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1800000003

第3章 序言(3)

欧阳修有词云:“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意谓风月景物本无情思,喜怒哀乐在乎人心。王国维有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心有喜怒,移之于物,则满目染情,天地动容。宋代名相胡铨曾因朝中权斗,被贬谪蛮荒之地--海南临高,途经一名为“买愁村”村落,有感于宦海沉浮,人生坎坷,挥笔写下了这首名作。

全诗极言天涯苦辛,野草荒烟,穷尽仕途失意之悲。

一、二两句是议论,但是议论入诗,联想生趣,对比言理,平添情韵。诗人因事经过临高村落--买愁村。这个奇怪的地名,自然刺激了诗人的心灵,引发诗人的联想。他想到,北去的人长久思念闻喜县,来往的人都怕经过这买愁村,一喜一愁,对比分明,揭示了天涯旅人的万千况味,也烘托出诗人怅然若失、忧心忡忡的情态。闻喜县,属山西省,顾名思义,给人带来喜讯,带来好运,给人以希望和信心,令人向往。据载,汉武帝经过此地,欣闻手下大将攻破南粤,心中大喜,因置闻喜县以示庆贺。其地其事,莫不让人欢欣鼓舞,时至今日,人们还是闻名而喜,经行而乐。总之这是一处给人带来吉祥好运,带来幸福希望的地方。

买愁村,是海南临高县境内的一个村落,原名叫“美巢村”,水草丰茂,五谷丰登。诗人途经此地,天晚投宿,派人打听村落地名,人说“美巢村”,因方言较重,诗人听成了谐音的“买愁村”,于是行文作诗,便叫买愁村。自然,这个地名给人以愁苦忧思,或者说添愁惹恨。想想看,诗人贬官流放,流离天涯,原本就愁苦万分,失望至极,如今来到这个名叫“买愁村”的地方,怎能不倍感伤怀呢?闻喜县的“喜”不属于诗人,买愁村的“愁”正困扰着诗人。一喜一愁,一乐一悲,对比分明,有力地反衬出诗人贬官失望的离愁苦恨。

诗中的“北往”和“南来”也耐人寻味,北往,一般是朝向京都,春风得意,大喜过望;南来则是远离京都,置身荒凉,天地无情。诗人羡慕“北往”之人,伤感“南来”之身,但又毫无办法,沉浮坎坷,身不由己。闻喜县,让诗人不喜而愁,买愁村让诗人愁上加愁,诗人就这样担负一腔贬谪流离忧愁走向天涯。

诗歌三、四两句写景,景物惨淡,情思忧愤。诗人一路马不停蹄,风尘仆仆,万里奔波,走向这远离帝都的天涯贬所,只见这正在经过的买愁村一带,野草离离,荒烟如织,令人黯然断魂。

“正断魂”是沉痛语,直截了当写出诗人心如刀割、忍无可忍的心灵创痛。“区区”写情态,诗人万里奔波,风尘仆仆,的确困顿劳累,苦不堪言。这个“区区”,犹言“仆仆”,颇具画面感,似乎让我们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迢迢征途之上,万里云空之下,诗人骑着瘦马,踽踽独行,走向荒烟野草,走向遥远天涯,伴随着一阵“嘚嘚嘚”的马蹄声,诗人的身后弥漫起滚滚烟尘。

野草荒烟,充满天地,悲凉荒芜,沉重抑郁,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困惑、苍凉和无奈。人生就是一场长途漫漫的天涯之旅啊,也许幸运会经过闻喜县,但更多是入住买愁村,经历荒烟野草,一路坎坷,独向天涯。万里天涯,荒烟野草,区区身影,几个意象活画出诗人的憔悴、疲惫的身影,更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惶恐和沉痛。

闻喜县悄然远去,淡出诗人的视野;买愁村渐渐逼近,刺痛诗人的心灵。万里天涯不平路,野草荒烟愁断肠。诗人一路奔波,他要走向何方?他要何时才能结束奔波?他能走得出心灵的“买愁村”吗?诗人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

水上人歌月下归

晚泊岳阳

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长声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很多时候,我们读一首诗,读诗中的风景,读诗中的画意,其实是在品味一种人生飘零的感觉,品味一种羁旅天涯的惆怅。笔者吟咏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晚泊岳阳》,就对诗人那种滞留他乡、归家无计的心理尤有感触。

标题暗示了读者,这个泊舟岳阳的晚上,诗人注定一夜无眠、心溢相思。“晚”字交代时间,暗示诗人经历了白天一天的奔波,身心疲惫,需要歇息一晚,以便明日继续赶路。不知道诗人从哪儿来,亦不知道他要到哪儿去,反正这一路漂泊,十分辛苦。“晚”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时间已经很晚了,夜晚即将降临,诗人不得不停舟靠岸,投宿客店,此解亦有出没风波、劳碌苦辛之意。

