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6800000023

第23章 学而优则仕,当官上朝啦(3)

譬如说您穿越成的这位是个官员,一大早跑进皇宫去上朝了吧。您觉得上朝的时候肯定要行最隆重的礼节,大家一起对着皇帝三跪九叩是吗?那咱们就来看看。

负责指挥行礼的官员一声号令,殿内殿外的上朝官员同时双膝跪倒,您“咚、咚、咚”地连磕三个响头,直起身来,第二次跪倒,又“咚咚咚”磕头三次,再起身,第三次跪倒,“咚咚咚”,好,这算完成“三跪九叩”了。您抬头看看?

前后左右一大群官员已经不围观皇帝,改来围观您这个奇异生物了。还有几个急赤白脸拿着朝笏走出队伍仿佛要揍您的,八成是要弹劾您“乱朝”的御史。上面的御座上,被您抢了风头的皇帝也是脸色铁青,可能已经有皇家卫士走过来要拎着您脖子丢出殿外,顺便罚扣一个月工资……所以说,想当然是不行的,轻信那些不严谨的古装电视剧和小说更会害死人。今天我就来跟您说说唐朝人最经常用到的一些身体性礼仪吧。还从一大早起床说起。古代讲究“晨昏定省”,也就是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早晨和晚上您都要去向父母问安。到了父母居室的门外,先隔着门问一声可不可以进去,或者让侍候的奴仆转达,得到允许以后,才能进门。

见了父母,下跪,一边问着“大人夜来可曾好睡”之类的话,一边弯腰轻轻磕个头——您不要觉得这么别扭,那啥“男儿膝下有黄金”之类的论调,是近古以来才有的,中古时代人们都很习惯动不动就下跪,真的。

不信您抬头看看,您的父母大人无论是在卧床上躺着,或者正盘腿坐在一具矮矮的榻床上梳洗,或者已经坐到食案前开始吃早饭了,他们的重心都很低,离地不太远,因为大家都还是更习惯使用传统的非高足家具嘛。这样您要表达亲近尊敬的感情,身体自然而然就会弯下去,在离他们较近的地方跪倒,叩头以后直起腰,就势坐在自己小腿上,以平视或略微仰望的视线与父母对答谈话,大家都觉得比较舒服。

如果不这样,而按照我们习惯使用桌椅板凳等高足家具以后养成的习惯,您进门以后躹个躬,然后双腿并拢站直跟父母说话,而父母坐得很低,变成他们要抬头仰望你,说不了几句脖子疼还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一上一下的俯仰尊卑感完全颠倒,老爷子越说越暴躁是肯定的了……正因为中古以前“跪”和“坐”的姿态位置差别不大,大家对于“跪”这个礼节并没有太多屈辱感。您进朋友或者长辈家,向主人屈膝跪拜一下,主人不管答礼不答礼、还拜不还拜,他也都在地上或者矮床上屈膝待着,模样跟您差不多。等发展到后世,大家都去坐椅子了,您进门跪在地上磕头,而主人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剔牙,居高临下地问话,这样的情形才让人感觉很屈辱,那个时候人们也就不再随便轻易地行跪拜礼了。

而且,跪拜礼和跪拜礼也不一样。您平常日子去向父母问安,跪倒以后快速地用额头碰一下地面就直起腰,这样就行了,要想再隆重一点,花点力气让额头在地面上碰出响声,这个礼叫“顿首”,近代俗称“磕响头”,在唐朝是卑幼对尊长的日常性礼节。平辈也可以行这个礼,您去朋友家拜访,对朋友叩个头,朋友也叩个头回礼,然后大家跪坐着说话,谁也不欠谁。

比“顿首”礼节轻一点的,叫“拜手”,用在更加随便一点儿的场合。比如您跟父母聊着天,老爷子夸了您一句“昨天写的字有进步”,乖宝宝您需要谦虚逊让一下,嘴里说着“承蒙大人夸奖诚惶诚恐愧不敢当”

