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5300000009

第9章 游河内(2)

卖法国面包棒的也很多,显见殖民时期的影响早已深入民间。很多卖茶的还兼卖烟,竹制烟筒大约两尺长、直径相当于台湾的萝卜丝饼。烟客们蹲在摊位四周,彼此把烟筒传来传去,不知道是不是吸几口就算几口钱。

令人感触良多的,还有卖头发的担子,一束束乌黑柔细的长发,像丝缎一样摊在竹簸子里,散发着淡淡清香。照顾摊位的老婆婆殷勤地比画着,粗糙的手一遍遍顺着发丝,要我们也摸摸看,就会知道头发的质地有多好!

不知头发的主人是哪家姑娘?长发养了那么多年,一刀铰了伤不伤心?

吃在河内

太阳才下山,原本车来人往的马路一下就冷清起来。没有路灯的街角漆黑一片,仅有河粉摊上的炉火与客人的烟头发光。初来乍到,不但不觉得气氛浪漫,还马上就会联想到越战电影危险又魅惑的场景,感觉不安。我们一向喜欢到处乱钻、探寻餐馆,可此时此地实在没这个勇气,只好乖乖回旅馆,在自带的餐厅吃晚饭。

餐厅环境干净舒适,东西方菜色都供应,价钱也便宜,尝起来虽不知是哪国口味,但材料新鲜,还不难吃。唯一的问题就是沟通。女服务生个个年轻可爱,可是会讲的英文很有限,或许还加上经验不足,经常弄不懂客人的意思,搞得状况百出。虽有菜单,还是得比手画脚,一番努力之后,端上来的菜或酒不是和点的不一样,就是分量多得吓死人!听她们的建议点了一尾鲜鱼,体形竟有计算机键盘那么大!吃西式套餐,第一道与第二道之间,忽然就上了甜点。

同时用餐的客人除了我们这一桌,另外还有三桌,大家隔桌交换哭笑不得的用餐经验。左边桌那对是中年的澳大利亚先生、英国女士,后面桌那对是年轻的法国夫妻。再远一点的是三位日本人、两位泰国人,看得出来都是商人。其他人当然都是游客,看起来无事一身轻。

那两对洋夫妇比我们早离开河内,退房时刚好都被我们瞧见。两男两女,表情无一例外地写着没精打采,看起来疲倦又乏味,好像河内是个既无营养又没灵感的地方。

在旅馆吃过两次,还是忍不住到街头小馆和路边小吃摊冒险。去的小食摊看起来都算干净,起码不像孟加拉首都达卡那样叫人退避三舍。此外,许多食物都是平常熟悉或喜欢的,譬如处处可见的鸡肉、猪肉河粉,以及用糯米做的各种小点心、甜粥……

根据那本旅游指南,大多数国民不知何为烹饪艺术,但妇女从小就被教导餐食料理。“越南菜以许多民族经常忽略的学理为基础,相克的食物必须取得平衡。一道含盐的食物永远得用大量的糖和醋调味;凉拌菜必须是咸、甜、酸、辣的组合;鸭肉、蜗牛与鲸鱼等寒性食物,在调味时一定要佐以热性的生姜。”

一点也不稀奇,中国菜几千年前就讲究这些了!比较有趣的是,当地料理还有阶级之分。Com Binh Dan是大众食品,任何餐厅都吃得到;Ngu Thien是皇家膳食,非常昂贵,特别有营养。越南菜我们不陌生,台北有好几家越南馆子,法国巴黎和图卢兹的越南菜也不错,只是不知那些是百姓菜还是“皇帝菜”。

在河内吃的总该是正宗越南菜了吧?大致说来挺讨喜,可用料虽新鲜,做工却不讲究,口味直接,层次单薄,大剌剌的,没有台北越南菜那份受了中菜影响的醇厚。他们引以为傲的“具独创性”的凉拌菜,的确是咸、甜、酸、辣、生、鲜的大集合,只不过每种味道都头角峥嵘、口感突兀。感觉上,他们所谓的食物平衡带点霸王式的摆平,不如中国菜那般水乳交融、不着痕迹。

丁当定来访

来到河内的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步行至著名的风景区剑湖,顺便逛逛附近的市场小街。走着走着,便知台湾同乡所言不虚--果然没什么可逛的!

