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1700000001

第1章 青少年时代(1)

双亲

1749年8月28日,歌德诞生于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市,他的全名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歌德的祖父原本是法兰克福一家服装店的老板,因为在法兰克福谋生困难,后来举家迁往奢侈品工业发达的法国,在里昂定居下来。168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废除了1598年颁布的保护新教徒信仰与政治自由的“南特赦令”。歌德的祖父和其他新教徒一样被迫离开法国,回到法兰克福。后来,他兼营一些葡萄酒生意,家境逐渐殷实,死后留下了相当可观的财产。

歌德的父亲约翰·卡斯帕·歌德学法律出身,获得学位后在政府部门任职。

歌德的母亲是当时法兰克福市市长的女儿,她与卡斯帕在1748年结婚,先后养育了五个儿女,但除了长子歌德和次女科尼丽亚外,其余都夭折了。

歌德家在法兰克福的房子很大,但年代有点久远,距当时的法兰克福市政厅不到100米。这幢建筑物本来分为两部分,1755年卡斯帕为使内部统一和舒适,对它进行了改造。第二年,改造后的房子外观豪华气派,室内布置精致典雅,每一处细节都充分彰显出主人的富裕及教养。卡斯帕爱好收藏,每个房间,甚至是传达室都摆放了很多他游历各地时带回来的艺术品,更别说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和满置当代名艺术家作品的陈列室了。

《我的生平诗与真》是歌德的一部自传体性质的作品,在头几章中,歌德以散文形式,忠实地描述了他幼年的生活环境,他回忆道:

幼年时代,家中最惹我注目的是父亲用来装饰前厅的一系列罗马风景画。三楼有一个房间,窗子面向西,窗外树木高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喜欢这个房间,它诱发了我的一种近乎憧憬的心情。从这儿往外看,视线可以越过庭院和碉堡,一直延伸到西部的美丽平原。夏天,我多半在这个房间里做功课,并盼望午后的雷雨。因为窗口朝西,我每每注视着落日的余晖,百看不厌。同时我还可以看到邻居们在庭园里散步,照拂花草,或者小孩子们嬉戏玩乐,客人们闲聊谈天的场景,有时还可听到九柱戏(竖立九柱,用球撞倒的游戏)的球滚动,击倒柱子的声响。日复一日,我的心里便萌生了寂寞与憧憬,这些感情以及我性格中天生的执拗和敏感,与日俱增地左右着我。

家庭环境与歌德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关系,而法兰克福整个城市的氛围也对歌德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幼年的歌德总是被故乡那些狭窄的巷弄、特殊的传统习俗和小市民的活动所吸引。在《我的生平诗与真》中,他怀着深切的爱,详细地描写了美因河静静流淌的河水、两岸居民的日常工作和娱乐生活。市政厅的圆顶建筑物和童年玩耍嬉戏的市集广场,无一不在他心中留下鲜明的难以磨灭的印象。歌德年老时,还能清楚地回忆起童年时法兰克福发生的一些大事。

要从《我的生平诗与真》一书中具体勾勒出歌德父亲卡斯帕的性格恐怕十分困难,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歌德之后的一些诗作中看出端倪。歌德有两句诗是这样的:

得自父亲之性格禀赋

即人生真实之向导。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歌德的性格很大程度上遗传自他的父亲。甚至随着年纪日长,他的生活方式、对诸多问题的看法,以及对秩序的爱好也逐渐与父亲接近。尽管歌德总是避免描述父亲的性格,但他曾经屡次提及父亲对自己及他人严格的要求,这对歌德的成长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

与父亲的严肃性格完全相反,歌德的母亲是个“随时都明朗快活”的女性。他们年龄相差悬殊,歌德出生时,母亲18岁,而父亲已经39岁。母亲对日复一日长大的孩子充满了惊喜与好奇的感情。在父亲的严厉和孩子的叛逆之间,她就是那作为缓冲的柔弱葛藤,善解人意而充满幻想。

