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8300000266

第266章 熟悉七件事情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熟悉七件事情,经常生起三种观想的人,就是按如来的正法去修行的人,就是能受持好戒律的人,就是能安住在清净境界之中的人,就是能证悟解脱果位的人,就是能最终达到不生不灭涅槃境界的人。

比丘们!要熟悉哪七件事情呢?就是要熟悉明白什么是物质事物、物质身体,要熟悉明白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的生起、形成、起因,要熟悉明白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的消退、灭尽,要熟悉明白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中解脱出来的修行方法。要知道沉迷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的滋味是什么,要知道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的祸患是什么,要知道如何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中解脱出来。

要熟悉明白什么是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要熟悉明白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形成、起因,要熟悉明白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消退、灭尽,要熟悉明白从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中解脱出来的修行方法。要知道沉迷于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滋味是什么,要知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祸患是什么,要知道如何从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中解脱出来。

比丘们!什么是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呢?就是由四大(四大解释,见第八十一章)与四大生起形成的物质事物。比丘们!这些就被称为物质事物、物质身体。

以「识」的生起、出现为前提条件,就会有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的生起、出现;「识」灭尽了,物质事物、物质身体也就灭尽了。什么是「识」呢?就是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精神思想的认识、分别、判断,比如眼睛认识、分别、判断事物,耳朵认识、分别、判断声音,鼻子认识、分别、判断气味,舌头认识、分别、判断味道,身体认识、分别、判断触摸的感觉,身体认识、分别、判断环境变化(冷热、舒适等等)的感觉,内心认识、分别、判断思想。比丘们对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精神思想的认识、分别、判断就叫做「识」。比丘们!这就是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的生起、形成、起因,这就是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的消退、灭尽。

比丘们!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中解脱出来的修行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十八章)!修习八正道就能逐渐的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中解脱出来,也就是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种正道。

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生起快乐、喜悦,这就是沉迷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的滋味。

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是无法永远存在的,是无法永恒保持不变的,是随时在变化的,是最终带来痛苦的,这就是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的祸患。

降伏熄灭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的欲望、贪爱,除灭舍断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的欲望、贪爱,不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这就是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中解脱出来。

比丘们!什么是感受呢?就是六种感受:由眼触生起的感受,由耳触生起的感受,由鼻触生起的感受,由舌触生起的感受,由身触生起的感受,由意触生起的感受(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解释,见第一百八十九章)。比丘们!这些就被称为感受。

以触的生起、出现为前提条件,就会有感受的生起、出现;触灭尽了,感受也就灭尽了。也就是以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的生起、出现为前提条件,就会有各种感受的生起、出现;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灭尽了,各种感受也就灭尽了(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解释,见第一百八十九章)。

比丘们!从感受中解脱出来的修行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十八章)!修习八正道就能逐渐的从感受中解脱出来,也就是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种正道。

比丘们!什么是念想呢?比丘们!有六种念想,就是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生起的念想;对声音生起的念想;对气味生起的念想;对味道生起的念想;对触觉生起的念想,对环境变化(冷热、舒适等等)生起的念想;对思想、见解生起念想,比丘们!这些就被称为念想。

以「识」的生起、出现为前提条件,就会有念想的生起、出现;「识」灭尽了,念想也就灭尽了。什么是「识」呢?就是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精神思想的认识、分别、判断,比如眼睛认识、分别、判断事物,耳朵认识、分别、判断声音,鼻子认识、分别、判断气味,舌头认识、分别、判断味道,身体认识、分别、判断触摸的感觉,身体认识、分别、判断环境变化(冷热、舒适等等)的感觉,内心认识、分别、判断思想。弟子们对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精神思想的认识、分别、判断就叫做「识」。比丘们!这就是念想的生起、形成、起因,这就是念想的消退、灭尽。

比丘们!从念想中解脱出来的修行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十八章)!修习八正道就能逐渐的从念想中解脱出来,也就是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种正道。

比丘们!什么是行为呢?比丘们!就是产生身体动作,口说言语,内心念想的行为,有六种行为,这六种行为是: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产生的行为;由声音产生的行为;由气味产生的行为;由味道产生的行为;由触觉产生的行为,由环境变化(冷热、舒适等等)产生的行为;由思想、见解产生的行为。比丘们!这些就被称为行为。