题中“泊”字当然是停泊、停靠的意思,不过,又不尽然,这个字放在诗中,放在诗人的羁旅长途之上,又给人一种沉浮不定、漂泊无依的感觉。人人都需要一种归宿感,尤其是在人生失意、孤立无援的时候。这个晚上,诗人身处异地,头顶明月,看他人灯火辉煌,吊自身形只影单,怎能不心生伤感呢?标题是诗歌的眼睛,眼睛是诗魂的折射。这首诗大概就是抒写游子天涯之旅的复杂情思吧。

诗人静静地躺在船上,随着流水,慢慢漂流。突然,几声晚钟从岳阳城里隐隐传来,震动了诗人的耳膜,刺痛了诗人的心,他意识到时间不早了,不能继续赶路,必须靠岸投宿,系舟树下,像成百上千途经此地的客子一样,得在这钟声隐隐、长夜漫漫的岳阳城住一晚了。这一晚,承载了一路奔波中的风尘苦辛,也承载了思家念亲的无奈苍凉,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心不自由啊!

“钟声”这个意象颇能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此处为晚钟,几声过后,黑暗降临,白天过去,奔波了一天的人们回家团聚,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进入梦乡。对于岳阳城里的人而言,钟声送来温馨祥和,送来天伦之乐,可是对于诗人而言,则又是一个不眠夜,孤独、寂寞、惆怅、乡思,涌上心头,彻夜不宁。诗人卧闻钟声,心绪沉沉,经历了太多这样的日子。

唐代诗人张继那首有名的《枫桥夜泊》也写钟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于科考失意的张继来讲,乌啼声声刺耳,秋霜冷彻肌肤,江枫摇落离愁,落日暗淡心灵,钟声刺痛心灵,显然,他的痛苦难熬的程度比欧阳修更强烈、更深沉、更悲壮。

唐代另一个诗人李益亦写钟声:“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人生在世,聚少离多,多年不见的两个人在一起倾诉人世的坎坷、生活的艰难,不知不觉就到了分手之时,就到了晚上,这钟声敲碎了离人的心,这钟声久久回荡在清冷的夜空,明天,两个人还能相见吗?明天又是哪一天呢?诗句充满了难以言说、不可预测的悲凉。

欧阳修诗里的“钟声”,折射出诗人的落寞和孤寂,余音绕梁,悠悠不尽,令读者沉浸在无限苍凉之中。

正当诗人移舟靠岸、投宿岳阳的时候,他突然发现,空空荡荡的江面上,一轮明月姗姗来临,水天相接,纤尘不染,眼前白茫茫一片,迷失了前路,迷茫了心灵。诗人毕竟是诗人,再苦再累,再忙再晚,他也不肯错过这样一轮美丽的月亮。天空,皓月高悬,银辉四射;江面,舟移影动,波光粼粼。水天一色,空明亮丽。没有人来人往的热闹喧嚣,没有波飞浪涌的惊险,就这样安安静静地,沉心屏气地,欣赏眼前的美景。诗人和一叶孤舟,也沐浴清辉,融入画面,构成了风景的一部分。诗人的心是空明的、愉悦的。

一个“弄”字写出了明月映水、波光动荡的迷离之感。一个“失”字写出了云水苍茫、如梦似幻的奇妙体验;当然,往深处想,这个“失江路”后面亦有心念江路、不忘歇宿的隐忧,一个敏感多愁的诗人夜深人静的时候,孑然一身,飘荡在水月江天之间,无依无靠,无亲无故,焉能不焦急?焉能不忧虑?

愉悦也罢,忧愁也罢,诗人走不出浩渺清波,走不出皎皎明月,尤其是当他听到远处传来渔人晚归的歌声时,他的情思就更为强烈,更为复杂。对于水上放歌的人来说,歌唱出了回归的快乐,唱出了团圆的幸福,也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于听到歌声的诗人来说,则是别有滋味,感慨不已。人歌而归,摇着小船,带着一天的收获,回到温暖的家,他们快乐幸福。诗人呢?诗人的家不在岳阳城,而在远方,有家不能归,有亲人不能团聚,何等痛苦,何等艰难!

