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1700000013

第13章 晚年生活(2)

我们一生之中,曾详细地思考过自己或他人的事,也看过很多这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我们长久地不停止这种思考,就一定会崭露头角,发出耀眼的光辉。

因此,对我未来的事,不必太在意,我们的祖国有广阔的土地,土地上为我们准备了快乐的家园。而那未知的世界,也早已为我们二人准备了各种事物。到那时候,我们曾经缺乏的都齐全了,同时也可彻底坦诚地爱想爱的人。

歌德虽不赞成教会制度,但对于基督教的伟大文化,还是有着无限的尊敬。歌德希望基督教能“从信仰逐渐接近精神与行为”,这些在《浮士德》及《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他晚年所写的抒情诗中表现无遗。

歌德不断地从事活动,广泛地和他人通信并活跃在各种交际场合中。年迈的歌德既坚持自己的想法,又怕被孤立。他就像“从鬼火磷磷的坟墓中走出的侏儒”一般感到孤独,甚至偶尔会听到自己的声音。

1827年3月,他写了一封信给朋友:

和我关系非常密切的某一个小圈子里,一个个生命在烈焰中焚为灰烬,飘扬在天空中,而所剩余的,只是在燃烧的瞬间,含有某种神秘性的一束束文书。

1828年之后,歌德的健康每况愈下,他的心肌梗死越来越严重,在1830年出现过一次大咯血。1830年,歌德唯一的后裔奥古斯特在罗马患了热病,客死他乡。接到朋友们无数的慰问函之后,歌德沉默下来,他强迫自己专心从事未完成的作品,尤其是《我的生平诗与真》的最后一卷,以及《浮士德》第二部。也唯有沉浸在工作中,歌德才能排遣自己悲哀的情绪。当时,他如此感慨道:

我只要能保持生理上的均衡,其他的事就不担心了,顺其自然吧。身体能思想能行动,还有精神还有灵感,并能将这种灵感写出来,我不应该再担心任何事了。

1831年8月,魏玛人士准备为歌德庆祝82岁寿辰。歌德却躲了出去,他悠游自在地前往乡间。在一片森林中,歌德看到了他曾住过的狩猎小屋,森林观测员记下了当时的情形:

我们非常恬适地到达峰顶,下了马车,在瞭望台上欣赏美丽的风景。这时,曾经在这森林中度过一段美好日子的歌德感慨地说:“要是奥古斯都公爵能与我共同欣赏这么美丽的风景,那该多好!”然后,他说:“以前的狩猎小屋就在附近,我们走路过去,马车就停在这儿吧!”他神采奕奕地穿过森林,找到他熟悉无比、用木材建筑的双层狩猎小屋。小屋里有一道很陡的楼梯直通到上面,我伸出手要扶他,然而差两天就满82岁的歌德拒绝了。他对我说:“不要以为我老得爬不动楼梯了,我还有足够的力气!”他一个人登上楼,进入房间。他说:“那时候,我和我的侍从在这儿住了八天,当时我在板壁上写了一首短诗,我想看看它是不是还在,如果日期还看得见,请你帮我把它抄下来吧!”他带我到西侧的窗户旁边,果然,在板壁上有一首用铅笔所写的诗:

在万峰之上

轻憩

树梢之间

微风悄悄拂过

鸟儿在林中静默

在这刹那间

你也安息吧!

上面的日期是1780年9月7日。歌德轻轻地念着这首短诗,潸然泪下。他取出一条雪白的手帕,拭掉了眼泪,接着用温柔而平稳的声音说:“是的,在那刹那间,也该休息了。”他静默了一会儿,然后叫我一起离开。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从动笔开始,到完稿历经60年。《浮士德片断》的初稿在1775年12月就开始写,到歌德逝世前的几个月,这部著作经过多次的修改、陆续地发表,终于完成。这部书可以说是和歌德的一生相伴始终的,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贯穿他生命的全程,并且随着他生活丰富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一点上,他别的作品是不能与之相比的,因为它们都是片断的、一时期的,不足以表现歌德的全部思想和智慧。如《少年维特之烦恼》只代表“狂飙运动”中少年歌德那种反抗传统的思想;《伊菲格尼在陶洛斯》只能代表意大利之旅后,中年歌德的克制倾向;而“威廉·迈斯特”系列和《我的生平诗与真》只能代表老年歌德沉思反省的清明态度。只有从《浮士德》中,我们才可以看出歌德思想的整个体系与演进,以及他自己宏大壮阔的生活全貌在长时间内的发展动向。因此《浮士德》的涵义至为复杂、深邃,叫人一时难以体会。表面看来《浮士德》似乎极为冗乱,前后有很多矛盾支离的地方,但是,它的核心概念却是一致的、贯穿始终的。