之类的话,两手在胸前拱抱,头也低下去,脑门碰到手就行,不用磕地,这就叫“拜手”或者“空首”,简称为“拜”,是所有跪地礼里最轻的一种,应用也比较广泛。

如果需要行很隆重的大礼,比如说您今天要去当兵服役,可能再也回不来了,那么拜别父母的时候,您需要“稽首”。来来,跟我一起做。首先双膝跪倒,慢着点,慢慢跪,这个礼的精髓就在一个“慢”字。

慢慢弯下腰,双臂伸直,举过头顶,左手在头上压住右手,跟着身体一起往前弯倒,直至右手掌心接触到地面。这时候您的头也弯得跟地面很近了,慢慢叩在地上,位置是在手臂围成的圈子里,膝盖前、手掌后。

咦,不要动,不要动。稽首可不能像顿首那样头一触地即起,您得保持这个弯腰伸臂叩头的姿势一定时间,拿出做瑜伽的毅力来吧您……您问保持多久?唔,最稳妥的办法是支起耳朵听着,听头上那个受礼的人发话示意您可以起来了,您再收动作爬起来。“稽首”这个大礼对行礼人的身体条件要求还是挺高的,所以很不经常施行,一般都是在最隆重的场合,臣拜君、子拜父、徒拜师才行此礼,而且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身体僵硬衰弱的老臣、身上穿了硬甲的武将,都有优惠减免政策。

顺便说一声,和尚道士们也动不动跟人说“贫道稽首了”,但您要期待他们也像正常人一样屈膝跪拜,那可就上当了。人家宗教界人士一向主张自己有特权,在家不用拜父母,上朝不用拜皇帝(为此一直跟历朝历代官方掐架),号称“稽首了”,其实只是向您弯腰一拱手或合十,完事儿。

既然说到这儿了,咱们再讲讲日常生活中各种不需要跪地的礼节。大家要知道,唐朝即使是首都和皇宫里,硬化的路面也很少,绝大部分室外道路都是黄土朝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熟人在大街上遇见了,要求双方必须下跪叩头打招呼,那真是对衣服的摧残啊……假如您穿越过去以后人缘不错,到处都能遇见熟人,下雨下雪就干脆别出门了,不然走两步往泥水汤子里“啪嚓”跪一下,刚起来没走几步又“啪嚓”跪下……所以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室外要求士人行跪拜礼的情况就并不太多。

您正常骑着马出了家门,在路上遇见个平辈或者晚辈的熟人,如果您急着去办事,不想耽误太多时间,那么在马上抱拳拱拱手,问个好擦身过去,这也算是打过招呼了。不过这种方式是最简便轻慢的礼节,如果对方是个很计较的人,那么很可能会因此对您心生不满,觉得您看不起他。

有教养有礼貌的士人,哪怕是面对晚辈,也应该停住马,至少做个要下马的姿态(对方这时候一般会上来扶住您不让下来),再客气一点儿就真下了马,站着跟对方拱个手,或者更亲热地拉着他的手,说上几句客气话,再上马各自走开,这是比较稳妥的礼节。

再恭敬一点儿,比如遇见了长辈,那么不但要赶紧下马,还要“长揖”。站着双手高举过头交握,深深地弯腰撅屁股,握在一起的手尽量接近地面,腰也弯成至少九十度,低头看地,听到对方发话再直起腰站好。“长揖”比“拱手抱拳”的分量重多了。

当然,如果在街上遇到的是那种特别需要巴结的或者威权极重的高官,比如您那个暴躁自大的顶头上司,或者负责京城治安的“京兆尹”,再或者宰相甚至皇帝……就别可惜您那刚上身的崭新外袍了,该下跪磕头的别犹豫,哪怕身前是一摊马粪呢,浑身臭烘烘的总比被抓去打板子强。

以上说的都是刚见面的时候打招呼的礼节,如果您遇到的是个利索人,客气两句各自走掉去办事,那还好。如果不幸遇上个话唠,有事没事都得扯着您长篇大论一番,从白天又写了新诗一直闲聊到前天他家马下了驹子,您又不好意思扭头就走,支耳朵听着也插不上话,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这怎么办?

