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7300000032

第32章 情系故园(8)

此后不久,又接着栽插中稻。因为除了坪田有水灌溉可插双季外,坡上的田都只能插一季中稻。上面对插中稻的管理要求不严,插秧可以自由自在各显神通,秧插起来就快多了。作为种植技术员,我的主要的精力是放在双季稻的管理上,所以,早稻插完后,田间管理的任务就由我担当,我每天得担着锄头,到田间巡视,看看水是深了还是浅了,秧苗长得怎样,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打农药,什么时候该扯田草,这些都是我管理的职责。按照管理活儿的需要,我报告队长,并决定是否派工帮忙,象扒田草,就得全队人出动,一齐到田里扒土扯草,干上几天才能拔完。施肥及农药一类活儿,也得要几个劳力一起干才能完成。

田间管理的活计中,我最畏难的是施药打虫,因为农药有毒,那味道刺鼻难闻,什么“滴滴涕”、“六六六”、“乐果”、“一O五九”,这类农药那时候很普遍,我经常要和这类农药打交道。打药时我还要按规定戴上大口罩,药水尽可能不沾到身上,但手上却不可避免地时常触到农药,特别是撒伴沙类的六六六药粉,还得一把把抓着给田间抛洒。施药过后,用肥皂水洗几遍,仍觉其味难以消除。

早稻插下后,天气一天天热起来,盛夏一光临,火热的太阳更使万物加快了生长的速度,此时,结满谷穗的早稻,很快就成熟了。割早稻,插晚稻,一年四季最忙的双抢开始了,我这时每日凌晨又担负了喊社员上早工的任务。要别人起得早,自己就更要起得早,有时候,比我喊工还起得早的人是刘支书,他常常在我的闹钟还未响之时,就在公路上大声叫醒了我。待我起床一看,离天亮还有一个小时。此时虽未睡好,也要强打起精神,出门又将社员们喊醒。结果,大家到田里劳动了好一阵天才亮。

双抢最忙的10多天,有时晚上还加夜班干活,一天劳动达到十六七小时,睡眠不足5小时。再强的身体,在这种超负荷的劳动下也会垮下来。我那时候变得又黑又瘦,成天穿着一套土布染的蓝衣裤,任泥土飞溅,任汗水流淌,整个人已不象人样了。太累的时候,在田里插秧,插着插着就打瞌睡,几乎就要倒在田中了。晚上,生产队为加夜班,煮了几大锅饭,吃饭时。有人等不到分饭,朝地上一坐就睡着了。辛苦的劳动和汗水也没有白流,这年秋季到头,我们队早稻晚稻都获得了丰收,刘支书喜气洋洋,因为这个队是他的驻点队。公社对我们这个生产队的双季稻丰收也给予了表扬。

当年冬天,刘支书与我商议;又让我搞麦稻稻的三季制的试验。我们在河畔种了二亩田的麦子。第二年又精耕细作种了双季稻。我把很多的精力,投入了这块试验田的管理之中。结果,当年的麦子和早稻取得了高产,晚稻也丰收在望即将收割。刘支书把这块试验田的情况向公社书记作了汇报,公社书记下通知,请了100多名干部和技术员到我管理的这块试验田来参观验收。当场收割结果,亩产有800余斤。三季亩产达1900斤,创造了全公社试验田最高丰产记录。

由于我的扎实苦干成绩突出,生产队大队的领导但也对我比较信任了。在生产队,刘支书又让我担任了辅导员,经常组织社员开会,给社员讲政治时事,学毛泽东着作,有段时间还按上级的要求学了哲学,虽然我自己对哲学并不怎么懂,却仍得一本正经给社员宣读讲解,社员有时听得昏昏欲睡,刘书记还会强打精神敲着桌子提醒大家:“注意哪!不要打瞌睡!你们听不懂不要紧吗,听不听是态度问题呀!”

