了自己对18世纪神学思潮的看法,否定了信条主义、正教主义及合理主义,认为唯有基督教才是正统。在神学论文的内容和形式方面,他倾向于卢梭的观点,并接受赫尔德的意见;但在其他方面,歌德开始有自己独特的立场。这本书的观点认为,基督教义只有建教后一百年是纯正的,后来经过不断地解读和所谓的发展,已经与最初的精神大相径庭。歌德就是基于这种观点对当时的宗教制度加以批评,在这部作品中他只是对这种批评稍加暗示,但在后来的作品中,这种批评已经有了具体直接的内容和明确的指向性。

转折

1775年,是歌德在法兰克福市的最后一年,他又有了新的恋爱对象。她叫莉莉,当时只有17岁。两个人的恋情发展稳定,很快就定下了婚约。但是不同的家庭背景、有差异的宗教信仰及双方父母的不了解,使他们的爱情前途黯淡。何况当时,歌德对自由的爱情和安定幸福的家庭生活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有些悲观的预见,所以他的心理开始动摇。歌德在这年2月给一位女性朋友的信中写道:

亲爱的小姐:

相信你在阅读这封信时,想象中的我是这样的:穿着华丽的衣服,在豪华艺术灯的照耀下,炫耀着身上的装饰品,在赌桌前喧哗吆喝,穿梭在轻松愉悦的交际场合,演奏会之后又是舞会;有着轻浮的兴趣,对金发美貌的少女,发出惊异的赞叹。这些都是由于我平日的嬉笑胡闹给你造成的的假象。我多么想跟你谈谈我内心深刻的感情啊!

在这料峭的二月,穿着灰色皮衣围着褐色围巾的我,虽被寒冷刺骨的朔风所侵袭,但仍隐约地嗅到了春的气息。这充满爱的广大世界在我心中沉潜酝酿,我将努力地工作,用我的诗歌描写青春无邪的感情,用我的戏剧刻画人生的痛苦,用我的画笔绘出朋友们的神态和周围的风景,让我所深爱的人在白色的纸上留下色彩缤纷的姿态。

你能想象这样的我在工作中,脑海里想着些什么吗?飞跃的理想与自我的情感交战着,既渴望享乐又希望为理想而不懈奋斗。

我在清晨时刻,心中突然涌起一个使命——写信给你,和你这样一位善良美好的女性神交,是多么幸福的感觉啊!这才是真正的歌德。

这位女性朋友和歌德自《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就相识相知,但一直都是依靠书信往来,并没有见过面。

这时候的歌德想要离开法兰克福,他想要尝试一下,自己离开莉莉之后是不是还能快乐地生活。此后,在歌德的生涯中,他曾经几次尝试用空间上的别离,来克服精神的危机。

他在一部戏剧作品中,对自己当时的情况作出了如下记录:

我必须离她而去!我为何愚蠢地被束缚着?!何必遭到这种束缚?!如果这样拖下去,我的一切的力气都会被窒息,我所有的勇气都会被夺走,我一定会被拘束得不能动弹。如此在我心中还能留下什么?我还有什么发展可言!我必须飞向自由的世界!

由于某种机缘,歌德终于实现了离开的愿望。1774年12月,歌德认识了魏玛公国的公爵卡尔·奥古斯都。第二年,奥古斯都路过法兰克福,他热诚地邀请歌德到魏玛公国任职,歌德接受了他的邀请。

10月初,是奥古斯都公爵派人到法兰克福迎接歌德的时候,然而使者却毫无理由地失约了。这时的歌德,因为精神状态上的危机急于离开法兰克福,所以使者的失约让他极为尴尬且郁郁不安。父亲见歌德如此,便建议他前往向往已久的意大利。

1775年10月底,歌德动身前往意大利,途经海德堡时,魏玛公国的使臣找到了他,向他说明失约的理由。于是歌德再次改变计划,随同使臣前往魏玛。

冥冥中似乎有一种模糊不清的神秘力量,在牵引着歌德的命运。《我的生平诗与真》中描写了歌德动身前往魏玛公国时的心态:

好像被不可见的神灵鞭打着一般,时间仿佛白驹过隙,拖曳着我们命运的轻车疾驰而过。我们只有壮着胆子,牢牢握住缰绳,时而左,时而右,避过这儿的石头、那儿的悬崖,驾驭着车子。谁知道最后会到哪儿呢?因为从哪儿来,早已经想不起来了。

同类推荐
  •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之乡浙江温州诞生的数学才子谷超豪,少年时期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和抗议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斗争。在迎接解放的特殊战线上,他为新中国保留科技人才和保护设备器材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以他的专长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在数学路上屡建奇功。最难能可贵的是,每当他开出一条通往金矿的新路后,他会把金矿让给助手学生继续挖掘下去发表后续成果,而他则转而根据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去接受下一个挑战,并通过科技前沿的需求来引领数学研究的未来。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文天祥(名人传记丛书)

