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5300000016

第16章 游金边(4)

佛像叫人一见就触目惊心,因为每尊的头部都被砍掉了。香火鼎盛,佛像周围摆满了信徒供奉的鲜花和水果,只是雕像无头,读不到神明的表情。Little Man说,佛头被卖到泰国去了,至于是何时被砍,是外国人还是本地人干的,就听不懂了。不过,最后那句话我们还是明白的:“吴哥窟的神像头都是好好的,下次你们来再租我的车,我带你们去!”他比画着向我们表示,小吴哥窟不过是柬埔寨排名第二十几位的古迹,意思是:实在没看头啦!

把整个院落绕一圈,在树下消磨一会儿,喝了现剖椰子水。正要离去,一辆游览车迎面开来,吐出几十位喧闹的亚洲人。几天下来,在金边几乎没见过任何游客的影子,是哪儿的人胆子这么大,敢在这个敏感时期组团造访柬埔寨?睁大眼观察,还没走近,此起彼落的闽南话已告诉我们--又是咱们不怕死的同胞!也难怪,台湾报纸对红色高棉军刚处决三位外国观光客的事只字未提。

刚才包围我们的那群小贩一哄而上,内院那厢的“望春风”奏得更响亮了!

台湾同胞买得兴起,其中一位男士还掏出柬钞一路打赏。他的同伴凑趣说:“上次我去大陆也是到处散钱,真爽啊,换算成台币也值不了多少钱嘛!”听了羞愧难当,只有落荒而逃……

回程似乎比来时更远,天气也更闷热。已经看过一遍的景色有如老片重播,越看越累!尽管车子依旧颠簸,也妨碍不了我们东倒西歪、频频打瞌睡,百般挣扎才不至于沉沉睡去。

回到旅馆,我们倒头就睡,直到傍晚丹尼尔敲门才醒。

在异国寻根的记者

聚餐之处是个小酒馆,名为“猫”,招牌是“CAT”三个字母的花体,凑成一只伸懒腰的黑猫,这是住在金边的外国人最喜欢去的场所之一。入口紧阖,一旁站着荷枪实弹的警卫。大门漆色与镶边装饰很有美国五六十年代的味道。

入内灯光昏黄、烟雾弥漫,布置上大量运用原木和绳索,最醒目的就是两张桌球台。最里面的一个角里,道格与两位朋友已占据了一张大桌子,克里斯则是有事没来。两位新朋友是路透社驻金边记者--美国籍的理查·佛格跟他的菲律宾籍女友。丹尼尔跟他们很熟,一见面就叽里呱啦地交换工作状况及东南亚地区的最新消息。

一位身着越南仕女服的女侍拿来几本菜单,供应的食物不外乎美式汉堡、牛排、薯条、玉米、炸鸡、比萨等。

“你们喜欢吃什么?”不好意思说菜单上所有的食物我都没兴趣,所以表示没意见。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来三张特大号比萨、半打啤酒。

服务员才转身离开,理查就咕哝:“这位新来的真不懂事,居然敢穿越南装,要是在乡下,肯定会被红色高棉游击队抹脖子。越南人帮着把波尔布特推翻、逼到边界,被红色高棉军视为大仇人。就是在金边,最好也少穿这种衣服……”

比萨和啤酒入肚,话题转到最近三位西方人被处决的事件上,我们也顺便了解了这事的来龙去脉。干记者的他们认为,这些观光客错在不应搭乘危险性高的火车,而且前往的是红色高棉军惯常出没的外省。游击队本来是想挟持人质,制造机会与政府谈判,交换被拘禁的同志。柬埔寨当局跟西方大使馆误判游击队不会当真动人质,想拖一拖,却没想到红色高棉分子无此耐性,三位年轻人也就成了牺牲品。

有关最近缺雨、各省的旱害状况、哪区农民预定何时去内政部门负责人官邸抗议等,除了官方统一发表的新闻,每个人显然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看得出这些外籍记者之间有一种同僚默契。尽管分属的媒体竞争激烈,在海外的他们却相当照应彼此。借着聚会通消息、换情报,内容除了世界大事,还包括其他同人的小事--某人正在伺候从总部来视察的上司;某人的老婆受不了形同分居的日子,要跟他离婚;某人的工作合约期满,公司没跟他续约……白天在第一现场冲锋陷阵的紧张与焦虑,通过一杯接一杯的啤酒浇灌,暂时得到了化解。

