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梅花鹿珍贵,这还不难理解,因为它全身都是宝,它的鹿茸尤为珍贵;说它稀少,似乎就难以让人接受了,因为与事实好似不大符合。这里有一定程度的误会,我们说梅花鹿珍稀,是指野生的梅花鹿而言,大家在动物园、公园看到的是人工驯养的梅花鹿。现在野生的梅花鹿,确实是不多见了。
野生的梅花鹿在我国曾经分布得比较广,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地区都曾有过梅花鹿栖息地,或者说都曾经有过梅花鹿。但目前华北的梅花鹿已经绝迹;在华东,仅江西彭泽县的桃花岭,估计还有百头左右;原来产鹿数量较多的东北、中南,野生梅花鹿的数量也少得可怜了。幸而70年代初,在四川、甘肃的交界处又发现了一群野生梅花鹿,但数量也只在一二百头。这样一说,对梅花鹿的珍稀程度就有了具体认识。
梅花鹿体格不算魁伟,体长在100公分至150公分之间,尾长约15公分,体重约80公斤至100公斤。头部尖圆,颜面部呈较长的近似梯形状,有一对大而圆的眼睛和不太长的耳朵。雄鹿头上长着一对分着4个杈的角,眉杈不长,但主干较长,可达40公分至50公分,第二个杈离眉权较远,主干末端分成两杈。梅花鹿的四肢细而长,有利于快速奔跑。它的体毛颜色不固定,春夏季略浅些,秋冬季深些,基本色调为棕色。背部有显著的白色毛斑,排列比较规则,近乎成纵行分布。“梅花鹿”的美称就是由此而来的,梅花鹿背脊上有一条黑色背毛。而腹部则是一片白色皮毛。
梅花鹿栖居于针阔叶林的边缘地带或山地的大片草原地带,但具体地点不固定,不同的季节,它们的栖息地点也不一样,夏季多在林荫中栖息,冬季则寻找朝阳避风的山坡栖息。梅花鹿的活动时间多在早晨和傍晚,一边觅食,一边嬉戏。它们的食物多为青草、树叶、苔藓,或者树木的嫩枝、嫩芽。梅花鹿很机警,它的嗅觉、听觉都很敏锐,在觅食时它们多迎风而立,这样便于嗅到敌兽的气味,以便采取自卫行动或逃跑。一旦听到响动,它们就停止觅食和嬉戏,静听动静,如果确认有敌情,就立即迅速奔逃。
梅花鹿在平时,母鹿与未成年幼鹿结群生活,公鹿则单独居住。但到了发情期公鹿便回到鹿群与母鹿合群。梅花鹿的发情期在8月至11月,进入发情期的公鹿,再也不像平时那样温文尔雅,性情变得粗暴起来,不仅常常大声鸣叫,遇到情敌总要斗个你死我活,不分胜负,绝不甘休,格斗用的武器就是那已经骨化了的鹿角。获胜的一方即可妻妾成群,对这些妻妾,它是不允许第三者插足的,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第三者比它强大。偶尔也有在交配季节末期,公鹿因疲惫而无力赶走第三者,被第三者乘虚而入的情况。梅花鹿的孕期为220天至240天,每胎一般产一只仔鹿,偶有产两仔的。梅花鹿的哺乳期在3~4个月之间,仔鹿一出生落地,即能站起来找母亲吮奶,约2~3岁性成熟,成熟的公鹿一般就离群活动,准备成家立业了。幼仔的体毛较成年鹿的体毛颜色浅,但白色毛斑清晰可见。
梅花鹿的珍贵,与它满身是宝密切相关,尤其是那享誉全球的鹿茸。在医药界,只有4种鹿的茸被认为有药用价值。这4种鹿就是梅花鹿、马鹿、水鹿、白唇鹿。梅花鹿的鹿茸被称为“黄茸”,是鹿茸中品位、等级最高的。鹿茸有补虚健体强筋骨的功效。每年春季,雄鹿头上会长出一对嫩角,外部包着带有绒毛的皮肤,其中血管很丰富,血液循环很旺盛,用手触摸有温热感。这对角长到两个月时割下来就是名贵的鹿茸,过期不割,就会逐渐骨化,变成鹿角。鹿角也是一种中药,但药用价值比起鹿茸就差得多了。以前割鹿茸时,由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把鹿按倒在地,再由一个人操一把特制的锯,把鹿茸割锯下来。后来采用药物麻醉法,先把药物注射到鹿身上,鹿就麻醉卧倒,任凭人们割锯。锯完后再打一针解药,鹿就又苏醒过来了。用这种方法割锯鹿茸,既能保证人畜安全,又不损伤鹿茸。除了鹿茸以外,梅花鹿的鹿胎、鹿鞭、鹿筋、鹿血、鹿尾都有药物功能。鹿肉能壮体,鹿皮能制成名贵的鹿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不过现在用以制药、制革的原料,都来自人工饲养的梅花鹿。真正的野生梅花鹿,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严格禁止捕猎,更不允许捕杀。为了野生梅花鹿的繁殖,国家也已划定了一些野生梅花鹿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