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3200000021

第21章 为什么会说谎的人混得更好(4)

首先,面对神秘莫测的东西,大多数人都会产生心理压力。在正式测谎之前,测谎专家往往会和嫌疑者进行漫长的对话,其目的是了解被测者的个性特征和诚实程度,以确定审讯的问题和方式。其次,测谎专家会反复说明测谎仪是集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为一体的高效率现代化仪器,并且从未出现过差错,从而使嫌疑者担心,如果自己说谎,就有可能会被当场识破。

为了让被测者相信测谎仪是不可欺骗的,测谎专家还会要求被测者做一个示范性的验证试验。例如,让被测者从一副纸牌中随意抽出一张,混在其他纸牌中,当测谎专家拿着这些纸牌问被测者“是不是这张”时,被测者一概回答“不是”。但是,测谎专家能够正确地指出被抽出的是哪一张,并告诉被测者:“说谎时,生理参数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你回答问题时的反应得出的结论。”事实上,这些纸牌往往是事先做了记号的。

就这样,很多人相信“神通广大”的测谎仪确实能测出谎言,于是选择坦白。但即使利用测谎仪,也无法揭露所有的谎言。甚至还有一种比较糟糕的情况——测谎仪本身也会制造谎言。

例如,36岁的大卫·杰·艾维被指控偷了原雇的钱,经过测谎仪的分析,他被判定有罪。然而,没过多久,警方抓到了真正的小偷,而那个小偷却通过了测谎仪的检测。

还有一个案例是1979年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谋杀案。当时,嫌疑犯弗洛德·费在测谎实验中被测出说谎,最后以谋杀罪被判终身监禁。可是两年后,真正的凶手浮出了水面。

研究表明,测谎仪只能发现75%的谎言。当然,这比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好多了——据说他们只能发现60%的谎言,而普通人则只能发现30%的谎言。

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确一点——测谎仪得出的参数变化和推论,并不能直接作为证据来使用。即使是在测谎技术已相当发达、测验人员技术偏差小于1%的美国,根据测谎仪得出的结论也必须在庭审中进行质证,或由举证者提供旁证,否则不予采信。也就是说,如果嫌疑者坚持否认自己犯过案,而又没有其他可靠证据,那么测谎结果只是一张普通的图。

7人人都可以是识谎高手

猜透一个人隐藏的想法,比听一个人说出他的想法更容易成功。

——[德国]亚瑟·叔本华

经验是最直接的测谎仪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可靠的方法能够完全识别出谎言,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快乐地生活下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想要识别一些谎言,更多的是借助个人知识和经验,而非严肃的问讯或专业的仪器。

格奥尔格兴奋地说起一次旅行经历——乱飞的小石子砸到了导游的牙齿,那个导游的牙上从此多了一条裂缝。在讲述的同时,这个吹牛者会意识到,可能听故事的人中正好有人认识那个倒霉的导游,但那个导游有着一口完美得令所有人惊讶的好牙。所以,在故事结尾,吹牛者往往会补充道:“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那个裂缝早就长好了。”于是,稍有常识的人都明了:他在说谎,因为牙齿上的裂缝是无法长好的。

在这里,常识——或者说知识和经验——成功地检测出了谎言。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把原有的认识和别人的陈述进行比较。我们的大脑能够借助内部语言,将认知按照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且环环相扣,形成“自动化”的链子。这就是所谓的“智力技能”,是不受我们的控制而自行发生的。

因此,当我们集中注意力听一个人讲话时,如果出现错误信息,我们立马就能发现。当有人说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98年时,我们立刻反应过来——不是“1798年”,而是“1789年”;当朋友对某个我们熟悉的路段出现描述错误时,我们马上就能发现;当某人对一个人的性格进行评价时,我们也会立刻在心里对这番评价进行肯定或否定。

我们的潜意识总是这样或那样地提防着别人,不断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检验着来自外界的事物。但有时候,原有的知识也会使我们忽略某些谎言,就像医生会在其专业领域对一些谎言产生“免疫”一样。在一次同事聚会中,有一个人大声说:“因纽特人有34颗牙。”众所周知,一个成年人正常情况下只有32颗牙,这个谎言之所以没有被察觉,是因为同为牙医的听者没有想过去怀疑同事的话,也没有去关注过因纽特人到底有多少颗牙。但这里明显存在着“隐患”——记忆力好的人只要稍微回想一下,就能发现那个同事只是信口开河。

我们的潜意识始终保持着警觉,能够把一些与认识不符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意识层面。

