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6800000011

第11章 华枝春满(3)

后世草书名家,有宋·苏轼《醉翁亭记》、黄庭坚《诸上座帖》、米芾《草书九帖》、蔡襄《草书二诗帖》,明·祝允明《前后赤壁赋》、文徵明《滕王阁序》等,明末清初的王铎则一反常规、另辟蹊径,后自成一家,其章法影响后世亦大。此等大家于草书上造诣颇高、别具一格,为草书之代表人物。

5.行书

行书,即行体书法,亦名“行押书”,行书从楷书演化而来。唐·张怀瓘云:“务从简易,相间流行。”宋·姜夔《续书谱》云“行出于真”,行书特征是“非真非草”,介乎真、草之间。从楷书到今草,较自然形成了行书。宋代的《宣和书谱》中就有“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间者,行书有焉”之语,可知行书之特征。二、历代书法家及其作品前面,我们就五大书体以及它们的流派讲述了一番。接下来,我们再以年代划分,分别讲述一下各个朝代的书法特色,以及同时代的书法名家,并就他们的代表作品略加评述,以增趣味。

1.两汉时期

我国秦汉时期,汉字的变迁更为剧烈也最为复杂,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李斯所书《泰山》、《琅琊》、《峄山》等石刻,即是“小篆”典型。另外,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亦萌芽。书法家可谓人才辈出,此一时期的书法成就影响后世极为深远。

秦汉书法遗存今天的有帛书、简牍书,还有壁画、陶瓶及碑上的刻字。汉代的石碑艺术在这一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西汉碑刻虽少,而东汉则有“碑碣云起”之兴盛现象,可见书法在当时的成就。这一时期出现不少好的石碑,如以《张迁》为代表的“方劲古朴类”;以《曹碑》为代表的“飘逸劲秀类”;以《礼器碑》和《前史晨碑》、《后史晨碑》为代表的“端庄凝练类”等著名的碑铭。

至汉时,篆、隶、章草均有成绩,如此时已显露行书、正楷的端倪;而且,由于书法艺术在秦汉时代的昌盛,在这一时期的篆刻作品亦是十分精美的,并出现了各种印章。

(1)史游

史游,西汉元帝时人,官至黄门令。曾解散隶体而求速书,但存字的梗概,损隶书的规矩,但求书写纵任奔逸,而大胆打破隶书书写之章法,因作《急就章》,故后人称其书体为“章草”。因草创而成的字体,故称“草书”。

《急就章》,汉·史游撰。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说:“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王愔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

其书自始至终,无一复字。文词雅奥,亦非后世蒙学诸书所可及之。旧时曾有曹寿、崔浩、刘芳、颜之推《注》,今皆不传,唯颜师古《注》一卷存世。后有王应麟补注之,厘为四卷。

《急就章》今本34章,此书不是简单地把许多单字放在一起,而是有意识地加以组织,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变成韵语,多数为七字句,这样学童在学习认字的同时还能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全书取首句“急就”二字作为篇名,“急就”就是速成的意思。这是一本速成的识字课本,全书共收2016字,没有重复的句子,文辞雅奥,是后世蒙书少能匹及的。

从周秦到汉中叶,可以说是以《史籀篇》为代表的蒙学教材流行时期。从汉中叶到南北朝时期,史游的《急就章》盛行,是当时主要使用的蒙学教材。而“自唐以下,其学渐微”,《急就章》的主流地位渐被新出的《千字文》所替代了。

汉代时期,先合秦代《苍颉》、《爰历》、《博学》等三书为《苍领篇》,作为蒙学教材。后来又有《凡将篇》(司马相如作),《急就章》(史游作)、《元尚篇》(李长作)、《训纂篇》、(扬雄作)等书先后问世;后来又把《苍领篇》、《训纂篇》、《滂熹篇》合为一书,称为《三苍》(也称为《苍领》),这些书都是汉初《苍领篇》的继续和发展,而《苍颉篇》文字又取自《史籀篇》。

