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8300000325

第325章 命运无法改变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因为什么原因?贪爱什么?执着和挂念什么?就会生起这样的邪见:「世间众生被熏染、影响是无原因,无条件的;没有原因,没有条件众生的念想就会被扰动、污染,无因无缘众生的念想就会被扰动、污染;世间众生被清净是无原因,无条件的;没有原因,没有条件众生的念想就会被净化,无因无缘众生的念想就会被净化;世间一切的众生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就算他们如何的努力,如何的修行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都无法让自己无拘无束、解脱自在!世间众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无法改变宿命,无法改变境遇,无法改变本性,他们只能在六种固定的状态、阶段中去承受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他们无力改变这个宿命。」呢?比丘们!这是无因、宿命论外教宗教领袖对他的信徒们所说的法!”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我们以您所说的正法为修行的根本,您是带领我们解脱的引路人、导师,您是我们的皈依,世尊,如果您能为我们解答刚才那个问题的话,那就很好了,我们听闻您的教导后,就会时刻忆念您所说的正法,并按您的正法去修行的,恭请世尊您为我们说法。”

佛陀说:“比丘们!你们要认真的听,你们要仔细的思考,如来现在要开始说法了。”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我们会认真听您说法的,我们会仔细的思考的,恭请世尊您为我们说法。”

佛陀说:“比丘们!因为有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形成、存续、发展,贪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就会生起「世间众生被熏染、影响是无原因,无条件的…………他们只能在六种固定的状态、阶段中去承受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他们无力改变这个宿命。」这样的邪见。

比丘们!众生的心念被世间的事物扰动、污染,那是有原因、有条件的,不是无原因、无条件的;众生被世间的事物束缚捆绑,也是有原因、有条件的,不是无原因、无条件的。众生让自己的内心清净安宁,是有原因、有条件的,不是无原因、无条件的;众生净化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清净无染也是有原因、有条件的,不是无原因、无条件的。

比丘们!如果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只能让众生产生烦恼和痛苦,只能让众生陷入烦恼和痛苦,只能让众生进入烦恼和痛苦的状态,无法给众生带来丝毫的快乐和喜悦,那么众生就不会贪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众生就不会沉迷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之中。比丘们!就是因为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还能让众生产生快乐和喜悦,还能让众生陷入快乐和喜悦,还能让众生进入快乐和喜悦的状态。当众生沉浸在快乐和喜悦之中的时候,烦恼和痛苦就无法进入他们的念想,就无法让他们产生烦恼和痛苦,因此众生就会贪爱这些让自己产生快乐和喜悦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就会执着和挂念这些让自己产生快乐和喜悦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他们因为贪爱这些让自己产生快乐和喜悦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缘故而被这些世间的事物束缚捆绑。他们被世间的事物束缚捆绑的缘故而让自己的心念被这些世间的事物扰动、污染。

比丘们!这就是众生的心念被世间的事物扰动、污染的原因、条件。这就是众生被世间的事物束缚捆绑的原因、条件。

比丘们!如果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只能让众生产生快乐和喜悦,只能让众生陷入快乐和喜悦,只能让众生进入快乐和喜悦的状态,无法给众生带来丝毫的烦恼和痛苦,那么众生就会一直贪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众生就会一直沉迷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之中,无法解脱出来。比丘们!就是因为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还能让众生产生烦恼和痛苦,还能让众生陷入烦恼和痛苦,还能让众生进入烦恼和痛苦的状态。当众生堕入烦恼和痛苦之中的时候,快乐和喜悦就无法进入他们的念想,就无法让他们产生快乐和喜悦,因此众生就会摆脱、舍离这些让自己产生烦恼和痛苦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就不会贪爱这些让自己产生烦恼和痛苦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他们因为不贪爱这些让自己产生烦恼和痛苦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缘故,不执着和挂念这些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缘故而解除了这些世间事物对他们自己的束缚捆绑。他们解除了世间事物对自己束缚捆绑的缘故而让自己的心念不会再被这些世间的事物扰动、污染,他们的内心由于贪爱的灭尽而进入清净安宁的境界。

比丘们!这就是众生让自己的内心清净安宁的原因、条件。这就是众生净化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清净无染的原因、条件。

比丘们!世间众生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按正确的方法去精进的修行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能让自己无拘无束、解脱自在!世间众生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够改变宿命,能够改变境遇,能够改变本性,他们能够除灭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宿命。

