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7700000027

第27章 巴菲特(WarrenBuffett)(1)

公司职务:伯克夏-哈撒韦(Ber kshire Hathaway)公司主席

年龄:75

身价:440亿美元

成功理念:应该只进行长期投资,并且只投资于自己了解并且有信心的行业。

出名事迹:世界第二大富豪,被称为“奥马哈圣人”(Sage of Omaha)——他在那个前景寥寥的地方经营他的企业39年。

伯克夏-哈撒韦以提供24%的复利年收益而闻名。巴菲特应该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投资家,通常能吸引1.5万人到他的家乡参加伯克夏股东年会。

他非常谨慎,并避免炒作。在网络泡沫期间,他受到了许多抨击,然而还是他笑到了最后。最近,他收购了自助家居连锁商店百安居(B&;Q)和家得宝(Home Depot)的股份,这使一名分析师发出了疑问:“有什么是他知道而我们不知道的?”

巴菲特十分朴实,1957年以来,他一直住在内布拉斯加州一幢简朴的房子里。他反对世袭财产,也谨慎地避免逃税,他像普通市民一样纳税,每年缴纳的税款达数百万美元。他曾表示,他去世后,99%的股票将交给巴菲特基金会(Buffet Foundation)。

他说:“只有在华尔街,才会有乘坐劳斯莱斯(Rolls-Royce)的人从乘坐地铁的人那里征求建议。”

有人说:“他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管他做什么,总是做得非常棒。他喜欢坐在办公室里阅读思考。除此之外,他还会做些其它事,但不是很多。”——比尔·盖茨。

1.独特的投资理念,不被市场情绪所左右

沃伦·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于美国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脑子部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乡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好。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们,以挣取外快。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着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成绩A+。然而,毕业后他却多次碰壁,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1956年他回到家乡,年少气盛的巴菲特决心自己一试身手。有一次,他在父亲的一个朋友家里突然语惊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如果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物上跳下去。”

不久,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巴菲特开始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公司——有限责任合伙投资事业。投资伙伴有七人,共有资金10.5万美元,而巴菲特自己则从一百美元起家。按他订立的章程,其他有限合伙人,每年收回他们投资的6%,以及超过固定利润以上总利润的75%。巴菲特的酬劳是另外的25%。巴菲特向他的合伙人保证:“我们的投资将以实质价值而不是热门股作为投资的选择基础,将会尝试减低长期的资本损失。”

对于初入股市的巴菲特,他的父亲霍华德以一位老资格的股票经济人的经验向他建议,买入股票要三思而行,当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约在200点左右,他父亲认为这显然太高了。但巴菲特秉承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他开始用合伙人的资金进行投资,而且能很快地抓住投资机会,他不仅只买下冷门股,也尽量保持了对许多公营企业及私人企业的兴趣。

巴菲特步入股市的第一步表明,他可以不被市场情绪所左右,他能分清购买股票的投资行为与预测市场走势而下注式的投机行为之间的差异,他没有被市场情绪所感染,追逐那些已经上涨的热门股,而如他老师所教导的那样从寻找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入手,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在乎每日的市场行情。他理智地认识到,短期之内股票价格的波动会受市场情绪的影响,但这种波动总是围绕着企业的市场价值上下的。对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表现有了足够的认识之后,巴菲特就能坦然对待市场中所发生的一切。

巴菲特的理性投资还表现在他不受他人所左右,包括富有经验的老资格股票投资经纪人——他的父亲在内。巴菲特不相信市场预测,他认为人们无法预知短期内股价的变动,也不相信有谁能可以做到这一点,他说:“股市预测专家存在的惟一价值,是使算命先生有面子而已。”

巴菲特的有限合伙投资事业以其独特的眼光,选择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进行投资,1961年他买下了名叫丹普斯特米尔制造公司的一家生产农业设备的公司。1962年他着手购入柏克夏·哈斯威纺织公司的股票,其时,这家公司正陷于艰难运行的困境之中,而正是大多数投资者对这类企业嗤之以鼻时,他即看准了柏克夏·哈斯威的潜力及发展前景,毅然购入该公司的股票。