歌德从父亲那儿承袭了坚忍不拔的精神,从母亲那儿则继承了乐观、幽默、空想等禀赋。

少年时代的歌德并没有很多玩伴,与他关系最亲密的是他唯一的妹妹科尼丽亚。1773年,科尼丽亚嫁给了歌德的一位律师朋友,一段短暂的婚姻生活后,她在1777年去世,年仅27岁。

对于妹妹的回忆,歌德曾这样写道:

我与妹妹科尼丽亚自小就生活在一起,她只比我小一岁。我们既是兄妹也是最亲密的朋友。小时候不管是游玩,还是做功课,我们都是在一块的。我们受到的教育也是一样的,几乎到处都有人误认为我们是孪生兄妹。这样的共通与信赖,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它一直保存在我们之间。青春年代的一些困惑和因此而发生的种种错误与迷离,我们兄妹都是携着手共同承担的。

歌德少年时代的教育,大部分由父亲亲自督导。但依当时上流社会家庭的惯例,歌德的父亲也聘请私人教师教孩子一些必要的专门科目。少年时代的歌德似乎在语言方面有着极为惊人的天赋,他那时已经开始学习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英语及意大利语等。这些才能我们可以从至今尚存的歌德的拉丁语、希腊语练习簿中找到根据。歌德10岁时,已经阅读了《伊索寓言》《鲁宾逊漂流记》《天方夜谭》等名家名著。

除了学问修养外,歌德还同时接受法兰克福市势力最大的路德教派的宗教教育。他必须按时参加礼拜,每天研读《圣经》。多年以后,歌德成了多神论者,但他依然承认自己的宗教素养大多来源于《圣经》。

时局动荡

1755年,歌德六岁的时候,一件异乎寻常的世界性悲剧发生了,那就是里斯本大地震。据后世统计,这次地震的震级为里氏9级,地震还造成了海啸和火灾,死亡人数高达6万人至10万人,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里斯本大地震深深震撼了年幼的歌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造成了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和深远影响。在《我的生平诗与真》中,歌德这样描述道:

我少年时心境的安宁,因一场惨绝人寰的天灾而首次受到深切的震撼。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发生大地震。已经习惯于和平世界的人们表现出了巨大的惊恐。这个商埠兼海港的美丽城市,突然遭到史无前例的可怕的灾难侵袭。大地摇撼,海水汹涌沸腾,船舶互相撞击,房屋崩塌,众多建筑物化为一片瓦砾。裂开的大地似乎喷着火焰,烟与火焰弥漫在一片废墟之上。前一刻还活得快快乐乐的六万人,瞬间化为冤魂。或许似乎只有这些对这场灾祸已失去意识和感觉的人,才是最幸福的,而留下来的人往往陷入痛苦之中,不得解脱。灾难过后,一直隐匿着的因这场变故而逃脱出来的罪犯,大肆骚扰这劫后余生、尚残破不堪的都市。幸存的人们,面临着劫夺、杀戮以及大自然无涯无涘的暴虐。

从各方面传来的越来越详尽的灾难消息,使人们的心为别人的不幸而震撼,同时也为自己以及家人而忧虑。真的,我的一生中再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件,恐怖传播得如此迅速,如此激烈。

我也被迫听到了不少有关这一切的情形,它使我的心受到了深深的震动。在我曾经的观念里,天地的创造者及维护者——神——是睿智而仁慈的。可是现在他正邪不分地将一切统统毁灭,这样的事实说明神根本就不是万物之父。我那幼弱的心灵,为了与这样的印象抗争而努力挣扎。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哲人和学者之间都不能有一致的看法,我的心灵得不到安宁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

1756年,歌德7岁的时候,七年战争爆发。这是一场争夺殖民地和海外领土的战争,双方都毫无正义可言。但人们为了政治立场,是非不明地偏袒一方。这又深深地动摇了歌德的信仰之心,他开始真正察觉政治对生活的影响。