给社员上所谓夜校辅导课,连我自己都感觉有些浪费时间,但又不能不把这种形式主义坚持下去,通常是每月学2至3次。

在学习劳动之余,我还有个最大的爱好就是爱写新闻稿。在高中毕业回乡后,每月我都要写3~5篇稿件,投到县广播站、地区及省的党报。这些新闻稿曾时常被采、用,别看这些小豆腐块的文章不怎么起眼,发表之后。在地方上却小有名气。本乡人见了,谁都夸说我是个“笔杆子”。我的东西写得多了,渐斩也引起了上面的重视,有一天,大队刘支书找着我说:“公社邓书记要你去一趟,不晓得有什么事问你。”我不知是何事,匆匆来到公社,邓书记热情地与我握了手道:“你来得正好!我们按县里的通知,要求公社抽1个人去到县里搜集红二方面军司令部的展览材料。我想这任务只有你最合适,怎么样?你想去吗?”

我一听见这事,忙说:“我愿去,不过大队生产队还不知道哇?”

“这不要紧,我会通知他们,这是县里要借用的人才嘛!”

我很高兴地领了任务,当天就赶到县文化馆报到。在领导安排下,决定让我和文化馆黎连成老师一起到水顺塔卧去搜集有关材料。塔卧是当年红军建立湘鄂川黔省革命政府所在地,那里保存的有关二、六军团的史料很多。我和黎连成老师到此地一连住了5天,凡是此处有的史料我们都作了抄录。当我在该处展览馆第一次见到当年红六军团年青的肖克、王震等人的照片时,不禁感到十分惊奇,照片上的肖克仅20多岁,就担任了军团长,他们当年的年龄几乎和现在的我相当。我亦20多岁,却还在故乡一名不闻,真是时代不同啊,俗语说乱世出英雄,我辈生在和平环境下的今天又怎有机会走出乡村干成大事哩!在将军们的面前,我感到有点自惭形秽,然而我并不由此就消极了,相反,渴望有朝一日走出农门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

此次搜集材料不到半月,回到县里抓紧编写,约-个月后就将所有的展览文字写出来了。红二方面军司令部的旧址就住我所在的刘家坪大队的龙堰峪,距我住的生产队只有约一里路。把展览布置好后,我又回到了生产队劳动。我未回之前,曾有人猜测我会走出农村,但实际上我的表现再好,才华再突出,遇到招工招干之类的好事,是绝不会有我的份的,这原因很简单,我的社会关系复杂,基层不会推荐。要跳出农门,又谈何容易呢?

(五)当挑脚苦力的日子

在我高中毕业回乡的那年冬天,生产队还曾组织10多个劳力到外地去挑过一次洋芋种,此次挑洋芋庄我脑海里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时候,栽种洋芋是解决春荒缺粮的一大办法。由于我们当地洋芋还不多,队长决定到鹤峰县境内的铁卢坪一带去买种。全队共去了十多人。我和我二哥都参加了。

从我们家乡到铁卢坪,算起来回足有5天路程。第一天早餐后。队长将众社员集合,要求每人带一担空箩筐或空蔑篓。大家备好工具,即跟着队长康强出发了。一路顺着简易公路朝官地坪走。由于没货车,整整走了一天才到官地坪。当晚在小镇的一家旅社投宿。第二天清早。在旅社吃了点早餐又出发,这一天的路程全是山路。早上沿着一条山路前行,二个多小时后开始上一座高山,这座山当地人称黄花岭,是横亘在桑植鹤峰边界的一大山脉。据说上山有30里,下山有20里,总共50华里。但是我们爬上山顶,足足花了4个多小时。这条山路是两县交界的山路之一,路很窄小,却常有人走动。在山顶垭口处,还有一栋木屋,里面有户人家,开着几个简陋的地铺,可供往来的人歇宿。我们爬上山顶后,在这户人家处休息了半小时,各人吃了点干粮,喝了点水。然后开始下山。下山路比较陡,路旁的山林很密,各样的灌木也很粗。树枝中不时有野鸡扑腾惊飞,胆小的过路者必会被吓着。

下山又约摸走了快3小时,脚下忽见一条大河呈现。队长康强手一指道:“到了!那河对面就是江口,今晚咱就宿那里。”我们顺他手指望去。见河那边也有几栋灰白相间的房子,疲惫不堪的众社员此时才又来劲。又过半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河边,乘坐一只渡船过了河,上岸就到了江口街。在一栋临河的旅社登记住下,接着狼吞虎咽的吃饱晚饭,天色就近黄昏了。