此时,巴菲特在投资圈里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有许多人慕名要求巴菲特帮助管理其财务。由于合伙关系的扩大,1962年,巴菲特决定重组合伙关系,成立一个新的合伙体。同年,他决定把合伙体营业处搬迁至奥玛哈的威特广场,至今该营业处仍然存在。到1965年,巴菲特合伙体的资产已达2500万美元,从1956年至1969年的13年间,这个合伙体以每年29.5%的复利增长着,而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有五年是下跌的。1956年巴菲特投资100美元于合伙体,至1969年,他已拥有了二千五百万美元。

2.疯狂扩张:锋芒毕露雄踞华尔街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巴菲特的波克夏·哈斯威公司已拥有十家保险公司组成的庞大的保险业集团。虽然一开始有人对巴菲特从纺织业转到保险业的作法不以为然,认为他只不过是从一家普通商品公司转换为另一家普通商品公司而已。从表面来看,保险公司与纺织公司一样,都是出卖一些无法制造两者有很大差异的产品,但是巴菲特凭着对保险业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的渊博和深刻的研究以及自己知识和智力的优势,使巴菲特旗下的保险公司,创造了不可小觑的业绩。

但是,经济形势总是在变化的,昨天和今天赚钱的事业,不等于明天也能赚到钱,更不要说后天以至遥远。在商场这个特殊的战场上,谁能察风起于青苹之末,根据细小的变化,及早采取对策,便能取得主动,也能最终赢得胜利。巴菲特旗下的保险公司从60年代末起,创造出了连续获利的良好业绩。到了70年代后期,巴菲特注意到一些他无法立刻加以控制的因素开始影响保险成本,当时虽然消费物价指数每年增加3%,但医药费和汽车修理费却快速增加了3倍。另外,经法院判决必须赔偿给原告的损害赔偿费用也在迅速增加,使保险公司的成本每月增长达1%,除非保险费率上涨,否则收益则会缩减。

在商品市场上,常有一些公司为了占有市场份额而宁愿赔本经营,这种不惜成本,争取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作法,其希望在于有朝一日保险费率能回升,从而以此抵消起初的亏损,这里面存在着一厢情愿的风险。但巴菲特却认为波克夏的保险事业不应发展到变成无利可图的交易。为此,他采用了两个方法来凸显波克夏保险公司,一是它的财务力量。当时在产物保险业界里,波克夏的投资组合净值仅次于州农公司而占第二位,而波克夏投资组合对保费收入的比率,是这个行业平均值的三倍。二是巴菲特不在意投资承保保额的大小,虽然他希望一直能承保大量的保单,但价格必须合理,如果价格非常低廉,只要有小额交易他也就非常满足了。这种承保哲学是国家偿金公司的创办者杰克·林华建立,并灌输到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之中的,巴菲特认为这个哲学也是波克夏保险公司的承保原则;并予接受和坚持。

事物发展正如巴菲特所预期的那样,一开始,当竞争对手以低于预期成本的价格承保时,有的顾客便离开了波克夏公司,但当这些保险公司因为发生亏损而退缩并纷纷消失时,波克夏公司却依然坚持做一个稳定的保险供应商,于是顾客便又回流回来。由于巴菲特坚持只做价格合理的生意,人们称他的方法为保险业的“安定剂”。

波克夏·哈斯威公司在巴菲特的领导下,不仅成功地完成了从纺织业向保险业的转型,而且通过一系列收购行为,发展成为一家拥有报纸、糖果、家具、珠宝、百科全书出版社、真空吸尘器以及制造与销售的控股公司。

早在收购波克夏·哈斯威纺织公司不久,巴菲特就着手收购了一家名为多角化零售的控股公司,这家公司还拥有巴尔的摩一家百货店,赫瓦柴德——肯恩公司和它的联合零售商店。当时,巴菲特以低于帐面价值的价格买下了这家公司,而且这两家公司还拥有一流的管理人才。但后来由于经济衰退陷于困境,正如结束纺织业投资那样,巴菲特卖掉了赫瓦柴德——肯恩公司,在1987年又卖掉了联合零售商店。虽然遇到了这个挫折,但是买下多角化零售公司却使巴菲特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多角化零售公司拥有一家名叫蓝筹印花的公司,它提供超级市场和加油站换取商品的赠券,这种印花被收集在本子里,以用来兑换商品,为了购买所需赠品,那些超级市场和加油站设立了一笔款项或一些流动资金交由蓝筹印花公司管理,这等于是个资金的蓄水池。在60年代末,该公司未兑现的印花达6000万美元,也代表该公司拥有6000万美元可供调度的流动资金,这对巴菲特收购其他企业很有帮助。

