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3100000017

第17章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1)

正文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注释

经:儒家经典著作。子:诸子百家的著作。诸史:各种史书。世系:帝王家族的世代相承关系。终始:王朝的兴衰始末。

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就可以阅读史书了。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朝代兴衰交替的始末。

心解

读史

这四句话是本章的引子。《三字经》提出读懂了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人们就可以学习历史了。古人认为,读史必须在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著作的基础上,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形成自己判断是非、认识事物的标准,不至于在读史时迷失方向,或者只记住了具体的史实而未能从中吸取教训。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了解自己的历史,总是会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历史正可以填补人类这种内心对于时空的渴望以及对于生存环境的恐慌。学习和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在一个更为宽广的时空里获得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历史是出于人们自己的内心需要。

另外,人们学习历史还有一个比较实用的目的---为了现在。人类的发展在于不再盲目于任何事物,而是有理性地从事某种事情,也就是说,人们要问个为什么,并且首先思考事情的逻辑性、合理性,并估计事情可能的结果,然后才去行动。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的一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不知道被引用了多少次,而且这句话的含义甚至比得上一本专著。因为历史囊括了人类发展过程中一切成功的规则与失败的教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失败的重演。我们学习和认识历史,无形之中丰富了我们的阅历,让我们这些平凡的小人物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接纳和改造生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你就能看得更高、更远。如果用两句话来概括学习和了解历史的重要性,那就是: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让历史告诉未来。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都非常重视历史的教育作用。早在先秦时代,就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前车之鉴”的说法。古时的明君唐太宗也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事实上,唐太宗之所以能开创“贞观之治”也与他积极吸取历史教训,尤其是隋代两世而亡的教训是分不开的。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曾经说过:人们对历史感兴趣有三种原因:一是获得历史知识,二是获得智慧,三是认识人性。这三点都很重要。古人与今人最大的相通之处就是人性。人性的丰富,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善良,人性的丑陋,都可以从历史中看得清清楚楚。历史知识并不能直接让你致富,但是,它可以完善你的人生,增强你的文化品位。史书中充满了各种智慧,它成为今人的借鉴,因为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古人成功的智慧可以使我们获得成功的启示,古人失败的教训可以使我们得到警示。

年月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百家讲坛”栏目开播。栏目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力求做到雅俗共赏。年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登上百家讲坛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大众的热烈追捧,同时,也带动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历史。在这种学习历史的滚滚浪潮里,一向特立独行的易中天教授又抛出了“历史无用论”,以提醒人们学习历史不要抱有太多功利的想法。在一次访谈中,他这样说道:“历史当然有用,以古鉴今,读史明智。我为什么反复说没用呢?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现在的功利性太强了。功能说得太多,难免庸俗化。我强调历史、艺术的大用无用:百无一用但又不可或缺,必有大用。”历史不是试卷上的选择填空,也不是炫耀自己学识渊博的工具,它对我们的作用不是体现在某一件事情上,而是渗透在人们的观念中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历史这么厚重的东西,我们还是应该保持敬畏和崇尚的态度。

正文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注释

羲:伏羲,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农:神农,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上世:远古时代。

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心解

三皇

我们在谈到中国历史的时候,就会经常提到“三皇五帝”,并将之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只不过是实力较为强大的部落的首领。秦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便把那三皇五帝的名称各取一字合成一词,自称为“皇帝”,以示其地位的崇高无比。

“三皇”的说法是在战国晚期才出现的。另外我国传统对“三皇”的说法并不一致。有的说法认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有的则认为是:伏羲、神农、黄帝。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也被《三字经》的作者采用。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也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这个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他聪慧过人,坐在一座方坛上,听了八方风的乐音,又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便画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的符号,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间的种种事物。八卦也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用于捕鱼打猎。他还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在汉代的画像砖上,伏羲是人首蛇身的形象,并经常与女娲一起出现。传说,上古时代曾发生过一场罕见的大洪水,世间只留下了伏羲和女娲兄妹两人,于是他们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再度使我们民族繁荣起来。