要是在室内,您跪坐着听尊长说话,那好办,并腿跪地,屁股压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自己大腿上,挺直腰,这就是一种很标准很有礼貌的日常姿态。如果尊长正在很生气地骂您,或者您要表达自己战战兢兢谦卑待罪的心情,那么往前一拱,双手撑地,弯腰低头成跪姿,时不时再叩个头表示谢罪,这也就可以了。

但要是站立着听人说话呢?那么我就得跟您讲一讲唐朝十分流行,但现在已经没多少人知道的“叉手礼”了。

您站在街边,向偶遇的长辈长揖,对方拱手还礼,双方直起腰,长辈开始八卦:“听闻白乐天……”这时候您脸上保持恭敬的微笑,抬起双手,以左手紧握右手,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大拇指向上,右手四指伸直,手掌虚掩住自己胸口,但不能实按在胸上,要悬空着,保持姿势不准动——这个就是标准的“叉手礼”了,长辈看到您一直在行这个礼听他说话,估计会挺高兴地继续说下去,然后您就可以发挥上课听讲时练出来的功夫神游太虚了……“叉手”的简单形式其实就是双手交握,虚按在胸前心口上,所以有“叉手不离方寸(古人对心脏的别称)”的说法。至于手指的摆布,是比较细致的要求了,可以握起来再慢慢调整到位。当然对于从小接受严格礼仪训练的士族家庭来说,小孩子六岁一开始入学学礼,就要教他们正确的叉手姿势,那么他们长大后一行叉手礼,手指就会自然而然地握对位置了。您要是还不能理解,可以找来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瞅瞅,那里面有两位正在听音乐的红衣官人,双手捧在胸前,姿势就是传说中的“叉手礼”。

“叉手”在唐、五代、宋都是很流行很常见的礼节,行起来简单,而恭敬意味又很浓,可谓方便足料廉宜碗大……咳,想当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的时候,谨小慎微怕再犯错误,于是“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敦煌变文里也有“舜子叉手启阿娘”的句子,总之与人交往的时候保持这个姿势是比较安全的。

好啦,平民百姓日常用到的各种礼节,我们讲得差不多了。现在回到开头说的上朝那段,既然唐朝人上朝不对皇帝“三跪九叩”,那么应该怎样行礼呢?

首先要说“三跪九叩”这个礼节出现的时间很晚,有说是到了清朝才见记载。中古时代最隆重的拜君礼仪,以“再拜稽首”为主,唐朝的更加有特色,是在两次“再拜”之间,加入一段“舞蹈”。

“上朝”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元旦、冬至的大朝会、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每日或者隔三五天来一次的“常朝”、接见外国使团的朝会、接受皇太子拜见的朝会、封爵授高官的朝会等,哪种和哪种的礼仪都不完全一样,参加朝会的君臣穿戴的服饰、演奏的音乐等也不一样,这些烦琐的事想想都让人头大,所以才有礼部等机构里的一群官员专门负责弄这些。

咱们就拿最隆重的新年元旦大朝会来说吧,作为一个在京的官员,您有幸(必须)参加这种大场面,再加上程序不熟(或者说完全不懂),心情想必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吧?那么牢记两个秘诀,可以帮助您安全度过“第一次”。