除了街景少有新鲜之处,老百姓警戒心高、不愿被拍照也是无趣的原因之一。从大人到小孩,见我拿相机对着他们,不是破口大骂,就是满脸不悦地急急走开。这真是我所去过的少数对摄影者极不友善的地方。这让人不禁猜想,是国情特殊呢,还是与战时经历有关?

逛没得逛,照也没得拍,让人不禁开始担心,要是没见着丁当定,在这儿度假还真不知怎么个度法!无聊最让人疲乏,看看午饭时间快到了,我们懒洋洋地一边朝旅馆走去,一边计划着下午雇辆车,请司机按照地址到丁当定家里去碰碰运气。

才踏进旅馆大门,柜台小姐就说:“你们刚出门就有位老先生来找,知道你们出去了,还特地去湖边绕了一趟,可是没碰到你们!他说下午2点会再来。”

一定是丁当定!这个消息真是让我们感觉既高兴又抱歉,高兴的是没白跑,抱歉的是让70多岁的老人家来来回回找我们,真是过意不去!

吃过午饭,我们不敢乱跑,守在旅馆等待丁当定的到来。等人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坐在旅馆大厅的电视前打发时间,发现越南人喜欢看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连续剧。十几年前在台湾流行过的港剧配上越南话播出,看得柜台小姐和行李小厮如醉如痴。

一位方头大耳、文质彬彬、戴着眼镜的白发老人出现在饭店门口。我们立刻迎上前去,果然是丁当定!

“Bonjour!”大家一边握手,一边用法文互相问好,一起在大厅沙发上坐下。丁当定的身体和气色都很好,头脑、口齿像年轻人一样清晰,可是对起话来却相当吃力。原因是他法文说得不是很好,内人的法文也不够精,经常会彼此把意思弄错,澄清之后就是一阵笑。就这样一半说一半笑,也有了粗浅的沟通。

一般越南人民几乎没有出国机会,可是丁当定却跑过不少国家,还跟胡志明主席去过中国大陆。三年前他的摄影个展《秋之巴黎》就是一趟法国行的成果。见识过大风大浪的他,尽管喜欢标榜自己的工人出身,可是言谈之间神态优雅,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官场人物的矜持。

见证革命与国家统一

丁当定1920年出生于工人家庭,1936年加入工会后开始拍照。1939年到1946年担任空中摄影师和新闻摄影记者,并在此期间加入了越南共产党。1948年,年方二十八的他正式成为胡志明的私人摄影师,并一直跟随胡到1965年。从1965年到1985年,他都是“越南摄影艺术协会”的主席。

老先生是个相当谨慎的人,绝不多说一句话,以至于我们的交谈几乎全是一问一答,有时回答比问题还短。最让我们感兴趣的,当然就是胡志明为何会找他去当私人摄影师。原以为这是个可发挥的题目,想不到他的回答依旧是短短的,而且非常官方:“还没认识胡主席之前,我经常拍一些工人和工厂的照片。主席看了我的照片很喜欢,便找我去帮他做事,一做就是十七年。”

只有当我好奇地问:“胡主席对摄影了解吗?”他才卸下防卫,笑了起来:“当然了解,他自己拍的照片也是很不错的!”

初见面,丁当定并没有带作品来,只是礼貌地与我们寒暄。直到我们主动跟他邀稿,他才表示,隔天再专程把作品带过来。

除了一袋似乎很早就放好,贴在硬卡纸上,曾经用来参加比赛或展览的零星照片,他还带来一个装35mm软片的塑胶小圆筒,里面密实地塞着几卷他拍胡志明的代表作复制底片。看来他从来就没机会把自己的作品好好放大过。越南长期物资匮乏,从这件事完全可以感受到。

尽管丁当定在越南摄影界的地位崇高,却从没出过个人摄影集。他拍过的几万张底片全成了国家的财产,自己手上拥有的,只有早期所拍的沙龙照以及少部分关于胡志明的影像复制底片。他很想把自己-生的代表作印成集子,个人却没有能力。所幸越南政府已开始着手整理他的照片,或许这个愿望很快就能实现了。

有关越战的记录,世人所熟悉的影像多为西方国家记者所摄制。长久以来,大家对越南的认识和了解都是透过西方国家的观点,越南人如何看待这场战争,倒是少有机会关心。如今的越南已打开门户,在国家经济发展有了成绩之后,想必会设法让这段历史的另一面公之于世,其中之一,就是丁当定眼中的胡志明革命,以及南北越的统一。

歌剧院与列宁雕像

由于安步当车,我们在这三天内造访的地方十分有限,逛来逛去都是在剑湖附近打转。剑湖公园有一大堆摄影师帮游客拍照,在绝大部分老百姓还买不起相机的越南,这一行显然是生意兴隆。喜滋滋的他们不知有没有想过,等越南经济好转,傻瓜相机人手一台时,这一行就会没落,甚至绝迹。时代在变,任谁也挡不住!

