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纣王下殿,走到铜女柱跟前,转了一圈,从上到下看了一遍,用手拍了几下,突然发力,将铜女柱推倒。然后命人送到冶炼作坊铸鼎。文武百官见纣王神力,如此作为,皆叹服不已。
铜女柱运到冶炼作坊,沿途百姓,争相观看。百工长命令奴隶砸铜铸鼎。
当时,一个坩锅只能熔铜12.7公斤的铜液。以这个数字计算,重达870斤的大鼎,需要七八十个坩锅同时熔铜浇铸,每个坩锅若配备2至3个奴隶,就得用二百人左右。浇铸前,先用泥土制成模子,烘干后便成了陶范。陶范有内范、外范。内外范之间有一定距离。将熔炼的铜液倒入内范与外范之间成形,用几十块大小不同的陶范拼成后,再浇铸成大鼎。其中含铜84.7%,含锡11.64%,含铅2.29%。锡铅合计共占14.43%的比例,正好符合《考工纪》所载的铸鼎标准;这在当时是相当不易的事,难怪殷商的青铜器闻名于世。
浇铸大鼎,结构复杂,鼎体饰以犍餮花纹,鼎耳上铸有两虎相向,张口吞食一个人头的图案。鼎耳、鼎身、鼎足分别铸成,然后浇合一体,鼎高133厘米,鼎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纣王亲书“司毋辛”3个大字浇铸在鼎的内壁,以示志庆。
这日,冶炼工百长报告,大鼎铸成。纣王大喜,起驾临朝,受百官朝拜毕,纣王说:“如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大鼎铸成,可落于九间大殿中央,以为国宝。”于是传旨:“安鼎”。
朝歌内外,人山人海,万民齐观安鼎盛典。有几百奴隶,在冶炼工百长的监督下,用滚木运输,轰隆隆作响,从朝歌城外冶炼作坊到九间大殿,足有十里之遥,众人费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运到,座落在九间大殿中央。
纣王在文武百官的拥簇下,亲手揭去盖鼎的大红布,用手掌猛击鼎身,发出悠扬悦耳的清脆之音,传出九间大殿,在朝歌内外回荡。
纣王十分高兴,开怀大笑,说:“鼎者,盛极也。我大商朝鼎盛安泰,万世不衰。”
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听纣王如此一说,欢声雷动,齐呼:“万寿无疆!”
纣王所铸大鼎实为权力的象征,也是财富的标志。称为“礼器”或称“彝器”。周武王姬发灭商以后,“迁鼎于周”。“司毋辛”大鼎几经辗转,历尽沧桑,流传至今。
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农田里,被一个农民发现。因为它大得和当地农民喂马的马槽差不多,农民从地里把它挖出来,就起了个名字,叫它“马槽鼎”。农民想把这个大鼎运走,由于太重,许多人都抬不动。有人提议把它锯开以后,分块抬走,据传说,锯开的口子,一会儿就弥合成一体了,人们费了好大的劲儿也没锯开,只好又偷偷地把它埋在地下。
当时日本侵略者占据安阳,听说武官村发现了巨鼎的事,逼迫当地民交出来,结果一无所获。后来,又张贴告示,愿出70万元收买。结果还是没人透露消息,日本侵略者始终没有得到这件国宝。直到1946年,大鼎重见天日,被当地人挖掘出来了。如今,它安放在北历史物馆里,世人观瞻。:
“司毋辛”大鼎,标志着那个灿烂的青铜时代,它是青铜文化的历史见证!。
百业俱兴
农业牛产,在纣王统治时期,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分,它是商朝蚁隶制经济文化赖以发展的基础。
商族人和黄河下游的不少氏族部落一样,在原始社会阶段,就开始过上厂以农业定居为主的社会生活。从契开始,商族人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相土时,商族人实际上已跨入了农业社会。到了成汤的时代,商族人已经在大规模地耕种土地,从事田间耕作了。而上l还有余力和技术去帮助葛伯耕种土地。
井田制是商朝基本的土地制度。在广阔的中原上,分布着大片的规整的方块田地。这种方块田,就是甲骨卜辞上说的“大田”,也就是“井田”。大田四周都有明显的阡陌标志。