如同6岁时,里斯本大地震使我对神的慈悲产生怀疑一样,我开始因腓特烈二世所带来的战争而怀疑大众的公正。我生性容易敬畏别人,如果不是有巨大的震撼,我决不会对某种可敬的信仰发生动摇。可惜的是,我所看到的良好的风俗习惯和绅士之礼,都不是出自内心,只是为了维护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而遵守的一种规则。人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反复考虑的是别人会对这件事持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我一直以为世间的人们都是堂堂正正,凡事都能下公正评价的。而如今我所经验到的,却恰恰相反。最伟大的、最显著的功绩,遭到诟病,受到敌视。最崇高的行为,纵然未被否认,却被歪曲、被唾弃。

如今细细想来,我似乎就在这个时候,萌生了对大众的蔑视感。这样的心情在我心中形成了一个症结,终我一生也未离开过我。不过很久之后,我靠着见识和教养将它稍加矫正过来了。

法兰克福市最终也受到了战火的波及。歌德家的房子被迫开放给占领法兰克福的法军军政长官多伦伯爵,以供他作为处理及调解各种争端的场所。歌德的父亲一向拥护普鲁士,此刻被法国人包围在自己家中,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件很悲惨的事。虽然多伦伯爵是个艺术爱好者,很喜欢老歌德的那些收藏,但仍不能改变主客之间相处不融洽的僵局。

歌德在《我的生平诗与真》中提及,伯爵住进歌德家的最初几天,便把法兰克福市当时最著名的画家全部邀请过来,有意让他们为自己继续从事创作。

歌德从小就认识这些画家,而且经常拜访他们的画室。多伦伯爵和画家商量画题、订画、交画的时候,歌德经常在场。当交的是素描或草稿时,他总是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使得年纪尚小的歌德得到了画家们的一致称赞。成年后的歌德,在鉴赏画作上有很深的造诣,不管是取材于圣经故事、世俗故事或者神话故事,他总能用一句话正确指出那些画里所表达的是什么。

法军占领法兰克福市,对歌德的另一个影响在戏剧方面。当时为了慰劳法军,法国剧团到法兰克福市公演,歌德由外祖父那儿要到招待券,瞒着父亲,经常前往观赏。这期间,他不仅观看了很多著名剧作家的作品,而且与演员们打成一片,学了一口流利的法语。那些戏剧与孩童时代看过的木偶戏一样,培养了歌德日后对戏剧的浓厚兴趣。

这期间,歌德也开始尝试写诗,他自己也说是“从10岁前后开始作诗”的。1757年年底,他曾写了一首祝贺辞给外祖父,这祝贺辞的最后四句已俨然是一首完美的诗了。

1758年,歌德曾罹患天花,直到老年他的身上仍有那时留下的疤痕。

1759年,歌德开始尝试以各种题材作诗,包括与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杂诗。他把这些诗作编辑成册献给父亲,但是可惜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散佚了,只有一些片段被保留下来。

求学

歌德16岁时已经通读了当世的很多著作,他对于学问以及实际生活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种种新事物,已经有了大体上的概念。

歌德从小便显露出在文学艺术上的过人天赋,按他自己的意愿,他非常希望向诗人海涅等人请教和学习,可是他的父亲却坚持让歌德前往莱比锡修习法律。

歌德一家虽然跻身上流社会,父亲也是帝国的一名公务员,但是他终其一生也只是个虚有名衔的顾问官。卡斯帕不免有些不甘心,出于一种补偿心理,他希望儿子能在政治上出人头地。而在当时,要当一名高级行政官,到莱比锡大学修习法律,是最便捷的路径。

年少的歌德对于父亲的安排很不高兴,但也没有办法反抗,他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黯谈。不过,能够离开家乡到一个未知的世界,这似乎是歌德的意外收获。他把外面的未知世界想象得明亮快活,带着类似“解除枷锁”的心情和对未来无限的憧憬,踏上了他乡求学的道路。

