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李允的被朝廷任命为雄州刺史。不过上任之后每天都是愁眉不展。雄州属于宋辽边境,城墙年久失修,辽国军队在城外虎视眈眈,特别是原来的瓮城地域,现在显得十分狭窄。
面对这种情况,又遇到了问题:修吧,辽国人肯定会有所察觉,以为宋国军队在军事备战,但是前不久朝廷刚刚同辽国议和,和平已经来之不易,辽国人很有可能以此为借口,来挑衅闹事,甚至还会发生新一轮战争;不修,将来一旦辽国进攻雄州,很有可能会被迅速占领,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天,李允一个人走出府衙,到城里去散散步,顺便在大街上和老百姓们聊聊天,了解一些当地的风俗民情。他问一个当地人打扮的行人:“最近这日子过得怎么样?”
看到是刺史大人,就有人围上来看热闹,人群中有人答道:“还好,现在也不打战了,可以安心做些买卖。”
李允就问:“大家还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吗?”
有个人说:“没有,就是城北附近小偷非常多,上次在那被盗贼抢走了身上的财物,差点连命都丢在那了。”围观的百姓也随声附和。
李允这时就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马上回到府衙,开始筹划在城北的东岳祠造一个高大的香炉和一些其他供器。
等到香炉和供器都造好那天,李允就说:“现在是太平盛世,要弄得热闹些。”
于是,官府亲自雇了一大群吹鼓手,一连几天都在城里又吹又擂,好不热闹,围观和进香的人挤满了街道。东岳祠也收到许多香客进献的金银布帛。官府的官差就问刺史李允:“李大人,人多杂乱,要不要加派人手,防范盗贼?”
李允摇了摇头,说:“没有这个必要,我自有分晓。”
结果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就有官差跑到李允面前报告,说东岳祠里新造的器物全部被盗贼偷走了。
这可是件大事!李允赶忙下令在城中各处张榜,悬赏捉拿盗贼,故意搞的是满城风雨,可是半个月过去了,居然连个盗贼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当地的老百姓们都说,李大人这次办事,真是雷声大,雨点小。
于是李允召集部下,到城中广场,对雄州城的老百姓说:“这些盗贼是从北面来的,偷了东西,当然往北跑了。现在贼是抓不住了,最重要的就是防贼了,我决定现在就在城北修建一道城墙,用来防备盗贼。”
辽国人在一开始看到雄州这边大修城墙,非常慌张,连忙派人前来刺探情报,结果发现这城墙只是用来防范盗贼的,不由得感到好笑,心想:“修个城墙就能防贼?真是个笑话!”
就这样,辽国人对雄州修建城墙也不是这么在意了。
后来李允又用赛船的借口来练兵,用种树让辽国的骑兵不利于施展,又以佛塔当作瞭望塔,在不知不觉间,让雄州城的防御能力得到了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