纣王占有井田,他掌握着十地的最高所有权。他有权力把土地赏赐给王公贵族。而替他们耕种土地的则是众人和奴隶。而帮田是当时基本的耕作方式。商田就是集体耕作的意思。三人r办力,撼耒而耕,这种简单的协作劳动,在生产工具比较原始的情况下,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纣王统治时期,粮食品种已经相当繁多了。据甲骨卜辞所载,当时已有了水稻。而禾(谷子)、黍(黄米)、麦(麦子)等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纣王时,粮食丰收,于是建了许多“仓”和“廪”,以及储藏粮食用的窑穴。纠‘E在钜桥建的储粮窖穴,掘地穴深达近9米,窖壁、窖底用草拌泥涂抹,十分讲究。
粮食多了,吃不完,就用来造酒,促进了酿造业的发展,酿造作坊制造美洒。早在大禹时代,仪狄发明了酒,到了夏朝,少康又发明了“秫酒”,就是用粘高梁造酒。纣王时又改进方法,作翔洒,提高了酒的品味。致使商朝从纣王到文武百官饮洒成风。纣王能造成酒池,并不虚言。
纣王时期,除了普遍仍使用石铲、骨铲、蚌铲、石斧、石镰、砗镰、石刀、蚌刀、木耒以外,还开始使用青铜生产工具了。例如青铜舌、方銎、斧忻等。生产工具的改进以及施用粪肥等生产技术,使纣王统治时期的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与农业牛产密切相关的林、牧、副、渔、猎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朝歌周罔的王畿一带,林木茂密,为采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砍下来的木材制造车辆、漆木器具、建筑宫室和墓葬用。纣王建鹿台所用的都是15到20厘米的圆木。
除了利用天然林木以外,纣王时期还发展了人工栽培果木的生产。其中有杏树、栗树等,建成园林,供纣王享用。
纣王时期的副业生产,主要是栽桑植麻。养蚕织绢帛,改进了人们的服饰。
畜牧业生产,是商族人的传统。纣王时,畜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俱全,而且数量十分惊人。除了食用以外.还用作牺牲、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纣王时,牛、马还用于耕作,拉车和战争。
渔猎业在纣王时属于游乐或用做军事训练,纣王年轻好动,精力充沛。
经常带头渔猎。经常扑获的野兽有四不象鹿、梅花鹿、獐子、狐狸、野猪犀牛等,有一次获鹿162只,获禽鸟348只。甚至大象也能大量捕获,并且还掌握了驯象技术,除了作为平时服御之外,纣王还别出心裁,把大象驯服成战争的工具,史书上说:“纣王服象,为虐东夷”是真实的。
纣王统治时期,手工业生产十分发达。其中青铜冶炼铸造业是最重要也是最先进的一个部门。所铸造的青铜器,成了商代文明的象征。我们从纣::E造炮烙刑具和司毋辛大鼎的过程,便可见其工艺水平是相当高超的。其品种繁多也是十分惊人的。有礼器鼎、鬲、卢瓦等;烹煮器簋、豆等;盛储器盘、盂等;酒器最多,有爵、角、觚、聋、岙、卣、晷、尊、觥、瓿等;乐器铜铙等;兵器有戈、矛、剑、戟、斧钺、箭镞等;劳动工具有斧、锛、斤、凿、刀、锯、锥、钻、削等;生活用品有四面铜镜等。这些青铜器工艺水平一分讲究,有些器皿,至今看来,也堪称绝活。
除了青铜冶铸业以外,陶瓷业在纣王时也取得了重大发展。商人在长期烧制陶器的实践中,发明了原始的瓷器。
朝歌的陶瓷作坊规模很大。占地总面积有140平方米。陶窖由窖顶、窖膛、窖筚、火膛等4个主要部分构成。一般都是在地上挖一个直径约1—2米的圆坑,用草拌泥筑成窖壁,膛内有高约半米左右的圆柱,圆柱的一端与窖的后壁相连,门开在支柱的对面,柱子上面棚着约20一50厘米厚的窖筚,是用泥制成的。窖筚约1.74米左右,窖筚有十多个火眼上通窖膛,下通火膛。
陶器的坯胎放置在筚子上,火膛里升火,烧成各种器皿。陶瓷作坊用高岭土烧制青瓷,火候在一千多度以上。胎骨细腻质密,吸水性弱,所含化学成分与现在的陶瓷大体相当,表面上施有一层青绿色的薄釉。也有褐色或黄绿色的,这是供一般平民百姓使用的器皿。
纣王说:“商族殷人,尚白。应制白陶。”
于是,传旨陶瓷作坊工长,为王室生产白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