歌德来到素有“小巴黎”之称的莱比锡时,恰巧碰上一年一度的大市集。脱离父亲约束、初到莱比锡的歌德兴奋而快乐。在他当时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上,有这样的比喻:

好像一只自由的鸟,

逍遥在美丽的林中,

享受着明媚风光。

扬起双翅,

唱一曲小歌,

飞过一片翠绿的树丛……

市集结束了,活泼和热闹也终将过去,市街恢复了本来的面目。洛可可风的建筑物带着一股庄严的气氛,整个城市繁荣的商业活动,规整的市容,都让歌德耳目一新。但是,渐渐地,当歌德适应了这个城市骨子里的浮华和奢侈,最初的那些憧憬与新鲜感,就变成深深的失望了。

莱比锡大学的老师教授的那些法律讲义,歌德早已能倒背如流,自己抱着一腔期待前来求学,得到的却是已经掌握的知识。这使得歌德大受打击。他逐渐认识到,所谓德高望重的教授,其实有很多抱残守缺者,他们所教的许多东西,早已被时代证明错误或无用,这要让年轻人如何在理论与现实之间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彷徨迷惑。哲学也困扰着歌德,自小就树立起来的一些观点和理念在这里几乎全部被推翻。这种否定过去,否定自己的现实让歌德十分苦恼,他曾在作品中写道:

这种对自己的不断否定,日渐使我不安,最后终于使我陷入绝望中。我手边有少年时期的一些作品,我一直认为它们很杰出。一方面我是想靠它们博得一点声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以为有了它们,就可以更确实地看出进步。但是我所处的状况是凄惨的,我被要求完全改变自己的想法,简而言之,他们要我与过去我所爱的,认为好的事物断绝。经过种种烦闷,结果我对自己正在写的作品,以及已完成的作品感到懊丧。于是有一天,我将诗、散文,还有构想、草稿、大纲等全部付诸一炬。

同类推荐
  • 红顶商人胡雪岩(全集)

    红顶商人胡雪岩(全集)

    马云、王石、冯仑、潘石屹强烈推荐!讲透中国传统政商关系的至高经典。经商的看到生存的安全边界;从政的看到权力的雷区所在。大清首富胡雪岩,幼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稍长,入钱庄干杂活,扫地、倒尿壶,得老板赏识,提为跑街;遇贵人王有龄(浙江巡抚),资助其开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很快成为杭州巨富;王有龄兵败自杀,胡雪岩改投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门下,长袖善舞,眼光独到,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垄断金融,操办洋务,阻击外商,筹措军饷,30年间扶摇直上,直至富甲天下,得慈禧赏黄马褂穿,赐紫禁城骑马,授二品官衔,大富大贵,无人能比;更乐善好施,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一夜之间风云突变,慈禧下令革职抄家,积攒多年的隐患全面爆发,三天之内一贫如洗,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两年后郁郁终老,埋骨乱石丛中。
  • 文武全才明君:刘秀

    文武全才明君:刘秀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赤帝下凡、韬光养晦待勃发、出巡河北蛟龙入海、羽翼渐渐丰满、横扫千军如卷席、君临天下等。
  •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李叔同与苏曼殊,看似人生缺少交集的两个人,却都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由热衷革命到心灰意懒,摆脱俗尘,遁入法门。本书以详实史料、细腻文笔,倾情抒写了李叔同和苏曼殊传奇而绚丽的一生,带你深入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品读他们人生中的聚散离合与悲喜情愁,还原最真性情的两位多情才子。
  •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陈一坚自传》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职业笨蛋

    职业笨蛋

    无限穿越,永无止境。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自以为倒霉的幸运儿的故事。这是一个毫无准则的故事。“我承认我很倒霉,但别将你的包袱丢给我。”
  • 最强代打系统