歌德在去世前五天曾写信给朋友说:“我的《浮士德》大致计划始于我的年轻时代,距今已60余年了,情节的前后线索有不尽分明的地方,但纲领却很清楚!”三个月之前,他也曾对这位朋友说过,他对《浮士德》第二部的构想,早在50年前就已经想好。不过,因为一直没有动笔,随着自己的经历渐多,智慧渐丰,之前的构思就变得越来越复杂。正如一棵树,长大了,在主干的四周就会长出许多分支,分支上又会长出许多枝叶。

《浮士德》的故事取自德国的旧传说。这是16世纪一个魔术师的名字。他以魔术和花言巧语到处流浪行乞,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一位教士写给一位星象学家的信中。他提起浮士德这个人,对他花言巧语欺骗他人的行为很是不齿。另外,还有一位法学者在1513年给友人的信中说,浮士德是个卑贱的、骗人的、不学无术的医生。从这两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浮士德在一般人眼中,不过是个以诡智魔术混饭吃的流浪骗子罢了。但到了16世纪末,开始有许多传说加诸在浮士德身上,浮士德开始被渲染成一个能够与鬼神沟通的术士。1578年有一本关于浮士德的书问世,这是最早的浮士德传说总集。同年,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一位作家出版了他写的关于浮士德的故事。第二年,《浮士德博士的生死之歌》在伦敦印行,传诵一时。这些书对浮士德的描述大致都是一样的:一个狂妄不安分的术士,他想拥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和知识,好过一种与一般人不一样的生活,基于此,他与一个魔鬼订定了契约,最后在魔鬼的诱惑下,浮士德沉沦在种种猥亵的享乐中。浮士德这个人,可以代表文艺复兴时人性普遍存在的一个层面,他所希望的生活,正是那时候的人由中世纪禁欲中解放出来以后所迫切渴慕的。

到17世纪中叶,浮士德的传说更为风行。在英国,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被改编成戏剧搬上了舞台。18世纪以前的德国文学皆以法国文学为楷模,到18世纪,德国的许多文人开始另辟途径,想要树立德国自己的文学风格。古代传说当然是文人们首选的文学材料,首先出现的浮士德的故事是以剧本的形式登上德国文坛的。当时,《少年维特之烦恼》正在风行,歌德已是个有名的作家了,他构想了许多作品的大纲,如《穆罕默德》、《苏格拉底》等。同时他从赫尔德那儿认识了古传说的文学价值,对于浮士德的传说,他也特别有兴趣。歌德儿时就观看过关于浮士德的傀儡戏,那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来,歌德写《浮士德》时,将这传说的意义完全改变了。传说中,魔鬼原本是一个神,后来因为邪恶被贬到地狱,成了一个恶魔;但是歌德笔下的魔鬼不是堕落的神,而是一个“否定精灵”,他不辨善恶高下,对一切都采取极端怀疑的态度,他只有极冷酷且趋向于破坏的理智,没有企慕高贵的感性思维。原来的传说中,浮士德最后输给了魔鬼,而歌德的故事中,浮士德通过自己不断地向前努力,改正生活中的错误,获得了自救。

歌德希望借助浮士德,宣扬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在不休止的有意义的活动中去创造经验与美感的生活态度。他认为,这是“唯一的教师”,能为我们指点迷津。这其中所谓的经验就是一切活动与情绪的综合。这种经验要靠思索和活动共同获得,缺一不可。只有思索而没有活动,经验就得不到检验和更新;反之,只有活动而不用思想,活动便会失之茫然,那么,所得到的经验也是不可靠的。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谓异曲同工。

歌德还认为一切生活问题的解决途径,在于朝向高远目标努力的生活态度。他说:“任何疑虑只有活动可以将之消除”。他曾对艾克曼说过:“只有在活动之中,理论与经验才能够相互协调”,不然,“一切的解决都是不着根基、没有基础的”。你不能因为在生活中犯了一些错误或罪恶,就颓丧地裹足不前,如果你一直向前探索,一定就能找到出路。这是歌德始终如一坚持的信念。

浮士德在魔鬼的诱惑下,步入歧途,犯了过错,纯洁的葛雷卿因他的过失惨死狱中,这罪过诚然使浮士德饱尝生命中最沉痛的悔疚。可是,因为他仍要努力致力于“最高生命”的完成,所以不久后又获得了新生。最后他终得救赎,救赎他的不是他对“最高生命”完成到何种程度,而是他在这期间不断前进与追求的生活态度。因此他的每一段生活,都对他的整个生命产生了一种价值。