以「无明」的生起、出现为前提条件,就会有行为的生起、出现;「无明」灭尽了,行为也就灭尽了。什么是无明呢?就是不明白出生在世间有生命的众生都是很痛苦的,不明白痛苦的根源是贪爱,不明白要灭尽痛苦就要先灭尽贪爱,不明白要灭尽贪爱就要修习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十八章),不明白苦集灭道四圣谛,没有真实的智慧,沉迷于各种欲望之中,被各种烦恼和痛苦束缚捆绑不得解脱就叫做「无明」。比丘们!这就是行为的生起、形成、起因,这就是行为的消退、灭尽。

比丘们!从行为中解脱出来的修行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十八章)!修习八正道就能逐渐的从行为中解脱出来,也就是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种正道。

比丘们!什么是「识」呢?比丘们!有六种「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解释,见第一百八十八章)。比丘们!这些就被称为「识」。「识」也可以简单的称为认识、分别、判断。

以「行」的生起、出现为前提条件,就会有「识」的生起、出现;「行」灭尽了,「识」也就灭尽了。什么是「行」呢?所谓「行」就是三种行为: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内心生起念想,比丘们有行为、言语、念想的造作和产生就是「行」。比丘们!这就是「识」的生起、形成、起因,这就是「识」的消退、灭尽。

比丘们!从识中解脱出来的修行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十八章)!修习八正道就能逐渐的从识中解脱出来,也就是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种正道。

由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快乐、喜悦,这就是沉迷于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滋味。

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无法永远存在的,是无法永恒保持不变的,是随时在变化的,是最终带来痛苦的,这就是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祸患。

降伏熄灭对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欲望、贪爱,除灭舍断对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欲望、贪爱,不再执着和挂念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这就是从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中解脱出来。

比丘们!任何的修行人、出家人他们证悟明白了什么是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证悟明白了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形成、起因,证悟明白了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消退、灭尽,证悟明白了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中解脱出来的修行方法。证悟明白了沉迷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滋味是什么,证悟明白了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祸患是什么,证悟明白了如何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中解脱出来。他们就是:为了除灭对世间一切事物的贪欲、渴爱,为了不再执着和挂念世间一切的事物,为了灭尽一切烦恼和痛苦而去修行的人,他们就是真正的修行人、出家人。他们就是真正知道如何去修行的人,这些知道如何去修行的人,他们就能受持好如来制定的各项戒律,并由此管束好自己的行为、言语、念想不去做恶行,他们不会去胡作非为、胡思乱想。他们能让自己长久的安住在清净的境界之中,如来的正法就能在他们的内心中找到立足点,如来的正法就能在他们的内心中坚固、牢固的矗立长存。

比丘们!任何的修行人、出家人他们证悟明白了什么是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证悟明白了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形成、起因,证悟明白了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消退、灭尽,证悟明白了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中解脱出来的修行方法。证悟明白了沉迷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滋味是什么,证悟明白了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祸患是什么,证悟明白了如何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中解脱出来。当他们灭尽对世间一切事物的贪欲、渴爱的时候,当他们不再执着和挂念世间一切事物的时候,当他们灭尽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时候,他们就将因为不再沉迷于世间一切事物之中的缘故,不再执着和挂念世间一切事物的缘故而获得完全的解脱。完全解脱的修行人、出家人他们就是证悟解脱果位的人,他们就是进入不生不灭涅槃境界的人。这些证悟解脱果位,进入涅槃境界的人,对于他们来说不会再有喜怒哀乐等等烦恼和痛苦的轮回状态了,他们也不会再生起恐惧、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等等的念想了,对于他们来说生死的念想也不会在内心中生起,生死轮回的烦恼和痛苦也由此完全的灭尽,所谓生是生起念想,所谓灭是灭尽念想,有念想的生起就会产生烦恼和痛苦,念想灭尽后就没有生死的执着和挂念,就由此从生死轮回的念想中彻底永远的解脱出来。

比丘们!你们就应该熟悉刚才如来所说的这七件事情!

