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生代后,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开始出现。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身上光滑而没有鳞甲,皮肤裸露而湿润,布满黏液腺,被归入滑体亚纲。这种皮肤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有些两栖动物甚至没有肺而只靠皮肤呼吸。最早的滑体两栖类是三叠纪的原蛙类,如三叠尾蛙,与现代的蛙有些类似,但是有短的尾。有尾目和无足目出现的晚些,有尾目出现于侏罗纪,而无足目到了新生代初期才有可靠的记录,不过无足目特征比较原始,可能更早便已起源。现代两栖动物的起源现在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无尾目起源于迷齿类而有尾目和无足目起源于壳椎类,也有人认为三者的共性很多,有着共同的起源。
两栖动物的分类
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但是有些两栖动物进行胎生或卵胎生,不需要产卵,有些从卵中孵化出来几乎就已经完成了变态,还有些终生保持幼体的形态。
现代的两栖动物种类并不少,超过4000种,分布也比较广泛,但其多样性远不如其他的陆生脊椎动物,只有3个目,其中只有无尾目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大致分类有:
迷齿亚纲:最古老的两栖动物,早期两栖动物的主干,生存于泥盆纪到白垩纪,其中包括爬行动物的祖先。
壳椎亚纲:古老而特化的早期爬行动物,仅生存于石炭纪和二叠纪。
滑体亚纲:从三叠纪延续到现代,包括所有现存的两栖动物,分为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
无足目:无足而形态习性均似蚯蚓的两栖动物,可能历史悠久,但是可靠的化石仅为新生代,现代分布于澳洲以外的热带地区。
吻蚓科:最原始的蚓螈,分布于南美洲。
鱼螈科:较原始的蚓螈,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是中国仅有的蚓螈。盲尾蚓科:分布于印度,介于高级和原始的蚓螈之间。
蠕蚓科:分布于赤道非洲的高级的蚓螈。
真蚓科:进步的蚓螈,是蚓螈目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科,分布于热带美洲、赤道非洲、印度和印度洋岛屿中。
盲游蚓科:唯一的水生蚓螈,分布于南美洲。
有尾目:终生有尾的两栖动物,幼体和成体区别不大,包括各种鲵和蝾螈,出现于侏罗纪,现在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特别是北美洲,其次是东亚和欧洲,可分为原始的隐鳃鲵亚目和高级的蝾螈亚目。
隐鳃鲵亚目:主要分布于东亚的原始的有尾两栖动物。
隐鳃鲵科:2属3种,即北美的隐鳃鲵(美洲大鲵)和中国和日本各一种大鲵。
小鲵科:8属30余种,包括小鲵、北鲵、山溪鲵等,主要分布于东亚,北可到北极圈,西到伊朗,我国种类特别丰富。
蝾螈亚目:主要分布于北美洲的进步的有尾两栖动物,其中部分成员是高级类型还是原始类型尚不明确。
鳗螈科:特产于北美洲,身体细长,没有后肢。两栖鲵科:特产于北美洲,生体细长似鳗,四肢很小。
洞螈科:包括欧洲的洞螈和北美洲的泥螈,终生有外鳃的水生两栖动物。钝口螈科:特产于北美洲的穴居蝾螈,其中有些种类可终生保持幼体特征,生活于水中。
陆巨螈科:特产于北美洲的穴居蝾螈,与钝口螈比较相似。
无肺螈科:有尾亚目中的最大一科,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少数分布于欧洲和中南美洲,也是中南美洲仅有的有尾亚目。
蝾螈科:分布最广泛的有尾两栖动物,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也见于北非和北美。
无尾目:包括各种蛙和蟾蜍,幼体和成体区别甚大,仅蝌蚪有尾。出现于三叠纪,现代绝大多数两栖动物均属此类,世界性分布,但在拉丁美洲最丰富,其次是非洲。无尾目可分为始蛙亚目和新蛙亚目,或进一步将始蛙亚目划分为始蛙亚目、负子蟾亚目和锄足蟾亚目。对于科的划分也有一些不同意见。
