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人选择宅在家不是因为害怕社交,而是出门便需要梳妆打扮自己,走完一套流程很是麻烦。譬如工作日,每天天未亮,我家娘子便要摸黑起床,仿佛古时候要去挑水做饭的贤妻良母。当然实际上如你所知,她是捯饬自己的脸去了,用手蘸了各种粉啊蜜啊霜啊乳啊,“啪啪啪”地往面门上打。这套自虐的程序每日都需历时半个小时以上,有时还要更久。
我清洁自己的流程虽然要比她简单,不需涂脂抹粉,但却天生多出一个选项:剃须。其实不刮也无碍,只是我生来娃娃脸,却长着一副连鬓胡,很是违和。而且我的胡子长势喜人,今天剃得光溜溜,第二日醒来便又满面荏苒,真是剃刀刮不尽,晨风吹又生。为了掩盖我已年过而立的事实,继续在粉丝面前扮小白脸装嫩,我只能不厌其烦地日复一刮。
胡须的生命力极强,若是它执意要长,再厚的面皮也挡不住,且完全不需营养滋润。你若是三天不吃不喝不睡,你愈是憔悴,它在你脸上反而愈显茁壮。我有不少朋友,人至中年,头上日显稀疏,发量堪忧,下巴和唇上却依然葱葱郁郁,两相对比,令人唏嘘。
我对自己的胡须是不具好感的,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它没有丝毫的实际作用。小时候看科普故事说,猫要用胡子丈量鼠洞的尺寸,可惜我并不怎么爱吃老鼠。还有人说,胡子是区别男女的标志,只是这些年来,我见过不少白净无须的男人,也见过不少唇上长毛的女汉子,所以知道要辨别雌雄,胡须长短和胸部大小一样,都是做不了准的。更何况我们的祖先穴居山洞浑身毛茸茸时,胡须体毛傻傻分不清楚,也未见有闹出什么弄错公母的风化事件来。男人若是自有气魄,不需用胡须来证明。若髭须状如张飞,举止言行却是个娘炮,反而不伦不类。
胡须在古代的作用要比现代大得多,可以明志。在传统风俗里,如男子父亲已殁,便要蓄起上唇的胡须,如母亲也亡故,便要蓄起下巴上的胡须。只是不知那些天生白净无须的人该当如何。有时一把胡子还能影响仕途。康有为曾因为乔装入京而剃须。后张勋复辟,他满心欢喜求当首席内阁大学士,瑾太妃却说,本朝从未有过没胡子的宰相。可见满洲人也信奉“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相面原理。而如关二哥这样的,蓄须则是为了装饰风度。关二哥爱须如痴,还为其配备了须囊,如同我们今天喜欢为手机套一个手机壳,都是为了保护其不受伤害。
胡须的其他功能基本都已失传,唯有美化功能遗传至今。我偶尔看美剧,男主角经常留有胡碴,帅气里平添几分沧桑,多少花痴女青年为之迷倒。在此我奉劝男青年切勿轻易效仿,因为好看的男子蓄须才叫沧桑,若是你其貌不扬,蓄须则只能称为邋遢。切记!切记!
当然若说胡须在现代一丝好处都无,也是不客观的。据科学调查表明,它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今PM2.5数值居高不下,你若是某日忘戴口罩出门,记得尽量往那些大胡子身边靠。昏黄的雾霾里,游走的他们仿佛是一台台活动的空气过滤机,免费吸毒气,利国利民,值得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