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善于外交辞令,多谋善辩,胆略过人。在渑池之会上,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畏强暴,在秦王面前据理力争,留下了流芳千古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在国内,又善于人和,让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最终两人成为刎颈之交,留下了“将相和“的典故而为后人称颂。
蔺相如在成名之前曾经是宦官缪贤的门下食客,有一次缪贤闯了大祸,就急忙把蔺相如找来商量对策。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一个远方的客人来到缪贤的府前,手里拿着一块玉璧来叫卖。刚好被缪贤看到了,就把这个人叫到身前,仔细端详起玉璧来,结果发现这块玉璧白润无瑕,宝光闪烁,是个稀罕的宝物,当场就花了五百金买下。
第二天,缪贤找来宫廷的玉匠前来相玉。玉匠看到这块玉璧之后大吃一惊,说这块玉璧就是失传已久的无价之宝——和氏璧。缪贤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欣喜异常,赶紧把这块玉璧秘密藏起来。不料,当时在场的看客中,有人悄悄地同赵惠文王说了这件事。赵惠文王认为这是国宝,就向缪贤索要。因为缪贤十分喜爱和氏璧,就没有立即献璧。赵惠文王非常生气,就趁出猎的时候,突然来到缪贤的家中,把和氏璧给搜走了。
缪贤知道大祸临头,心里非常害怕,准备收拾东西逃到燕国去。
蔺相如听完事情的原委,就问缪贤:“您怎么知道燕王可靠呢?”
缪贤回答说:“我曾经跟随赵王与燕王在边境上会见,燕王在私下里握住我的手说:‘我愿和你结为朋友。’因此,敢逃到他那里去。”
蔺相如就劝说缪贤道:“那个时候赵国强盛而燕国弱小,而你当时又受赵王的重用,所以燕王为保持住友好关系而想结识您。如今,您是从赵国逃到燕国,燕一向是惧怕赵国,一定不敢留您的,而要将您要送回赵国处置。您还不如现在就坦胸背斧到赵王那里去请罪,才有可能会幸免于难。”
缪贤觉得蔺相如说得很有道理,就采纳了蔺相如的计策,亲自去赵惠文王那里声泪俱下地请罪,最终得到了赵惠文王的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