颜师古本比皇象碑多63字,而少“齐国”、“山阳”两章,只有32章。王应麟在《艺文志考证》中以为此二章起于东汉,或许最为精确。其注考证广泛,足补师古之缺。别有黄庭坚本、李焘本、朱子越中本等,诸本字句小有异同;但王应麟所注,多从颜(师古)本,以其考证精深,较他家更为有据可证罢。

(2)钟繇钟繇,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他工于书法,师承曹喜、蔡邕、刘德升,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各体兼能,尤精于隶书和楷书。

他的书法从学习汉隶入手,但改进了“蚕头凤尾”的写法,使字形更为方正平直、简单易写,点画颇多奇趣,结体茂密修长、飘逸萧疏,已具楷书面貌,他也因此成为汉字由隶入楷的主要代表人物,故后人有奉他为“楷书之祖”者;他与张芝、王羲之齐名,故并称为“钟、张”或“钟、王”,梁武帝萧衍评其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钟繇的书法真迹早已失传,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都是后世临摹本,《荐季直表》和《宣示表》是摹刻中的佼佼者,从中可以看出钟繇书法的精神与意趣。此二表布局空灵,结体疏朗,字形略扁,带有隶书的痕迹,虽结体、法度尚有不成熟之处,似不如晋、唐楷书那般工整端正,但天真无邪、古朴盎然,自有妙不可言处,故为后人所推崇。

钟繇在书法上下过大苦功,曾自称:“吾精思书学三十年,坐与入语,以指就座边数步之地书之,卧则书于寝具,具为之穿。”可见其矢志于学。相传,有一次他在著名书法家韦诞家中看见一篇蔡邕论笔法的文章,苦求不得,以至到后来“捶胸吐血”,还是曹操用“五灵丹”救活的;等到韦诞死了之后,“繇阴发其冢,始得之,书遂大进”,可见他对书法的执著和专一。他能书写隶、楷、行、草等各种字体,尤其善长楷书,开“由隶到楷”之新面貌。

他的楷字较扁,近似隶书,笔画清劲遒媚,结构茂密,笔画峭薄修长。今存《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还示帖》、《力命表》、《墓田丙舍》、《调元表》等帖,为晋、唐时的临摹本。

他的书法“丰润有致、刚柔相济,且古雅幽深,备尽法度”,被誉为“秦汉以来,一人而已”,甚至后人奉他为“楷书之祖”。

钟繇的书法主要学曹喜、刘德升和蔡邕;他的正楷书法独步当时,自言“精思学书三十年”;其所作字体,秀美典雅、幽深无际,故能超人一等。

他所处年代正是隶、楷交错变化之时,正如元·袁裒《总论书家》

中所说的那样:“汉魏以降,书虽不同,大抵皆有分隶余风,故其体质高古。”因此,在他的楷书之中带有浓厚的隶书意味。

他的小楷书法,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朴实,笔法则清幽俊劲、醇古简静,质地淳朴。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他:“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又说:“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他的书法绝妙无比,后世对他的书法推崇极高。

对于钟繇的书法,历代多有评论,王僧虔说:“钟公之书,谓之尽妙。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世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行书是也。三法皆世人所喜。”唐·张怀瓘称他“真书绝妙,幽书绝妙,古雅有余”。《书法正传》云:“钟繇书法,高古淳朴,超妙入神。”南朝·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称:“钟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之所善。”梁武帝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称其书法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另有《荐季直表》,传为钟繇作品中唯一有墨本传至今之作品。该表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时钟繇已七十,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此帖笔法“古雅茂密、渊懿错落”,为难得之书法精品,又因刻于石上,故有“自华氏之有刻印,而天下之学钟书者不知有《淳化阁帖》”之誉。

他的真迹已无存世,宋以来法帖中所刻的作品,如《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等,都是后人临摹之作。

2.魏晋南北朝

(1)王羲之王羲之,东晋杰出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贵族,为王旷之子,王导之侄。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后辞官隐居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工书法,初从卫铄(卫夫人)学书法,后见前代书法名家如李斯、钟繇、蔡邕等人的墨迹,无不用心揣摩,后博采众长,取诸体之精华为己所用;此后,师法张芝、钟繇。他善增损古法,变汉、魏朴质之书风,而创妍美流畅之新体。后世评者以为,其草书“浓纤折衷”,楷书“势巧而形密”,行书则“遒美劲健,富于变化,又不失天然真趣”,故其书为历代学书者之所宗,对后世影响极大,故有“书圣”之誉。