始蛙亚目:始蛙亚目被认为是比较原始的特征,其成员有未与脊椎愈合的肋骨出现,代表无尾目中比较原始的类型,其中滑跖蟾类被认为是最原始无尾目。
滑跖蟾科:最原始的无尾目,包括新西兰的滑跖蟾和北美洲的尾蟾,二者有时列为单独的科。
盘舌蟾科:中国最原始的无尾目,包括铃蟾和盘舌蟾,二者有时列为单独的科。
负子蟾亚目:共有4属27种,包括南美洲的负子蟾和非洲的3属爪蟾。负子蟾科的成员均完全水生性,后肢强劲而有发达的蹼,前肢纤细而无蹼,没有舌头。
负子蟾科:原始的无尾目,包括南美洲的负子蟾和非洲的爪蟾。异舌蟾科:仅以墨西哥的异舌穴蟾为代表,有时被并入负子蟾科。
锄足蟾亚目:有2属10种,其跖突发达,适合挖洞穴居,包括欧洲、西亚和非洲西北部的4种锄足蟾和北美洲的6种掘足蟾。
锄足蟾科:包括锄足蟾和角蟾,二者有时列为单独的科,其中角蟾在我国特别丰富。
合附蟾科:在欧洲和高加索地区各有一种,有时被并入锄足蟾科。
新蛙亚目:新蛙亚目包括了无尾目中96%的种类,其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甚至包括一些偏僻的岛屿,成员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和南半球,其中以拉丁美洲种类最为丰富。
细趾蟾科:两栖动物的最大一科,包括多种似蛙和蟾蜍的动物,分布于南美洲。
龟蟾科:分布于大洋洲,是细趾蟾在大洋洲对应的成员。
塞舌蛙科:分布于塞舌尔群岛,分类地位不定,可能与龟蟾有一定亲缘关系。
沼蟾科:分布于非洲最南部,分类地位不定,可能与龟蟾有一定亲缘关系。雨蛙科:两栖动物的第二大科,分布广泛的树栖蛙类,多数分布于美洲,其次是大洋洲,其中大洋洲的成员有时单列为一科。附蛙科:拉丁美洲的小型树栖蛙类。
疣蛙科:南美洲的小科。
短头蟾科:南美洲的小科,体型微小。
达尔文蛙科:南美洲的小科。
多指节蟾科:南美洲的小科,即著名的不合理蛙,蝌蚪要比成蛙大很多。箭毒蛙科:拉丁美洲的小型蛙类,以毒性强烈著称。
蟾蜍科:分布广泛的
大科,但不出现于澳洲、马达加斯加和一些大洋岛屿。
蛙科:分布最广泛的两栖动物,几乎遍及各大洲,也出现在一些岛屿上,最北达到北极圈,而在澳洲则只出现在最北方。
树蛙科: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的树栖蛙类,形态习性接近雨蛙,但亲缘关系接近蛙科。
非洲树蛙科:非洲及附近岛屿的树栖和陆栖蛙类。节蛙科:非洲的蛙类,有时被并入蛙科。
姬蛙科:一大科分布广泛的小型蛙类,包括两栖动物中最多的属。
两栖动物的特征
两栖动物是人们熟知的一类动物,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主要的特征是:体温不恒定,卵生,幼体在水中生活,经变态后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黏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
两栖动物最初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晚期,最早的两栖动物牙齿有迷路,被称为迷齿类,在石炭纪还出现了牙齿没有迷路的壳椎类,这两类两栖动物在石炭纪和二叠纪非常繁盛,这个时代也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在二叠纪结束时,壳椎类全部灭绝,迷齿类也只有少数在中生代继续存活了一段时间。
进入中生代以后,出现了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其皮肤裸露而光滑为主要特征,被称为滑体两栖类。
其主要特征有: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心脏两心房,一心室,不完全的双循环;体温不恒定;体外受精;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抱对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