旁观的我们,可以感觉到这群人有自我放逐的共通性。比如说,理查有20多年没在美国居住,道格大学一毕业就忙着往国外钻,丹尼尔则是到东南亚才能创作……他们似乎没法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找到认同,反而把异国当成故乡般地追寻着另一个根。长年在外奔波的他们,又多半不能拥有长期的婚姻关系或终身伴侣。伴侣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不在,而终于回家之后,他们仿佛变了个人。无以言状的经历使他们改变。

记者们接着又认真地讨论一场全国性祈雨大会的细节。这也是丹尼尔此行的目的之一:近年来他奔走东南亚,为的就是进行一个米食文化的摄影专题报道。靠天吃饭的农民为大旱祈雨,是个不能错过的场景,更何况是全国性的事件。可惜的是,届时我们必须去别的国家,无法目睹其盛况。

酒兴一来就不想停,离开“猫”之后,这帮人还想喝第二摊。都快12点了,在形同宵禁的金边夜晚,我们随着几位老金边在冷清的街道上晃啊晃,居然到处客满,其中两三家小酒馆的桌椅已摆到了门外。简陋的露天座上,三五成群地聚着消磨夜晚的洋人,其中有好几位一看就知道是记者。

我是一喝过酒就想睡觉的人,经过白天的颠簸,早已哈欠连天。幸好旅馆就在眼前,跟大伙在门口道过晚安后,我们便回房就寝。兴致不减的他们,还不知会耗到什么时候。

兽性与神性

应我们的要求,在金边的最后一天,丹尼尔又陪我们去了一次皇家艺术学校。这回只看跳舞不拍照,特别能随舞者进入那令人忘忧的世界。这趟来金边,就是只看跳舞也值了!

离开学校后,丹尼尔带我们来到湄公河畔的小公园。这条河正对着皇宫,从老挝一直流下来,由北到南地贯穿柬埔寨,再流经越南的国境出海。

河边永远是人们最爱亲近之处,这里看起来正是金边市民的休闲场所。那天刚好是假日,整个地区显得生气蓬勃,好不热闹!小贩们或是提着草篮,或是顶着竹簸,四处兜售一片片凤梨、小米糕,一袋袋螺蛳、蜜饯,或是一粒粒小小的白水煮鸡蛋。

腼腆的情侣们轻声细语、低头傻笑,开怀的父母们看着孩子跑来跑去,无忧无虑的少男少女边笑闹边吃零食,特别时髦的还会拎着手提录放音机晃来晃去。无论老少,人人看起来都十分纯朴,有的还会害羞地对我们微笑。在凉亭歇息时,几位跟小贩买糕饼的少女,竟然慷慨地多买了一份递来。住在大都市的我们,已不记得有多久不曾体验到陌生人的温情了,心头涌上的那份感动,真是难以形容。

心念一转,“托斯连”的惨状又硬生生地闯进脑海。谁能想象,这么善良纯朴的环境,竟会孵育出如此凶残之人?我不由得想起,在采访时道格谈及的观感:

我在这里住了很久,根据亲身体验以及对柬埔寨人民、文化的了解,我认为他们的快乐是属于表层的,内心其实隐藏着某些东西,让他们极端不快乐。在历史上,柬埔寨始终是邻国吞食的对象,民族自尊长期受损,再加上内部争斗不断,民不聊生。当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又刚好有这么一小撮人愿意为领袖卖命,在掌握权力后,他们就会顺着领袖的意志,借机铲灭与他们为敌,或仅仅是理念不同的人。暴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类同时具备了兽性与神性。在某种处境下,一个人的某一面受到激发,让他因而有所行动,这实际的作为便决定了他是圣人或恶魔。换句话说,在金边的S-21监狱所发生的一切罪行,并不是不可能于另一个时空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其他人身上。

无论如何,在这风和日丽的下午,看着饱受忧患的柬埔寨老百姓能在湄公河的潺潺流水旁,轻松愉悦地度过一段好时光,真是令人高兴!