王羲之楷书,小楷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亦称《换鹅帖》)等;草书的代表作有《十七帖》、《桓公帖》、《朝廷帖》、《宰相帖》、《司徒帖》、《中书帖》、《侍中帖》、《尚书帖》、《司马帖》、《太常司州帖》、《护军帖》、《十一月帖》等。《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书法字帖共计159帖,多为行草夹杂。王羲之行书代表为《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等,后世刻石者和临摹者很多;宋时刻石多达数百种。其他行书法帖也很多,现将较著名的帖子列目如后:《奉橘帖》、《诸弟帖》、《快雪时晴帖》、《从弟帖》、《丧乱帖》、《曹妹帖》、《二谢帖》、《诸贤子帖》、《频有哀祸帖》、《贤女帖》、《伯熊帖》、《此月帖》、《阮公帖》、《六月帖》、《蔡家帖》、《九月帖》、《家中帖》、《十月帖》、《夫人帖》、《三月帖》、《贤弟帖》、《快雨帖》、《夏日帖》、《平安帖》、《极寒帖》、《奉告帖》、《州民帖》、《小佳帖》、《旧京帖》、《悉佳帖》、《安西帖》、《伯慰帖》、《山阴帖》、《叙慰帖》、《水兴帖》、《廓然帖》、《建安帖》、《遣书帖》、《瞰豆帖》、《省书帖》、《慈颜帖》、《宿昔帖》、《青李来禽帖》。

王羲之有关“书论”的著作不少,传世的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这些“书论”曾载于唐·张彦远的《法书要录》、韦续的《墨薮》,宋·朱长文《墨池编》、陈思《书苑菁华》,明·汪挺《书法粹言》,清·冯武《书法正传》等,影响较大。

《兰亭序》是行书法帖,又名《兰亭宴集序》,为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集会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其时与会人等各抒情怀,畅作诗篇,后羲之为作序文是也。《序》中记叙兰亭之美及聚会欢乐之情,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王羲之生前,特别重视《兰亭序》,去世后,由子孙传藏,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僧),因为无嗣,交绍兴永欣寺和尚、弟子辨才手里保存;后到唐太宗李世民手中,唐太宗死时,随葬入唐昭陵;五代时,一名叫温韬的人发掘昭陵而得,致使《兰亭序》真迹不知去向。因此序书法极美,故为历代书家之所推崇,后世誉为“行书第一”。

存世本中,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幕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将羲之之笔韵和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公认的最好摹本。石刻本则首推“定武本”。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最高境界,此序将作者之气度、胸襟、情愫、感怀皆表现于字里行间,是难得之佳作。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之喻。

《快雪时晴帖》为王羲之所书。其帖行书四行,字体流利秀美、灵动潇洒,唐·张怀瓘在《书断》说:“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骏,皆古今之独绝也。”又说他:“右军开凿通津,神模天巧,故能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动必中庸,英气绝伦,妙节孤峙。”

清·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他对此帖极为珍爱,在帖前题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全帖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他把此帖和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号为“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内,并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堂”在内,摹刻于石上,命名为《三希堂法帖》。

(2)王献之王献之,东晋杰出书法家,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的第七子;官至中书令,曾于病时让族弟王珉代行“中书令”之职,故世称王献之为“王大令”,王珉为“王小令”。

王献之工书法,善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著名。其书法,在继承张芝、王羲之的基础上另创新法,用笔外拓(开廓),俊迈而带逸气,故有“破体”之称。南朝宋、齐、梁间人多宗其体;唐、宋以来的书家也多受其影响。王献之继承父学,且进一步独创天地,字画秀媚、妙绝时伦,以至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同类推荐
  • 隔岸风尘

