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4000000004

第4章 少年时代的迷茫(1)

喀山国立大学

尼古拉去世后,托尔斯泰兄妹们转由贝拉格雅姑母照顾,这位姑母住在喀山市,托尔斯泰在1841年他13岁的时候,从莫斯科搬到了喀山市。

托尔斯泰的哥哥们都很顺利地进入喀山国立大学学习。

1843年春季,托尔斯泰首次报考喀山国立大学,可是他失败了。下面的这份成绩单也许可以告诉我们他失败的原因:(以五分为满分)神学四分世界史与俄国史一分统计学与地理一分数学四分

俄国古代文学四分

拉丁语二分

法语五分

德语五分

阿拉伯语五分

托尔基鞑靼语五分

英语四分

1844年春,托尔斯泰又去补考了去年那几门不及格的科目,可是又失败了。这年8月,他终于获准进入东方语言系就读。但是托尔斯泰懒得上学,时常逃课,升级考试又不及格,只好转到法律系,从一年级重新开始。

并不是托尔斯泰不喜欢用功学习,而是因为他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尤其是卢梭的著作,如《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他全都读过。他甚至一口气读完了卢梭的20卷全集,连卢梭主编的音乐辞典都读过。托尔斯泰还将卢梭的肖像做成胸饰挂在脖子上去上学。由此可知,他对卢梭的崇拜到了什么程度。

大学里的那些考试虽然每每让托尔斯泰很是忧心,但他仍狂热地阅读那些书籍,并且一直无法忘怀卢梭。

托尔斯泰的家庭教师曾对他们兄弟的学业有过这样的评价:“西尔涅有用功学习的意志,而且成绩不错;德米特烈虽然也用功,但是成绩不太好;至于列夫则既不用功,成绩又不好。”

有关学校的课业,托尔斯泰的确不甚在意,但是对于家庭教师和大学教授的批评他还是觉得很不开心,在他的思想里,这些人都不能理解他的心理。他们常以学校的课业逼迫他,所以他经常像跟家庭教师挑衅那样和大学教授争论。如此一来,他以前学的最好的科目也弄得不及格了。托尔斯泰对于学校中这种精神上的束缚感到很困扰,我们从《少年》一书中可以想象得出他当时的处境。

自从离开亚斯纳亚·博利尔纳之后,幼时虽然爱哭但很开朗的托尔斯泰,一天天变得精神恍惚,对一切好像都失去了信心,头脑如同沙漠般毫无生机。我们在他的《少年》或《青年》中可以看出,他因为将要转变为一个成人而怎样的痛苦烦恼。

他曾跑到基督教会去忏悔,但第二天阅读得来的知识又促使他否定了基督的教义。他的心情就是如此挣扎起伏不定,这样由少年到成人的烦恼过程,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

正当托尔斯泰烦恼时,大哥尼克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准备回到故乡亚斯纳亚·博利尔纳。

托尔斯泰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找到尼克莱,对他说:“我也要回去。”

尼克莱吓了一跳,说:“你的学业还没有完成,为什么要回去?”

托尔斯泰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他对学校已经没有兴趣,他要休学,他要回亚斯纳亚·博利尔纳重新学习人生。

尼克莱对这个最小的弟弟一直很疼爱,也理解他的烦恼。于是,他同意了托尔斯泰休学回到故乡的要求,他认为这或许可以让托尔斯泰早点越过少年时代的沙漠期,重新对人生产生希望。西尔涅与德米特烈也没有反对。

决定要回故乡后,托尔斯泰立刻向校方提出休学,他的心情似乎一下子开朗起来。他决定要开始一种新的人生。他在日记上写下了对自己的勉励:

1.一旦决定要去做的事情,不管有多困难都要去实行。

2.一旦实行就必定贯彻到底把它完成。

3.忘记的知识绝不再翻开书本去查,要自己努力想起来。

4.经常用智慧发掘出自己的力量。

5.经常发出声音朗读,经常用脑子思考。

6.不要羞于向妨碍自己工作的人说“你打扰了我的工作”。要先让他有此感觉,如果对方还是麻木毫无反应的话,那就要说“对不起”,然后坦白地告诉他。

从大学中途休学回故乡,主要是因为托尔斯泰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但是这种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的烦恼。他必须从从精神方面着手,来寻求一种改变。

新理想

决定从喀山国立大学休学回到亚斯纳亚·博利尔纳后的心情,在托尔斯泰写给贝拉格雅姑母的一封信中有详细的描述:

亲爱的姑母:

我作出了一个大的决定,我相信它对我的生命深具影响。我要在田园里实行我的新理想,我想我是天生适合田园的。

姑母,请您不要见笑,您常说我还年轻,当然在您看来我还是小孩子;但是,姑母,没有人能阻碍我对使命的自觉,我也不希望有人阻碍我行善和爱善的理想。

上封信已跟您谈过,我们在亚斯纳亚·博利尔纳的农场荒废已久。我经过详细的观察发现,那里的农奴太贫穷了。我必须付出更多的勤劳和忍耐,才能将这荒芜的农场重新整顿起来。

姑母,如果您看到我们家的农奴的生活情形,您就会知道我的结论没有错。至于他们的不幸从何而生,不用我向您说明,您也必定会明白。

我希望能将这700个农奴都变为神所爱的人。

我们为了自己的名誉与快乐,将工作交给农奴或管理人去处理,这是不是一种罪恶呢?