    最强代打系统

    软件学院大学生程续缘,毕业旅行时,在越王墓无意间发现了“最强代打系统”的终端,一枚金色指环。从而穿越到天玄大陆,开启一场另类搞笑的修炼之旅。原来勾践三千越甲可吞吴是找到代打?哎呦,这小子太厉害了,不怕,哥有代打附体!铁柱,你也太没职业道德了吧,才代打到一半,怎么就回魂界了,这不是坑爹啊!我要投诉!我去,原来李白大大能动手绝不动嘴,还这么暴力,简直亮瞎了!
  • 太上洞玄灵宝四方大愿经

    太上洞玄灵宝四方大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游的后现代生活

    西游的后现代生活

    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经成佛。本书借鉴西游原版人物性格,将时代延伸到社会日新月异,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广告公司作为载体,通俗易懂的故事作为吸引读者思考的一种方式,透视出现在职场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管理上的种种误区···一个是睿智而又成熟的领导者风范,一个是有勇无谋的广告界青年,一个是可爱且聪明的应届毕业生,一个是踏实又稳重的人力资源经理······四人经过介绍,面试,试用等个不尽相同的环节终于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其间引发的问题用故事来启发人们思考,作为一家公司应该怎样才能实现最人性化的管理?作为职场中的一员,应该怎样把握工作和生活的和谐?当人性的弱点暴露之时,又应该怎样合理的调节?相信本书会让正在迷茫的你恍然大悟!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九十年代的人一份期盼,八十年代的人一份思考,七十年代的人一份欢笑,六十年代的人一份回味···最后,再宣传一下~~~这是一本可以让你思考的故事锦集一本可以让你学习的智慧背囊一本可以让你深思的管理之道一本可以让所有的人值得一看的西游的后现代生活!
  • 花妖曼珠,叶妖沙华

    花妖曼珠,叶妖沙华

    在很久很久以前,妖界住着一对男女妖精。男子名为叫沙华,女子名为曼珠。他们是守护在碧落地的精灵。碧落地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起初,花与叶是相连的。花妖便是花的化身,叶妖便是叶的化身。彼岸花的前世今生。花妖与叶妖以及天界上仙的爱恨纠葛。她与他本该是一对妖精眷侣,但却因为触犯天条而失去记忆。他想,这样也好,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却岂料奸人从中阻隔,让她与不期而遇的天界上仙触发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情缘。他内心苦涩,却终不曾说出真相。最后,他以一己之身成全他们。元神俱灭之时,她终于醒悟。他与她,是否今生已无缘。
  • 武气大陆之战神崛起

    武气大陆之战神崛起

    修武体,练武精,转混元,定乾坤,融天地,集尊圣,踏仙神!此乃修行之道!
  • 国王是怎样炼成的

    国王是怎样炼成的

    洛欢本以为能安心做个大地主,从此终老于乡间,但老天却不愿让他如愿,一场内乱让他走上了他从没想过的道路.....
  • 地巫导师

    地巫导师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名叫杰尔斯熳的地巫导师为了和平开启大魔法世界的故事。(温馨提示:此乃练笔之小说,入坑有风险。)
  • 神仙啊神仙

    神仙啊神仙

    十世金蝉为何惨死流沙,齐天大圣为何不被斩杀,水军的天蓬为何闯入月宫,卷帘为何打碎琉璃灯盏,是疯狂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敬请看洪荒特别小说《神仙啊神仙》(本书参照银魂一些人物设定)
  • 九灵刀神

    九灵刀神

    九灵神刀出,天下万物皆伏首!神刀一出无与争锋!九灵刀魂齐聚,神刀出,屠尽天下奸恶!无尽杀虐,清得这浑浊的的世界!得刀魂传承的邓留杨于剑道之中成就刀道,踏上刀道巅峰,成就一代刀帝!侠之大道,搏得几多红颜心许!一人一刀,闯游九灵大陆!携美而行,终成一个个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