比丘们!你们要明白世间一切的事物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起、形成、存续、发展的,也会在一定的条件下衰败、灭亡、消失。满足条件就会生起、形成、出现,满足条件就会衰败、灭亡、消失,既不是真实、永远存在的,也不是虚假、不真实的,是缘生缘灭的,是随着各种条件变化的,那么改变条件就能改变命运,改变起因、原因就能改变命运,身体行为做善事,口说善言,内心生起善念就能改变命运,除灭恶行、恶言、恶念就能改变命运,按如来的正法去修行就能改变命运,就能除灭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一切烦恼和痛苦,从世间完全的解脱出来,从生死轮回中永远解脱出来。身体行为做善事,口说善言,内心生起善念;除灭恶行、恶言、恶念;断恶修善,按如来的正法去修行就是改变条件,就是改变起因、原因。条件、起因、原因改变了导致的结果就会跟着改变,命运就改变了,所以命运掌握在世间众生自己的手中,自己就是命运的决定者与主宰,自己的行为决定着自己的结果。

善恶行为导致的善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自己不想被恶行对待,别人也同样不想被恶行对待,自己愿意接受善行,别人也同样愿意接受善行,就如同种植蔬菜和稻谷,只有认真细心的耕耘、施肥、浇灌、善待这些种植下去的幼苗,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才能获得丰收。不耕耘、不施肥、不浇灌这些幼苗,甚至于踩踏这些幼苗,拔出这些幼苗,恶意毁坏这些幼苗那是无法获得丰收的。想要获得什么就要先去种植下什么,对别人善行、善言、善念的付出,就会获得善行、善言、善念的回报,就如同种植蔬菜和稻谷一样。身体行为做善事,口说善言,内心生起善念就能获得福报、功德;身体行为做恶事,口说恶言,内心生起恶念就会造下罪业,得到恶报。按如来的正法去修行就能逐渐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就能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比丘们!你们是怎么想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是永远存在,永恒保持不变,是能够永远拥有的,还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物质事物是会衰败、灭亡、消失的,物质身体是会生病、衰老、死亡的。”

佛陀说:“比丘们!既然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那么是最终带来痛苦的,还是最终带来快乐的呢?”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最终带来的是痛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算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带来了快乐,那都是短暂的。世间一切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随时都在变化,无法永远的存在,无法永恒的保持不变,无法永远的拥有,当失去这些物质事物的时候,当这些物质事物衰败、灭亡、消失的时候,当物质身体生病、衰老、临死的时候,就会带来痛苦,之前这些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带来了多少的快乐,当失去这些物质事物的时候,当这些物质事物衰败、灭亡、消失的时候,当物质身体生病、衰老、临死的时候,就会带来多少痛苦,所以世间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带来的最终都是痛苦。”

佛陀说:“比丘们!物质事物、物质身体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是最终带来痛苦的,如果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不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生起任何的念想,那么内心会生起「世间众生被熏染、影响是无原因,无条件的…………他们只能在六种固定的状态、阶段中去承受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他们无力改变这个宿命。」这样的见解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既然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不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生起任何的念想,内心都没有念想生起,哪里可能还会有「世间众生被熏染、影响是无原因,无条件的…………他们只能在六种固定的状态、阶段中去承受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他们无力改变这个宿命。」的见解,这个见解也是内心的念想呀。”

佛陀说:“比丘们!众生在世间任何所见、所闻、所觉、所识、所得、所求、内心生起的念想是永远存在,永恒保持不变,是能够永远拥有的,还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比丘们!也就是说众生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永远存在,永恒保持不变,是能够永远拥有的,还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

佛陀说:“比丘们!既然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那么是最终带来痛苦的,还是最终带来快乐的呢?”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最终带来的是痛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算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带来了快乐,那都是短暂的。世间一切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随时都在变化,无法永远的存在,无法永恒的保持不变,无法永远的拥有,当失去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时候,当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当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让世间人、众生不满意、不开心、不快乐的时候,就会带来痛苦,之前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带来了多少的快乐,当失去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时候,当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当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让世间人、众生不满意、不开心、不快乐的时候,就会带来多少痛苦,所以众生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带来的最终都是痛苦。”

佛陀说:“比丘们!众生在世间任何所见、所闻、所觉、所识、所得、所求、内心生起的念想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是最终带来痛苦的,如果不执着和挂念所见、所闻、所觉、所识、所得、所求、内心生起的念想,不对所见、所闻、所觉、所识、所得、所求、内心生起的念想生起任何的念想,那么内心会生起「世间众生被熏染、影响是无原因,无条件的…………他们只能在六种固定的状态、阶段中去承受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他们无力改变这个宿命。」这样的见解吗?