活着就有希望

丹尼尔虽然有意在最后一天带我们多去几处玩玩,可离开河边后,却不得不表示:“说实在的,整个金边能走走的地方,就只有这么多了,接下来就随便逛好了!”

在前几天没有经过的路段,我们看到一个空旷的广场、一座蛮特别的米黄色西式建筑。想不到一问之下,竟是火车站。从没见过人烟如此稀少的火车站!原来,当局已暂时关闭从此开出的一条火车线,原因是红色高棉游击队经常在偏郊劫车掳人,如今,火车已成为极不安全的交通工具。

那么,必须旅行的老百姓怎么办呢?丹尼尔指指广场对面人群聚集的街头,然后回答:“由于公共巴士也不多,所以大多数人只好搭野鸡车。那些老旧的出租车会把客人塞到不能塞为止,连同爬在车顶、站在车外的人加起来,通常一辆车可以载到近20个大人小孩!车速奇慢,还常常抛锚,但老百姓也没别的选择!”

这一天,我们坐的又是Little Man的车。在经过一座围墙很高的监狱时,丹尼尔突然想起了一件好玩的事,忍俊不禁地告诉我们,有一次他必须在附近拍照,吩咐Little Man载他来这个监狱。Little Man起先说什么都不肯来,最后终于顺从地来了之后,车才停好,便跑去躲在远远的电线杆后面,害怕得全身发抖!

在丹尼尔看来,那的确是件滑稽的事,何况Little Man本来就是个既古怪又有趣的小家伙!但是,在台湾也曾历经戒严时期、听闻过白色恐怖的我们,却完全可以了解监狱对柬埔寨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老一辈人常说,饱汉不知饿汉饥。瑞士人自由、富裕,国度安定繁荣了几百年,对社稷动荡不安的体会,到底是隔了一层。

回到台北之后,我们有好几个月的时间都在和丹尼尔、道格、克里斯以及撰文的大卫、陈德乐博士通信讨论作专集的事。一有空我就一遍一遍地看着这些肖像,思考如何把这一期编到最好。老是瞪着一张张绝望的面孔,心情难以开朗,直到快截稿时都觉得心里空空的,好像整本专集少了些什么。

有天早晨看到丹尼尔的传真。原来,一个月前他又跑到金边待了一个星期,并且做了一件令我感激万分的事--他在金边找到了“S-21”七位生还者中的一位,并且为他拍了张相片!接到用快递寄来的这张照片时,我高兴极了,很快把那一期的草样略作调整,将生还者的肖像放在整本专集的结尾。几个月来的编辑工作终于结束了。

尽管生还者的脸孔满布沧桑,但是,活着就有希望。

同类推荐
  • 万水千山走遍

    万水千山走遍

    我国地大物博,奇观胜景美不胜数,自古就引得文人政客“江山如此多娇”的赞叹。能将这些美景一一游览,实为人生莫大的荣幸与乐趣。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多数人都要借助他人的画笔去欣赏心中的风景。郁达夫说:“江山亦需文人捧。”为此,《悦读季·名家经典:万水千山走遍》特意精选了朱自清、老舍、张抗抗、舒婷等名家的这类作品,但愿这些锦绣华章绘成的画卷能够定格天南地北、五湖四海那些最美的风景,伴你足不出户纵心游览万水千山!
  • 当代浙江概览

    当代浙江概览

    浙江地处祖国大陆之东南,濒临东海,地处亚热带中部,全省重峦叠嶂,丘陵起伏,盆地错落,平原宽广,江河流淌,湖泊荡漾,还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适合人类居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呈现给大家的这册《当代浙江概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浙江的地理、城乡、经济、文化、人物、风情、特产等,是大家了解浙江的一个载体,是大家在浙江创业、生活和学习的一个参考。
  • 向自己最想要的青春,一路狂奔

