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前总裁比尔·盖茨说,能为公司赚钱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人。
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说,华为要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实行末位淘汰,裁掉后进员工,激活整个队伍。
今天的商业社会还处在一个“利润至上”的阶段,每一个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秉承这一原则。作为员工,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为企业创造财富,而不要总觉得自己应该拿到更高的工资,应该获得更多的年终奖。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我为公司工作,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而已”;“我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工作态度。如果一个人抱着这样的态度工作,吃亏的将是他,倒霉的将是他,失败的也将是他。
我们知道,大多数公司、企业都是老板出资兴办起来的,企业是老板的,他必须考虑如何创造效益、获得利润使企业生存、发展、继续开办下去。如果一名员工不能为企业赚钱,不能为公司创造财富,他在公司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员工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经济意义,等待他的结果就是被减薪、降职,或者被“炒鱿鱼”。
有一则管理寓言,有一个贵族要出门到远方去。临行前,他把手下的仆人召集起来,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让他们去经商赚钱。
后来,这个贵族回来了。他把仆人叫到身边,了解他们经商的情况。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5000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5000两。”贵族听了很高兴,赞赏地说:“好,善良的仆人,你既然在赚钱的事上对我很忠诚,又这样有才能,我要把许多事派给你管理。”
第二个仆人接着说:“主人,你交给我2000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2000两。”贵族也很高兴,赞赏这个仆人说:“我可以把一些事交给你管理。”
第三个仆人来到主人面前,打开包得整整齐齐的银子说:“尊敬的主人,看哪,您的1000两银子还在这里。我把它埋在地里,听说您回来,我就把它掘了出来。”贵族的脸色沉了下来,大声斥责道:“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浪费了我的钱!”
第三位仆人认为自己会得到主人的赞赏,因为他没有丢失主人给他的1000两银子。在他看来,虽然没有使金钱增值,但也没有丢失,就算完成了主人交代的任务了。然而他的主人并不这么想。他不希望自己的仆人得过且过,而是要求他们表现得更杰出一些。他想让他们超越平庸,其中两个做到了——他们用钱生钱了,只有那个愚蠢的仆人百无一用。
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它说明这样一个职业原理:能力平庸、没有业绩的员工很难博得老板的赏识,只有想方设法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员工才是企业最需要的人。
在现实的工作中,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富有成效,为公司创造比你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那么总有一天,老板会重视你,提拔你,给你相应的回报。每一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是最有价值的员工,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有一位经济学博士曾经被许多公司争相聘请,给他的待遇也很高。
但是,这位博士无论在哪家公司没干几个月就被辞退了。博士苦恼地找到职业顾问咨询自己失败的原因。顾问听了博士的介绍后,找到了他存在的问题:别人邀请他,只是看中了他的学历,可真到了工作中才发现,博士的学问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根本不实用。而博士自己呢,经常抱着他那套理论不放手,用知识分子那纸上谈兵的方法去工作。当老板看到他迟迟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时候,便毫不留情地把他辞退了。
身为博士而找不到工作,这是多痛苦的事情。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反映出为企业创造价值、让自己成为最有价值的人是就业的关键。
你要明白: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你的重要程度不是由你的头衔来决定的,而是由你用自己的学识、才华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来决定的。
公司之所以雇用你,是看中了你能为它带来利润。只有你用学识、才华为公司创造效益,你才能受到公司的重视。也只有你为企业创造了价值,才证明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否则,你就是一个无用的人、一个多余的人。
接下来说说《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这本书。这本书是我近几年从事企业内部培训工作的经验总结,它同时吸收了张伟明、尹红卿、冯雪松等我敬佩的几位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理念。全书从忠诚、敬业、责任、落实、积极主动、团队合作等方面入手,用精彩纷呈的案例和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大家如何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人。书中的每个章节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对各章节主题进行说明和归纳,第二部分的内容是我对近几年从事内训工作时部分学员来信提问的回答。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这些学员在书中没有以真实姓名出现,而是使用了他们的网名。
衷心希望本书能为大家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提供切实的帮助。
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是:lijinshui@ya.hoo.com.cn。
李金水
2009年5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