因此,诗人的情思随歌声而飘散,记忆随歌声而远去。故乡的一切,山山水水,花草树木,牛羊鸡鸭,还有可敬可亲、辛辛苦苦的父老乡亲,历历如画,刻骨铭心。与其说诗人是在欣赏悠悠不尽的歌声,倒不如说诗人是在回味故乡的风土人情。歌声只是一个由头,触动了诗人的悠悠情怀。双桨如翅,船去如飞,歌声渐远,悠悠不尽,诗人的心也随归去的歌声而飞越万水千山,回到遥远的故乡。可是,现实就那么残酷,诗人在水上,在船中,在岳阳,在漂泊,在奔波,回不了家,他只能心中带着不舍的家园一道流浪天涯。

这个泊舟岳阳的夜晚和万千游子经历过的夜晚一样,有明月映照万里江天,有渔歌唱响思归心曲,诗人赏明月,听渔歌,荡孤舟,闻钟声,看渔舟,心中久久回荡着思乡的乐音。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宦海沉浮,风吹浪打,险象环生,文人墨客免不了思念故园,怀想家人。只有举家欢聚、共享天伦,这才是心里最安稳、最踏实的生活。宋代大宰相、大文人王安石对此深有体会,千古名作《泊船瓜洲》就是抒写诗人的宦途乡思、羁旅愁苦的典范作品。

人生天地之间,应该是非常自由的。思家念亲,回归故里,这是每个游子的权利,想回就回,想什么时候回就什么时候回,但是,一旦陷身官场,疲于奔命,可就不太自由了,身不由己,心不如愿,家园和亲人只能长久地留在自己的思念中,王安石这首《泊船瓜洲》就抒写了诗人一段心灵的隐隐伤痛。

熙宁八年(1075)二月,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奉诏入京,舟次瓜洲,写下了这首诗,表示对钟山旧居的依恋之情。诗人对瓜洲这个地方特别敏感,因为这个地方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南,与长江南岸的京口(今江苏省镇江)隔水相望,十分近便,而钟山位于南京市东,是王安石的住处所在,瓜洲与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小山,更为近便,并且两地之间水陆两便,要回钟山看一看,应该是件容易的事情。诗人一开篇就交代了三个地名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位置与大致距离,意在暗示:回家容易,应该回家,机会难得,不可错失,时不再来。夸张点说,就像早年“大禹治水”一样,三过家门,要入家门,简直太容易了。

诗人用“一水间”,暗示隔水相望,隔江相闻,十分近便,正面陪衬钟山与瓜洲之间的距离。落一“只”字,又是“数重山”,层层烘托,两地之近,回家之便,可想而知。可现实是,应该回去而不能回去,近在咫尺,却归而不能;时机再好,也不能随遂心愿,诗人内心十分痛苦、矛盾。

虽然不能回去,虽然眼睁睁看着时机擦肩而过,但是诗人对钟山旧居的思念,对亲朋故旧的思念始终萦绕心间。这点十分可贵,一个大政治家、大宰相,主政天下,王命在身,忙碌不已,心中永远为家园、为亲人留有一席之地。这份感情弥足珍贵,动人心魂。

诗人永远是恋家的,不管是身为宰相,还是一介布衣,思念之情一样强烈,一样真挚。王安石触景生情,感怀身世,看看今年,春风又为江南大地披上绿衫,明月啊,你几时才能照亮我回家的身影?季节更替,时光流转,一年又一年,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反正已是很长时间了,诗人还是不能回去,还是找不到方便的时机回去,思乡之情愈加浓烈。

一个“又”字暗示时间久长,时不我待,更见思乡心切。诗人对月倾诉,满心离愁,盼望早日回乡,盼望明月伴我好还乡,言语之外浸透悲凉。也许明年回去,也许后年回去,也许永难回去,何时回去,对于诗人来说,心中没底,不可预期,不可把控,人的悲哀正在此处。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人又无时不在枷锁之中。连回家的自由也没有,官场和社会这些有形无形的力量在牵制着诗人,挤压着诗人,让诗人忍受乡思的煎熬。岂不苍凉?岂不悲愤?明月最懂游子的心,明月也最冷峻、清冷,冰凉的月亮映照着一江春水,我们发现,流淌的是相思愁绪,流淌的是日月光阴,应了李煜那句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名句,堪称炼字炼意典范,尤为人们称道的是这个“绿”字,有色彩,有气势,有动感。绿遍千里江南,绿遍山冈森林,绿遍溪流草地,绿得一望无垠,绿得生机勃勃,绿得无法无天。规模气势,生机活力,一并“绿”出。如果换成“到”“过”“吹”“入”“满”等字,总感觉平淡普通,缺少韵味,缺少形象感。“吹”字了无新意;“过”字一去不返,系过去完成时,不是“绿”字表达的现在进行时态;“到”“入”“满”均无色彩感、形象感,视觉冲击力不强。唯有“绿”字光色明媚,生机勃勃。“春风”吹拂大地,染绿江南草木,催发勃勃生机,很灵性,很有创造力,堪比贺知章笔下的春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伟大的春风,染绿了美好江南,染绿了美好家园,也染绿了诗人的思乡离愁。

