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有线电视刚推广,那时还能搜到一些频道,比如凤凰卫视中文台。资本主义管控下的香港果然很开放,老是在电视上搞一些选美活动,无数曼妙的中外女子为夺“亚姐”桂冠,披了两三块布就在镜头前“搔首弄姿”,羞得青春期的我连忙伸出五指挡住眼睛,以免遭到毒害。
这个频道不久便无法收看了,但1995年那期的选美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那年有最上镜的小姐杨恭如,还有年届不惑的奇葩宫雪花,其他选手也差强人意。不像如今的“亚姐”选拔,感觉选手质量是每况愈下了,我奶奶去报名都能跻身前三强。
选美源于古代宫中,渐渐流传至民间,遂大热。可见审美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大众的需求。最无争议的选美结果大约要算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了。虽然几千年里各种款式的美人频出,但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人能脱颖而出,群众基础应是加了不少分的。
这四位据说均有倾国倾城的容颜,民间对此有着传神的描画。譬如貂蝉,听说美得令月亮都羞得躲起来了,所以有“闭月”一称。古人就是科学常识不够,放在今天,我们定然知道那不过是月全食。另一位昭君也是美得惊人,传说其出塞时,天上的鸿雁纷纷往下掉,不过放在今天也不足为奇,我们都知道,那或许是染上禽流感了而已。
四大美女中,我偏爱西施。一来她是其中唯一的江南女子,又嫁给了吴王夫差,对于苏浙人民,算得上是国母级别的美女;二来传说越国灭吴后,她和大夫范蠡泛舟太湖,隐居在阳羡,也就是我的老家宜兴,所以也算得上半个老乡了。
近来还看到一幅油画,是某旅法女画家的大作,名曰《新四大美女图》,图上四名女子着旗袍,身材高挑、姿态袅娜,直欲走出画面来,甚是可人,但面目却不十分清晰。我流着口水瞪大眼睛仔细辨认,也只略略认出一个范冰冰。我又搜索了一下,才知另外三人分别是宋祖英、陈数和柳岩。
据该女画家称,这四位大美人代表了她眼中现代中国女性的“独立、含蓄、古典和性感之美”。但部分网友表达了不满,称都是来自娱乐圈,缺乏深度。在我看来,这没啥问题,选的是美女,又不是容器,不知要深度有什么用。不过人都说了选的是自己眼中的美女。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爱你的知性美女,我爱我的波霸女神。再套用先贤罗素的一句话:参差多态、燕瘦环肥,方是世间一切美好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