比丘们!要经常生起哪三种观想呢?你们要经常观想「界」(界解释,见第一百零三章),观想「处」,观想「缘起」(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什么是「处」呢?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接触外界事物的地方。也就是眼睛看事物的地方,耳朵听声音的地方,鼻子闻气味的地方,舌头尝味道的地方,身体触摸事物产生触觉、感觉环境变化(冷热、舒适等等)的地方,内心接触思想、念想的地方,要注意只是接触的地方,还没有对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思想、念想产生认知。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简称为「六处」。

比丘们!你们应该熟悉这七件事情,应该经常生起这三种观想。

比丘们,熟悉这七件事情,经常生起这三种观想的人,就是按如来的正法去修行的人,就是能受持好戒律的人,就是能安住在清净境界之中的人,就是能彻底从世间解脱出来的人,就是能证悟解脱果位的人,就是能让行为、言语、念想修行圆满的人,就是能最终证悟无上正等正觉,达到不生不灭涅槃境界的人。”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同类推荐
  • 五龙争霸

    五龙争霸

    该书主要描写了西夏、宋、辽、金、元(蒙古)的兴盛衰亡。全书历史跨度240余年,本书采用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结构形式,故事情节惊心动魄,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可读性强,是一部历史普及性读物。
  •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本书用流畅的笔触再现了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兴起、鼎盛、衰亡的全过程,总结其成败得失,是读者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历史的一部好教材。
  • 汉末的陌刀铁骑

    汉末的陌刀铁骑

    大乔:“夫君,还不投子认输?你这五子棋终究是下不过我们姐妹的。”典韦:“大人,铁甲军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启程。”“好!”杨云掀掉棋盘,大义凛然的走了出去,“走,让曹、孙、刘尝尝我们钢铁洪流的厉害!”小乔:“……又来这套。姐姐,这次夫君出征会赢吗?”大乔:“你何曾见过夫君输过。要担心的话,你还不如担心这次夫君会带几个新姐妹回来。”小乔:“……”
  • 康熙万岁

    康熙万岁

    在摸金校尉横行了几千年之后,中国大地上的大部分皇陵古墓都已被洗劫一空,但是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古老村落的古老家族手中,却依然藏着许多惊人的财宝与秘密!一个最普通不过的高中生,在偶然中触碰到了家族的这样一个秘密而开始了一场时光之旅!他以为他能改变历史,最终却发现,每个人只会被历史所改变!
  • 玉贵红楼

    玉贵红楼

    相貌平庸徒有才学的失意男子穿为红楼男主贾宝玉,欣喜若狂的他如何风生水起玩转红楼?林妹妹~哥来了~
热门推荐
  • 那些回不去的年华

    那些回不去的年华

    在那些匆匆年华中,我忘不掉的,是你。若时光能重来,我只愿不要遇见你。
  • 傲娇男神“经”在隔壁

    傲娇男神“经”在隔壁

    高中时的初恋对象变为单位的上司,自己却浑然不知。新哲高中时期一直暗恋苏逸阳。明明就打算这样远远的看着他,小心翼翼把这份爱恋隐藏起来。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着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他隐藏的感情涌现出来........却因一件小事双方误会了对方,10年后在相见……
  • 龙洲词

    龙洲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老公是蛇王

    我的老公是蛇王

    我出生便被视为一个不详之人,阿妈难产死去,死法极其诡异,阿爸痛恨我,给我取名一个弃字……
  • 不凡神灵

    不凡神灵

    神灵喋血,至尊成灰,长生路上增尸骨,轮回池畔血遮天。天书不现,轮回不衍,哪能求得长生法,天翻地覆战不眠。
  • 反恐精英之断刃

    反恐精英之断刃

    这里有最精锐的反恐战士。这里有最残暴的恐怖分子。激情、热血、硬汉、柔情……铁肩担道义,铁骨铸忠诚。
  • 倾然倾城恋

    倾然倾城恋

    一朝缘起灭,谁堪此中劫!在绚烂的花季,千金小姐和一介凡夫不期而遇。恩怨纠葛,红尘杂梦,时间会勾勒出哪些奇异瑰丽的画卷?会镌写下哪些刻骨铭心的回忆?会留下哪些不渝不变的爱恋?笔者自身的经历,是否坎坷动人,尽在《倾然倾城恋》!
  • 人境纷扰

    人境纷扰

    《异纪元之白月灵》后传,讲述自白月之战后,人境四大势力与神境、鬼境之间的纠缠。为了法座的安全觉醒,以银芷首领银青岚为代表的人境强者展开了与鬼境的斗争。而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却无人知晓……
  • 天下霸唱

    天下霸唱

    启星言,化万里河山;化舞印,破岁月乾坤;生我何用,难言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 玉树林枫

    玉树林枫

    世间诸多不平事,一己恐难安天地。遍集众口污垢秽,誓诛神州贪枉横。——判官判官林枫遭人设计,意外降临圣树大陆,开始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