第三天清晨,队长又将大家早早叫醒,众人一起吃了稀饭之后,接着又往铁芦坪方向走去。从江口到铁芦坪大约只有15里路。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就到了目的地。原来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山寨村落。众社员分头到这里的农夫家里一打昕,洋芋的价格大都5分钱一斤。队长于是决定收购。不一会儿,我们每人到各农户结了帐,给了钱,都收满了一担洋芋种。

“走吧,咱们到江口吃中饭去”队长一声令下,大家便挑起洋芋开始往回赶。

那一日。我收的洋芋有80斤。担在肩上很有些份量。其他社员挑的重量与我差不多,只有队长和少数几个强劳力挑得有上百斤重。

挑到江口的时候。已到下午2点。到一小饭店吃过中饭,时间已是下午三点了。怎么办,还走不走?众人都看着队长。“咱们挑到黄花岭去歇吧!”队长说:“今天挑上山,明天就轻松些!”

众人听罢,没有异议。因为谁都知道,挑着担子从江口很难一天走到官地坪。大家于是将担子挑起。从江口过了渡船,又一个接一个往山上走去。挑担上山比走坪地费力得多。挑一段路,又得放担歇口气。走这么远的路,又挑这么重的担子,我还是头一次。虽然我此时正年轻力壮,但肩膀还嫩。平日在家做工,也干过不少体力活,每天还下河挑过两担水,有时打柴也挑过重担,但如此挑长途脚力,我却感到有些吃不消。挑过一段山路后,我的速度就愈来愈慢了。

“来,我帮你分点吧!”我二哥个子虽然小。但他毕竟年长几岁,他执意帮我捡了七八斤洋芋,放到了他的担子里。我肩膀上减了点重量,走起路来又稍强了一点。但是,越往上去,越感觉累,同行的康乐渐渐掉在了队伍的后面。

“加油哇!快到山顶啦!”走在前面的队长大声吆喝着。

我与康乐在后面歇了口气,接着又鼓劲往上挑去。到天色暮黑时分,大家终于都挑上了山顶,来到了路边一户人家处歇息。

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我们围成一桌,吃了一顿包谷粉饭,然后三人一伙,倒在地铺上就睡了。夜里,只听老板咳嗽不止。早起才发觉地下吐得到处是痰。因为感觉太脏,大家早饭都没吃,就各自挑担又往山下赶去。

下山的路要轻松一些,但路程太远,下到山脚,人又十分累了。在路途一小推销店,我们各买了包饼干之类的干粮吃了,喝点清凉的泉水,继续又向前挑去。在溪沟里挑了10多里路,老天爷突然变了脸,一阵大雨袭来,大家无处躲避。一个个全成了落汤鸡。

在快出溪口的时候,挑担走在我前面的康乐,换肩时手未撑稳,扁担一甩,担子脱落在地。洋芋种泼撒了出来。我把担子放下,帮他捡起地下的洋芋,又一起冒雨向官地坪走去。此时,前面的社员都不见了踪影。他们走得快,只有我和康乐又落在了后面。离官地坪乡还有2里路时,二哥回头接我来了。他将我的洋芋挑起,我又帮康乐挑了一程。最后,我们俩个落伍者,终于精疲力竭地把担子挑到了官地坪。

当晚。到旅店住下,众社员围着一盆火。将衣服烤干方才吃饭。夜里洗过脚,又早早上床休息。这一天挑得太累,倒在床上就睡着了。早上起来,感觉全身散了架似的还在酸痛。两只腿也有些不听使唤了。但是,吃过饭后,队长又带头挑着担子出发了。我们只得紧随其后。挑一段路又歇一阵气。这一天,我和康乐又落在了后面,60多里的公路象抽不完的线,只挑得我们摇摇晃晃,脚都迈不动步了。最后10多里,幸亏生产队派人来接,我和康乐才疲惫万分地走到了家。

挑过这一回洋芋种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挑脚力劳动的艰辛。那种劳动强度是其他任何体力劳动都难以比拟的。