尽管市景平平,但有一栋建筑却让我们大开眼界,那就是Trangtien街尽头的一座大剧院。搞不懂这家剧院的名字,因为入场券上印的全是罗马拼音的越南文。

我们会毫不考虑地买了入场券,完全是受了一对法国年轻人的影响。那天上午看到这对情侣在剧院前跟一个手握票券的黑瘦男子讨价还价,内人便趋前探问:到底是什么表演让他们兴趣这么大?!得到的回答是传统越南歌舞表演,而且,连黄牛票也都快卖完了!传统越南表演?这个热闹不能不凑,我们兴致勃勃地掏出钞票,也向“黄牛”买了两张。

好不容易熬到晚上,一路没灯,几乎是摸黑从旅馆走到了剧院,入口处已聚集了不少小贩。从陆续入场的观众打扮看来,可知这是当地的盛会。

光是剧院的门厅,就能让人感觉这个建筑大有来头,看来是法国殖民时期留下来的经典之作。整个内部虽因年久失修而显得有些破落,却仍可让人想象出当年的辉煌。与欧洲一些马蹄形歌剧院相比,绝不逊色!

怎么也没料到,在如此庄严的场所里,看到的演出竟是流行歌曲大杂烩。舞台经过精心布置,活像台湾早期的电视节目“群星会”,红红绿绿的灯光闪来闪去,一会儿放干冰,一会儿吹风扇,看得人眼花缭乱。

歌手的嗓子都还不错,但模样、打扮跟二十年前的港台歌星几乎一模一样。开始几首歌听起来还悦耳,但不懂歌词。接下来的每支曲调都大同小异,让人眼皮越来越重,板凳也好像越来越硬,实在坐不住,只好中途打道回府。如今回想那一夜,歌曲旋律与歌手的争奇斗艳都已模糊,但剧院的慑人空间依旧难忘。

离开那天,我们请出租车司机在去机场的途中开慢一点,好仔细再瞧瞧河内。东张西望,远远就见到一座铜像高耸在空旷的公园中,身形、姿势一看就是列宁。这位共产主义的昔日大英雄,纪念碑或雕像在全世界被拆的拆、熔的熔,也只有在越南这样的国家,依旧把他的铜像竖得高高地让大家瞻仰--只是不知还会持续多久。

同类推荐
  • 寻梦冰山

    寻梦冰山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自己和同伴深入新疆的颠峰幽谷、冰川雪原、戈壁大漠,去阿尔金山腹地耐受缺氧的痛苦、去孔雀河三角洲追忆古老的辉煌、去库鲁克塔格追踪野骆驼的足迹、去罗布荒漠凭吊先民的遗骨、去轮台沙漠体验胡杨林的生生死死等探险经历。
  • 三明风光览胜

    三明风光览胜

    《三明市地情资料丛书:三明风光览胜》为三明市地情资料丛书之一,努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述三明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旅游设施,力求显现“资政、存史、教化”的作用。《三明市地情资料丛书:三明风光览胜》以三明现辖行政区域为记述范围,上限不限,下限以出版前最新资料的时间为准。《三明市地情资料丛书:三明风光览胜》各级景观按评定批准时间顺序排列;寺观教堂以始建时间顺序排列;民俗民情、土特产品与风味小吃等以区域排列。
  •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本书是旅游类图书,属于别处系列之一。系作者在法国采访数个家庭后的感悟和体会。
  • 世界探险故事

    世界探险故事

    本文讲述的是:尼罗河源头探秘,欧洲人的中国探险之路,尼罗河探险,太平洋探险,莫斯科探险,波斯探险,欧亚探险等内容。
  • 石板塘(上卷)

    石板塘(上卷)

