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是,赢政的内心世界却绝对不是简单的。
看上去,赢政的变化是新的,其实,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我们早就发现了,赢政的性格具有双重性。
赢政性情的双重性吕不韦看到了,但他并不清楚,这种性格会给赢政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
外表上,赢政给人一种明显的木讷感觉。而正是这一点向外界掩盖了其内里的极度聪慧。看上去,对事物反应不是很快,反应的表征也不明显。一切变化都是内在的。就是说,赢政对事物的反应实际上是敏感的,而且反应的印记是深刻的,只是它们是在内心里进行,不容易被人发觉罢了。
赢政极端地聪明。一方面,赢政善于对事物进行观察,另一方面,他善于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而这种活动大都在内心里进行。
赢政另外一个特点是有极强的洞察力。什么事都瞒不过他的眼睛。与此同时,赢政还有惊人的记忆力,什么事他都不会忘记,他会把这一切,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想到的一切,统统牢牢地装在自己的心底。
他有极强的理解力,凡事容易抓住要害、抓住关键、领会要领。
我们还记得,华阳夫人曾说,赢政是“外讷而慧中”。她的看法是中肯的。
小时候的许多事赢政都记得。我们会看到,这一点对他对吕不韦与他的关系问题的处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大人交代的事,赢政很少能够遗忘。他从很小就能够分出哪些吩咐是极端重要的,因此绝对不可忘记。
我们记得,赢政母子回咸阳的路上,吕不韦曾对他说:“孩子,你听着:你要叫赢政了,不再叫赢正——你要做秦国的王,管秦国所有的百姓,最后,做天下的王,管天下所有的百姓……所有的!”
对吕不韦来讲,当时无非是激动心情的一种表露,并不是要真的告诉赢政什么。但是,赢政立即抓住了这句话的特殊意义,并把它记住了,而且会终生不忘,尽管他当时并不理解什么是秦国的王,什么是天下的王,但他记下了,这为他后来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宫后,赢政一直在观察着、吸收着。吕不韦和赵女很清醒,他们要使自己的“野孩子”适应环境,最终成为环境的主人。赢政并没有什么适应之类的思想,他凭的是内心争强的特性,暗下决心,发誓在宫中绝对不能比别的孩子差。
他很快适应了环境。随后,他的知识积累越来越多。这样,他也渐渐明白了做王的含义。
我们还记得那次华阳夫人在宫中发起的给赢政讲“五霸”故事的事。华阳夫人的用意是明确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讲,故事讲完后在赢政内心引起的强烈、持久效果,是华阳夫人始料不及的。
“五霸”所有事迹都在赢政心中引起了强劲的波澜,而吕不韦关于秦国应从“霸业”走向“帝业”的讲话,使小赢政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只是,所有这些,大家并没有注意到罢了。
小小的赢政人宫之后目睹了两次王位的更迭。当时,每次王位更迭,谁也没有注意到赢政内心有什么变化。实际上,每次王位更迭,都激起了赢政心潮的涌动。他静听着大家对逝者功过的评述,静观着新王的动作。这实际上是在给他做继位的演习。
总而言之,这一切促成了一个事实:赢政过早地成熟了。
而这一点还没有人发觉。
逐渐地,赢政在以一个成年人的目光观察着世界,并试图以一个成年人的手段处理问题。而对此,人们,首先是吕不韦却浑然不觉。
近来,赢政动脑筋最多的正是“吕不韦问题”。
当初,对吕不韦,赢政有的感情仅仅是崇拜。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完全是吕不韦的智慧、英明、果敢和令人吃惊的办事效率。
这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后来,赢政思想中起了变化,他发现了吕不韦的不足。有的不足,看在眼里而已,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应。但有的不足,却进了一步:引起了反应。
这后者,便是吕不韦的以势压人、容不得持不同见解的人讲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情况特别表现在朝廷的议事中。
不错,在赢政看来,吕不韦的主张往往是对的,提出不同见解的人的意见往往是错的,以不正确的见解反对正确的见解本身自然是错的。但问题在于,每逢遇到这种情况,吕不韦处理起来往往过于简单,有时甚至显得粗暴。而当吕不韦处理简单或粗暴时,赢政心里就感到不舒服、不愉快。有时,他会对受到粗暴对待的人暗自同情,而如果吕不韦的简单、粗暴来得厉害的话,赢政甚至会对吕不韦的行为产生反感。
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到粗暴对待的人慑于吕不韦的权势,会低下头去。有的不服,继续争辩,这样,争辩者会受到更为粗暴的对待。久而久之,朝廷上便出现了趋炎附势乃至阿谀奉承之徒。长此以往,朝廷便形成“一言堂”的局面。
对此赢政开始有了压抑的感觉。
对那些趋炎附势之徒,赢政感到讨厌了。
对那些阿谀奉承之徒,赢政感到厌恶了。
赢政看得明白,趋炎附势之徒所以出现,阿谀奉承之徒所以出现,是吕不韦以势压人的结果。
随后,他的感觉有了发展:感到不能容忍了。
我们上面讲过,赢政自己检讨,近来他有一股莫名的冲动。开始他并没有想明白,以为这种冲动是莫名的,后来想明白了,自己的冲动仅仅限于他的那个“不能容忍”。他不能容忍趋炎附势之风盛行,不能容忍阿谀奉承之风蔓延,不能容忍“一言堂”局面的继续。
接下来,他的思想感情又有了进一步的变化:想出面改变现状。
我们还记得那天廷议处理郑国渠和郑国问题的情景吧?赢政那句“这事容寡人再想一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出的。
那句话并没有任何锋芒,但它的杀伤力却是无比巨大的。对它,任何人都不能小视。
赢政那句话讲出来之后,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但也避免了与吕不韦的直接冲突。
自那以后,赢政决定继续干下去。
糟糕的是,他接下来做出了逐客那样错误的决定。
逐客引来了《韩非子》。
读了《韩非子》,赢政的思想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
先前,他要改变的是“一言堂”的局面,他认为令人讨厌的趋炎附势之风、令人作呕的阿谀奉承之风,统统都是来自相国的“以势压人”。要改变现状,就需去除“一言堂”。也就是说,他的目标,是去除“一言堂”的作风。
读了《韩非子》,赢政的思想改变了。他认为,所以有“一言堂”,是因为相国权力太大,势力太强。
问题还不止此。韩非告诉他,“人主”身旁有如此一个重臣,将危及江山社稷的安全。就是说,危害已经不仅仅是趋炎附势的问题,不仅仅是阿谀奉承的问题。
我们一定还记得赢政读《韩非子》时的情景,一定记得他翻来覆去阅读和背诵那些句子时的情景:“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晋之分也,齐之夺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