这一次洋芋种挑回后,生产队及时种下,到来年春天,这些洋芋收获后,倒也解决了全队一个多月的生活问题。但是,整个春荒期间,由于粮食不够吃,队里又组织一帮社员到外地去挑了一次包谷。我被队长又点名派了去。

此次挑包谷的地方在林溪河与马合口乡交界的一个大山沟里,从木峡沟内进去,只一天路程就到。我们进去的时侯,每人还挑了几块磨刀石,一斤重的磨刀石可换回两斤包谷。这一天旁晚,我们到达那座深山后,在一栋木房里找到了大队支书李长生,此人与我们李家岗的老一辈人有交往。队长找着他说明了来意,李长生即用包谷酒和腊肉款待了我们。第二天一早,又到附近人家说合,动员村里的社员用包谷将我们带的磨刀石全部换下。

得了包谷,我们一行人便告别李长生,飞快往家乡挑起来。来到半路上,大家挑担饿了,在木峡公路旁的一个农户家里,队长跟户主说好,在他家买了10斤米,平均每人一斤米的饭,外加2个大南瓜,就请老板帮我们弄起饭来,饭菜做好,每人饱食一顿,最后还剩下一些锅巴,队长又解下汗手巾包了,然后领着我们众人又往回赶路。由于中餐大家吃得太多,路上反而挑不动了。只有队长食量惊人,他吃得多,肚皮胀得滚圆还无事人一般。在路上挑担毫无影响。路途还将剩余的锅巴都吃了。大家都笑他是个“潲水桶”,再多的食物也装得下。

同类推荐
  • 沙坡头

    沙坡头

    本书主要介绍了宁夏沙坡头风景区的由来,沙坡鸣钟、桂王园、古代拦河堤坝——白马拉缰,香山与明长城,享誉世界的治沙工程等许多景点的历史由来和景观特色。
  • 带上老妈去旅行

    带上老妈去旅行

    30年前,是你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30年后,让我陪你去看这个世界之外的世界。这是爱的轮回,更是最美好的陪伴。《带上老妈去旅行》中30岁的儿子带上60岁老妈,300天疯狂玩转100个城市50个国家。他们从青岛走起,一路上有欢声笑语,也有矛盾和冷战。妈妈说:现在开始,我的人生就是一场庆典!儿子说:不需要多伟大的理由,就是想看到妈妈“玩儿”的样子!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全世界,更是感动了彼此。
  • 遇见·新疆

    遇见·新疆

    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旅程,短短12天,驱车狂奔4000公里。从喀什出发,途经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麦盖提、和田、于田、且末、若羌、库尔勒、天山公路、胜利达坂最后到达乌鲁木齐。路线经过精心策划却又漫不经心地与古丝绸南路暗暗相合。这一路,雪山、高原、草地、湖泊、戈壁、沙漠,还有无数散落期间的大城小镇,作者用优美的文笔和数百幅极具震撼力的摄影作品展现了西域的万种风情,大漠的壮丽苍茫。
  • 寻梦澳洲土著

    寻梦澳洲土著

    一个旅游华人艺术家的文化历险!他九次深入荒漠丛林,历时十五年,终于叩开土著人的历史门扉,澳洲土著的“梦幻时代”成为他的精神乐园。本书是他游历澳洲、感受土著文化的游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荒漠上的小镇、土著画家杰米、丛林里的神秘家族等等,感受生活在世界第一大岛上的澳洲土著人悠久璀璨的文明。 澳洲土著人自古以来就在世界第一大岛上繁衍生息,其悠久文明与中国文化同样璀灿,都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由于没有文字,土著人的口头文化特别丰富。
  • 雪域驴行十日谈

    雪域驴行十日谈

    雪域是一个奇妙的圣地,令人心醉神往。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新藏线、中尼公路构成了全景西藏;尼泊尔、稻城亚丁、甘南草原作为青藏高原边缘的辐射带同样吸引了众多驴友,也日渐成为了成熟的线路;冬天的漠河则是除高原之外的另一种“雪域”景观,她会带你进入一个童话世界。 本书通过作者的十年驴行故事、多条线路的驴行攻略以及驴者日记,三位一体勾勒出“雪域”奇观。
热门推荐
  • 虫癌