比丘们!也就是说众生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是最终带来痛苦的,如果不执着和挂念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对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任何的念想,那么内心会生起「世间众生被熏染、影响是无原因,无条件的…………他们只能在六种固定的状态、阶段中去承受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他们无力改变这个宿命。」这样的见解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既然不执着和挂念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对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任何的念想,内心都没有念想生起,哪里可能还会有「世间众生被熏染、影响是无原因,无条件的…………他们只能在六种固定的状态、阶段中去承受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他们无力改变这个宿命。」的见解,这个见解也是内心的念想呀。”

佛陀说:“比丘们!当圣弟子们,他们解除了六处的疑惑,什么是「六处」呢?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接触外界事物的地方。也就是眼睛看事物的地方,耳朵听声音的地方,鼻子闻气味的地方,舌头尝味道的地方,身体触摸事物产生触觉、感觉环境变化(冷热、舒适等等)的地方,内心接触思想、念想的地方,要注意只是接触的地方,还没有对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思想、念想产生认知。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简称为「六处」。

他们解除了痛苦的疑惑,解除了痛苦起因的疑惑,解除了痛苦灭尽的疑惑,解除了灭尽痛苦修行方法的疑惑,他们明白缘起法(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他们明白四圣谛(四圣谛解释,见第二百三十五章),他们明白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十八章),并实践的去修行。这些圣弟子就被称为:「不会堕落到痛苦、不幸的地方,不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必定能够最终证悟无上正等正觉,到达解脱彼岸的圣弟子们。这些圣弟子也是证悟须陀洹果位的圣者。什么是须陀洹果位呢?就是除灭了有「我」真实、永远存在的见解;灭尽了那些对解脱毫无帮助的苦行、禁戒、禁忌;消除了对如来正法的疑惑,消除了对如来,对如来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的疑惑。对如来,对如来的正法,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对如来的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生起了坚固的信心,已经初入圣道,进入圣者之流,须陀洹果位也称为初果,这些证悟须陀洹果位的圣弟子们,他们也被称为证悟初果的圣者。他们不会投生到恶道,不会投生到痛苦不幸的地方,不会投生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最多在天界与人间投生七次就能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证悟不生不灭涅槃的境界。”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同类推荐
  • 萤火无踪

    萤火无踪

    元末明初,人民处于苦难之中,英雄豪杰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有识之士则认为,人类罪恶产生的根源是阴阳失调所致,平定阴阳,即能安定天下。
  • 窃国大盗

    窃国大盗

    穿越康乾盛世,适逢三藩之乱,他明知康熙帝不是好惹的主,却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一刀宰了皇帝,怂恿叛军与朝廷对掐,暗中积蓄大军坐收渔翁之利图谋天下,坐拥江山美人!
  • 九鼎争鸣

    九鼎争鸣

    战鼓的声响传来,各代王朝重现在天空之下。大风.大风。秦军万箭齐射。战,战,战。唐军陌刀军缓步前进。杀,杀,杀。明军走进战场。死去的战士重现人间,各代名将重临疆场。现代人,该何去何从。成为奴隶,还是勇敢的前进。
  • 博河之韵

    博河之韵

    本书分上篇“古韵”和下篇“新咏”,上篇选录的是东晋以来历代名人赞美德安秀丽风光和厚重人文的诗词歌赋,下篇选录的是当代德安儿女以及曾在德安工作的人士讴歌时代、赞美乡土的诗歌、散文。
  • 柴周闲臣