哈拉德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九死一生的“独木舟奇幻漂流”,很显然,他已经有些喝醉了。他顺嘴问了一句:“有没有人认识托马斯·K?他当时也在。”听故事的人中没有人认识,这个问题看上去毫无意义。几小时后,人们都回到了家,关于托马斯·K的问题又浮现在了人们的意识层面中,于是人们在潜意识中对整个故事进行了一番“检查”。之后,敏锐的人很快就觉察到,那个看似毫无意义的问题,其真实作用是确认没有人可以调查故事的真实性,至此,人们开始怀疑故事的真实性,而那个大家都不认识的托马斯·K后来也证实,那次漂流很普通,并没有像哈拉德讲的那样富有戏剧性。当然,有些迟钝的人直到很久以后才反应过来:哈拉德在吹牛。

当我们想要怀疑一件事或一个人时,必须先有意识,然后才能感觉到谎言的存在。因此,有时要等事情过去很久,我们才会注意到某些信息与自己的经验存在着矛盾。

当我们面对一个完全陌生或者了解甚少的领域时,也会对谎言产生“免疫”,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看似深奥的伪自然科学理论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很多年轻人不了解第三帝国(希特勒当政时期纳粹统治下的德国)的真实历史——这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他们盲目地相信并传播社会告诉他们的“历史”,但我们知道,这其中大部分是谎言。

值得庆幸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谎言,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只要稍加考察,就能够发现和已知事实之间的矛盾,从而找到真相——如果有需要的话。

举个具体的例子。有人想买一辆二手车,并把自己的购车要求都写在了“愿望清单”上,其中有一条是“全轮驱动”。但是销售员说:“作为专业的销售人员,我劝您不要购买全轮驱动,这些都比全轮驱动好。”在这里,销售员的“规劝”只是一个幌子,他其实是要掩盖真相——“我们这儿没有全轮驱动的二手车。”所以,购买者要么放弃“全轮驱动”这个条件,要么放弃这家店。

立竿见影的识谎术

在职场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简单有效、操作性强的识谎术,这对我们处理同事关系、选择合作伙伴、维护自身利益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语速。下班时,我们想让同事帮忙,于是问道:“你有时间吗?”如果同事很迅速地回答:“没有,我没有时间。”那么,基本可以肯定,对方是在说谎,因为反应迟疑常常被认为是一种说谎的表现,他不希望引起你的怀疑。有的说谎者会先说“没有”,但接下来语速放慢,因为他需要编造一个可信的具体的解释。

其次,在什么地方加强语气也能判断出一个人是否说谎。我们在说话时,常会不自觉地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加强语气。当一个员工遭到“你究竟知不知道这件事”的质问时,他可能会皱眉、摇头,甚至跺脚,以强调自己确实不知道。但绝大多数说谎者却会减少加强语气的动作,因为他们只想着该说什么、怎么骗人,而很少想到如何表现。有时,说谎者也会加强语气,强调的却往往是无关紧要的事。

再次,说谎者为了增加可信度,常常会对一件事做出多余的解释。当出现“我一向都是实话实说”、“我母亲经常教导我要……”,以及“说实在的,我也觉得……”等句型时,对方十有八九是在说谎。还有的人会反复解释一些没用的细节,或者重复确认一个问题。

最后,“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也是我们常用的识谎术之一。大部分谎言都是脱口而出的,没有严密的逻辑和条理,因此,问得越细,说谎者就越容易感到慌乱,矛盾的地方也就越多。

总之,当一个说谎者不愿承认自己说谎时,身体和语言都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表现。我们来总结一下,在可能存在谎言的情境下,如果被质疑者出现下面这些表现,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他在说谎:

停顿很久,或者回答时总带“嗯”“啊”等犹豫的字眼。脸色突然发生变化。盯着某个角落,并且向上看;或者停止眼神交流。

来回拨弄手里的东西。挺胸坐直,但又显得局促不安。胳膊交叉放在胸前。

废话连篇,要么说不到重点,要么对重点一笔带过。讲述时毫无感情,就像在机械地背诵。瞬间转换情绪,表现得或激动,或愤怒,或异常平静。

我们在前面说过,这些未必是说谎的信号,但在特定的情况下,确实能为谎言提供佐证,毕竟我们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很难不动声色地掩饰压力带来的紧张。

同类推荐
  •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本书主要介绍了在不同的动因驱动下旅游者的知觉、情绪情感、态度、个性、社会心理,以及旅游企业员工的心理特点、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维护等内容。
  •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本书不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是从纯理论的角度探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力图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 经典趣味心理测试全集

