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为王荆公,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第二年就任宰相。他出生于官吏家庭,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又跟随父亲南北各地就职,生活阅历也丰富,更加关心民间疾苦。这也使他之后养成不慕虚荣、不谋私利、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性格特点。
有一次,已经是宰相的王安石,乘马到极宁寺游览,当时马由马夫牵着,王安石就骑在马上尽情欣赏周围美丽的景致,心情也非常愉快舒畅。
不料,由于马夫一时疏忽,让马受惊,马失前蹄,一仰头就把王安石从马上摔了下来,这下子随行的人可紧张坏了,尤其是那名马夫,早已经是汗流浃背、战战兢兢地等待着王安石的发落。
众人赶紧扶起跌落在地的王安石,幸好他毫发无伤。王安石拍拍了身上的尘土,看到跪在地上已经吓得直打哆嗦的马夫,就一言不发地跨上马背,然后用马鞭指着这名马夫说:“幸好我的名字叫王安石,要是叫王安瓦,这下可要摔得粉碎了。”
一句话说完,王安石就用鞭子轻轻打了一下马屁股,继续向前行进,这一句妙语让随行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消除了刚才紧张的气氛。马夫也擦了擦额头上不断冒出来的汗珠,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