    向自己最想要的青春,一路狂奔

    45个城市的风景,37个触动人心的语句,N+1次困惑和坚持。无数个感动人心的瞬间,坚持、热爱、勇敢、相信、永不止息地向前,才是青春真正的意义。边走边写的正能量好姑娘vivian谢园:“写给所有和我一样,在去往未来的道路上。哭泣过、迷茫过、怀疑过,最后还是坚持下来的孩子:让自己洒脱一点,大步向前跑,一起去看看这个世界的精彩和美好”。
  • 旷野里的歌唱

    旷野里的歌唱

    收录了79篇散文。旷野里的歌唱,故园·亲情,风中的话,都渗透了作者余芝灵对生存现实对人生意义的感悟、思索与独特的体验,是灵魂的歌唱,是有别于他人的独唱。著名评论家沈天鸿评论说:“纯净、飘逸,对具体的事情的忽略或者说虚化,和强烈的抒情性”,使“余芝灵的散文,是现实主义的却又表现为非现实主义。”
  • 巴黎:维也纳

    巴黎:维也纳

    本书作者踏上欧洲火车之旅,循着两部经典爱情电影《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余辉时》的场景跟景点,进行一段开始于火车,而主要场景发生在巴黎及维也纳的旅行。文章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抒情旅游文学的方式撰写,适时的带出景点的介绍。希望带着属于《爱在黎明破晓时》的浪漫,去追寻属于自己生命的流动与爱。
热门推荐
  • 爱上已婚女人

    爱上已婚女人

    那天,我去咖啡馆上班,我遇到了她,一个开着奔驰车的富婆。她说她叫兰姐,我想我爱上了她.....
  • 穿越之凌落风华

    穿越之凌落风华

    生命之花即将凋零,原本纯洁的白被染成了红色,所有的不甘与愧疚,都不能用泪水洗去……
  • 灰色世界

    灰色世界

    来吧,一起进入这个没有是非,没有善恶,没有黑白的灰色世界。
  • 倾世乱舞

    倾世乱舞

    这是一部天刀OL的同人作品。东越天香谷,江湖皆知自梁知音下第二代弟子以幽谷七梅最负盛名,然而谁又知道轰动一时的绝世魔头“血寡妇”与江湖砥柱天香谷之间有何纠葛?燕云大漠,人迹罕见。神威堡驻扎于此抗击外虏。天刀堂弟子赵天云承神威枪魂入世历练。二人将如何谱写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 即使花落尽我在时光尽头等你

    即使花落尽我在时光尽头等你

    她装单纯装可爱,其实是个暴力狡猾的女汉纸!他装冷漠装冰块,其实是个呆萌腹黑的男神经!在他生日那天,她当着众人的面送给了他一个王八。还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在她生日那天,他当着全校师生送给她一个更大的王八,还笑着说“这叫做礼尚往来。”
  • 穿越世勋爱上你

    穿越世勋爱上你

    在一场流星中,他被砸中了,醒来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 谁也不许撒娇

    谁也不许撒娇

    如果得不到爱,那就付出爱。单亲家庭长大的她,从小便见证了情伤的残忍。离开相爱的人,嫁给不爱的人。恋上闺蜜的男友注定只是苦恋。默默陪伴着她的男闺蜜她却无力去爱。金钱纠葛着爱恋,仇恨纠结着亲情。一直被人恐吓着的她,探寻到最后,幕后黑手却是那个大出意料之外的人。善良如她,却“亲子缘薄”,最后连孤独终老都难以办到。唯有投入到积极助学中去,但求以已薄力,努力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 我们的幸福在眼泪中绽放

    我们的幸福在眼泪中绽放

    我们生于这个时代,是幸运的,也是迷茫的。幸运的是机会从未如此之多,迷茫的是,诱惑与困惑也是如此之多,还只能独自品尝。所以,我们曾经放声的笑,也曾忘我的哭。苏克与我们一样,都想知道,自己的角色,自己的幸福,到底在哪里。
  • 依心于墨,凝情至玹

    依心于墨,凝情至玹

    18岁的博士毕业生,为救人而车祸从而穿越,遇到了温暖的亲情与挚爱,最后...
  •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