第一,朝会进行时,一直会有官员站在阶下高声指挥大臣们行礼,这个官员的职位是“典仪”,还有帮助他扬声喊叫的“赞者”,您要时刻注意听他们的号令。他们喊“趋”,您就跟在别人身后弯腰拱手小步快走;他们喊“脱舄”,您要把自己脚上的鞋脱掉;喊“解剑”,您就把身上朝服腰间挂着的剑解下来;喊“俛伏”,您要双膝跪倒趴地;喊“兴”的意思是可以站起来了……第二,紧盯着站在您前面的官员,亦步亦趋,人家做啥你也做啥,这样最稳妥。比如典仪喊了一声“再拜”,您可能就晕了,知道“再”是“两次”的意思,但不知道这里的“拜”是哪一种拜。拜手?顿首?还是稽首?那就赶紧看着前面那老兄,见他双膝跪下,举手过头,往前拱落至地——这应该是稽首了,您也得加快速度,争取和大家同时叩头落地,动作不要迟慢得太明显,否则小心被御史弹劾“朝仪不整”什么的。

稽首至地,别人都老老实实叩头就行了,您就苦命一点儿,不但要拗着脖子磕头,还得斜着眼偷瞄左右,见别人起身,您也要爬起来,然后再一次……跪地拱手叩头,再行一遍“稽首”礼,要不怎么叫“再拜”呢。

这一遍拜完,大臣们爬起来站好,当朝的宰相之一“侍中”(三省之一门下省首长)要上前到皇帝那里接受诏旨,然后回来走到官员们的东北位置,面朝西,大声宣布“有制”(皇上有旨)。

这时候您一看官员们又开始下跪行礼了,得,又是一次“再拜”。折腾完了,侍中才宣布刚从皇帝那里领受的旨意,说的是什么呢?“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新的一年来到了,我和大家一起庆贺。)就说这一句话,你们这些官员又开始折腾“再拜”啦!这回稽首两次还不算完,等您爬起来,发现庄严神圣金碧辉煌的大明宫含元殿上,开始了一番……天魔乱舞的景象……我说您,不要傻呆呆站着呀!御座上那个天子正注视着你们呢,大过年的,各位官员都在比谁跳舞跳得卖力,争取给皇帝陛下留个好印象,您僵立着卖呆是不想干了?您说不知道该怎么跳?老办法,紧跟着前面那个官员同事,他扬臂您也扬臂,他跺脚您也跺脚,人家来个原地转体1080度,您至少得跟着转个720度吧?

光跳舞还不成,大家挥胳膊蹬腿地扬尘舞蹈一番,又同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后又一次“再拜”,稽首两次,把欢庆气氛推向高潮,这才算结束了一年里最隆重的一次拜君礼,侍中也才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同类推荐
  • 绝代公子

    绝代公子

    他不缺红颜知己,但他从不滥情。他没有盖世才学,却被世人敬仰。他风流却不下流,他就是——绝代公子!
  • 屠清

    屠清

    清末有三屠,袁世凯镇压义和团,杀人无数,是为屠民。岑春煊弹劾官员成性,断了无数人前途,谓之屠官。张之洞发展工业花钱如流水,实乃屠财。可是,当王国瑞来到了清末,清末三屠都不得不服。袁世凯:“我也只是屠杀本国之民,而王国瑞在战场上屠杀无数洋人士兵,我不如也。”岑春煊:“我也只是弹劾本国之官,而王国瑞的出现让无数洋人政府倒台,我不如也。”张之洞:“我也只是花费本国之财,而王国瑞却能用洋人的财富发展本国,我不如也。”王国瑞:“我就是清末最大的屠夫,屠洋人之兵,屠洋人之官,屠洋人之财,是为屠洋!”这是一个带着超级金大腿,穿越到了清朝末年脚踩岛国鬼子,痛殴北方毛子,抢掠猴南洋猴子的故事。
  • 群雄争霸:中国历史演义春秋战国篇

    群雄争霸:中国历史演义春秋战国篇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所以历史上就把周朝京都在镐京的时期称为西周;洛邑在东边,就把平王东迁以后到秦统一中国前这一时期叫做东周。
  • 最后的贵族,英国王室简史