    经典趣味心理测试全集

    本书运用最精炼的语言、最实用的自测形式,涵盖了性格、魅力、爱情、婚姻、社交、事业等众多数心理问题,以诙谐的测试情景进入测试,融合了独具见解的测试结构。
  • 花季妙龄为何心苦涩

    花季妙龄为何心苦涩

    本书是指导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和健康生命教育的最佳读物。通过一些具体的典型故事来启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 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从一个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讨论社会心理学的基本道理,打造最有趣的社会心理学趣味读本,通过对社会心理学问题的趣味解读,带你走进妙趣横生、别出心裁的社会心理学世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体会到社会心理学的趣味以及魅力,如果再能够将其运用到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便可以从小事情中看出大道理,令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自己眼前展开。一本书,引领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之门。
热门推荐
  • TFBOYS绽放最美的时光

    TFBOYS绽放最美的时光

    最终,命运还是不肯放开夏染昕(女主),原来我只是你一个复仇的棋子,究竟遗失的记忆是否能重新找回?夏染昕其实她真的很脆弱,而你真的忍心为了复仇伤害她,还是自己陷入爱情的漩涡?遇见他们命运翻天覆地的改变,命运之手伸向染昕,她应该如何选择。。。。三份不同爱,究竟该如何选择?
  • 远征之回家

    远征之回家

    一群昔日的战士为了抗争国民军里的种种丑恶和不公,愤然躲避到西南边陲当了土匪。然而当国家为了保卫生命线而需要他们时,毅然重出江湖远征缅甸。经历了重重磨难,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他们发出了怒吼:回家!
  • 王者弑天

    王者弑天

    修炼灵骨的世界,血雨腥风;寻找至尊的足迹,尸山血海;打破一切禁咒,解读天地终极奥义……身具至尊灵骨,成就无上至尊,我欲封天!
  • 少妻狂想娶

    少妻狂想娶

    当性格火爆能动手就不动口的黄毛小丫头,杠上高冷腹黑能用眼神就不开口的青年帅叔叔;当进医院跟进家门次数一样多的女痞子,爱上救死扶伤把医院当家的全职男医生;当她对他的称呼从一口一个叔叔到老公……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天雷勾地火,火星撞地球的事情?
  • 总裁的落难妻

    总裁的落难妻

    袁琳琳的大一新生,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她时不时会去兼职,赚些生活费。但在兼职被强了后,她的生活就如炼狱般:同学指着她的鼻子骂贱人、烂货;想回家却被父母扫地出门;她想过一死百了……在她好不容易有了活下去的欲望却发现肚子……
  • 我和我上司的未婚妻

    我和我上司的未婚妻

    ‘白领时代’征文参赛作品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调,略富有童话色彩的叙述,喜剧的形式,上演了一幕现代版的青蛙与公主的浪漫爱情。然而,尽管时代在变化,但是中国婚姻的门当户对观念,始终烙印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或许现实终究是现实,终究是残酷的。那么,青蛙又能否与公主相结合?真爱又能否摆脱观念的束约?有情人又能否终成眷属?读者交流群:39439687、12230978、33187575、33919275
  • 到我家来吃饭

    到我家来吃饭

    妹妹雅琳偷偷爱上了姐姐雅曼的男友文超;而雅曼对文超的感觉却日渐淡漠,最后,二人终于分手了……看点一:轻松而浪漫的故事情节;看点二:活泼而幽默的语言织体;看点三:作者对艺术真实的追求;
  • 时代结晶

    时代结晶

    前期轻轻松松的打怪升级,中期热血的故事才刚刚展开,后期自然成长为一手遮天的大人物,而结局就如第一章开头那样。
  • exo之我只单恋你

    exo之我只单恋你

    我只是个普通人,渴了会喝水,累了会睡,痛了会放手。没有什么很大的抱负,只是想和你一起淋场雨,吃一碗饭,睡一张床,回一个家。然而你,却靠近我了解我温暖我然后离开我,这个过程已经足够让我伤心很久了。对不起,我累了,我已经傻傻的等过了。可你还是老样子啊!
  • 好久不见,大叔

    好久不见,大叔

    某大叔见到某傻瓜和陌生男子相亲,顿时怒气就上来了,拎着某傻瓜的后领,强行塞进车里,于是.........自己YY哈(写这小说时,我提纲都没想好,临场发挥,写的不好,不要怪宝宝,宝宝下次一定改!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