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切的认为人必须失去,有所痛才能让自己有所悟。才会针对这悟采取措施和决断。这是真理。如果不是某样东西对自身造成了难以磨灭承受的疼痛,你就不会在一瞬间明白些什么,长成什么样的人。像日本侵华中的南京大屠杀,不是因为有那么同胞的鲜血中国人是不会悟的那样快,不会那样彻底。
近年的电视剧里也总是演,人只有在经历生死后才得以涅槃重生走向光明大道,过上幸福小康生活。这些东西无不是在不停地向我们告知和证明,伤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仿佛不经过这伤痛的人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啃完许多部电视剧后,我深深为自己的后半辈子担忧。我这些年一直过得幸运且快乐,不知晓这后半辈子将要给我准备些什么磨难经历。
遭遇狄秋,我预感这将是我生命考研的开始。可若是一场感情就会给我毁灭性的打击,然后在打击之后有所领悟,我也觉得不太现实。真是这样,老天爷得给我准备多大的打击才能让我这颗平静心再一瞬间领悟。这是一个不敢想的事情,我的脑容量表示很忧伤。
下面来说我的苦难,第一次表白无人回应。第一次回家遭遇打劫。再有人将一把刀子横放置于我的脖子上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我被打劫了。不同于看电影和电视剧的表演。冰冷的钢铁贴着我的皮肤,我能感觉刀刃在我一口一口的呼吸下嵌入进我的肉里。真正紧张的时候你会自觉的忘记伤害带给你的疼痛。耳边是身后人的呼吸声,声声粗重我更紧张了。
落到别人的手中感受死亡时,我开始思索如果我反抗会造成的结果。我花了一分钟时间回忆我的十七年。两年的没有记忆,三年的模糊记忆,剩下的八年过的平淡闲适。一年的感情迷茫期,三年的暗恋,一天的忐忑表白还没有人回答。然后就是现在的情形,这人生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一分钟用来思考我的母亲若是知晓我离去的后果,是会将她的小说全部写成中间虐心结局悲伤的故事还是从此一蹶不振,就此封笔。这两样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我不愿意见到的。像第一种,我毁的是一个作家写作的心态;第二种吧,我直接毁了一个作家,毁了无数的她笔下即将出炉的故事。这又将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而造成这损失的原因只是因为我被人抢劫,热血冲头反抗最后无情死于歹徒刀下了。
最后一分钟,我做了目前最想先思考的思考。其实我本一开头就打算思考这一分钟的事情,碍于广大人民的虚伪心理和撑面子得道德功夫,我将这件事放到了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我是多么有理智的一个人。生死存亡关头我还是先照顾社会心理,越想越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崇高了。
这最后的一分钟里我想了我的爱,也就是狄秋同学。她在知道我英勇就义后会有什么看法?言情桥段的她会在我的葬上伤心大哭一场,嘴里大喊着“你为什么就这么死了,我才刚刚把你放进我的心里还不及装好。嘤嘤.。。嘤嘤.。。你为什么这么残忍,这么残忍的对我,你好狠的心那!!!”
特工卧底桥段应该是她在埋头于衣襟里嘤嘤切切的哭诉后,在人们都看不到的角落露出一个妖冶的笑容,用嘴形冲着墓碑上的我的照片一字一句念道“知道是谁杀了你么?我。”
喜剧桥段当然是在她悲伤怀念我的时候,我突然诈尸了。从棺材里爬出来手捧鲜花递于她面前,荡漾着讲“亲爱的狄秋,这是我给你准备的惊喜,高兴么?”
设想了这么多,还有最现实的一种。听闻我的死讯和为什么死,她可能会吐掉嘴里的口香糖,讽刺的说“哈,他竟然这么死了。真是个大傻x,逞英雄的下场,活该。”想了这么多,我把这个放到最后,算是给我的人生留一点希望,圆满我的自欺欺人。
我几乎想完了全部的可能性,想到最后我突然想起,我是不会有墓碑的。我死后,注定会被送还到老家去埋葬,老家的风俗规定,没有结婚生孩子的人一律都算成夭折。夭折的人死后处理方式只有一种,烧掉尸身后将骨灰倒进某座深山的峡谷里。从而避免灵魂不散成为一只鬼,再出来祸害家人或他人。他们会从原始的根源上给这些夭折者做了结。
这种丧葬方式进化到现在已经文明许多。以前听奶奶讲过,几岁的孩子或是更小的夭折者都是被父母背出去扔到大山沟里。再请一个阳气重(至今我不知道怎样才算是阳气重)的胆子大的人,用斧头剁了他们的身体。脑袋和身体一定要分开,一般头与身体的距离隔着好几百里地。剩下的残肢就由附近出没的野兽代劳了,它们会啃食夭折者的尸身,直至留下嚼不动的骨头。选定扔尸体的地方也必定是人一般不会涉足的地方。
一个人的死亡仪式才算是完成。
有些时候,他们的尸身会被野兽叼到其他地方,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这又将是一场风波。人们会自动的将这种行为神鬼化,传出一个比一个恐怖的故事。遇见者胆子大的人会一笑而过,息事宁人。遇见者若是胆子小,就会生一场大病,请阴阳先生到家里做一场法事。法事的大致形式就是一个人拿着一个铃铛在房子的四周摇晃,伴随着的还有嘴里像是唱歌的不知名吟诵声。
经历许多场法事,却从没有遇到哪一场的这个环节让我感到庄重的。我甚至怀疑他们所学习的‘艺’是否来源于戏曲专业。不论我再怎么看这种方式,在老家这是不可被避免的。孝子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哭,该哭的时候还必须哭出来。他们是真的孝么?过了那段时间他们又是满脸的笑意,笑容尺度太大,能看见他们脸上的褶子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