    洞庭湖南岸那一大片低矮的丘陵上,有一座孤零零的高山突兀而起。那山呈带状,高低起伏,绵延百里,很像一条卧伏的蚕虫,故名卧蚕山。但卧蚕山只是地图上的名字,老百姓并不这么叫她。当地人最重风水,起房盖屋时,讲究“前有照,后有靠,左右山环水抱”。卧蚕山巍然耸立,气势雄伟,形状颇有点像照壁,且终年郁郁葱葱,风光秀丽,还有许多历史遗迹、离奇传说以及名人的活动踪影。
热门推荐
  • 情景规划:为不确定的世界规划未来

    情景规划:为不确定的世界规划未来

    本书诠释了情景规划的思想精髓,详细介绍了情景规划的实施方法,并将未来世界的可能情景作为案例向读者作了介绍。
  • 泛滥不堪的小学年华

    泛滥不堪的小学年华

    一向在班里以逗比标签的苏诗蓝猛烈的与6-8位的小学男同胞们传绯闻,堪称小学的“绯闻女王”
  • 七月的工会

    七月的工会

    季羽是DNF中一个工会的会长,他在第一次召集线下集会的第二天看到了终日之梅米特,梅米特告诉他可以帮助季羽到阿拉德大陆,每年一个月的时间。但是相应的要完成梅米特交给他的任务
  • 有凤来仪:公主殿下驾到

    有凤来仪:公主殿下驾到

    她是皇家嫡女,最受宠爱的东乐公主,狡黠可爱;她也是铁戟军小兵梁易,铁戟军少将军的把兄弟,聪慧骁勇。他是侯府世子,丰都最有人气的世家子弟,丰神俊朗;他也是铁戟军军师加左前锋,铁戟军少将军的把兄弟,智勇双全。她身侧有深不可测的俊秀男子,他亦有如花美眷相陪,可是,为何拜天地入洞房的,竟然是铁戟军少将军的俩把兄弟?少将军挠头,别问我,我不知道。前锋大人,本宫这厢有礼了。公主殿下,快随下官入新房吧……
  • 末世之黑光传奇

    末世之黑光传奇

    当末世真的到来时,人类是默默的迎接死亡,还是勇敢的拿起武器反抗呢?洛雨不知道,但是自从Alex给自己打了一针后,或许真的平凡不下来了呢。
  • 阿风之冒险记

    阿风之冒险记

    传说,千年以前的东方有一位冒险家,叫阿风,他英勇过人,聪明绝顶,卡斯神殿的天神们都知道这位仙士,在三界中他还是个了不起的仙士。阿风虽然仙术不是令人惊奇,但是年少的他英勇的气势令人赞不绝口。在人仙鬼三界之中冒险数千次,虽然不是每次美满成功,但是阿风他都以完整的结局在他自己人生冒险途中的一页画上了句号,又开始了下一页的冒险。
  • 被淋湿的忧伤

    被淋湿的忧伤

    小时候因被他抛弃而变得很坚强,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回来了……,也把所有的误会解释了,可惜一切都太迟了。因为另一个他出现了……过去的这段爱就真的过去了吗??另一个他真的能带来幸福吗??
  • 末世英侠传

    末世英侠传

    当七颗天外陨石坠落在地球上,一个退役特种兵的传奇便开始了,看他历经艰险之后能否拯救世界!
  • 我很懒,爱了就不愿意换

    我很懒,爱了就不愿意换

    炎热的夏季总是惹人烦躁,特别是在南方的城市中,蝉鸣声此起彼伏。而在屋中的陈尛总是说着冷,明明是夏季,明明没有开空调,她却全身发冷。每每到深夜,她总是冻的发抖,她也总是在深夜坐起,然后问一句:“冬天来了吗?”回答她的却是屋中空旷的回音。她对来看她的顾晴说:“今年的夏天好冷。”顾晴总说:“三四十度呢!都快热死了。”她呆愣的看着窗外的阳光,是吗?今年的夏季同往昔一般燠热,可是偏偏她就是觉着冷,从心底里散发出来的寒意,冷到了骨子里。
  • 暖宠医品纨绔妃

    暖宠医品纨绔妃

    皎若云中月,恰如天上雪!这是她齐荒大陆第一美人墨染倾。重生十二岁,这一世她要护他周全,不再做他人棋子,受人摆布;她也不会让整个墨家陪葬皇权争夺;她更不会让孪生哥哥背负污名,郁郁而终。只是,一不小心她竟然怀了娃?然墨家家规:墨家继承者绝不可与皇族姻亲,这可愁坏了某个望眼欲穿的痴情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