继伏羲以后,神农(长期以来,对于神农氏是不是炎帝这个问题,一直悬而难决)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有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此外,他还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实际上农业生产知识是上古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神农并无其人。后来人们推测,神农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的是母系氏族制繁荣时期的社会情况。传说神农的样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体除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五脏六腑清晰可见。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于是,神农决定尝尽百草,只要药草是有毒的,服下后他的内脏就会呈现黑色,因此什么药草对于人体哪一个部位有影响就可以轻易地知道了。他把能食用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作为药用;不能够食用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提醒人们加以注意。后来,由于神农氏服了太多种毒药,积毒太深而身亡。

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其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在涿鹿之战中擒杀了蚩尤,统一了中原各部落。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在他的统治下,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数学、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都是他的后裔,他们的部落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因此,中国人自称是“黄帝子孙”。我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因此,每年的三月三和清明节是今人祭祀黄帝的日子。

正文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注释

唐: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尧。有虞: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揖逊:谦让有礼。

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把帝位禅让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的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心解

二帝

除了“三皇”之外,我国古代传说中还有“五帝”。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载,“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三字经》的这四句话主要介绍“五帝”中的尧帝和舜帝。人们经常用“尧天舜日”来比喻太平盛世,以“尧舜之治”作为后世帝王德政的典范。生活于中唐时期,目睹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大诗人杜甫也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作为其一生的政治抱负和追求。可见,尧帝和舜帝是古时人们心中圣贤的典范。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是黄帝的后代,是帝喾的儿子,因封于唐地(今河北境内),故后人称为“唐尧”。唐尧即位后,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政绩卓著。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拥戴。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经常耽误农时,因此,尧就组织专门人员总结前人的经验,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测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这是有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历法,奠定了我国农历的基础。他还设立谤木,让平民可以对部落的管理和他本人发表意见。尧在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尧晚年的时候,想找一个贤能的接班人,他为此到处寻访,后来人们一致推举舜。尧听说舜很贤德,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经过一番考察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全部职权让给了舜。这就是历史上的“尧舜禅让”。《史记》评价尧帝为“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他是颛顼帝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根据《尚书·尧典》的记载,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他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传说中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警戒人们;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但又设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对不肯悔改的罪犯要严加惩治,天下人心悦诚服。通过这样的整顿,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因为禹在治理洪水方面成就卓越,因此舜在晚年禅位于禹。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

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

舜,我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历来与尧并称。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政绩,明定赏罚。在他的统治下,天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正文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注释

文武:周代的开国君主周文王和周武王。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位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心解

三王

夏、商、周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三个著名的时代,它们的开国之君大禹、成汤、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是贤明的君主,后人称之为“三王”。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是与尧、舜并称的传说中的古代圣王,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禹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以及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父亲是鲧(),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夏伯。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博览3

    世界文化博览3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全书分“汉学视阈”、“汉学名家”、“经典释读”、“艺术史辨”、“文学对话”、“文献钩沉”、“汉语研究”、“学者访谈”等版块。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从“物化”到“异质性”

    从“物化”到“异质性”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6立项,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本书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过近80年发展中经历的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出发点,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启蒙批判和在60年代经历的分化而形成的消费主义的历史,探讨其中经过物化观念到异质性的消费主义时代逻辑转换的内在机制。
热门推荐
  • 圣徒

    圣徒

    本书收录了《高人》、《圣徒》、《金手指》、《小虾找地》等小说作品。
  • 鬼诡莫惧

    鬼诡莫惧

    世界上无奇不有,你若不信也好,在这里,将会为大家讲述一些灵异故事或杀人事件,也许你曾经在哪里看到过,往往这些也许是来源于生活,现实,而成的虚幻,鬼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至今还是个谜,但当你觉得周围一切阴森的时候,也许就是鬼在的原因,人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陋邪恶的一面,当一个人以利益为重,当一个人视钱如命时,这个人也许已经没救了,杀人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愿的,一种是不自愿的,在这里,将会有变态杀人狂的故事,灵异界的故事,例如:《人肉叉烧包》《僵尸》《对面楼的女孩》……敬请期待吧,将会为你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
  • 卿本红妆,第一女师爷