波克夏·哈斯威公司和巴菲特自己从60年代末期起就开始购买蓝筹印花公司的股票。在多角化零售公司和波克夏·哈斯威公司合并之后,波克夏·哈斯威公司成了蓝筹印花公司的大股东。1983年,两家公司正式合并,波克夏·哈斯威公司取得了蓝筹印花公司的全部股权。

蓝筹印花公司在1972年买下了美国西岸一家盒装巧克力制造商和糖果店,名叫喜诗糖果店,当时以2500万美元成交。这家糖果店由查克·赫金斯长期负责经营,素以产品品质和对顾客的服务着称。至90年代,其规模已发展到经营225家糖果店,每年能监督2200万磅糖果的生产和行销。1993年其销售额达2.01亿美元,并产生了2430万美元的净利润。1982年曾有人向巴菲特开价1.25亿美元想买下喜诗糖果店,虽然这是1972年买入该店时原价的5倍,价格非常诱人,但巴菲特拒绝将其出售。因为,巴菲特很清楚喜诗糖果店的价值。在过去的11年中,喜诗糖果店回馈给波克夏·哈斯威公司2.12亿美元的税后盈余。在同一时期,喜诗总共提拨了4400万美元的资本支出,扣掉折旧和摊销费用,约3900万美元。

蓝筹印花公司在1977年还以3300万美元,购入了《水牛城新闻报》。提起报纸,巴菲特家属似乎与报纸特别有缘。他祖父就曾经拥有和编辑过一份在内布拉斯加州西点市出版的周报,名叫《克明郡民主党报》,他的祖母在报社帮忙并在家里的印刷厂做排字工作。而巴菲特的父亲早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学读书的时候,就曾担任过《内布拉斯加州人日报》的编辑。而巴菲特自己,13岁时就为《华盛顿邮报》和《华盛顿先锋报》送过报,这是巴菲特第一次接触报纸,后来曾当过《林肯日报》的营业主任。按理说,巴菲特其实也是一滚具有较好新闻素质的人物,人们曾这样说过,如果巴菲特不从事投资业,也许他最可能从事的是新闻工作,果真如此,那也许是件憾事,不仅巴菲特的历史要改写,而且世界股坛也可能为之失色。但是,巴菲特对于报纸有他独特的看法,他虽尊敬新闻从业者的崇高品质,但他总把报纸当企业看待,认为一个报社老板得到的奖励应是报纸的利润而不是什么影响,这段话真是妙绝,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在一个几乎天生应该是投资专家的商业眼光中,报纸除了是企业,除了创造利润外,其他则是次要的。1969年,巴菲特买下了他旗下的第一份报纸《奥玛哈太阳报》,连同一些周报,这可以说是他日后大举进军报业的预演。

《水牛城新闻报》在公认的评价报纸的成败的标准,即订户渗透力和新闻占版面的比率这两方面,无疑是个成功的范例。订户渗透力是指报纸在当地居民住家购买此报的百分比,这家报纸在大都市报纸的市场渗透率调查上排名居全国第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这家报纸的新闻而非广告部分占到整个版面的52.3%。因此,《水牛城新闻报》也是美国全国最富有的一张报纸。巴菲特每当谈到《水牛城新闻报》的成功时,总感到很欣慰,就像一个父亲在夸赞甚至吹嘘他的儿子一样,他有绝对的理由为此感到骄傲。

同类推荐
  • 老板可以这么当

    老板可以这么当

    本书以对话体的形式很好地架构起作者与企业家之间交流的平台。内容涉及企业战略、营销战略、人力资源等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 网上开店与创业

    网上开店与创业

    本书以网上开店与创业的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介绍了网上开店与创业的基础知识、网上开店准备、网店商品摄影、网上开店、网店管理与推广、网店客户服务、网上创业法律和法规等内容,同时辅以相关链接、小知识、案例分析等栏目,穿插与创业相关的营销、物流等知识,总结了网店卖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实用性强,是一本关于网上创业与开店的全程指南教材。
  • 管理就这几招