同类推荐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

    本书是为你量身定做的非虚构写作指南,帮助你写出心灵深处的真实故事,不仅带给你新鲜有趣的想法,更能激发你的写作灵感,让你情不自禁地想要动笔,锻炼一下你的“写作肌”。作为国第一位获得创意写作终端学位并回国任教的高校老师,李华通过自己与学生多年的创作实践,展现出一个真实的非虚构创作过程,激发并鼓励你写出自己的故事。
  •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从14岁便开始写文的潘云贵,经过十年的成长蜕变,他对于当下的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多别样的想法和感悟,诉诸于纸上是他的行动。他说:“面对一张空白的纸页时,总像面对自己年少时那颗真实的心,我说不了谎。”《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不是心灵鸡汤,也非说教手册,近40个篇章记录着作者的青春、成长、生活的个人经验,追求清新诗意语言的同时摒弃空洞的情绪,给予人向着下一站走去的勇气,充满真情,绝非滥情。
  • 燃烧的红烛

    燃烧的红烛

    张家界这地方,出奇山,出秀水,出异物。单以花言,便有鸽子花、龙虾花、五色花等珍稀品种。鸽子花即“中国珙桐”,系冰川运动的孓遗物,全世界仅我们中国极少数地方幸存之;龙虾花多长于金鞭溪一带,模样酷似龙虾。遥想远古时候这里曾是一片海洋,便自然会生出纷纷的想像;绝无仅有的五色花,长于景区内的神仙湾一处。
  • 奔跑的37℃男人

    奔跑的37℃男人

    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份散文随笔与时评作品,也是作者在30岁来临之前,为自己献上的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被称为“80后男孩的青春记忆”。为什么自称为“奔跑的37℃男人”?作者张吟丰认为自己凡事要“保持37℃的理性和沉稳,不让38℃的高热烧昏头脑,也不让36℃的冷漠封闭自己”,“而奔跑,又恰是人生的一种姿势,是激情的体现和写照,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尊重,是对生活最为炽烈和深沉的爱”,于是便有了这本集子的问世。
热门推荐
  • 名画盗窃杀人事件

    名画盗窃杀人事件

    罗宾斯特画廊发生一起盗窃杀人案,妓女格蕾丝-希尔被警方抓捕,指控为凶手,作为其姐姐的律师塞西尔-希尔目睹了妹妹被抓捕的过程,临危受命为其辩护要替妹妹洗脱罪名。在押解妹妹格蕾丝的警局里,姐妹两人遇到曾经尾随格蕾丝,调查其委托人出轨的前任探员,现在的自由调查员,韩,塞西尔威逼利诱哀求,说动了韩帮助自己一起调查这起案子。之后,在韩和塞西尔的调查下,渐渐有新的怀疑对象被卷入,包括失窃画的拥有者,艾德文-洛克哈特,韩也发现这件案子背后有着更深的阴谋,
  • 校草我们谁怕谁

    校草我们谁怕谁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重生不一定幸福
  • 这个夏天,很美

    这个夏天,很美

    那是多少年未变的夏天,宛如未知的光年、未知的季节,大片墨绿色的林荫遮掩了少许斜洒的夕阳,地面看似忽暗忽明杂然交错,原来夏季早已悄然而至。
  • 光明王者

    光明王者

    我是个学生,第一次写书,写不好的话大家多担待,但我会尽量写好的,这本书我相信一定会写好的
  • 风车恋人

    风车恋人

    她是一名医生却因一次意外导致了她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里,当裴影在这个未知世界里遇到了受伤的剑客沙比,在经历一段相处之后的两人却悄悄的点燃了爱情的火苗,不过不同世界的两人究竟该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和克服各种危险追寻真爱呢?
  • The Quest of the Golden Girl

    The Quest of the Golden Gir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道混沌决

    天道混沌决

    一个天真少年出生时带着开天斧器灵,被迫走上了修真的道路,修真路上多坎坷,主人公历尽磨难,得到美女的青睐,从人间道仙界,从仙界道神界,再到圣界,终于成为了传说中的存在,主宰着世界的生与死
  • 山村布依

    山村布依

    《山村布依》是关于贵州山村布依族的书。里面向读者介绍了布依族的各种风俗习惯。祭天祭神风俗,婚、丧、嫁、娶习俗。年轻男女美好的爱情,对歌,跳圆的热闹情景,山寨一路的变化,从大山深处发出的最简单、纯真的声音。山村里的各种美食,书里都有详细的做法介绍,四姑娘的童年趣事,布依山寨的美丽风景,瀑布,山洞,小河边等。如果你喜欢山村,喜欢探险,喜欢美食和美景,有兴趣了解布依族的各种生活习俗,这将是一本不错的书。我的写作特点是纪实中带点描写,让读者们见到地地道道的当地方言,见到那个年代当地人最真实的生活,把布依族仅有的美好传统传播开来。话不多说,读者慢慢去领略吧!最后,希望大家喜欢《山村布依》。
  • 狄青演义

    狄青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