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3100000011

第11章 经典的永恒绽放(1)

正文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注释

蒙:蒙童,古时指刚入学的儿童。训诂:用一般人能理解的话来解释词义。

句读:指语句中的停顿,短的停顿叫做“读”,长的停顿叫做“句”。

凡是教育刚入学的儿童,一定要讲究教育的方法。把每个字用一般人能理解的词句讲解清楚,使学童读书时懂得原文的停顿。

心解

循序渐进

这四句话说的是儿童在启蒙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步骤。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作用的,因此《三字经》认为“训蒙”“须讲究”,而这一阶段孩子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训诂和句读。

古代的儿童入学后,首先接受的是识字教育。识字的主要教材就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可以看到,古时的儿童摇头晃脑地跟着夫子读《三字经》,反映的就是这一阶段的情况。当儿童“能识两千字”时,老师就开始“讲书”了。“讲书”就包括训诂和句读两部分。所谓“训诂”,就是解释词义的方法,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的说法,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后来才将这门学问称为“训诂”。我国的汉字,是一种形体文字,每个字都包含形、音、义三部分,研究这三部分的学问分别叫做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训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训诂学书籍有两种,一种专为注疏某一本重要的书,逐字解释全书的意义,如《论语注疏》《毛诗注疏》《韩非子集解》等;另一种是单纯解释古代的词汇,搜集古代词汇,分类注释,如《尔雅》《说文解字》《方言》等。训诂学研究方法有: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做“依”的意思;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所谓句读,就是对句子进行标点断句。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古代中文在书写上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设计,但是在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的传达意思,仍有需要注意文句的起承转合,读书人便会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记号,这就是句读的由来。一般是以句号(。)作为一个句子的终结,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句号;句中语气承转停顿以读号(,或、)表示,则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和顿号。像这样加注句读的动作,被称为“断句”又被称为“圈点”,如果再加上注解或注脚的动作,则被称为“圈注”。正确的圈点除了可以明了句子和文章原意,也可显现一个人基本的学识和涵养。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所以古代教育童蒙读书,非常重视句读能力的训练。韩愈的名篇《师说》中说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也道明了学习句读的重要性。据说周总理在一次与国民党的谈判中,把国民党一方驳得体无完肤,国民党代表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叫嚷与共产党谈判是“对牛弹琴”。******同志淡淡一笑,幽默地同样以这四字作答,只是停顿有所不同。他说:“对,牛弹琴。”******总理正是利用标点非常机智地回敬了对方。还有一个句读救命的故事。清朝末年,一个书法家奉旨给慈禧太后题写扇面,写的内容是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由于一时的疏忽和紧张,竟将“间”字漏掉了,慈禧一看,大怒,竟把这个书法家问成死罪。此人急中生智,忙解释说:老佛爷息怒,这并不是王之涣的原诗,是用他诗的原意填的词,并当场标点断句,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一听,无言以对,那位书法家也捡回了自己的性命。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足以认识到句读的重要性了。

正文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注释

为学:进行学习。初:开头,开端。小学:初等教育。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就要打好基础,把小学阶段的知识都掌握了,才可以读“四书”。

心解

四书

这四句是说学习的具体阶段,只有完成了小学的科目才可以读“四书”。古时的小学和现在的小学有些不同。朱熹主张“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他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有了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凡年龄在八至十五岁,不分贵贱,只要年龄和心理特征正常便入小学,十五岁以后便入大()学。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而且“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如果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那时再弥补,就极为困难了),因而,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古时小学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六艺”和洒扫进退的规矩。“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具体内容之前已经说过。日本将其变化为八道:茶道、艺道、花道、书道、剑道、棋道、柔道和空手道。朱熹认为:“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际,使之敬恭,朝夕修其孝悌忠信而无违也……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清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可见在朱熹看来小学应以教事为主,主要内容是伦理规范的训练和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大学是更为系统的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还对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大学和小学教育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

经过了小学阶段,就可以阅读“四书”了。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人物曾子、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在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对于“四书”的学习,朱熹认为“读书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且强调“初学且须知缓急”。朱熹的意思是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语》、《孟子》里的精微之处:融贯了《论语》、《孟子》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和“四书”同样普及的是朱熹的注,包括《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十四卷。

“四书”在我国思想史上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闪耀古今。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四书”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无数先贤实践和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论语》为两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多诵读一些经典,不仅能让我们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相信社会也能由此形成一种文化认同的新秩序。

正文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注释

论语:书名,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的经典作品。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美称。善言:具有教育意义的言论。

《论语》共计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记载有关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一部书。

心解

《论语》

《论语》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的。它主要记载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我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公元前-前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子幼年家境非常贫寒,却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三十五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受到齐景公的赞赏,但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未被重用。不久后返回鲁国,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孔子五十一岁时,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孔子五十四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国的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后季桓氏迷恋歌舞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于是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这一年他五十九岁。六十八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他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之后,他不再求仕,一面继续整理文化典籍,修订六经;一面广收弟子,开展教育事业。相传教授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登堂入室者七十二人。孔子七十三岁时患病,不愈而卒。

