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来改名颐,字伯年,清末画家,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瞩目,是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其丰姿多彩、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更加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
任伯年自幼父亲早亡,家境贫寒。他为了谋取生计,才十五岁就流落在上海街头,自己摆摊卖自己画的扇画。但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的怎么才能让别人看得上呢?他每天的生意都不好,鲜有人前来购买,这样子下去,连温饱都成问题。
有一天,任伯年看到街上有两个人在争一幅当时的名画家任渭长(任熊)的画作而吵得不可开交,顿时心生一计,为何不借用任渭长的名气呢?于是,他把自己扇画的落款都添上“任渭长”三个大字。
果然,这一招还有点效果,他的扇画生意也越来越好了。不料,当时任渭长刚巧也在上海。一天,任渭长在上海的街头闲逛的时候,恰巧经过任伯年的地摊,看到地摊上的扇画画得不错,就停下来拿起来仔细一瞧,看到上面的落款竟然是自己的名字,感到十分奇怪,就问道:“小孩子,你的这些扇画是谁画的呢?”
任伯年怕他怀疑,就说:“这些扇画都是任渭长画的。”
任渭长想问个究竟,就接着问:“他是你什么人?”
“我的叔叔。”任伯年明显有些底气不足,怯生生地说。
“你见过他吗?”任渭长还是不依不饶。
任伯年顿时愣了一下,明白来人是故意找茬,就不高兴地说:“你这人,要买就买,不买就算了。何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呢?”
任渭长也不生气,反倒觉得这孩子有些可爱,就微笑地说道:“我就是任渭长。”
任伯年一听,知道事情暴露,十分羞愧,正打算丢下地摊逃走,任渭长见状,一把拉住他,和颜悦色地问任伯年:“你为什么要冒名顶替呢?”
任伯年就把自己的经历和真实想法全部告诉了他。任渭长看到任伯年的绘画也有几分基础,又同情他现在的处境,就当场表示愿意收他为徒。
任伯年没想到自己闯了祸还能得福,不禁喜出望外,马上叩头拜了任渭长做了老师。后来,他在任渭长的精心指导下,绘画的技艺进步很快,其成就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年纪轻轻就名扬江南了,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