    文天祥(名人传记丛书)

    他本是一介书生,却在生命最后的几年,成了一个手握雄兵的统帅。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击蒙古铁骑。战败被俘后,他义正辞严,痛斥汉奸和逆臣,并誓死不愿变节,最后慷慨殉国。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在明朝朱氏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日益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随着实力不断扩大,志向也由复仇变为建国乃至征服天下。清爱新觉罗家族自入关后,共历十帝,统治近三百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家族问争斗没有前朝各代激烈,最大的问题在于“华夷之争”下的民族融合。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使封建经济达到了顶峰,但同时,由于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中国在近现代落看于世界发展。
热门推荐
  • 蜜宠医妃

    蜜宠医妃

    行奢华,性嚣张,好胭脂,嗜红衣,慕定王——说得是相府嫡女秦卿。倾城容,脑单纯,小受样,患腿疾,命不稳——说得是大燕异姓南陵王。使异能,会医术,懂驭香,貌倾城——说得是穿越后的秦卿。心太狠,手太辣,性阴鸷,世无双——说得是黑化了的南陵王。女主与男主相遇后——就成了一个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热血故事。也成了一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溺宠故事。更成了一个一对‘弱弱’夫妻,在乱世中共同打造辉煌盛世的故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危城

    危城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来,家也如此,事业爱情也如此,现在人的婚姻危险吗?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为什么自己的男人没钱也变坏?都说女人变坏就有钱,那我变不变呢?因为我没钱!对面的男孩别看过来,长得美不是我的错,也不是我舍不得分你欣赏,小心你的魂掉入我温柔的陷阱!谁说结过婚的女人就不可爱?吸点阳气的阴柔更懂得如何把你魂牵梦萦去……
  • 天界物语

    天界物语

    我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我是神,但我知道我不是,因为神界是那么遥不可及。也有人说我是魔,因为我嫉恶如仇,瑕疵必报。还有人说我是佛,但是这些人叫我道尊。更有人说我是道,可我还看不破道极。妻子说我是一座山,是她最大的依靠。仇人说我是一座山,与我为敌永远翻不过去。后辈们也说我是一座山,因为我是那么高不可攀,遥不可及。难道我真的是一座山么?不!我不是,我更喜欢我的另一个名字,坐山客。山就在我身下,我比那无尽的大山还高,爬上山巅的人,永远爬不到我头上。
  • 走进回族

    走进回族

    本书讲述中国回族的起源、现状、文化、民族特征,介绍中华回乡——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的历史贡献以及回族穆斯林。
  • 燃香纪

    燃香纪

    一个瑰奇的修士大世界,一个无比复杂的大繁华时代,一个遭受环境反噬的严峻历史形势,一种物质之灵体天赋可以进化、吞噬、乃至变异的诡奇修炼体系。少女蓝若水身怀诡异,在自控与反自控,他控与反他控之中辗转反侧,不断顽强抗争,离奇曲折,拉扯出一场各个大势力在资源、环境和力量方面,相互依存又相互牵制的终极争霸角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王朝

    绝世王朝

    一觉醒来,成了一国之君的儿子!局面动荡,自保都难,却还要撑起整个国家?“你说我是跑呢,还是跑呢,还是跑呢...”“一国之君,怎可临阵脱逃?”“就用我的剑,带着手下的将士,杀出一条血路!”“从此,荆棘帝国,开始崛起!”
  • 银光系

    银光系

    如诗如画的岁月,正因有你,我才倍感珍惜。
  • 遇香缘

    遇香缘

    十年前姜羽渃不知何故,被所在的大学开除,后被人强行买到了全球最大的赌城工作,十年后她带着磨灭不掉的记记忆回了国,此时的姜羽渃有着不同的身份,还和三个不同身份,男人有着不同牵连,
  • 后来都不是原来

    后来都不是原来

    我们的人生一开始像张白纸,会在不断地成长中遇见各色各式的人将它图画的五彩斑斓,直至最后,也许可能会被撕碎。在风华正茂的青春里,那些宣誓的人,不知道经年过后会在哪里,最初说好要最后的人也许路还没有开始就选择了分离,形形色色的生活,教会了我们学会成长。韩乔乔,若干年以后你也会明白,不必为任何事情停留,要勇敢往前走,宁可带着伤痛继续选择,决不要轻易的选择放弃,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带着希望继续上路。
  • 心间独宠:倾城大小姐

    心间独宠:倾城大小姐

    她绝色容颜。轻浅一笑魅惑众生同样的容貌不同样的世界当黑道全能公主灵魂完美回归凤浅嫡出大小姐时容貌实力才华又是怎样的惊为天人他嚣狂天下冰冷容颜轻浅一笑众生倾倒当绝城城主遇上倾城绝色大小姐时。。。。。我心不是石只应没遇到化心之人——凤浅念兮我本没有心只应遇到你你便成了我的世界我的心——皇甫绝夜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宁不知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