    虫癌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有一天突然因为校园里的灵异事件开始了关于这背后的一切的探索。时间在耗费,经历在继续。名为虫司的病毒正在无限的靠近现实,影响一切,这是一种不治之症,简直就是虫癌。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感染上了这种奇怪的病,为什么没人相信我们!我们就这样荒废到死吗?而失去了那么多,得到了那么多,最后的结果竟然是!!!选择到底什么算是正确?什么叫战役的胜利?最初的争斗,想得到的真相,为什么最后,全都改变了?一切都在这里面,等着你比我更早一步,发现真相
  • 羽倾

    羽倾

    他发誓认识这女人是他最倒霉的事,三天两头给他惊喜就算了。现在居然操心他的婚姻大事,拜托,她不害他娶不到就要偷笑了。。。不过看她这架势,怎么也不像是帮忙做媒,这女人又在搞什么啊!
  • 我的异地公主恋

    我的异地公主恋

    相信每个女生都有自己的一个公主梦吧?这里写了三个公主的恋爱史记,其中有一个单纯可爱的公主瑶公主还有一个超萌特别能吃的冉公主还有最后一个考虑不周全的欣公主......她,是三位公主中的瑶公主她,在一次游戏中遇见了他她发现自己喜欢他答应和他在一起只是一个在东边一个平原可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答应他等他上完大学!只是他没有写到他为了她决定去找她。只是这种异地恋到最后真的可以在一起吗?
  • 爱妻如命,首席要复婚

    爱妻如命,首席要复婚

    【他说爱她永远,不离不弃。她说放我自由,勿追勿扰】五年前,他在新婚当晚留下巨款离开了她,她成了现代弃妇。五年后,他的一张裸照气死了他们的妈妈,她坚持离婚,重新生活。他却步步为营,不肯放手,她追求幸福,不想回头。兜兜转转之后,他仍在她的身旁,等着她回家。片段一:“程梓杨,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人?”“细细的,瘦瘦的,白白的,嫩嫩的,脆脆的,呆呆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你确信你说的不是豆芽?”“老子说的就是你刚洗澡出来的样子!”片段二:“宁语昕,牵你手的那个男人是谁?”“他是我学长!”“学长就可以牵手,那家长怎么办?我现在要家法处置!回家候着!”片段三:“宁语昕你有本事啊!才二十五岁就想老牛吃嫩草,搞姐弟恋!”“他不是我弟弟,他是你弟弟!”“老子不搞同性恋!给我滚开!”片段四:“专家建立女性要找比自己小的男人,因为男性在二十五岁达到顶峰之后走下坡路,而女性则开始从低谷走向颠峰……”宁语昕翻着杂志朗声读完这段话后,感慨道:“程梓杨,你现在是不是快走到谷底了?”程梓杨将杂志撕得粉碎:“专家是理论家,我是实干家!他们是只说不做出歪理,我是只做不说出真理!”
  • 绝色偃师:腹黑王爷废柴妃

    绝色偃师:腹黑王爷废柴妃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暗与光之双重人格

    暗与光之双重人格

    小的时候爷爷给我算了一卦说我是地狱里的神明转世、日后必成大器、小时候的我信以为真不过后来渐渐忘记了、直到我十八岁生日过后我发现了自己身体的不正常.......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榜

    神榜

    三千年前,一场大战让洪荒分立九州,一千两百年前,另一场大战让平州与青州交恶。千百年后,大战再起,风云激荡,绝世天才寒雪衣与林天先后出世。仙路漫漫,唯剑作伴,叱咤三界,斩魔求仙。
  • 八荒神界

    八荒神界

    盘古大神开天地而死,死后身化八荒大地,左眼太阳,右眼太阴。盘古精气四散于大地,滋润万物,百族兴起。百族中有族纳盘古死后精血,神通莫测,可掌控风云,其族自命为妖。有族有感盘古魂力,化盘古之面貌,名为人族。有族.....八荒大地,妖为主,百族为奴。看帝明如何搅动八荒风云,搏出人族未来!!
  • 佛说谤佛经

    佛说谤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