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瑾问“你为什么就那么喜欢陈辰?”的时候,杨慕昔的脑海里涌出许多理由,但是却不确定哪个才是最佳答案。
因为他长得阳光帅气?
因为他成绩好,打篮球也不错?
因为他在她那次胃肠炎极度无助的时候,暖心地帮了她?
又或者,真正的原因不在他身上,而是在杨慕昔身上?
跟谭熠分手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时间里,她把自己丢到枯燥的学习中,从未对别人动过心,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有恋爱,就会有烦恼,最大的烦恼,不过是两个人从此分道扬镳,而这,就是杨慕昔最害怕的。
分手的打击,让她的成绩一度下滑到全班末端,老师都叫去谈话过好几次,她只说自己生病了,身体不舒服,影响了成绩。
她的确生病了,心病远比其他一般的疾病更能将健康的身体摧毁。
1米60的个子,身体却只有75斤,形如枯槁,这不是病是什么?
那个时候的杨慕昔几乎每年晚上都失眠,无论是听歌、听广播、数绵羊、甚至躲在被窝里开小台灯抄写大段大段的政治课文,都不能让她有睡意,闭上眼就想流泪,第二天双眼中得像桃核。
自然也没有胃口吃饭。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几个月,孱弱的身体让她爬几层楼梯上教室,都会虚汗不止,两眼发昏。
好多人安慰她,开导她,劝她,都无济于事。
就连爷爷奶奶,杨慕昔都瞒着,借口课业太忙,不想回家,实际上,是怕他们看到她的样子会吓到。
谭熠和杨慕昔是彼此的初恋,这次分手,就像是分娩前的阵痛,剧痛不止,熬过去了,就是新生,熬不过去,整个人的信念也会崩塌,离行尸走肉也不远了。
浑浑噩噩的日子过了将近五个月,直到有一天,杨慕昔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
文章的内容她已经不记得了,她唯独记得其中两句泰戈尔的诗
——“有一天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
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内心如困兽之斗般挣扎了太久的杨慕昔看到这两句话的时候,醍醐灌顶般醒了。
在她内心深处,是想要振作起来的,她不喜欢这样的自己,爷爷奶奶也不喜欢这样的颓废萎靡的她。
可是跟谭熠的回忆如同密密的水藻,在潭底深处缠着她的双脚,让她悲伤冰凉的潭水挣脱不得。
而这两句话在一瞬间斩断了那些缠住她的水藻,让她重新得以浮上水面,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触摸温暖的阳光。
她烧毁了跟谭熠的所有让她忧愁让她悲伤的回忆,跟过去好好告别,一点一点重新振作起来。
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去背书做练习,每天傍晚都去跑步,每天都勉强自己多吃一点东西,每天都让自己多跟朋友聊天,每天都给自己一点希望。
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逐渐恢复过来。
也正是那段时间,成绩突飞猛进,尤其是政史地这三个科目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成了她能够被抽调到文7班的一个重要原因。
处在低谷时杨慕昔萎靡不振的模样,夏瑾当然清楚地记得,也更是由于这件事情,对早恋一直保持中立态度的她,从此对早恋变得讳莫如深。
她记得杨慕昔恋爱时的笑与欢乐,但更让她印象深刻的,则是杨慕昔在失恋后的忧郁与哀伤。
快乐与幸福是人人追求的,但是花季雨季里的恋爱,往往因为双方的不够成熟,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
因为这些影响,夏瑾宁愿不要恋爱,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
所以她没办法体会杨慕昔恋爱时的幸福感。
一个人可以在没有好好了解另一个人的前提下,就对他用情至此?到底杨慕昔喜欢陈辰什么……
夏瑾百思不得其解。
“只是在特别的时候,遇到了特别的人,就喜欢了。”杨慕昔淡淡地笑着。
很多人都说,喜欢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
但是杨慕昔仔细想想,还是能够找出理由。
除了陈辰这个人让她欣赏之外,更重要的是,杨慕昔因为内心的某种特别的期待而动心。
这个期待就是,她想要跟陈辰在一起。
患胃肠炎那天的梦,杨慕昔把自己和陈辰的模样,代入了小吃店里那对传说中的补习情侣的模样。
一开始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杨慕昔明白了答案。
那就是,她潜意识里,想要跟陈辰在一起。
经过这阵子对陈辰的了解,他在杨慕昔的眼里,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特别的寄托与希望。
面临高考,面临高中毕业,他们要上大学了,这意味着将会有新的生活。
高考禁锢了她想要告白的冲动,却因为对他越发的了解,而让她心里产生了对未来更多的期待。
杨慕昔从来没有主动喜欢过哪个男生,更别说暗恋对方,或者,去追求对方了,但陈辰是第一个。
因为杨慕昔觉得他值得她这么做。
每每看到艾婕和黄凯泽在电话里打情骂俏的时候,看到艾婕甜蜜地细数黄凯泽对她如何好的时候,杨慕昔要是心里没有羡慕,是不可能的。
这些甜蜜的时刻,她也曾经有过,虽然对方最后剥夺了,但她是怀念的。
陈辰的出现,就像是这种怀念的导火索,重新引燃了杨慕昔对爱情的憧憬。
不过谈了一次恋爱而已,也许是因为受过的伤太严重,当时的杨慕昔自觉看人已经看得比较准了,所以,哪怕自己忍着,没去跟陈辰有过太多的接触,可在她多方打听和仔细观察下,她已经十分自信地判断出,陈辰是个不错的男生。
多发现一处他身上的闪光点,杨慕昔对他的喜欢就多加一些。
高考之后在一起,这份期待,也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更有动力地去提升自己的成绩,让她努力想变得更好。
也许在当时看来,这样的想法大有裨益,她也就无知无畏地去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