    隔岸风尘

    本套书是女作家张廷珍的散文随笔集,分为《张廷珍散文随笔集·倒挂的玫瑰》《张廷珍散文随笔集·隔岸风尘》两本。作者以女性的视角从人性入手,发现人性之美,歌颂爱情,并用今天的视野,看历史人物情爱世界。作者行文流畅,语言个性突出。
  •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内容丰富,主要收录了梦中人,笑言频,春夏秋冬酒力轻、何必枉悲伤——《乐中悲》、傲世也因同气味——《供菊》、秋光荏苒休辜负——《对菊》、珍重暗香休踏碎——《菊影》等内容。
  •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人民文学》十七年

    《人民文学》十七年

    本书以回首前尘、发掘原貌的学理姿态,论证了一个刊物如何折射了一个时代,述析了前辈文学编者们在被动坚守与主动探索过程中的种种艰辛,总结了活生生的当代文学史中成功的与不成功的经验。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本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本书被专业人士评为“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被大众称之“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热门推荐
  • 舰娘同人深海来的三姐妹

    舰娘同人深海来的三姐妹

    老俞我已经转来腾讯来写书了!舰娘同人!欢迎大家阅览哦~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绝世王妃:穿越废物大小姐

    绝世王妃:穿越废物大小姐

    她本是21世纪的第一特工,被自己最心爱的人推下悬崖,穿越到浩凝大陆。还是一个废柴。废柴?看我废柴变天才!资质最好,紫色下品!还是炼药师、炼器师、制符师、驯兽师、契约师…坐拥千万美男,背后无尽圣兽、神兽,容貌无人能敌,倾国倾城。谁敢说她废柴,不用自己来解决,只要圣兽出马,一招ko。
  • 灵界之乱世轮回

    灵界之乱世轮回

    尘封的血脉不甘心被隐埋,记忆里沉睡着谁的容颜寂寞在徘徊,深藏的悲哀,往事已变苍白,待我归来,王者的姿态!
  • 放飞的牢笼

    放飞的牢笼

    修改后的书名《泡师修仙记》师傅话很多,比我话还多!师傅假正经,比我还腹黑!师傅常常说:“徒儿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为夫给你找个人嫁了吧!”“……”都这样了,还嫁的出去么!某个自恋的家伙对着本仙人说:“休了你师傅,娶我吧!我比他帅!”【本书修改中,大修!从前面第一章,一章一章往后修改!因为没有责编的缘故,也只能这样做了!每改一章我都会标注个‘改’字,请大家不要弄错了!
  • 修真邪途

    修真邪途

    要疯便疯到彻底,要狂便狂到没边。“不敬天地,不惧鬼神!”一个以狂妄姿态在修真界如同灾星般崛起的人物,在别人眼中一根恶心的搅屎棍,在修真界中翻云覆雨,无法无天。他来自地球!!!
  • 透视之无限暧昧

    透视之无限暧昧

    林昊本来是一个性格直率的平凡少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透视神眼,从此各种极品美女投怀送抱,金钱权利唾手可得,透视之下,毫无秘密…….
  • 君心惑

    君心惑

    将门嫡女,经历无数生死,步步为营,助夫君夺得皇权,谁曾想,她满心期待十九岁的生辰却是她死期?那日,安将军府上,被下了令,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尸骨遍地,饿殍千里,好不隆重!稚女重生,一改大愚本性,心狠手辣灭双亲,巧计送姨娘入黄泉,正混风生水起时,和亲风端起?从此踏上收受之路!她被人作为棋子利用?没关系,看谁棋术高;她被作为礼物送出去?没关系,看谁过的好;她被一朵朵烂桃花缠身?没关系,看谁是攻是受……可为何自她被封王后,为何民间传,‘安王收受,对象为男,条件不多,清丽绝俗,冰肌玉骨,眉清目秀,楚楚动人,即可!’?(作者QQ号:3127914085)
  • 高中生的爆笑日常

    高中生的爆笑日常

    这是一部一群逗比高中在学校内外的逗比故事,请抱着一颗娱乐的心情观看。
  • 人生要不甘寂寞

    人生要不甘寂寞

    本书内容包括:人生的奇迹在于永不放弃;抛开自卑才能活得更精彩;没有困境,只有心境;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等八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