    柴周闲臣

    后汉乾佑三年(公元950年),距离大宋建国还有十年。这一年南唐周娥皇还在荡秋千,这一年后蜀花蕊夫人还没伺候孟昶;这一年符皇后夫家刚刚不姓李,这一年杨继业、潘仁美们还没出道;这一年镔铁大辽正在动荡,这一年西夏的祖宗虚以委蛇着中原朝堂。同样是这一年,邺都城里正在上演风云际会。郭威、柴荣、赵匡胤三条巨龙同会与此,虽然都是潜龙在渊,连想都不敢想自己未来的终极地位。但正所谓云龙风虎,三龙同游之地想不风云雷动、大能云集也难。还是这一年,秦越来了,百年后留下一句名言——谁说乱世只是武人的舞台?PS:乱世有风险,穿越需谨慎。职业选择更重要,这是保命发财之根本。且看文武不成的秦越如何大隐于朝,逢缘于世,捭阖天下,成就盛世大闲贤臣美谈。
热门推荐
  • 风从心中来

    风从心中来

    弟弟无故失踪,她不得不替弟还债,却卷入出背后惊天阴谋,手下离奇消失,他不得不重整旗鼓,却带来了令他心动的她,爱情,欲望,财富,权利,置身纷繁复杂的都市丛林,当一切面目全非,人们会如何选择?
  • 多谢你爱我

    多谢你爱我

    如果时光是一个飞速旋转的风车,那人们一定是他的阻碍,就像摩擦产生阻力,明明疾行的车辆,也会受到它的羁绊。而我,就如化学方程式里的二氧化碳那般,让人感到失望,茫茫人海中谁是我的氢氧化钙?
  • 一笔惊天

    一笔惊天

    苍茫星海,谁主沉浮?人生百年,南柯一梦,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与人斗,与天争,谁与争锋?我辈修仙,不鸣则已,一鸣惊天!十年磨一剑,我必惊天,各位看官且陪我一起笑傲九天十地。
  • 终极对抗

    终极对抗

    哦!大神?哦!女神!omg!史上最强团队,新人小菜鸟居然被系统指派进了最强战队!练级什么的,等下再说吧,大神,给个签名先。
  • 魔甲神兵

    魔甲神兵

    特种兵古枫在执行一次特殊任务的时候不幸牺牲,灵魂被炼魂阵祭炼九九八十一天,穿越异界附身在一个叫做小枫的修炼废材身上,从此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修炼道路......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简直是亮瞎了古枫的钛合金狗眼。我勒个去,铠甲勇士变身?圣斗士降临?这些都是些什么鬼,怎么动物竟然还可以变成盔甲和人类合体,难道我穿越到变形金刚的世界?这完全就和看过的穿越流小说不一样啊有木有?老天爷,你玩我呢!
  • 茉殇璃夏:呆萌大小姐

    茉殇璃夏:呆萌大小姐

    啊!好想像小说里的女主角一样穿越啊!主,吾必完成汝之遗愿。什么?遗愿!这么貌美如花的我就这么死了?「现在的重点好像不是这个吧!-_-||」
  • 权掌天国

    权掌天国

    11世纪,在一个欧洲偏僻的赫尔纳亚大陆上,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情形如同黑死病般爆发了:大陆上本来唯一的赫尔纳亚王国在一连串的政变、阴谋与兵谏后,一分为三,和平的情形被打破了。然而,北方“冰雪大陆”的两个多神教国家乘战舰趁机入侵了大陆,仅五年内,骁勇善战的他们就夺去了大陆的半壁江山,以及大陆东部的格里亚岛。幸好,在名存实亡的赫尔纳亚王之指挥下,南方列国暂时合作,与北方人对抗。然而,他们都已经盯上了,那位于国度赫尔纳尔中光耀夺目的王位...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也许是贵族后裔,也许是草民流寇,也开始对那宝座垂涎三尺了...
  • 旷世佳缘:皇上,我错了

    旷世佳缘:皇上,我错了

    跨越时空,来到陌生的地方,我决定从新开始。但我不会再爱任何一个男人,可他们为什么抓住我不放,某小婢说:”小姐,七皇子来提亲了”某人一脸不悦:“叫他滚”“小姐,小姐炎亚国太子也来提亲了”“如雪闭嘴,话说,现在男女比例失调,但不至于都抢着娶我吧!我还是出去避避”某人还了然的点点头。
  • 中国远征军(下)

    中国远征军(下)

    中国青年学生在二战期间,跨国征战,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保卫战时中国国际运输线的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展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出征,失败到大反攻的艰苦卓越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中、美、英青年军人的战斗友谊和爱情生活,显现了二战中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等一大批中外将领的个性和风采。
  • 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近20年来,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资本超越国界,把全球作为一体,对资源加以重新整合配置以求得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利润最大化,改变了以往以国家为主体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全球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