浮士德本质上是个在矛盾痛苦中挣扎的人,他心中有两个灵魂在不断地冲突,正如歌德自己一样。

哦!有两种精神在我心胸,

一个要分离,

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

一个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世,

另一个却猛烈地想要离开凡尘。

歌德是如何面对和解决自己的矛盾与痛苦的呢?他坚持抱着一种对生命的热忱态度投入变化无穷、永不止歇的生活中,永远前进,经历生活的各阶段,最后达到人格上的一种圆融、和谐、清明的境界。他笔下的浮士德亦是如此。因此,歌德的浮士德已经变成了人类在矛盾、错误中奋斗,以前进不懈地努力获得救赎的一个典型了。浮士德的生活态度是肯定生活的价值,这也正是歌德自己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为苦闷的近代人注入了无穷的鼓励和安慰。在这一点上,《浮士德》就表现出了它超出一般文学作品的特殊意义。浮士德对生活欲望的执著、对生活价值的肯定以及他人格的不断完善发展,正是文艺复兴以后的近代人的精神,近代文化也就是这种精神的产物。

《浮士德》的最大文学成就,是歌德不仅对外在世界的每一种现象都有细腻的刻画,对浮士德灵魂世界里所发生的变化,也有精彩的描写。所有现实世界里发生的一连串事件,都由浮士德内心的斗争加以串联起来。1831年6月,艾克曼在《浮士德》完成的前两星期,曾就这点加以说明:

我们彼此讨论结束的部分,而歌德很清楚地对下面的句子加以说明:

灵界尊贵的人得救了

已经脱离恶魔的手掌

“凡自强不息的人

我们终能将他拯救”

又有天上的爱

将他庇佑

得救的人们

诚恳地将他欢迎侍候。

歌德说:“在这诗句中,包含了浮士德得救的关键,浮士德的内心越来越崇高,越来越纯粹,于是上天伸出了拯救之手,给予他永远的爱。这表明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幸福,并蒙受神的恩宠。这和宗教性的象征是完全一致的。”

歌德最后一次提及《浮士德》,是在1832年3月17日,在他写给一位朋友的信中:

《浮士德》的构想,在我青年时代就有了,只是不知该如何动笔。经过多年的酝酿,我对这部作品的构想,终于日趋成熟,我从自己最有兴趣的场面开始写起。

自发的活动能顺应自然并达到理想状态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这种活动又是基于长时间发展而成的思想,那就更不可能了。即使真正实现,也很难达到完美。我对于读者们将这部作品拿来与之前的作品作对比,并不觉得不安。相反地,将来的读者若能善意地去观察其中的变化,我将由衷地感激他们。在我有生之年,当我认真地将这件事坦述出来的同时,希望能听到回响,对我来说,这将是令我无限喜悦的事。

岁月是残酷的,也许我花了很长时间的努力,才构筑起来的思想建筑物,并没有达到任何目的,也没有任何意义,就像废弃物般被丢弃在垃圾堆中,或埋没在沙丘里。疯狂的行动、混乱的思想支配了整个世界,因此在我手中的东西,我尽我所能引导它向上。朋友!如同你在你的城堡中所实行的一般,我将自己的特性纯粹化。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希望你能将你的工作情形告诉我。你知道,有人也同样花了心血在研究。

请你原谅我的迟缓回信,因为人偶尔会想把自己隔绝起来,把秘密写在心中。

忠实的歌德

魏玛,1832年3月17日

歌德写下这封信之后的第五天,也就是1832年3月22日与世长辞,享年83岁。据艾克曼回忆:“他仰卧着如同睡着了一般,他高贵的脸充满详和安定,他清高的额头,仿佛还继续思考着某件事情……”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海新编著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丛书之一,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杭州创意标点

    杭州创意标点

    白居易是卖萌先生,苏东坡是定位大师;获普利兹建筑奖的王澍自称是个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人,《甄嬛传》作者的笔名“流潋紫”原来是支口红的牌子,手握拳刀的魏立中敢把明末清初的一块品牌摘下来;作者麦家说他连西湖都没有去游览过,而漫画家蔡志忠说自己是生在台湾,死于杭州;吴海燕从西湖荷花获得灵感,张雷把杭州油纸伞介绍给了世界,朱炳仁则要把铜水稻种进联合国大厦……这一个个的杭州创意标点,串起了了本书的访谈和故事。集记者和作家于一身的作者历时一年多的采访和写作,为我们展现了杭州文化创意的精彩和意韵、前世和今生。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张啸林全传

