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为了进一步弄清剑池下面的奥秘,苏州市文管会和园林部门曾将积水抽干,在地底北首斜坡下淤泥淹没的岩石中,发现一个上锐下广的三角形洞穴。洞中有一条10米长的古甬道,可容一人出入,举手可摸到顶,从上到下方正笔直,从而可知是开山劈石而凿成的。甬道尽头为一喇叭口,前有一米左右的空地,可容四人并立;有石灰石凿成的长方形石板四块,第一块脱榫,斜倚在第二块上,第三块上有凸出如碗口大的铁锈疤一个。这三块大青石板,无疑就是墓门了。据形制分析,剑池为竖穴,南北向,池底的石穴是洞室的通道,这符合春秋战国时代墓制的形式。由此也可证实,虎丘剑池是由人工凿成,为了掩护吴王墓而设计的。因此,所谓秦始皇、孙权穿凿成涧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由于人们推测吴王阖闾之墓的位置,正好在虎丘塔的基岩下面,所以发掘工作只得停止。“地圻重渊积,人亡宝剑藏。千年断崖月,何处照龙光?”作为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之墓到底是什么样的?在未经考古发掘之前,这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明十三陵地宫
北京十三陵的地面建筑雄伟壮观,但它仅仅是陵墓上的装饰,真正的陵墓建筑,则是那埋葬在地下的宫殿。古代封建帝王为了长久保存自己的陵墓,防止被人挖掘,往往把坟墓封藏得极为严密,还编造了许多神话,做了不少的机关,因此要打开地宫之门,是十分艰巨的。
1956年5月,我国开始正式发掘十三陵中的定陵。定陵埋葬的是明代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这位万历皇帝10岁即位做皇帝,22岁即修定陵,用了6年时间,役使军匠、工匠达3万余人,花费了800多万两银子,相当于那时全国两年的农田赋税收入。定陵主要建筑有陵门、陵恩殿、明楼、宝城、宝顶和地下宫殿等。明末以后,除明楼、宝顶外,其他地面建筑均遭到多次破坏。
刚开始发掘时,人们找不到打开地宫门的标记,经过仔细观察,在宝城的东南侧发现有几层砌砖塌陷下来,原来这是一处券门。于是,考古工作者便决定在此试掘。工作了将近两个月,人们发现一条3米多宽的隧道,两旁用砖砌墙,很可能这是下葬时运送棺椁的通道。按照它的走向,人们在前面又开了一条深沟,当挖到隧道尽头时,发现墙上嵌一小石碑,碑上刻着:“此石至金刚墙前面十六丈深三丈五尺。”为何要刻此石?这不是为盗墓者指明方向吗?原来,定陵建成后的第38年,才能迎来自己的主人。加之明代帝后的丧葬习惯是先死的先葬,后死的后葬。这样,墓室封埋后还得重新打开。工匠们为了施工方便,便秘密留下这标志。
根据小石碑的指引,人们又发现了石隧道,艰苦挖了一年时间,终于看到顶饰黄色琉璃瓦,多层石条垫底的“金刚墙”。仔细看,金刚墙面上有一个不显眼的呈山字形的痕迹,好像是一座门。的确如此,取掉里面的了大门便到达地下宫殿了。
随着地宫大门在望,种种说法也随之而来,发掘队四周笼罩着紧张神秘的气氛。有人说,帝王陵里遍布机关,暗箭很多,箭头是用毒汁浸泡过的,一碰就丧命;有人说,墓门上搁有千斤石,下有滑动石板,稍有不慎,不是砸得粉身碎骨,就是跌落深渊陷阱;有人说,陵墓长期封闭,尸体腐烂后形成的有毒气体,足以把人憋死,等等。在郭沫若、邓拓、吴晗等专家、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发掘队做了详细的准备工作。他们从地宫石门的缝隙中观察,看到石门是用“自来石”封闭的。这种“自来石”上端顶住门内凸起部分,下端嵌入券门地面上的凹槽内,这样石门就推不开了。发掘人员把指头粗的钢条弯成一定的形状后,伸进去卡住石条移门,此时用手一推,重量大约在4吨左右的两扇石门竟徐徐打开了。积存了几百年的潮湿气味扑面而来,没有暗箭,没有陷阱,连防毒面具也没有使上。神秘的地宫之谜终于被揭开了,定陵里出土的3000多件殉葬品,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高超工艺,又揭示了明朝整个时期的历史面貌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这是十三陵中第一个被发掘的帝王陵墓。在这里出土稀世珍品3000余件,其中尤以金冠、凤冠引人注目:金冠全部用金丝编成,不露任何接头只此一顶;凤冠定陵共出土4顶,每顶凤冠镶嵌珍珠5000余颗,宝石100余块。该陵地宫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联结而成,总面积约1195平方米,全部为石结构拱券式。
中殿安放着3个汉白玉石雕刻的石宝座,座前放供品和长明灯。左右配殿虽有棺床但未放置棺椁,后殿的棺床上放着3具复制的棺椁,中间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两边是孝端、孝靖两个皇后。
定陵地宫的神秘历史已成过去,那么其他十二陵的地下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从定陵的地下宫殿建筑来看,它由前、中、后、左、右五个宽敞的石结构殿堂组成,内有石门相隔。这是宫殿的格局,汉唐以来的大型坟同。但是,各陵建于不同时期,从明朝鼎盛时期一直延续到衰落,各陵地宫肯定有其独特的奥秘。今后若将十三陵各陵皆打开,那它无疑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博物馆!