    管理就这几招

    管人、管物和管事是企业管理的三大课题,其中以管人为最难、最复杂。《管好员工就靠这几招(智慧增强版)》从管理员工的基本招数、树立权威的绝招、关心员工的绝招、批评员工的绝招、给员工授权的绝招、考核员工的绝招、管理特殊员工的绝招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员工管理的实用方法,旨在帮助管理者提高管人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驾驭人才,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是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的必读必备图书。《管好员工就靠这几招(智慧增强版)》由宗权所著。
  • 销售力:如何成为气场强大、内心淡定的销售翘楚

    销售力:如何成为气场强大、内心淡定的销售翘楚

    对于销售员而言,销售涉及准备、拜访、沟通、谈判等多方面因素,没有一处不需要精心设计。本书遵从销售员的实战需求出发,为销售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分析和谋划,让销售工作顺利进行。
  • 智谋通鉴

    智谋通鉴

    《智谋通鉴》:流传千栽的经典历史故事,今天仍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千百年前的古人智慧,今天仍能赐予我们力量!智谋是产生策略的根源,策略是运用智谋的手段。智谋与策略相得益彰、融会贯通。则处事为人。无往而不利。研读源远流长的智谋经典,增强为人处世的能力。深刻感受智慧的熏陶。使得睿智、幽默长驻己身。并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更富有智慧的选择。
热门推荐
  • 入浮石山

    入浮石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戮血战

    魔戮血战

    太古洪荒,百族林立,异族横行山河崩陨,一个下界人族怀揣着仙界梦境飞升到此,美轮美奂的仙界不在,到处都是残破不堪。异族嚣狂,人族夹缝而生,只为一片安静乐土,一口玄兵,一道身影乱世之中,屹立巅峰的至尊传说。
  • 女人是个什么东西

    女人是个什么东西

    龙儿好委屈,她可是个倾城倾国的美人,可是,老公一点都不怜惜她。结婚的晚上,老公蹂躏了她四次,完全不把她当女人,她感觉自己好像就是个发泄的工具,太屈辱了!老公,你能不能别随时随刻地蹂躏我?我也有尊严。女人是什么东西?老公,不要总问这个问题。女人是好东西。老公,我是你的宝贝,我是个好女人。
  • 重生妃要低调

    重生妃要低调

    前世,她活得很高调,因此为她带来了杀身之祸,也殃及到了他。重生后,她想活的窝囊点,因此,应他前世之言,凡有他出没的地方,她都退避三舍,他却不干了……本文男强加女强(男主前世驯化过的)非小白文哟~
  • 三国杀传奇之卡牌战争

    三国杀传奇之卡牌战争

    非常无聊的你是否想去创作,或者去剽窃一个有意思的游戏然后去看着许许多多的人在这场游戏中为之奋斗的场景呢这本书就是这样的故事这本书就是描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这或许是不一样意义的三国杀传奇,但它诠释的会是让许多人为之慨叹的传奇如果有时间,就来读读吧
  • 穷小子之大翻身

    穷小子之大翻身

    在一个夜黑人静的地方,当一个你正在绝望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声音:“你想不想成为最牛最牛的人?”....当然,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
  • 落在时光里的青春

    落在时光里的青春

    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故事,遗忘不了的青春。这个故事,因为有了这些人,这些事才变得鲜活,难忘。时光可以一直流淌,可是有些故事却一直存在于黑白色的影像里,就那么存在着。
  • 只为寻找有璃的讯号

    只为寻找有璃的讯号

    他们明明是一对冤家,却因一场相亲,穿越到了古代!可是貌似古代不是他们的最终归宿啊?他们的最终归宿会在哪里呢?
  • 三国小神棍

    三国小神棍

    唐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乃天降仙人,辅佐魏王曹操平灭四方诸侯,本将一统天下,不想天不假年,功未成而身先去,唐高祖李渊不忍世人再次陷入乱世之中,毅然起兵接过曹公夙愿,一统天下,建朝大唐。而这一切的开端要从一个下水道说起...
  • 九丘记

    九丘记

    自盘古开天,三皇五帝治世又万年。帝族瀛氏孱弱,世家崛起,五族争霸,内有权贵相煎,外有羽族侵犯,狼烟四起民不聊生。孤儿金戈横空出世,合纵连横间瓦解强敌,因缘际会中修为通天,立志逆转乾坤,还太平于天下。【每天中午12点,晚上18点共两次基本更新,不定时三更,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