    卿本红妆,第一女师爷

    简介:她来自现代,一朝穿越,竟成了奸臣之后沈暮晴。人前,“他”是名声大噪的县爷新宠沈倾,人后,她是早该死去的太师府小女儿。人人都说县衙里的小师爷长得眉清目秀,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白脸。人人也道,小师爷虽然唇红齿白,却心狠手辣,奇招百出,腹黑狡诈。******他是当朝王爷,一个有着绝世容颜的冷情王爷,他步步为营,请君入瓮。一场纠葛,她成了他看中的人。“虽说你是本王选中的人,但是请记住,进宫之后,你是生是死,本王绝不过问半句。”他说到做到,所以冷眼看着她被人算计,备受牢狱之苦也视而不见。******皇宫出现惊天盗窃案,他们被卷入漫天旋窝,危难时刻,她挺身而出,只是为了能够让他活下去。他却说,“本王是男人,什么时候沦落到需要女人保护的地步了?后面躲好,你的命是本王的,本王没有同意你去送死,你怎么可以去?”之后,她身份暴露,十年前的恩恩怨怨昭然若揭,他再也不是那个说着会护住她的男子。“太师府通敌叛国,你做为他们的女儿,本就应该陪着下地狱。”她伏在地下,笑得肆无忌惮。“既然这样,我会让你的孩子陪我一起。”身下鲜红的血液好似绽放的花,耀了所有人的眼。那一刻,他才知,原来她已经刻入他的心尖,深入骨髓。推荐夕颜完结旧文:傲世特工,将军请接招:http://novel.hongxiu.com/a/989356/嫡女重生,误惹腹黑爷:http://novel.hongxiu.com/a/948888/(呐,大家不要被简介给骗了,我就不是一个会写虐文的人对不,喜欢记得点击下方的加入书架呀,么么哒。)
  • 靑春印迹

    靑春印迹

    我们是伴随着时间成长起来的,在某年某月某日的那一天,经历了太多难忘的事情,太多的回忆在那一天上演,主角是自己,演绎着自己的故事,记录着自己的故事。当回过头时,才会发现时间不等人,回忆出现在我们也说不清楚的那一天,但它却给予最深刻的印迹。
  • 炫舞时代:我真的好爱你

    炫舞时代:我真的好爱你

    本作品的一切都是真的包括最后的结尾,也包括名字
  • 缺心人

    缺心人

    出生就有先天性的心脏问题的婴儿俊草被遗弃在冰天雪地,被好心拾荒人收养,正常人的体温是37度,而他的体温却是零度。被宣告了死亡的孩子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从小他就知道了本不该知道的很多事情,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甚至可以看透别人的命格。从小俊草就只喜欢在一种地方玩,那就是坟场········还是决定把老书写完本,两本书一起写思路有些混乱,这本书暂时停在这里了,抱歉,真后悔把第一本书设定的太长·········
  • 小魔传奇

    小魔传奇

    一个来自异星的狂妄少年在诅咒下成为了一魔一兽两个凶恶灵魂的寄主,从此世间多了一位忽魔忽兽的小魔。他有一个用爱将他自魔魂中唤醒的红颜知己,他还有一群可以与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还拥有超卓的智慧与无穷的未知力量……他是魔,却以魔道的力量拯救苍生……他是魔道中的异类——善良之魔!
  • 为你背叛全世界

    为你背叛全世界

    这是我的第二本小说,vivi是不会剧透滴
  • 漠视

    漠视

    看似普通的少年却会坚守他自己的信念。在末世的漠视之下,昔日的朋友都变成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 骗子当官

    骗子当官

    莎士比亚说:成功的骗子,不必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的拥护者。话说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骗子,其实已经不能称之为骗子。他一定会是是哪个领域的王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说。书友群:42406464胤宠需要大家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