东方金字塔——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现有9座帝陵、250多座陪葬墓,王陵面积达50平方千米。西夏王陵坐落在贺兰山下一片奇绝的荒漠草原上,进入陵区,9座西夏帝王陵园和250多座王公贵戚的陪葬墓一览无余。这片博大雄浑的陵园建筑遗迹不仅被日本游客称为“东方金字塔”,而且给人留下许多难解的谜。
西夏王陵不仅吸收了秦汉以来各朝王陵,特别是唐宋王陵之所长,同时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将汉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的民族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西夏王陵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古地都超过10万平方米,由阙台、神墙、碑亭、西夏王陵一带地势平坦,被山洪冲刷出的道道沟坎纵横交错。在这些不太深也不很宽的山洪沟里,生长着北方特有的酸枣树,树冠不大,但厚实油亮的绿叶却十分浓密。它们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疏密相间地交织在方圆53平方千米的陵区里,托着那一座座高大突兀的陵墓。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没有一条山洪沟从帝王陵园和陪葬墓园中穿过。西夏建陵近千年,贺兰山山洪暴发不计其数。但是,沿贺兰山一线,仅有西夏陵区这片土地没有遭受山洪袭击,原因至今是谜。
西夏陵园内最为高大醒目的建筑,是一座残高23米的夯土堆。仔细观察,其状如窝头,为八角,上有层层残瓦堆砌,多为五层。于是有学者认定,它在未被破坏前是一座八角五层的实心密檐塔,“陵塔”之说便屡见报端。但塔式建筑缘何立于陵园之内,其功能、作用是什么,则少有人说得清楚。至于这座“陵塔”又为什么建在陵园的西北端,学术界的说法至少有四种,各执一端,据理争辩了10多年不见分晓。
在9座帝陵中,三号陵是保存现状最好的一座,一向被认为是西夏开国皇帝元昊的陵墓,也是目前对游人开放、游人必到之处。其陵外有角台,内有鹊台、碑亭、献殿、陵塔、墓道等多种建筑遗迹。其月城与陵城呈“凸”字形连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夏陵区管理处对三号陵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发掘。
自2000年5月至2001年10月底,他们分四个阶段对陵园进行全面发掘清理,共揭露面积3.2万多平方米,清理出大量建筑材料。其中仅瓦当就有14万件之多,不少建筑装饰部件具有很高的价值。这次清理发掘,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多在西夏考古史上都是无可比拟的。
西夏陵留下了许多历史之谜,罩在这“东方金字塔”上的是层层神秘的面纱。如今,经过多年大规模的清理发掘,西夏陵神秘的面目正渐渐显露,考古专家终于可以大致描绘出西夏陵三号陵的原貌了。
在三号陵中,月城和陵城都是以神墙作为主要建筑标志的。如今,这些神墙虽然残高尚有2米左右,但都已变成断壁残垣。墙基堆满了瓦砾和泥土,令人难以窥测其原貌。这次清理,彻底揭开了神墙的秘密。原来,不论是月城还是陵城,墙体都直接筑在原有的沙砾碎石之上。这种土墙,是用长约3米的木板两面夹住,中间用黄土夯筑,每层夯土厚度多在10厘米以内。墒体夯筑完成后,再在上面抹上1~2厘米厚的草秸泥皮,然后再涂上半厘米厚的赭红泥皮。这样,陵区神墙全是一片红色。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专业人员竟在墙根两侧不足半米处发现了成排的小坑,原来那是滴水线。专业人员据此不仅推断出墙体的高度,而且断定神墙顶部有覆瓦出檐。而墙体两侧至今可见的凹槽,原是放置支撑上部建筑物的木柱的。之持一致、美观大方。
长时期以来,西夏陵一带年均降雨只有200毫米左右。历史上,这一带降雨也很少,而两侧滴水线上的滴水坑窝径竟有2到3厘米。由此可见,墙体上部建筑在被毁前曾有相当长一段完好的历史。上部建筑对墙体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在三号陵中,高达20多米、底部周长达118米、直径有37.5米的陵塔是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它用黄土夯筑成实心土台,外形酷似一个布满小孔的窝窝头。仔细观察,它好像又呈八角形,并且从下往上可分为七级。因此,有专家认为,它可能是八角、七级的实心佛塔。
发掘中在角阙和墙基处均发现了包砖。于是有人推测,陵塔底部可能也有包砖。人们对此还有个期待:清理出了陵塔底部的包砖,就可以推测出陵塔的基本形制了。然而,在2001年9~10月份进行的第四阶段清理中,对陵塔四周进行了重点清理,竟未发现任何包砖的痕迹,而且底面呈相当规整的圆形,并不是有人想象的八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