《论语》书名的来历就要追溯到我国古代人写作的体例。古代书籍的写作体例,大体分为“著作”“编述”“钞(抄)纂”三大类。由钞(抄)纂而成的书籍,古人称为“论”。《论语》的“论”,就是排比资料、纂辑成编的意思,“语”者,语录也,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论语》共计二十篇,一万两千多字,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语言表达言简意赅、含蓄隽永,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到汉代时,有《鲁论语》(篇)、《齐论语》(篇)、《古文论语》(篇)三种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流失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现代人对《论语》的注解则以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为最好。这本书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是普通读者了解《论语》的一本入门参考书。

《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礼和仁。“仁”,仁德。《论语》的“仁”,不是通俗意义上仁爱那样简单的意思,它蕴含了君子所有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性和个人修养。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礼是外在的表现,礼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同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后人称为“德治”或“礼治”。

同类推荐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是一部关于甘肃历史文化特色及其发展的专题性研究论著。《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共分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又针对不同的特色及方向,对所研究的文化资源进行了重点的介绍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该历史文化资源对甘肃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 辞旧迎新:除夕

    辞旧迎新:除夕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本书研讨了生肖蛇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热门推荐
  • 火影之主角不是主角

    火影之主角不是主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作死不是事,干作不死才是大事!论和蛇叔搞科研被解剖的风险是多少?论和晓组织抢尾兽的成功率是多少?论和宇智波一族拼幻术的胜率有多大?就算不提这些,六道分为天道、修罗道、人间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这么一想突然想拆佩恩了怎么办?某个中二病完全并且有反人类倾向的替身意外重生到火影这个残酷的世界以后,报应来了!
  • 一支画笔行天下

    一支画笔行天下

    在这个以画者为尊的世界里,莫竹考上了精英中的精英才有可能考的上的学院,在那里,他遇到了无比外向的女老师范柳笛,可爱活泼女孩夏雨穆,文静聪慧的帅气男孩蒋沐霖,还有好多好多的对手和许多可爱的人,是他们陪伴着莫竹走向成为画神的道路。
  • 霍乱苍天之六界争霸

    霍乱苍天之六界争霸

    腰间一壶酒,身负三尺剑。青衣素琴飘零过,袖手看云烟。莫问几时归,情深成缘浅。历经悲喜再回首,霍已乱苍天。
  • 人类最伟大与最糟糕的发明

    人类最伟大与最糟糕的发明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无穷的物质财富,使人类享有人无法企及的巨大能量。这些卓越的成果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及质量,同时也深刻地更新了人类的思维观念和对世界的认知,改变并继续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发展的足迹在几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中,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比如文字的发明创造,以及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能不说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它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快穿之男主看过来

    快穿之男主看过来

    标签选错了实在不好意思作者犯迷糊了,应该是科幻空间,时空穿梭,。“叮~~~宿主奴家找到你了~~”??什么情况“奴家是高科技咯”!!!“宿主不用惊讶看过这么多小说你懂的啦”“你真的知道我内心的话?”“奴家不知道的话对不起高科技三个字呀”“那你是什么系统?宠妃?明星?”“矮油那些都是奴家的附属品了啦,人家是高科技呐”。。。“看宿主这么想知道奴家就告诉你呐,奴家是快穿系统”。。我不知道我怎么完成任务这个系统好蠢啊“叮~~辱骂系统属性降低十”“。。。。我错了行么””叮~~~认错无效哦“
  • 都市超能逆天

    都市超能逆天

    这个世界上一直存在那么一群人——拥有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力量和速度,甚至能暂时打破自然规律,让不可能变成可能。他们就是超能者。超能者,即使是最弱的超能者,也能轻松轻松干掉200个普通人。成为超能者,就意味着速度和力量的大幅度增加。孤儿安乐,机缘巧合之下觉醒‘贪婪’能力,成为超能者的一员。普通人的时候,我要挺起不屈的脊梁绝不妥协;成为超能者,更要绽放坚毅的身姿征服世界;……
  • 重振杨吴

    重振杨吴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 异之恋

    异之恋

    一个是科研实验的牺牲品,一个是见证生命奇迹的青年,基因的变异,人心的可怖,在真爱面前,他们能否冲破伦理?能否走向幸福的终端?
  • 卖棺材那些年

    卖棺材那些年

    你知道棺材的秘密吗?我是一个卖棺材的,卖棺材六年,我见过很多事情,所以我想说说。
  • 桃,夭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桃色在那一树桃花下,灼了谁的心,又拨了谁的请...是他,还是,她...或许,本就不该遇见也许,这就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