这种高贵而伟大的工作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又何必舍近求远地盲目追求其他呢?

我确信我能够完成这些责任,成为一个受人敬佩的领主。况且,要成为一个受人敬佩的领主,并不需要姑母您所期望的那些学士头衔啊。

我之所以中途休学,理由就在此。姑母,请不必为我多作立身处世的计划,我的工作已经决定了,我只想成为一个农场的好领主。

我认为这种决心是伟大的。姑母,请您了解我的心情,我所选择的道路一定会使自己步上幸福之途。

我对自己的将来考虑了很久,而且鼓足了勇气去实行。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托尔斯泰计划好了理想与工作方针,和哥哥一起回到亚斯纳亚·博利尔纳。这时候,是1847年,托尔斯泰19岁。

尼克莱颇为赞同托尔斯泰的看法,他虽然身为长子,但从未有过继承农场的想法,他希望能在其他方面谋求发展。

尼克莱在故乡休息了一个星期后,就加入了高加索炮兵队。当时许多贵族子弟都自愿从军,他们相信走这条路是对的,而且这也是一种极好的人生教育。尼克莱也一样。

贝拉格雅姑母很希望托尔斯泰当外交官,虽然他有一段时期也是这样打算的,但是现在他的理想发生了改变,他希望回故乡当一个受人敬爱的领主。

显然,贝拉格雅姑母并没有放弃她的期望,她试图说服托尔斯泰,她在回信里这样写道:

你说你认为过田园生活是你的天职,然而一个人了解自己的天职的意义,不是心血来潮或一天两天就能领悟出来的,这必须要经过一两次的失败。

你说要使农奴们都得到幸福,可是要使自己幸福尚且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是让别人幸福?

你说要成为一个受人敬爱的领主,你的性格太过优柔,这并不容易成功。你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已深知世事艰辛的姑母拿这些话来劝导托尔斯泰,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可是当时托尔斯泰并不能听进去。他坚持认为自己不适合当外交官,只适合当领主。而且自己已经下了决心,就一定要做到底,哪怕失败,也要继续下去。

贝拉格雅姑母在信的最后一段说:

……看你天真的个性、高远的计划以及详细的检讨,我知道再怎么反对也没有用了。那么你就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吧!虽然我仍旧不赞成你的计划。

托尔斯泰一面给姑母回了一封慷慨激昂的信,一面开始为自己的新理想而奋斗。要建设一个理想的农庄,必须得有一些计划,托尔斯泰首先为自己制订了一些对内和对外的规则:

(对内)

1.研究法律学。

2.研究部分的医学。

3.研究法语、俄语、德语、英语、意大利语以及拉丁语。

4.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去研究农村情形。

5.研究历史、地理及统计学。

6.研究数学。

7.写学士论文。

8.练习音乐与绘画。

9.制订日程表且严格遵守。

10.研究自然科学。

11.将研究中的发现和心得记录下来。

(对外)

1.每星期日晚上,农庄例行集会,把决议交给某些人,并给予一些协助。

2.星期一与农奴以及一般农奴举行座谈,且巡视领土内贫穷农奴们的工作与生活情形,检讨农庄内的一些规则标准是否妥当。

托尔斯泰虽然从喀山国立大学休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喜欢学问,他只是厌烦学校里的气氛。回到农庄后,他一边改造农村,一边仍用功读书充实自己。

那时,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

人类必须要活动,至于要如何活动、如何自由自在地活动,则由哲学来决定。哲学是人生的科学,我们必须以科学为基础进行活动。

农奴制的现实

成为一个好领主,这是托尔斯泰的新理想,也是他目前的工作。关于工作在生活中的意义,托尔斯泰曾写道:

如同被绑在车上的马一样,人也不得不做一些事情。所以,工作的真实价值就和人需要呼吸一样,重要的是一个人要做些什么才能算是具有真实价值的工作。

托尔斯泰认为,工作的目的分为两种:有的人为了当天的面包而工作,这是直接目的;有的人却为了比较远大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理想而工作。而他自己的工作无疑是后者。

托尔斯泰的工作目标并不是要鼓励农奴努力工作好让自己能多收点田租,而是要想办法让农奴们过得幸福。这是一个很伟大的理想,只可惜托尔斯泰对当时俄国的农奴制现实认识并不深刻,所以他的热心只能是徒劳无功。

一开始,托尔斯泰尝试深入田间,和农奴们一起生活,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愿望,但是他对农事一无所知,农奴们也不肯跟他说任何事情。年老的保姆曾告诉他:“农奴们都说你年纪轻轻的知道些什么?他们讥笑你的想法太不切实际。”