    张啸林全传

    民国初期的上海租界割据,帮派林立,当时的上海滩正处在这样的愁云惨雾之中。张啸林早年在杭州城里就作恶多端,后来闯入上海滩,开赌场妓院、贩毒,心狠手辣,大赚黑心钱,被人称为“三色大亨”。他充当蒋介石的刽子手,杀害革命人士。他还梦想坐上汪伪浙江省长的“宝座”,卖国求荣,做日本人的走狗。贪婪的本性使张啸林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随着张啸林叛国举动的愈演愈烈,国民党的不安与日俱增,蒋介石亲自指示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予以制裁。最终,死在军统派去的杀手林怀部手上,从而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
热门推荐
  • One Basket

    One Bask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二年的等待

    十二年的等待

    “我们从来没有相遇,没有相识,没有相爱,”王安然虽说是现在的演艺界中的一线女星,可是她心底一直都住了一个人,可笑的是,那个叫做徐漠的男子从来没有见过她,而王安然也只是徐漠的粉丝而已。
  • 末世之进化风暴

    末世之进化风暴

    在无边的黑暗里,众多的未解和神秘静静地守候,等待那只探索火炬的亮起,恐怖的丧尸,离奇的事件,残暴的人性,隐藏的真相,神秘的奥特曼……那些沉睡在未知世界里的人和事在渐行渐近的好奇下,缓慢开启岁月的封印,褪去寂寞的外衣,展示出一幕幕尘封已久的画面……
  • TFboys霸道王俊凯

    TFboys霸道王俊凯

    天塌下来有我盯着,林千羽,不要伤心,你还有我王俊凯,我不会让别人在有接近你的机会,我王俊凯一辈子都会守护你林千羽,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污蔑你,误会你,只有我王俊凯不会污蔑你,伤害你,欺负你,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王俊凯,永远都会相信你·····,要记得你还有我,还有我保护,相信你。
  • 重生之极致冷血

    重生之极致冷血

    前世:二十年前母亲莫名其妙的去死,父亲性格大变,总是变着法子折磨她,那种变态的折磨方法甚至演变成了拿起刀让她杀人,就这样她度过了二十年变态血腥的地狱生涯,让她从一开始的天真无邪变得冷血残暴。直到有一天真相浮出水面……她拿着起誓过的月魂匕亲手杀了她的父亲……今生:前世40年,她是傀儡,杀人的工具,她冷血残暴丧失人性,回到过去,她只想谋一段真情平平淡淡细水长流的过下去,奈何真情天难觅。(注:女主不白莲花,属于为达利益誓不罢休,冷酷无情型的。本文不是一开始就强而是慢慢变强的,里面涉及的方面很广,至于男主由大家投票决定吧!)
  • 温故他以南

    温故他以南

    我们总是在很多年后才会记起那些年后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回忆有时是折磨人的开始,时间过后又在不停对着你喧嚣。难过吗?难过的,真真实实的难过的。你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相诺却不会想到事情的变化,往往使人痛苦。我心中曾经使之余命的爱,那个刻在心里的名字,我是否该去触碰还是封闭;当一切随之发生,多年后的我们还是会在不期而遇,即便封闭还是要触碰。你不是你,他不是他,我不是我,一切都将在。
  • 穷人奋斗

    穷人奋斗

    一农村小伙子因为父母的离异而从小生活在黑暗中,他恨透了父亲,恨透了母亲,然而黑暗中还有着那么一点曙光再照耀着他,让他知道这世界需要的是什么。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爱,也不知道爱所谓几何的他,在社会混迹了几年后。渐渐的懂得生活的无奈,生活的坚强,生活的快乐。再经历了一次离别痛苦后才坚定自己心中的曙光,为了情义拼了命,为了她而奋斗,更是为了拥有一个完美的家。
  • 伦敦秘恋

    伦敦秘恋

    都怪她意气用事,一气之下就拿鞋跟去钉那墨镜男。要钉的是别人也就罢了,偏偏还是个身后带着清一色黑衣壮汉的墨镜男!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此扛上冰面男。是割地赔款,还是拟定条约日后再议?不日人家开口就要三百万……英镑!吓死人!“爪子一万,蹄子两万?”她鄙夷,“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好!”某男沉声应道。
  • 二酉缀遗

    二酉缀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百年寂静

    百年寂静

    神秘的碎星团引导主人公走上了一条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