    最后的贵族,英国王室简史

    不列颠岛处在欧洲西北部与欧洲大陆被之间相隔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与欧洲距离最近的多佛尔海峡(StraitofDover)离法国只有33公里。现在的英法海底隧道就是修健在这个地方。在远古时代,不列颠岛本来也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但阿尔卑斯山脉的地壳运动使得海峡地区陆地下沉,形成了当今的不列颠岛。岛上的原住民应该是与大陆相连是从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迁徙而来。不列颠岛以文字形式第一次出现在世界文明史上是公元前55年。我们的故事也从公元前55年开始。
  • 血祭昆仑

    血祭昆仑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梦楚心朗帅比难过美人关

    梦楚心朗帅比难过美人关

    一位美女因为同桌的过错导致跳井自尽误打误撞的却穿越了正巧穿越在一个王妃身上那个妃子是皇上最不宠爱的妃子她的命苦但是她没有放弃而是打算去诱惑皇上哈哈英雄难过美人关色诱成功楚楚可是现代的美人啊多少人都追她正巧她对色诱这件事那可是易如反掌接下来的事情就有趣咯因为楚楚得到皇上的恩宠导致其它妃子嫉妒想要除掉她但一一都被帅哥皇上破解了........
  • 守护甜心之命运幸运草

    守护甜心之命运幸运草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和梦想的故事。能改变命运的幸运草,引发一串串事件。圣夜学院的转校生,神秘人物的来临。谁能改变命运的齿轮?等待着,奇迹的发生。幸运草的终极王者。爱与梦想,过去与未来,幸运的四叶草编织出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是选择停留,还是奔赴那茫茫未知的前路?
  • 遇见你是我的源

    遇见你是我的源

    童话里王子永远只爱公主一个人,那是童话,要保留纯净。现实是,公主和王子都已经慢慢长大,人和人之间会渐行渐远。城堡已经凋敝,粉红的玫瑰早就开始败色...童话永远只是童话吗?是否会有人和我一起去编写我们的另一本童话。是他吗?【来自tf王源小说吧】
  • 穿越之陌家嫡女重生倾城天下

    穿越之陌家嫡女重生倾城天下

    天下之大,世间轮回,爱永恒,不管几百年,几千年,灵儿我们相约千年之后在一起,邪只要我没有忘记你,我们的爱可以战胜一切,邪我用我的生命还天下太平,灵儿用百年的寿命只为你的魂魄与我再次想相遇,邪为你的爱,死也无怨无悔。。。。本文1+1女强,免费,必完本,喜欢此书的,可以入坑,给我多多评论,与鼓励,你们的建议是我的动力,小语谢谢大家,只要你们的肯定我就有写下去的勇气。。。。精彩文本马上开撰。。。
  • 七诀剑

    七诀剑

    天下刚平,乱世又起。阴谋诡计,为之江湖。南北之朝,豪杰纷纭。谁能崛起,谁又将泯灭,逐鹿群雄舍我其谁。
  • 飘缘

    飘缘

    就像文青所说秦玉你从不了解我,我们之间注定不可能。
  • 原谅你和你的无名指

    原谅你和你的无名指

    张爱玲说过,每个男人一生中都至少有过两个女人。然而,每个女人的心里,也同样有着两个男人,一个是她心甘情愿饮鸩止渴的毒药,一个是解她附骨之毒的苦口良药。我们都曾被爱伤过,却固执得义无反顾。总有一天,你会笑着对自己说:爱情本来不就是疯狂甜蜜过后的一把灰烬吗?
  • 异界的魔法师

    异界的魔法师

    许壬辰从修仙世界的时空乱流中意外穿梭到魔法世界,他虽然躲过了仙界强者的追杀,然而他要在这毫无了解的魔法世界中生存。
  • 黑夜诡灵

    黑夜诡灵

    在世界的尽头,有人说那里有彼岸花,我不知道有没有,但我知道在白天的背后有不为人知的诡异黑暗!
  • 不要再躲我

    不要再躲我

    这丫头还在躲他,这怎么行,既然,上天让他们再次相遇,他可不想再让她从自己身边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