托尔斯泰被这话吓了一跳,他想起姑母意义深长的回信,“要经过失败才会知道天职”。他开始反省自己。

托尔斯泰想起一位瘦弱贫穷而且经常生病的老婆婆。

同类推荐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中国老富豪:起步、经营、管理、人生沉浮

    中国老富豪:起步、经营、管理、人生沉浮

    本书从财富产生、膨胀的角度,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颇具代表性的民族实业家如何从一无所有、普普通通,凭借个人的才智,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成为亿万富翁的人生奋斗历程;展示了一幅幅挑战自我、走向灿烂的动人传奇,是当代人追逐财富持续增长的指南。每个故事都记述了主人翁的辛酸、痛苦和遭受打击的情节,同时也贯穿着成功者自豪和振奋人心的喜悦。换句话,每个故事都充满了人情味,能让我们与成功者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激励我们向困难挑战,迈向成功之路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
  • 狄仁杰评传

    狄仁杰评传

    对于历史人物传记来说,仅仅做到事迹真实还不够,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印象。为此本书还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研究和评价。此外,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由于历代都有以狄仁杰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出出,为了反映不同时代对他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便于对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在附录中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加了简略的评论。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与魔鬼交锋

    与魔鬼交锋

    一对没有血缘的兄妹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到赤龙高校一个古怪的班,并在那个班遇到了恶魔加涅。加涅对宇文夜舞的第一次告白:你很可口,但我不会吃你……
  • 校园梦魇

    校园梦魇

    因为未能签约,只能与其他合作方合作,为防止涉及版权问题,麻烦编辑删除本书。谢谢!
  • 校园大战:校草vs女汉子

    校园大战:校草vs女汉子

    青春就该疯狂,青春就该荡漾,年轻就是青春的本钱,校服就是第一套情侣装!!!!!校草和女汉子之间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下文!?
  • 七篇小故事

    七篇小故事

    七篇普通的小故事拥有相同的爱的主题来看看吧也许会让你感动也许会让你会心一笑
  • TFboys:木吉他的夏天

    TFboys:木吉他的夏天

    【本文纯属虚构,切勿上升真人】大学时代,无论怎样学习也都没什么关系了。大学一年级的a班有个学渣!有个学渣!她喜欢吉他,却无奈旁边有个大学霸。她有个仰慕已久的吉他少年王,有个发小。她还有个闺蜜,叫陈灿。
  • 自点鸳鸯谱

    自点鸳鸯谱

    她身死穿越未知王朝,成为朝廷命官之女。为了逃避政治婚姻,她决定自主选夫。无意中却发现了十几年前的隐秘,一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索性就闹它个天翻地覆吧!美男不少,能吃下肚的却太少。当繁华落去,才无奈地发现有些人相爱却不能相守,有些人相守了却无法相爱。究竟谁才是那个他?
  • 霸途战帝

    霸途战帝

    无敌兵王在异世遭到宗门强者陷害,却意外得到无上强者的功法。功法逆天,身怀神剑,无敌的战体,拥有无尽的丹田,踏出一条真正的无敌之力,断古绝今的最强战帝!
  • 三轮车上的棺材

    三轮车上的棺材

    我是一名大学生,就读于某省西南方向某大学,工科男。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写一本或许只有自己可以看到的小说,更没想过会是三轮车上的棺材这种类型的社会伦理类短片小说。我以为我会带着某学生组织主席这一名头,顺利读完大学然后顺利毕业。可是自从我见到那位老先生我决定写一篇或许可以称得上记实类小说。
  •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此时也正处于一个艰难时期。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征尘未洗,又面临着蒋介石驱使下的各路大军的封锁“围剿”。如何站稳脚跟粉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如何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是当时毛泽东千思百虑的问题。为此,他做了种种努力。毛泽东率领红军,接连粉碎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几次“围剿”,力求保住仅存的一块红色根据地。毛泽东亲率东征军渡河赴山西,想闯开一条去华北抗日前线的通道,结果遇阻;毛泽东指挥西征军攻打宁夏、甘肃,想打通一条通往苏联的“国际线”,结果受挫。
  • 凉风竹海有少年

    凉风竹海有少年

    “黎竹,你告诉我到底什么才叫爱?”“我什么都没了,爸妈遇难了,你也回周氏认祖归宗了,我该怎么办?黎竹,我是一个孤儿了啊!谁养我?谁养我啊?”“洛年你睁眼看看我!这么多年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我那么努力的变成与黎竹截然不同的性格,就是要告诉你,我不是他的替代品!”“我在你的眼睛里望见了沧桑,好似她已经陪你走过了天涯海角。可是苏澈,那只是你一个人的海角天涯,宋安然她不在这里。”“苏澈,当初我有多爱着张脸现在就有多恨,我无数次曾想毁了它可是我不敢啊!我不是怕划过皮肉的切肤之痛,我是怕没了这张脸,我在你心里就什么都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